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下午1點多,山西陽泉郊外,一場瓢潑大雨泥濘了道路,科幻作家劉慈欣在顛簸的車里接到了重慶出版社工作人員的電話:《三體》獲得科幻文壇大獎雨果獎,這是亞洲作家首次獲此殊榮! 劉慈欣理解電話那頭工作人員的興奮。在世界科幻界,由世界科幻協(xié)會頒發(fā)的雨果獎和美國科幻奇幻作家協(xié)會設立的星云獎,被公認為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兩項世界性科幻大獎。英文版《三體》去年在美國出版后,先后獲得星云獎、雨果獎、軌跡獎、坎貝爾獎、普羅米修斯獎5個國際幻想文學獎項提名。
雨果獎,是“世界科幻協(xié)會”(簡稱WSFS)所頒發(fā)的獎項,自1953年起每年在世界科幻年會上頒發(fā),只有1954年度停辦。正式名稱為“科幻成就獎”,為紀念“科幻之父”雨果·根斯巴克,命名為雨果獎?胺Q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獎。在世界科幻界,雨果獎和星云獎被公認為最具權威與影響的兩項世界性科幻大獎。為世界最重要的科幻大獎之一,由世界科幻協(xié)會頒發(fā)。【詳細】
劉慈欣,男,漢族,1963年6月出生,1985年10月參加工作,山西陽泉人,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科幻作家,中國作協(xié)會員, 陽泉市作協(xié)副主席,中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之一。作品蟬聯(lián)1999年—2006年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2011年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長篇小說獎,2010、2011年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科幻作家獎,2012年第九屆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三部曲等。【詳細】
《三體Ⅰ》
《三體Ⅱ黑暗森林》
《三體Ⅲ死神永生》
《三體》英文版
劉宇昆
記:你覺得中國科幻文學要走出去,最關鍵的要素是什么? 劉:中國科幻現(xiàn)在根本不是走出去的問題,因為內部還沒有成長起來。當然,能走出去是錦上添花的事情,但現(xiàn)在是怎么樣生存下去。至于怎么走出去,這顯然不是我考慮的問題。得問出版界,問文化界。作為一個作者,我只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創(chuàng)作出盡量好的作品。 記:對中國科幻作品的寫作,有什么建議? 劉:我不反對作品的多樣,每一個科幻作者都可以有自己的風格,但是整體的科幻文學應該有一個核心。中國的科幻界和美國當初黃金時代的科幻界有什么本質的不同?表面上看很相同,科幻作家都聚集在一個科幻雜志中,像美國當初都聚集在《驚奇故事》,中國有《科幻世界》。【詳細】
劉慈欣:岡恩說過,科幻文學是少數(shù)人的大眾文學。我覺得目前這個時代已經和過去的閱讀格局不一樣了,社會的取向分得越來越細,各種文學題材甚至 文學題材里面的分支都有它特定的讀者群,這個讀者群也分得越來越細。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個作者,我只能是寫我自己想表達的東西。科幻分了很多種,它的內 部也是豐富多彩、各種各樣的,具體如何走向大眾,我真的一時也說不清楚,因為它的情況太復雜,不太一樣。 我同意吳巖老師以前說的一句話,這可能跟時代有關。中國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工業(yè)化進程也好、現(xiàn)代化進程也好,都呈現(xiàn)一種加速的趨勢,它深刻地改變著我 們民族的文化的視野和文化氛圍。說得更具體一些,現(xiàn)在的中國人再也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眼睛只看到周圍很現(xiàn)實的東西的一群人了。至少,有一部分中國人開始 思考更終極的問題,思考全人類都關心的問題。【詳細】
劉宇昆:《三體》跟西方的其他流行小說不一樣,因為《三體》類似亞瑟·查理斯·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的科幻文體,故事的主角不是特定的人物,而是大寫人—人間的概念。同時,劉慈欣把這個概念擴大了,延伸到了全球化的世界!度w》集中在乾 坤在人類面前的壯大,人間在全宇宙前的縮小,但同時,劉慈欣也關注了人性。最適合欣賞《三體》的讀者會喜歡理念驅動的故事,也能賞識克拉克文體的壯大故 事。 對于西方來說,人性是一個個人的概念,在故事當中表現(xiàn)在個人面對危險的掙扎。劉慈欣小說里的人性是人間,大寫“人”這個概念。故事中的人物為了一個 更大的用意存在。他們不是在救愛人或孩子,他們是為了人類的未來戰(zhàn)斗。劉慈欣他自己說過,人間最偉大的浪漫史不是羅密歐與朱麗葉,而是不完全理解的宇宙超 新星的死去。星系中的聯(lián)合,人類站在星星的影子里多么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