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學謠》:別樣的陌生、趣味、豐富和厚重
我想先從胡永紅的另一部小說《我的影子在奔跑》談起,它帶給我的感覺是強烈的“驚艷”,此前,我甚至沒有意識到兒童文學可以這樣寫,而且寫得這樣好。
-
《英國經(jīng)典文學作品的兒童文學改編研究》:兒童文學改編再審視
文學的改編可以是跨體裁或跨媒介的,如童話改編成圖畫書、動畫片或電影,也可以是跨目標讀者群的,如民間故事的兒童文學改編。
關鍵詞:  經(jīng)典改編經(jīng)典2020-10-23
-
《看見鹿》:除了鹿,還看見什么?
文學界的老前輩、散文作家郭風先生,把散文、散文詩和童話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了一種篇幅短小卻富有魅力的文體,可稱為“散文詩體童話”或“童話體散文詩”,在兒童文學的百花園里散發(fā)著迷人的芬芳,也成為郭風作品鮮明的風格“標識”。
-
《幸福巷》:“新尋根文學”的倡導和踐行
《幸福巷》兒童文學作家伍劍的新作,小說以一個孩子“我”的視角,講述了幸福巷中特殊孩子“小難纏”的成長故事。
-
《開心的羅羅羅》:快樂的幼兒教育
湯素蘭在序言《新父母·新兒童·新文學》中說,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不僅有精彩的故事、生動的細節(jié)、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還能表達作家的兒童觀,描繪孩子與周圍世界的人、事、物的關系,更為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
-
《絲路家書》:一番清新傳心花
《絲路家書》 章學鋒 著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章學鋒的《絲路家書》是寫給少年兒童讀者的一部介紹我國絲路上27處世界遺產(chǎn)的好書。
-
新中國兒童電影史的歷史書寫
電影從誕生之日起便與兒童如影隨形。
關鍵詞:  兒童電影《新中國70年兒童電影發(fā)展史》2020-10-19
-
《老男孩》:生活難題面前的少年擔當
徐玲的新作《老男孩》拋出了一堆每個家庭都會遇到或正為之煩惱的社會問題、生活難題。
-
《喬喬和他的爸爸》:不妨熱烈擁抱成長
《喬喬和他的爸爸》是謝倩霓的最新成長長篇作品,書中寫了一個溫暖而有力的故事:喬喬的媽媽為了自己的理想和向往的自由遠走異國他鄉(xiāng),喬喬和爸爸面對一切的變化不知所措……幸好有家人、同學、朋友的陪伴和幫助,讓這對父子走出周遭困境,從而獲得人生的成長。
-
讀趙麗宏致小讀者的25封信:清澈的泉水與明亮的火光
《明亮的黑眼睛:趙麗宏致小讀者》 趙麗宏 著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2020年6月出版 近一個世紀以前, 1923年,23歲的冰心發(fā)表了第一篇寫給小朋友的“通訊” ,即《寄小讀者》里的“通訊一” 。
-
《城南舊事》:兒童眼中的北京地圖
《城南舊事》創(chuàng)作于上世紀50年代,是臺灣作家林海音以自己的童年往事為基礎創(chuàng)作的兒童文學作品。
-
現(xiàn)實主義兒童文學書寫的幾個問題
關于中國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和出版的黃金十年,已經(jīng)是有目共睹的空前繁榮,但此繁榮更多地體現(xiàn)在創(chuàng)作和出版的數(shù)量上,作品的總體質量并未能與作品的數(shù)量并駕齊驅。
關鍵詞:  現(xiàn)實主義兒童文學2020-10-14
-
《野云船》:烏云與金邊
劉耀輝的小說《野云船》提出了一個敏感又樸素的問題,關于生死的哲學思辨。
-
《生活中有一顆糖》:有趣、有益、有用
1949年到2019年,是中國兒童文學發(fā)展最快、成就最顯的時期,五代兒童文學作家在70年間奉獻了大量各種體裁、樣式的作品。
-
重視“童心”,不是兒童生活照單全收
兒童詩創(chuàng)作應重視和突出“童心”,但“童心”不是簡單的“兒童化”。
關鍵詞:  兒童詩2020-10-14
-
也說“童趣”
一位兒童文學雜志的編輯告訴我,說是有位讀者寫信來,認為他們雜志上推薦的一位“兒童詩人”及其作品讓人很是疑惑:第一,一個兒童寫首詩動輒被封為“兒童詩人”,猶如炮制“小天才”,實屬捧殺;第二,“兒童詩人”寫出來的童詩完全不符合他的年齡,聱牙佶屈,故弄玄虛,毫無童趣,他和他的孩子都不喜歡。
-
兒童詩: 詩歌“共性”與“個性”表達
在詩歌日益邊緣化、圈子化的今天,重新檢視“兒童詩”是一項艱難的工作。
關鍵詞:  兒童詩2020-10-14
-
自己的問題、少數(shù)人的問題、普遍性的問題
以下是我讀吳其南先生《成人作家和兒童詩》之后的所想。
關鍵詞:  兒童詩2020-10-14
-
兒童詩要給小朋友帶來快樂
本期發(fā)表任溶溶先生的《兒童詩要給小朋友帶來快樂》一文。
-
安徒生童話的內部沖突
在漫長的閱讀接受史上,安徒生童話經(jīng)過不斷的流傳、反復的言說,逐漸成為童話的一種標本:純凈、美好、與童心童趣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