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稀有劇種如何煥發(fā)新光彩
獨特的唱腔、火爆的打擊樂、舞蹈性極強的動作程式……8月27日,山西省大同市北路梆子和耍孩劇種保護傳習中心帶來的傳統(tǒng)折子戲《豬八戒背媳婦》,在2024首屆中國戲曲稀有劇種優(yōu)秀劇目展演中精彩亮相。
2024-09-04
-
國家大劇院版《萊茵的黃金》震撼首演
銅管低沉,弦樂疊加,往復回旋的音響如浪濤拍岸,層層蕩開。
2024-08-30
-
路子正 創(chuàng)造力大
20世紀40年代,戲評家蘇少卿說:“夫麒老牌之藝豈易學到哉?學之不到,只落得一團火氣,一條啞喉,一味胡鬧而已。
2024-08-29
-
音樂劇《大江東去》在京首演
人間有蘇軾,黃州有東坡。
2024-08-28
-
進劇場成為年輕人文化生活新潮流
4天6場,7天10場,18天25場…… 這個暑假,“拖著行李去看戲”成為文化消費市場上一道亮麗風景。
2024-08-28
-
《生之代價》:直面少數者的人生境遇
劉巖飾演因事故癱瘓的阿妮。
2024-08-27
-
重逢托爾斯泰,再別圖米納斯
2021年,圖米納斯為俄羅斯瓦赫坦戈夫劇院排演話劇《戰(zhàn)爭與和平》,作為劇院成立一百周年的賀禮。
2024-08-27
-
開掘靈感中的戲劇張力
青年是什么? 百年前,陳獨秀先生在《敬告青年》中寫道:“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fā)于硎,人生最寶貴之時期也。
2024-08-26
-
無法告別的都市鄉(xiāng)愁
上海作家管燕草突出的優(yōu)勢就是熟悉近百年來上海工人的生活史。
2024-08-26
-
音樂劇《麥克白夫人》,找尋經典的當下回響
悲劇《麥克白》上演于1606年的英國宮廷,通過對世事與人性的忠實記錄與再現(xiàn),鑄就了莎翁戲劇的輝煌。
2024-08-23
-
《父親》用幽默方式 表達嚴肅主題
總是找不到的手表,對不上的時間線,身份錯亂的人……法國劇作家弗洛里安·澤勒榮獲“莫里哀戲劇獎”最佳劇本的《父親》是一部很特別的作品,無論是它所觸及的阿爾茨海默病題材,還是“真假難辨、似是而非”的敘事結構,都引人關注。
2024-08-21
-
中國話?。簭摹安皝怼钡健俺龊!?/a>
話劇本是舶來品,起源于西方。
2024-08-21
-
從“小眾雅玩”到“國潮新寵”
中國傳統(tǒng)戲曲藝術歷經數百年的傳承與發(fā)展,雖然兼具雅俗共賞的特性,但卻面臨難以實現(xiàn)大眾普及的窘境;面對當代流行文化的大潮沖擊,不少劇種亟待破解“曲高和寡”“傳承艱難”“觀眾老齡化”等難題。
2024-08-20
-
昆曲之美,美在何處
昆曲已有600多年歷史,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形式。
2024-08-19
-
用傾注深情的創(chuàng)作讓觀眾怦然心動
2023年,根據同名電影改編、由我編劇的新國風·環(huán)境式越劇《新龍門客?!罚颉靶“倩ā保ㄕ憬“倩ㄔ絼F)兩位青年演員的演繹而火爆“出圈”,百年女子越劇也因此在互聯(lián)網時代重返年輕觀眾的視野。
2024-08-19
-
舞劇《雷雨》:探索經典的當代性表達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近日首演的舞劇《雷雨》,基于當下社會現(xiàn)實與文化語境進行了新的藝術嘗試——著力挖掘、探索經典作品的當代性,以此向曹禺先生《雷雨》劇本發(fā)表90周年獻禮。
2024-08-18
-
上芭“傳家寶”有了青春版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上海芭蕾舞團攜“傳家寶”《白毛女》再度亮相首都北京,首演60周年慶典將于今晚開啟。
2024-08-16
-
《山海情》為民族歌劇蹚出一條路
2022年,國家大劇院根據同名電視劇改編的原創(chuàng)民族歌劇《山海情》迎來首演。
2024-08-16
-
塑造鮮明人物形象 生動展現(xiàn)家國情懷
國家藝術基金的資助項目、原創(chuàng)話劇《先生向北》以較為深刻的主題內涵、鮮明典型的人物形象、簡潔質樸的舞臺呈現(xiàn),較好地顯示了話劇藝術的清新之氣和儒雅之風,受到好評。
2024-08-15
-
舞臺服裝:從“穿”戲服到“帶”人物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中,“青綠”身影綽約,一身青綠色曳地長裙猶如起伏山巒,隨著翩躚舞姿繪出《千里江山圖》中的青峰疊嶂;舞蹈《錦鯉》中,紅白相間的魚尾服裝飄逸靈動,在深藍色背景中上演錦鯉游水的精彩瞬間…… 舞臺服裝是舞臺表演的組成部分,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體現(xiàn)演出風格的重要手段。
202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