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竹畫的源流析
滿紙煙云水墨氣 尹石 中國人有尋根問祖之美德,對墨竹畫亦然。
2016-07-27
-
三百余件版畫重溫“戰(zhàn)士”的一生
“紀念彥涵誕辰100周年”開展,彥涵家屬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作品 三百余件版畫重溫“戰(zhàn)士”的一生 觀眾在彥涵的畫作前觀看、拍照。
2016-07-25
-
中國美術館藏連環(huán)畫原作精品展
三毛流浪記(連環(huán)畫) 張樂平 作為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覽之一,2016年5月28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的“故事繪——中國美術館藏連環(huán)畫原作精品展”,向廣大觀者展示了中國連環(huán)畫在20世紀的發(fā)展軌跡,以及所取得的輝煌的藝術成就。
2016-07-25
-
山水的危機
當代山水畫之弊,非徒繪事之衰微,尤在山水淪喪,山水經驗之不彰。
2016-07-25
-
竹與我同
紅妝步障(中國畫) 任 重 雪竹紆竹(中國畫) 任 重 予自幼習畫,少年時代,尤愛畫竹。
2016-07-25
-
耕耘在精神熱土上——訪畫家趙志田
遵義會議·偉大轉折(中國畫·局部) 趙志田 巍巍太行(中國畫) 趙志田 年逾古稀的中國畫畫家趙志田,再次以畫筆唱起頌歌——為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而應邀創(chuàng)作的宏幅巨制《遵義會議·偉大轉折》即將完工,再次將他深扎于心的情感盡然釋放。
2016-07-24
-
邵大箴:一手做理論,一手畫小品
山水 邵大箴 邵大箴是一位極具智性與悟性的學者,作為中央美院教授,他50年來潛心學問、教書育人,成為中國當代著名的美術史家與美術理論家。
2016-07-22
-
“韓美林全球巡展”啟動
7月21日,記者從“韓美林全球巡展”新聞發(fā)布會上獲悉,由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中國文聯、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同主辦的“韓美林全球巡展”將于今年10月27日至2017年3月2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法國巴黎、中國北京舉行。
2016-07-22
-
馮京拒聘“國丈婿”
狀元及第 于水作 【古史擷趣】 趙匡胤開國之后,奉行“文以靖國”的理念,使宋代文化空前繁榮,后人稱譽“宋朝是文人的樂園”。
2016-07-22
-
練熟還生見精神
聽琴圖(局部) 趙佶作 以小品文聞名于世的張岱,亦為操縵名手,晚明紹興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2016-07-22
-
放逸松活見風神——記國畫家黃堅
黃堅的家鄉(xiāng)是那山清水秀的廣西上林,雖然那山不過是丘陵地帶的地貌存在,與我的家鄉(xiāng)長白山的巍峨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山不在高,大約下句就寬泛得有了哲學的意喻,有仙則靈是否可代之為有黃堅則行? 黃堅是霍春陽傳統(tǒng)繪畫研究會的研究員,我從他國畫中的一筆一墨中先知先覺了出來,這得益我對霍先生藝術特色曾經的研究,這位中國畫壇上馳驅多年的業(yè)界宿將以其“在物欲膨脹、生態(tài)危機的異化威脅中重建著充滿自信的精神家園”的國畫大家“簡淡沖和、虛靜空靈”的文化追求和藝術風格,成了我審美過程中的依據范本和評價取向。
2016-07-21
-
國博獲捐蔣兆和油畫《蔣光鼐像》
蔣光鼐像 蔣兆和 本報訊 為慶祝建黨95周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近日舉辦“蔣兆和油畫《蔣光鼐像》捐贈儀式” ,儀式上展示了畫家蔣兆和1932年在淞滬抗日戰(zhàn)場前線所畫的油畫《蔣光鼐像》 。
2016-07-20
-
在生活的土壤中扎實地體驗
彭華競采風作品 警鈴響起,消防官兵沒有絲毫遲疑,換上作戰(zhàn)服火速出警,他們展現了嫻熟干練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不畏生死的奉獻精神,即便無情的大火、滾滾的濃煙,熏黑了他們的臉和身體,他們也沒有放慢步伐,沒有絲毫猶豫,爭分奪秒努力將事故損失降到最低。
2016-07-20
-
鄒士方:文學與繪畫齊進
《鄒士方畫集》與《鄒士方畫選》近日分別由人民美術出版社、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
2016-07-20
-
上下求索 執(zhí)著前行
清芬天趣 《滋蕪繪畫作品選集》最近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甫一到手就令人激動不已。
2016-07-18
-
“文士書”的當代精神
誰言夜雨打梨花 山谷道人梨花詩 海棠枝上露新紅 乙未初秋,浙江美術館舉辦了“墨家——龔鵬程書法作品展”。
2016-07-18
-
乍啟典:太古太樸法自立
大寫意畫發(fā)展衍變至今,有許多代表性的畫家,其中不能不提“魯北一民”乍啟典。
2016-07-18
-
走向自由——古元藝術的內在精神
人 橋 玉帶橋 播 種 走向自由 鞍鋼之修復 由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中央美術學院、北京畫院、古元美術館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走向自由——古元藝術的內在精神”展6月29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展覽將持續(xù)到7月28日。
2016-07-18
-
董希文和他的《哈薩克牧羊女》
哈薩克牧羊女(油畫) 董希文 1948年,時年34歲的董希文抵達北平已經將近兩年了。
2016-07-18
-
風物在手——傳統(tǒng)扇面藝術
浴馬圖(宋代) 佚名 秋窗讀易圖(南宋) 劉松年 汀樹釣船圖(明代) 謝縉 絹扇(清末) 象牙柄蒲葵扇(清代) 編竹扇(戰(zhàn)國) 中國扇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悠久的歷史傳承。
2016-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