-
重讀《正紅旗下》:幽微處的洞見
原標題:幽微處的洞見 由《正紅旗下》看老舍創(chuàng)作的“心理探求” 郭沫若先生寫歷史劇的時候,經(jīng)常感到古人的心理很難把握,人物的對話便不好下筆。
關鍵詞: 《正紅旗下》老舍重讀經(jīng)典2023-02-20
-
重讀《浮生六記》:審美式感情的破產(chǎn)
《浮生六記》因被俞平伯和林語堂等人推薦而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受人關注,然而,林語堂將《浮生六記》翻譯成英文以及他所撰寫的《生活的藝術》,可以看成對中國人生活方式的一種“東方主義”式的宣揚,即將中國人的人生態(tài)度塑造成與世無爭的、崇尚人與自然融合的“審美式”的人生態(tài)度。
關鍵詞: 《浮生六記》沈復重讀經(jīng)典2023-01-31
-
重讀《齊民要術》:桃花源里可耕田?
原標題:桃花源里可耕田?——《齊民要術》的另一種讀法 賈思勰成書于公元六世紀前期的《齊民要術》,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系統(tǒng)的農學著作,在世界農史上享有盛譽。
關鍵詞: 重讀經(jīng)典《齊民要術》古典文學2023-01-29
-
重讀《子夜》:成書前的文獻譜系還原
原標題:從實業(yè)與金融,到民族資產(chǎn)階級與買辦——《子夜》成書前的文獻譜系還原 茅盾對《子夜》的內容曾有過許多概括。
關鍵詞: 《子夜》茅盾重讀經(jīng)典2023-01-13
-
重讀《有贈》:一首詩是怎樣被誤讀的
原標題:一首詩是怎樣被誤讀的 —— 曾卓《有贈》的文學史探微 在有關中國當代文學“潛在寫作”的文學史敘述中,曾卓的《有贈》作為一首“受難者的煉獄之歌”①,因其以“實際的私人經(jīng)驗又一遍重述了‘流放者歸來’的世界性主題”②,而被多部主流中國當代文學史著廣為引述。
關鍵詞: 曾卓《有贈》重讀經(jīng)典2022-12-23
-
重讀《創(chuàng)業(yè)史》:當代文學中的“風景政治”
原標題:“未竟”的創(chuàng)造:《創(chuàng)業(yè)史》與當代文學中的“風景政治” 引言:“社會主義風景”的開啟 討論《創(chuàng)業(yè)史》中的“風景政治”及其意義,柳青1955年12月12日為蘇聯(lián)《文學報》所作之文章《中國熱火朝天》的開篇文字,是極具象征意味的“出發(fā)點”: 十二月的陽光,好像母親的手一樣,溫暖地撫摩著渭河平原上一片翠綠的麥田。
關鍵詞: 《創(chuàng)業(yè)史》柳青2022-12-07
-
重讀《女神》:宇宙寫真
原標題:宇宙寫真——從《女神》中的歌德神話到郭沫若早期作品的鏡像構造 一、引言 如果說問世已經(jīng)一百年的郭沫若《女神:劇曲詩歌集》代表了新詩的神話構造,那么德國文豪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顯然處在這一神話的核心。
關鍵詞: 郭沫若《女神》重讀經(jīng)典2022-11-23
-
重讀《鑄劍》:復仇與志愛
《鑄劍》有一大疑點:明擺著的文不對題。
關鍵詞: 魯迅魯迅研究《鑄劍》重讀經(jīng)典2022-11-02
-
重讀《風箏》:論寬恕的時間
迄今為止,在針對魯迅《野草》諸篇的解讀中,寫于1925年1月的《風箏》一文得到的討論相對較少。
關鍵詞: 重讀經(jīng)典魯迅《風箏》2022-10-24
-
重讀《寫在人生邊上》:“在邊上”的批評
原標題:“在邊上”的批評——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閱讀史探源 閱讀史的研究路數(shù)一直有重群體和重個體兩個方向。
2022-10-09
-
重讀《小兵張嘎》:白洋淀里戰(zhàn)斗的精靈
我出生在一個飽蘊著濃烈紅色情結的家庭,看看姐姐和我的名字就知道——“愛軍”“志敏”,于是紅色經(jīng)典電影很自然地成為了我們自幼成長的必修課。
關鍵詞: 重讀經(jīng)典《小兵張嘎》2022-09-30
-
重讀《沉淪》:“中國那里有這一種體裁?”
郁達夫(1896年—1945年)的小說集《沉淪》,1921年10月15日由上海泰東書局出版,成為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小說集。
關鍵詞: 《沉淪》郁達夫重讀經(jīng)典2022-09-28
-
重讀《楓橋夜泊》:月落烏啼是何時
張繼《楓橋夜泊》家喻戶曉,今通行本皆作:“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關鍵詞: 《楓橋夜泊》重讀經(jīng)典古典文學2022-09-05
-
重讀《瀟湘夢》:現(xiàn)代中國第一部女性自傳
原標題:生命故事與文體政治——現(xiàn)代中國第一部女性自傳《瀟湘夢》研究 “五四”作為一個類似歷史標桿的時間節(jié)點,其之于中國女性文學的意義在于:它表征著現(xiàn)代女性小說的正式啟幕。
關鍵詞: 《瀟湘夢》重讀經(jīng)典2022-09-01
-
重讀《蜃樓》:疾病與療愈書寫
原標題:郁達夫《蜃樓》中的疾病與療愈書寫 疾病與郁達夫文學創(chuàng)作之間的密切關系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
關鍵詞: 《蜃樓》郁達夫重讀經(jīng)典2022-08-09
-
重讀《寒食帖》:一蓑煙雨任平生
宋代蘇軾《寒食帖》名列“天下三大行書”,它作于蘇軾被貶黃州的生命低谷時期。
關鍵詞: 蘇軾宋代文學古典文學《寒食帖》重讀經(jīng)典2022-08-05
-
重讀《小二黑結婚》:清粼粼的水來藍瑩瑩的天
“清粼粼的水來藍個瑩瑩的天,小芹我洗衣衫來到了河邊。
關鍵詞: 《小二黑結婚》趙樹理重讀經(jīng)典2022-07-27
-
重讀《平凡的世界》:漫長的20世紀與重寫鄉(xiāng)村中國
原標題:漫長的20世紀與重寫鄉(xiāng)村中國 ——試論《平凡的世界》中的個體精神 《平凡的世界》已然成為文學史的一個難題,它一度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專業(yè)文學研究者與普通讀者文學趣味撕裂的一個傷口,如何彌補這一歷史缺憾,未必是要評論家集體檢討才能奏效,不如去探討一下這部作品本身的文學能量,何以能讓那么多的讀者頂禮膜拜。
關鍵詞: 《平凡的世界》路遙重讀經(jīng)典陳曉明2022-07-18
-
重讀《阿Q正傳》:趙太爺用哪只手打了阿Q一嘴巴
原標題:趙太爺用哪只手打了阿Q一嘴巴——《阿Q正傳》片論 魯迅的小說《阿Q正傳》創(chuàng)作于1921年12月,到今年正好100周年。
關鍵詞: 《阿Q正傳》重讀經(jīng)典魯迅研究王彬彬2022-06-07
-
重讀《呼蘭河傳》:鄉(xiāng)關何處
《呼蘭河傳》是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最初連載于1940年香港的《星島日報》。
關鍵詞: 重讀經(jīng)典蕭紅《呼蘭河傳》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