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華杰《雨季》:現(xiàn)實的撕裂
莫華杰中篇《雨季》,刊于《四川文學》2024年第4期,欄目頭條。
2024-04-30
-
動物意象小說,走出動物小說寫作的一條新路
俞勝在一家重要的文學刊物做編輯。
2024-04-30
-
文學經(jīng)典的全球化傳播與本土化闡釋
世界文學經(jīng)典的精神魅力是非同凡響的,既能啟迪思想又能溫潤心靈,既能深刻反映大時代的變革又能精微刻畫人性的復雜,既是文化外交的“民族名片”又是文化創(chuàng)新的源頭活水。
2024-04-30
-
故土,追憶與溯源的詩意表達
我不是搞生物的,更談不上對生物學家們所研究的物種及其生活規(guī)律有更多的了解。
2024-04-29
-
山在,聽青松說
《北京的山》是報告文學作家李青松的一本有關生態(tài)文學的作品集。
2024-04-29
-
在苗鄉(xiāng)大地上的深情歌唱——梁書正詩歌讀札
“家燕把巢筑在屋檐之下/它把呢喃送給人們/蜻蜓在門前棲息/它把夏天帶給人們/喇叭花爬上籬笆/它把歌謠唱給人們”(《故鄉(xiāng)的歌》)。
2024-04-29
-
《鐘山》《江南》《山花》《湖南文學》《福建文學》:探究當代人的精神巖層
2024年早春,《鐘山》《江南》《山花》《湖南文學》《福建文學》等重要文學刊物在文學苗圃持續(xù)耕耘、各自生花。
2024-04-29
-
他們永遠主張春天——評《春天送你一首詩》
2002年,《詩刊》社發(fā)起“春天送你一首詩”大型詩歌活動,以朗誦會、分享會、詩歌周等方式,向千家萬戶散播關于春天的詩歌。
2024-04-29
-
“00后”形象與文學的“輕”與“重”
近來專門有“小孩哥”“小孩姐”這樣的詞匯,來形容那些早慧的“10后”們,他們能講解高等數(shù)學、人文歷史,完成高難度的體育動作,情緒穩(wěn)定、對自己喜歡的事情堅定不移;而對于“00后”,網(wǎng)上最熱的詞則是“脆皮大學生”,意思是他們在真正面臨“社會毒打”之前,已經(jīng)由于生活能力匱乏、身體孱弱,而以各種匪夷所思的方式把自己搞得遍體鱗傷。
2024-04-29
-
孟廣順《苦辣婚姻》:塑造新時代都市女性群像
孟廣順的長篇小說《苦辣婚姻》,以婚姻、家庭、情感、事業(yè)為主線,塑造了五位栩栩如生、豐滿立體的現(xiàn)代都市麗人群像。
2024-04-29
-
阿瑩長篇小說《長安》:一部真實的軍工史
我和阿瑩兩次成為中央黨校同班同學,我們的友誼一直保持至今。
2024-04-29
-
《一千零一次月落》:“賽博”想象下的千古石城
新作《一千零一次月落》是孫頻寫作方向的再次印證——回歸,回歸自己的故鄉(xiāng)山西,回歸故鄉(xiāng)的人、事、文化,同時在回歸中尋找新的方向。
2024-04-29
-
《江河萬古流》:日常細碎里的鄉(xiāng)愁密碼
孫昌建希望千年的文脈依然蕩漾,千年的詩意依然流淌。
2024-04-29
-
《疊山》在處,匠魂猶存
《疊山》在處,匠魂猶存 ○單小菁 疊山是我國傳統(tǒng)園林風格的一種,自秦漢便有,歷史悠久,用材多,結構復雜,需要造景師傅具備極其高超的技藝,講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2024-04-29
-
王干:女神的背后——王蒙小說的女性視域
千百年來,文學塑造了諸多令人難忘的女性形象,無論是外國文學中的海倫,還是中國楚辭里的“湘夫人”,無論是歌德筆下的綠蒂,還是曹植筆下的洛神,都是美妙絕倫的女神,成為讀者心中的偶像。
2024-04-29
-
徐強:植根于故土的寫作
本期兩位年輕的校園作者,都遠在異鄉(xiāng)求學。
2024-04-28
-
舒晉瑜《傾談錄》:重新打開 繼續(xù)閱讀
舒晉瑜的《傾談錄》(作家出版社2024年1月出版)是一道秘制的精神美食,她把一個門類繁多、經(jīng)典和權威共存的文學獎變成一種可以“興”,可以“怨”,可以談說、可以存錄的讀本,她讓一個文學高原綠草茵茵雜花生樹。
2024-04-28
-
楊少衡:寫出基層官員的血肉
楊少衡的中篇新作《左手》也可稱之為“縣委書記萬秉章的四個不眠夜”。
2024-04-28
-
孟繁華:在“現(xiàn)代性”和“中國性”之間
任何一個當代作家,都要回應時代的命題,這不是當代作家的宿命,而是歷代作家的抱負和價值觀。
2024-04-28
-
《班史》:凝視大學日常,對話心靈成長
對于部分群體而言,2018年9月是“小徑分岔”的開始。
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