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祭路遙
今年12月3日是路遙誕辰70周年紀念日。
-
信念的力量
10月7日,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扶貧辦干部張小娟和縣融媒體中心陳文燕、王彥輝、閔江偉等新聞工作者,在完成當天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工作后,返程途中所乘車輛不慎墜江,因公殉職。
關(guān)鍵詞:  信念曲縣扶貧辦干部張小娟白龍江2019-12-23
-
溫暖一位藏族老人的生命之光
小時候,自由是一件太奢侈的事情,甚至連做人的資格都沒有,只希望能吃飽、有覺睡、不挨打。
關(guān)鍵詞:  藏族西藏民主改革中國共產(chǎn)黨2019-12-23
-
穿過拉夢的河流
轉(zhuǎn)眼間,《民族文學》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版創(chuàng)刊十周年了。
-
在遙遠的天邊
在遙遠的天邊 在防城港,初夏的天氣悶熱 不談?wù)勶L是錯誤的 風帶來大把大把的涼爽 被風卷起的一片落葉 差點回到枝頭重新生長 風大時出門,我們小心謹慎 夜晚你們都睡著了,微風陣陣 風的三言兩語,并不能吵醒你們 我一人勸退了裝神弄鬼的風 臨走前,風拉拽著窗簾給我指了指天邊 在遙遠的天邊 半夜起來啃食夜草的馬 不小心啃下了月亮的一角 作為唯一的目擊證人,我想說 你們夢見的馬,也都不足為憑 大海照樣年輕 又一次見到大海 我老了,大海還照樣年輕 一套藍色的服裝還沒有穿破 只有進出海港的貨輪 擅自把經(jīng)過的海面壓得皺巴巴的 仿佛歲月的抬頭紋 在沙灘上徘徊的我 回想每一次見到的大海 都有什么不同 那時的我多么年輕 自以為是大海的遠房親戚 沙灘上,半個時辰過去 大海揮動它鏤花的長袖 將我留下的足跡悉數(shù)擦掉 它只將天空中的云彩攬入懷中 卻對身邊的長吁短嘆置若罔聞 又一次見到大海 是在廣西,美麗的防城港 采茶人知道 防城港背后,有那么多座山峰在聚會 上天知道嗎? 采茶人肯定是知道的 說不定采來的茶也都知道 我泡的金花茶香氣裊裊 四處飄散。
-
防城港印象
獨弦琴 傳說獨弦琴之弦是海龍王的七公主的頭發(fā)絲做成的,京語稱之為“旦匏”。
-
我還要去防城港的十大理由
1 毫無疑問,海,是最大的理由 我需要金灘,安放 半生的疲憊 我需要整個北部灣,洗一生的后悔 2 這里一年都是夏天 女人一年都穿裙子 受夠西裝、夾克和圍巾 我需要拖鞋和大褲衩,將我肥胖的肉體 從俗世這座大牢里解放出來 3 凡一平,這個壯家人的白胖子 總讓人想到一條白海豚 他在這里,用一根獨弦琴上 拆下的琴弦做的沒魚鉤的釣竿 垂釣他一生的運氣 兩年前,我喝高了,說有一個京族女子 會變成一條魚 在北部灣等他 4 見過簕山古漁村的白天 可我還想看看那里的晚上 我需要很多很強烈的星光,來安慰紅綠燈 和霓虹燈帶來的,我的焦慮 5 我還想去北侖河漂流 在舒適區(qū)待得太久 什么地方都袖手旁觀,什么時候都聽天由命 什么事情都不痛不癢 什么都不害怕,這讓我害怕 我需要跌宕、激流和尖叫 證明我還活著 6 蝦仁炒飯和椰子,共同構(gòu)成了一個理由 便宜,鮮香。
關(guān)鍵詞:  我還要去防城港的十大理由潘靈2019-12-16
-
在海一方
海,是一個容納百川的蔚藍色胸懷。
-
大研古城老宅與阿六叔
在麗江大研古城五一街文生巷,有一個百年老宅“恒裕公”。
關(guān)鍵詞:  大研古城2019-12-16
-
雷山行記
秋天漸行漸遠,冬天如約而來。
關(guān)鍵詞:  雷山2019-12-16
-
信念上樂塔
國慶節(jié)前夕,我們?nèi)グ葜]了一座塔。
關(guān)鍵詞:  樂塔2019-12-16
-
駱駝泉的傳說
在沙漠上行走的旅人,每一滴水都是他們生命的甘露,而價值再昂貴的黃金,對于旅人來說也不過是一撮塵土;在戈壁上行走的旅人,每一片綠蔭都是他們棲息的家園,而裝飾再豪華的宮殿,對于旅人來說也不過是一間茅屋。
關(guān)鍵詞:  徐魯2019-12-16
-
大美青海
從飛機場驅(qū)車前往西寧市的路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速路兩邊金黃和火紅相間的綠化帶。
-
克拉瑪依的雪
霜葉紅于二月花 苗青攝 雪落克拉瑪依,最先知道的是那一群青鳥。
-
望天坡上抬菜舞
彝族抬菜舞 者美春攝 一 冬日暖陽里,望天坡的牛幸福地曬著太陽,慢悠悠把稻草和陽光一起嚼進嘴里。
-
甜甜的苗鄉(xiāng)
進入初冬的苗鄉(xiāng)麻陽,不論是坡腳田灣,還是山頭山腰,都被一株株結(jié)滿金果的冰糖橙樹所占領(lǐng)。
關(guān)鍵詞:  甜甜的苗鄉(xiāng)張盛斌2019-12-09
-
山海和光
一 雩風之末,太陽黃經(jīng)到達30°,夾竹桃和棕櫚吵得防城港紛紛擾擾,清晨的小雨裹著香氣,熏暖了過客的夢境。
-
舞蹈·京族及其他
2018年冬天。
關(guān)鍵詞:  肖龍2019-12-09
-
海角之聲
我又來到這片土地,前面是無邊的海,后邊是延綿的十萬大山。
-
防城港雜拾
初夏,《民族文學》編輯部邀訪廣西防城港市,匆匆二日,跑馬觀花,卻也感受良多,遂以雜拾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