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社的一次雅集
說起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文人聚會,首推王羲之參與的蘭亭雅集,《蘭亭集序》中開頭幾句:“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至今膾炙人口,耳熟能詳。
2025-01-08
-
從青石弄到九如巷從日記看葉圣陶與合肥張家的交往
2024年歲末,隨著一場名為“文心——葉圣陶·豐子愷著作藏品展”的展覽在北京現代文學館展出,歷史的長河也迎來了葉圣陶先生的130周年誕辰。
2025-01-08
-
與宗璞老師交往二三事
最近一次見到宗璞老師,是2024年7月27日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辦的宗璞創(chuàng)作80年暨《宗璞文集》出版座談會上。
2025-01-08
-
鄔書林:我的老朋友查金先生
讀我的老朋友查金先生《親歷世界出版50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即將出版)這本書,和與他面對面交流一樣,能在輕松、自然、真誠氣氛中感受到他的睿智與嚴謹。
2025-01-08
-
“劉半農是中國西北科學考查團的靈魂”
中國西北科學考查團出發(fā)前與送行人員合影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簽署的十九條協(xié)議原件(袁復禮家屬收藏) 中國西北科學考查團是第一個中外平等合作的大型科學考查團。
2025-01-07
-
舊時開明書店怎么做“圖書營銷”?
開明書店誕生于民國時期的上海,創(chuàng)辦人為原商務印書館編輯章錫琛。
2025-01-06
-
何建明:《中國作家》紀實版誕生記
許多搞文學史的人,有一個很大的缺憾,就是只以作品和作家來撰寫“文學史”。
2025-01-06
-
魯迅的南京讀書生活
1898年5月,在清末的暮靄沉沉中,17歲的周樟壽來到南京投考免費且有津貼的江南水師學堂。
2025-01-03
-
鄧拓:往來述古今
有一年在一個展覽上看到了鄧拓的藏品和手跡,驚嘆他的學術視野,才明白他的文章之好,不是沒有原因。
2025-01-03
-
趙麗宏:綿延不絕詩文緣
1982年元旦,告別讀者多年的《新民晚報》復刊了。
2025-01-03
-
一百年前,他為羅素訪華做翻譯
羅素在北京與講學社同仁合影。
2025-01-02
-
從蒙學到經學:論《孔乙己》的識字之喻
魯迅在小說《孔乙己》中構筑了精微隱奧的轉義話語,經營出湛漸渾融的幻設寓言。
2025-01-02
-
舊書攤的文人足跡
前些天閱讀蕭乾的《北京城雜憶》,書中說:“我最懷念的,當然是舊書攤了。
2025-01-02
-
聆聽一個“世紀游牧者”的歌聲——讀駱寒超的詩
每個時代的情感都帶著它自身的調性。
2024-12-30
-
單文怡:我給瓊瑤當編輯
我從沒想過會成為瓊瑤老師的責編,更沒想過我能做她寫作生涯的最后一本書。
2024-12-30
-
因“讀者調查表”而創(chuàng)辦的《開明》雜志
民國時期,開明書店以其獨特的營銷策略和對讀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在激烈的出版市場競爭中嶄露頭角。
2024-12-30
-
付丹寧:展馀剩談
1989年王瑤先生因病逝世,其后,夫人杜琇先生將遺物捐贈給了中國現代文學館。
2024-12-30
-
李公樸與《讀書生活》雜志
2024年11月26日,正值著名愛國人士李公樸誕辰122周年之際,由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新書《暗夜星火——穿越悠悠歲月的激昂文字》在天津內山書店首發(fā)。
2024-12-28
-
作為考試委員的老舍
老舍有很多身份,作家、小學校長、大學教授、“文協(xié)”總務主任,1949年之后,他的身份就更多了,北京市文聯主席、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人民藝術家”,等等。
2024-12-28
-
肖亦農:吾師守仁
初識張守仁是我的學兄田增翔介紹的,那時他在《十月》雜志社當編輯,當時雜志剛發(fā)了我的一個中篇小說頭題《孤島》,我正興奮著,當接到樣刊時,我都不敢相信是真的。
202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