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知展:文學或?qū)懽?,正是一場精神還鄉(xiāng)
李知展長篇小說《芥之微》 河南文藝出版社2024年7月出版 1 如順利出版的話,這是我的第6本書。
2024-06-12
-
作家該寫什么樣的鄉(xiāng)村?
我一直在考慮,作家對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的認識和理解,到底還有沒有提高的空間。
2024-06-12
-
郭文斌:長成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大樹
如果說《中國之美》是一棵樹,那么它是在激勵中長成的。
2024-06-11
-
董夏青青:愛的代價
前段時間上網(wǎng)看到一段對談,受訪者是我母親那個年代很受歡迎的偶像——費翔。
2024-06-10
-
蔡崇達:我們便是彼此的故鄉(xiāng)
“你們作家是干嗎的?” 這個寫在《臺風來了沒》里的疑問,便是一直以來,我對自己的追問。
2024-06-10
-
苗煒:關(guān)于《主人翁》
家里請保姆照顧老人,保姆卻殺掉老人,這是十來年前的社會新聞,發(fā)生在南方某省,我看到這新聞時很震驚,跟朋友聊起,朋友說,這要是放在韓國,能立刻改編成一個電影。
2024-06-05
-
故事與人物相輔相成 ——《擂鼓墩》創(chuàng)作手記
我曾應(yīng)約為曾侯乙編鐘寫了一部非虛構(gòu)作品,即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曾侯乙編鐘那些事》。
2024-06-05
-
郁小簡:一個盲人需要陽光嗎?
《小說月報》是我從讀書時候就非常喜歡的雜志,那時候只要進城,我都會去報刊亭買一本《小說月報》,它是我人生中接觸的第一本文學期刊,很珍貴,直到今天,我還保存著那些雜志。
2024-06-04
-
尹學蕓:被牽掛的人物和土地
故事放在村里,叫鄉(xiāng)土敘事,這是約定俗成。
2024-06-04
-
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自覺源自遵循內(nèi)在規(guī)律
對于藝術(shù),人們歷來持有不同的理解,認為藝術(shù)是生活的再現(xiàn),是思想的顯現(xiàn),是情感的表現(xiàn)。
2024-06-04
-
王潔:廢土之上,文明猶如越冬的種子
幾年前,我正在為我的小說《游隼女王》構(gòu)思續(xù)集,卻久久沒有靈感。
2024-06-04
-
東江岸邊的活力之城
2013年夏,我租住在廣東東莞一棟電梯公寓十六樓的一間小屋內(nèi)。
2024-06-02
-
范小青:與世界對話的方式
看到有一個A說,她的一個朋友B,但凡聽她說了什么事情,比如去了哪里旅游,比如購買了什么物品、結(jié)識了什么人物,過一陣,B就會把這些事當成她自己的事再反過來說給A聽。
2024-05-30
-
曾攀:文學鏡像——萬物自有形態(tài)
一 博爾赫斯在《博爾赫斯和我》一文里,呈示了一種自我的對照甚或?qū)χ?,那個蜚聲于世的博爾赫斯與當下平凡無奇的敘述者之間是若即若離的鏡像關(guān)系。
2024-05-30
-
《琥珀》:向內(nèi)拷問,強身固本
坦率地說,《琥珀》是一次在場及物的寫作,它進入自己的生活現(xiàn)場,寫了感同身受的東西。
2024-05-30
-
余啟凡:似乎無事發(fā)生
十四歲的時候,你在做什么呢? 上學,寫作業(yè),若有似無的動情,青春期的尷尬,惹過一些麻煩,幸好不太嚴重,總能蒙混過關(guān)。
2024-05-29
-
《憂愁河上的橋》:生命河上的那座橋
《憂愁河上的橋》最初萌芽在1998年的深秋,在北京華北大酒店大堂的咖啡座,一位資深的文學編輯建議我寫一個第四類情感的故事。
2024-05-29
-
鄭小瓊:每個人心里都藏著一個柔軟而溫情的故鄉(xiāng)
少年時,偶然讀到蘇軾《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一詩,“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2024-05-28
-
陷入恍惚愛情中的他們?nèi)绾翁与x“殺豬盤”?
《終極范特西》講述的是一個關(guān)于網(wǎng)絡(luò)詐騙的故事,故事的靈感來自兩年前看的一個關(guān)于緬北網(wǎng)絡(luò)詐騙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講述了一位美國華人女律師被騙的故事。
2024-05-28
-
《春生》創(chuàng)作談:本來面目
在我所涉獵的德語作家中,赫爾曼·黑塞對我的影響最大。
202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