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濤:我坐著思考,我就是世界之王
編者按:著名詩人、散文家周濤先生,于2023年11月4日13時30分因突發(fā)心梗在烏魯木齊去世。
2023-11-07
-
梁啟超與上海:增廣見聞,激發(fā)志氣
今年是梁啟超先生誕辰150周年。
2023-11-07
-
林徽因改名始末
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發(fā)布了將于明年追授林徽因建筑學學士學位的消息,以彌補時代局限所造成的遺憾。
2023-11-07
-
雷蓉:夏衍伯伯的禮物
早年坊間傳說,京城文人圈有兩大“明星貓”——冰心家的白貓和夏衍家的黑貓。
2023-11-07
-
艾俊川:享受E考據帶來的思維樂趣
古典文獻專業(yè)出身,畢業(yè)后留在北京大學圖書館任職,做的是古籍編目工作。
2023-11-07
-
選本、“以詩存史”與偉大抗戰(zhàn)詩篇
新文學的開山魯迅是十分重視各種文學選本的價值的。
2023-11-06
-
自然筆記:詩在“木葉”間
林庚的《說“木葉”》一文最初發(fā)表于1958年3月16日《光明日報》。
2023-11-06
-
巴金的兩篇講演稿
巴金《文學生活五十年》手稿的第一頁 1980年4月,巴金率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日本,應日方要求,他發(fā)表了兩次講演。
2023-11-06
-
張愛玲的譯詩及詩評
林以亮編選《美國詩選》初版書影;張愛玲在《美國詩選》中譯介愛默森。
2023-11-06
-
陳獨秀,催魯迅寫稿“最賣力的一個”
1916年,陳獨秀前往北京,任北京大學教授,次年即任文科學長。
2023-11-06
-
茅盾最后的兩封信
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的頒獎典禮即將在茅盾故鄉(xiāng)桐鄉(xiāng)烏鎮(zhèn)舉行。
2023-11-03
-
新見胡適致錢玄同佚函一通
同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胡適與錢玄同的關系在中國近代史上頗為引人矚目。
2023-11-03
-
西南聯大校舍到底是誰設計的
一 西南聯大校舍的設計,稍微讀過梁思成、林徽因傳記的人都會說,不就是他們倆設計的么。
2023-11-03
-
程紹國:念德培兄
中秋節(jié)上午,張楚的朋友圈出現了紀念程德培的文章。
2023-11-03
-
戰(zhàn)時存書婺源 戰(zhàn)后完璧歸趙
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軍加緊了進攻中國南方的步伐;“八一三”淞滬會戰(zhàn),上海棄守,南京已經岌岌可危。
2023-11-02
-
艾青的風趣
艾青是“時代的歌手”,他為人率真,風趣幽默,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3-11-02
-
洪深抱病“三馬同臺”
洪深是著名的戲劇編劇、導演,也會演話劇。
2023-11-02
-
孫琴安:葉嘉瑩先生印象記
當我在報刊上讀到葉嘉瑩先生談詩詞、悟人生的文章,便心生敬意。
2023-11-01
-
看戲看出做學問的門道?
顧頡剛《九十年前的北京戲劇(一)》,原載上海《民國日報》,1926年7月26日 共計十五次連載報道的“超長訪談” 1936年10月至11月間,北平《世界日報》以連載十五次的超長篇幅,推出了對歷史學家顧頡剛(1893—1980)的訪談報道。
2023-11-01
-
魯迅眼中的“古怪的人”
清朝末年,革命志士、文學家蘇曼殊不僅與孫中山、廖仲愷、黃興、馮自由等同盟會元老多有往來,也與蔣介石、陳果夫等過從甚密,而且和文化界的名流章太炎、陳獨秀、柳亞子、章士釗、劉師培、李叔同、黃侃、沈尹默、劉半農等亦有交流。
202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