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與被讀》:如何閱讀外國文學經典
隨著接受美學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興起,讀者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2024-05-27
-
以更多優(yōu)秀的文學譯作推動文明交流互鑒
日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其間兩國元首夫婦互贈國禮。
2024-05-22
-
約恩·福瑟在中國的翻譯與接受
約恩·福瑟(Jon Fosse)是當代挪威著名的小說家、詩人、劇作家兼翻譯家,他長期生活在挪威西海岸,而且堅持用新挪威語寫作,其作品因強烈的西海岸風格而受到挪威讀者的推崇,并大有漫卷全球之勢。
2024-05-20
-
《奧涅金》翻譯之爭
納博科夫 1966年,文學聲望如日中天的納博科夫接受《巴黎評論》名記赫伯特·戈爾德(Herbert Gold)專訪。
2024-05-06
-
跨越語言,連接世界:第二屆雅努斯論壇“致敬翻譯的力量”
在人工智能翻譯技術日益精進的今天,手工翻譯的獨特空間與價值體現(xiàn)在何處?面對AI技術的高歌猛進與人類情感的細膩幽微,我們又該如何讓二者相得益彰?2024年4月23日,以“跨越語言,連接世界——致敬翻譯的力量”為主題的第二屆雅努斯計劃頒獎禮暨雅努斯論壇在安徽合肥科大訊飛總部舉辦,學者、譯者和作家圍繞人工智能時代的文學及人文社科翻譯展開對話,討論譯者和人工智能翻譯如何通過不同的途徑實現(xiàn)對社會的貢獻。
2024-04-26
-
以書為媒 搭建中阿文明交流互鑒之橋
埃及首都開羅市中心解放大街74號,是一幢米色的7層古老建筑。
2024-04-19
-
“譯員讀書要廣泛一些”
李景賢先生是著名外交官,他曾任中國駐格魯吉亞、烏茲別克斯坦大使,常年在蘇聯(lián)、俄羅斯工作。
2024-04-16
-
向世界講述中國早期歷史
美國歷史學教授戴梅可,是頗具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漢學家。
2024-04-11
-
漢學家杜博妮:我為什么翻譯《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杜博妮是澳大利亞著名的漢學家、翻譯家。
2024-03-11
-
做個光明磊落的人 爛漫的夢魂會年年歌吟
年輕的詩人:趙瑞蕻先生的生命密碼 ◎黃喬生(北京魯迅博物館常務副館長、研究館員) 他是心地純良的年輕詩人 2023年,趙瑞蕻先生的妻子楊苡先生以104歲仙逝,去世前不久出版的口述自傳《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暢銷全國,其中不少有關趙先生的記述。
2024-02-27
-
《約翰生傳》全譯本出版
評價家哈羅德·布魯姆曾言:“約翰生之于英國,猶如愛默生之于美國,歌德之于德國,蒙田之于法國:他們都是民族的圣賢。
2024-02-19
-
留駐互文的幽響,存有回文的況味
范曄,任教于北京大學西葡意語系,貓科動物之友。
2024-02-07
-
文學翻譯,成就文學的世界“旅行”
核心閱讀 優(yōu)秀文學翻譯帶給人審美和心靈上的雙重滋養(yǎng),也給文學創(chuàng)作以啟發(fā)和借鑒,推動文學發(fā)展 將一種語言完全貼切地譯成另一種語言,這種絕對的完美難以企及。
2024-02-06
-
他翻譯了托爾斯泰的全部小說
繪圖/趙蘅 【草嬰自評】 文化交流必須通過翻譯。
2024-01-09
-
西班牙語翻譯家董燕生逝世
在塞萬提斯學院,董燕生向西班牙國王和王后展示《堂吉訶德》中譯本 據(jù)北京外國語大學官網(wǎng)消息,中國共產黨優(yōu)秀黨員、北京外國語大學西葡語學院(原西班牙語系)西班牙語著名教授、博士生導師、西班牙語文學翻譯家、西班牙語教育家董燕生同志因病醫(yī)治無效,不幸于2024年1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2024-01-04
-
優(yōu)秀的文學翻譯不能僅靠譯者情懷
在眾多文藝活動中,文學翻譯大概是被吐槽最多的事。
2024-01-03
-
毛澤東《沁園春·雪》在德語國家的譯介和傳播
1936年1月底,毛澤東率領中國工農紅軍東征抗日先鋒軍東渡黃河,來到清澗縣高杰村附近的袁家溝,寫下了后來在海內外引起極大震動的《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2023-12-29
-
漂洋過海的《西廂記》
圖①:青花釉里紅《西廂記》人物故事圖盤,清代康熙時期。
2023-12-26
-
莫言作品引俄羅斯文藝界關注
近年來,中國文學在俄羅斯熱度不斷攀升,當代文學精品力作被廣泛譯介,取得較大市場反響。
2023-12-21
-
翻譯家劉文飛:讀與被讀,幾乎就是我們生活的全部
2010年,俄羅斯文學著名學者劉文飛在耶魯大學訪學,看見耶魯學生主辦的報紙《耶魯每日新聞》的第一版有句醒目的廣告語——“Read or be read”,這句話當即戳中了他的心,他想到日后用這個名字寫一本書。
202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