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慈欣:請把對待星空的善意,轉(zhuǎn)向地球上的人類同胞
本文系科幻作家劉慈欣為《三體》英文版撰寫的后記,作者說: 面對宇宙,人類顯示出幼稚和善意,它們揭示了一種奇特的矛盾:在地球上,人類可以踏足另一塊大陸,可以不假思索地通過戰(zhàn)爭和疾病毀滅同類文明。
-
在科幻敘事中,現(xiàn)實的戲局不分晝夜
“人工智能編劇(在黑暗中說):這才是故事的高潮。
關鍵詞:  科幻敘事2021-04-01
-
新世紀網(wǎng)絡科幻小說的“后人類敘事”
一 科學技術的“迭代”發(fā)展已經(jīng)將人類社會帶入某種“后人類狀況”。
關鍵詞:  網(wǎng)絡科幻小說后人類敘事2021-03-31
-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看得見的未來
2020年5月,由科幻作家劉慈欣授權,北京漫傳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組織創(chuàng)作的《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來到讀者面前。
-
在科幻的世界,發(fā)現(xiàn)特殊的鄉(xiāng)土
時下多數(shù)的科幻作品在天馬行空的世界中擁抱宇宙萬象——外星生物、星際漫游、人工智能、時空穿越這些熱門元素無一不令人震撼。
-
江波:科幻創(chuàng)作中模糊的邊界
原標題:模糊的邊界 江波 幻想文學從古到今都存在,在蠻荒時代,它的主體表現(xiàn)是神話和傳說,隨著時代背景的變化,它以不同面目出現(xiàn)。
-
魂兮歸來:科技時代的失根與尋根
《移魂有術》書影 《緝魂》電影海報 江波是中國更新代科幻作家代表,長期聚焦于太空探索、生物基因和人工智能題材,其作品想象宏闊深邈,情節(jié)跌宕起伏,技術細節(jié)嚴謹綿密,充滿科技的骨感與魅惑。
-
透過《三體》理解宇宙維度中的生與死
原標題:宇宙維度中的生與死 《三體》這部作品大家都非常熟悉,它已經(jīng)成為近十年來非常耀眼的文化現(xiàn)象,其影響力遠遠超出科幻文學的領域。
-
陳舒劼:知識普及、意義斗爭與思想實驗——中國當代科幻小說中的科普敘述
摘 要:科學想象與科普敘述相結合是中國科幻小說的重要傳統(tǒng)。
-
《超時空少年》:張揚童年本真 暢游幻境樂土
《超時空少年》,[英]丹尼·華萊士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
-
科幻作品是對現(xiàn)實神秘感的理性宣泄
人有許多的精神需要,如安全感,自由感,自尊感,歸屬感,這些需要都需要滿足,如果不能滿足,就會一直處于緊張狀態(tài)。
-
從電影《流浪地球》說起,科幻或成為我國最強軟實力之一
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主要有三方面來源:文化、價值觀和對外政策。
-
韓松:月球是我們使命必達的新旅
有幸讀到吳季先生的《月球峰會》,這是他繼《月球旅店》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月球主題的科幻小說,寫的是2069年人類登月100周年時,聯(lián)合國安理會在月球上舉辦峰會的故事。
-
哲學是科幻的最高境界
科學作為一種理性行為,其理性的思考方式使它與自然界的大部分現(xiàn)象產(chǎn)生了暗合,而這種暗合使我們掌握了世界的多重秘密。
關鍵詞:  哲學境界2021-03-15
-
吳巖、姜振宇:《中國科幻文論精選》序言
《中國科幻文論精選》 吳巖 姜振宇 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科幻文論精選》是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20世紀中國科幻小說史”的一個附帶成果。
關鍵詞:  《中國科幻文論精選》吳巖姜振宇2021-03-12
-
《中國軌道號》:必跨越浩瀚星空,無遠弗屆
原標題:未來的中國軌道,必跨越浩瀚星空,無遠弗屆 2020年3月,我收到吳巖老師的小說書稿《中國軌道號》,有幸先睹為快。
-
人形智能機:晚清小說中的身心改造幻想及其知識來源
近代以來,隨著西方生理學與心理學知識的傳入,國人對身體與精神的認知逐漸改變,通過再造國民身心以實現(xiàn)民族救亡的期待由此而生。
-
網(wǎng)絡文學中有哪些真正的科幻小說?
作為一名資深網(wǎng)文讀者,我經(jīng)常會被人問一個問題:“網(wǎng)絡文學中有哪些真正的科幻小說?”既然加上了“真正的”這一定語,便說明在很多人眼里,網(wǎng)絡文學中存在大量的“偽科幻小說”。
關鍵詞:  偽科幻網(wǎng)文穿越2021-03-08
-
《喧囂熒光》:黑洞飛船的遇險救援記
“喧囂號”是一艘以小行星為核心搭建的巨型探索飛船。
-
王晉康:漫談核心科幻
何謂科幻小說?何謂硬科幻?何謂軟科幻?這些概念性問題至今眾說紛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