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哪吒念的什么咒?
來源:北京晚報 | 陳巖  2025年04月07日08:46

有網(wǎng)友稱,在海外版《哪吒之魔童鬧?!分校_詞“急急如律令”被翻譯為“quickly quickly biu biu biu”,此事沖上熱搜,后證實是謠傳。在首部“哪吒”電影中,“急急如律令”的英譯為“be quick to obey my command”。

“急急如律令”是道教符咒常用語,學術界對此的英譯早有討論?!奥闪睢币辉~多采用音譯。在敦煌遺書中,有《伍子胥變文》,伍子胥從楚國逃亡路上曾念咒:“捉我者殃,趁我者亡,急急如律令。”英國漢學家亞瑟·韋利最早將《伍子胥變文》譯成英文,“急急如律令”譯為“Swift as Lü Ling”。亞瑟·韋利表示,之所以如此翻譯,因為不確定“律令”一詞,到底指的是“妖”(spirit)還是“法”(the Law)。

據(jù)《辭?!贰凹奔比缏闪睢睏l目,“律令”有“妖”和“法”兩種解釋:一,漢代公文常用“如律令”字樣,后巫士和道教徒加以仿效,在“召神拘鬼”的符咒末句,加“急急如律令”一語,表示要如同法律命令,必須急急執(zhí)行。二,“律令”,神鬼名,行走如飛;“急急如律令”,表示要如律令般迅速。

“律令”為神鬼之說,見于《搜神記》:“律令,周穆王時人。善走,死為雷部小鬼?!碧拼顫淘凇顿Y暇錄》中提出,“急急如律令”的“令”應讀為零?!奥闪钍抢走吔莨?,善走,故云如此鬼之捷速?!睔v史學家陳槃認為,“其說怪誕,不足信?!?/p>

“如律令”之語由來已久。睡虎地秦簡《秦律十八種·倉律》載:“櫟陽二萬石一積,咸陽十萬石一積,其出入禾、增積,如律令。”漢承秦制,如律令是公文常用語,出土漢簡中常見。東漢永初二年《討羌符》漢簡上,即以“發(fā)夫討畔羌,急急如律令”收尾。

道教咒語仿效政府公文的辭令和格式,符咒本身有“命令”的意思。配合“急急如律令”、“急如正律”、“急如律令敕攝”之外,也會采用“詔、敕、諭、敕命”等字詞,如朝廷頒發(fā)的詔書一般。

再如常見的“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老君怎么可能是小鬼搬來的救兵?

“鬼畫符”由來久

道家咒語的載體,是符。

上古傳說中,文字本身即有溝通天地之能。如《淮南子》所載:“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p>

“符”字本義,是信物,朝廷傳達命令或征調(diào)兵將用的憑證?!墩f文解字》釋:“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p>

考古發(fā)現(xiàn)最早的道家符咒,是1972年陜西戶縣(今鄠邑區(qū))漢墓出土的曹氏朱書解除瓶上所畫的符:“何以為信,神藥厭填。封黃神越章之印,如律令。”此符被稱為古代第一符。

晉代道士葛洪著《抱樸子》,把道符的發(fā)明歸功于老子:“鄭君言,符出于老君,皆天文也。老君能通于神明,符皆神明所授?!编嵕歉鸷橹畮熰嶋[。因此,“急急如律令”總是會抬出太上老君的名頭。

又有九天玄女一說。據(jù)《河圖》載:“玄女出,兵符與,黃帝戰(zhàn)蚩尤?!痹s劇《桃花女》中,桃花女“(念呪云)天啉啉、地啉啉、魔啉啉、唵啉啉。吾奉九天玄女,急急如律令攝?!?/p>

道教符箓的一大功能是“止鬼”,也就是禁鬼、鎮(zhèn)鬼。敦煌遺書中的符千奇百怪,甚至把“飛天”的形象畫在符上,古時戲文中,常用“雙手能寫梅花篆”稱贊人有學問,《水滸傳》中說“照那石碣上時,前面都是龍章鳳篆、天書符箓”,畫符可能來源于寫篆字。

符箓文字難以辨識,是為了彰顯神秘,也就成了俗語中的“鬼畫符”,金代元好問有詩:“真書不入今人眼,兒輩從教鬼畫符?!庇纱擞辛恕昂丁?、“騙人”或者“敷衍了事”的意思。

祝、咒本來一回事

“?!弊衷缬凇爸洹?。

上古與鬼神祈禱、溝通、許愿時,稱為“?!薄!段男牡颀垺氛J為,《楚辭·招魂》本是一篇祝文,“可謂祝辭之組麗者也”。

從事祈禱的巫,也稱為“祝”,《說文》釋“巫,祝也”?!白N住背_B稱,例如《史記·滑稽列傳》附記的河伯娶婦故事,主其事的即“祝巫”。

“祝巫”又稱“祝師”。顏之推的《顏氏家訓》中記載:“世有祝師及諸幻術,猶能履火、蹈刃,種瓜、移井。”“祝師”會耍把戲、玩魔術。

“咒”字最早寫作“呪”,是“祝”的換旁字。甲骨文中有“癸亥卜,呪于祖丁”之語。王力先生認為祝與呪同源:“祝、呪本同一詞,祝愿與詛咒是一件事的兩面。”

漢時東方朔寫過一篇《罵鬼文》,現(xiàn)已失傳?!段男牡颀垺份d:“于是后之譴咒,務于善罵?!笨梢姡湃俗畛跏前炎:椭洚斪鬓o賦來創(chuàng)作的。

再如《詛楚文》,這是戰(zhàn)國時秦人在神前詛楚、祈求大神巫咸相助的一篇辭文:“繄(亦)應受皇天上帝及丕顯大神巫咸之幾靈德,賜克劑楚師,且復略我邊城?!边@種文風已經(jīng)近似于道家的“咒語”了。

到了漢末,《詛楚文》的樣式發(fā)展成了討伐檄文。官渡之戰(zhàn)前,陳琳寫了一篇《為袁紹檄豫州》,代表袁紹并通告各路諸侯,一起討伐曹操的,文末最后一句“廣宣恩信,班揚符賞,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逼之難,如律令”。后來,曹操征孫權,估摸是打擊報復,又命陳琳寫了篇《檄吳將校部曲文》,文末沒用“如律令”,而是“如詔律令”。

應用場景很多樣

由漢至唐,?;蛑涞膽脠鼍昂軓V泛,不僅可以當宣戰(zhàn)的檄文,還可以做盟誓或祭文。

先說盟誓。古人行盟前,要對神起誓,由神明見證,若違犯盟約,即當如祝或咒詞所說受到某種制裁。《晉書·王羲之傳》載,王羲之曾在父母靈前立誓不再當官:“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靈……自今之后,敢渝此心,貪冒茍進,天地所不復載。”這種誓言也可以看做對自我的咒語。

學者葉舒憲認為:“一般說來,祝用來表達積極的、肯定的意愿,而咒用來表達消極的、否定的意愿。”不過在敦煌變文中,常用“呪愿”一詞,而不寫作“祝愿”。如《呪愿新郎文》《呪愿新婦文》等。在敦煌變文中,還有“和合咒”:“天精地精,日月之精。天地合其精,日月合其明,神鬼合其形。你心合我心,我心合你心,千心萬心,萬萬心意合我心,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边@種相當于“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愛情宣言。

再說祭文。唐代時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寫了一篇《祭龍文》,主旨是祈雨,文中說道:“若三日之內(nèi),一雨滂沱,是龍之靈,亦人之幸,禮無不報。神其聽之,急急如律令?!表n愈同樣寫過一篇《祭龍文》:“維年月日,京兆尹兼御史大夫韓愈,謹以香果之奠,敢昭告于東方青龍之神。天作旱災,嘉谷將槁。乃于甲乙之日,依準古法,作神之象,齋戒祀禱。神其享祐之,時降甘雨,以惠茲人。急急如律令?!眱善喈斢诎l(fā)給龍王的官方文書。

在宋代,“急急如律令”還有一種特殊的運用場景,即用在“買地券”上,相當于和陰間簽訂的墓地買賣“合同”,結尾均會寫上“急急如律令”。

孫悟空的咒語不靠譜

唐以來咒語門類豐富。

《太平廣記》中,有防止做噩夢的咒語、擲骰子的咒語、用來解毒的咒語、盜墓賊的咒語,還有可以幫助文人墨客獲得靈感的咒語。

當然,還有諸多民間巫醫(yī)咒語,如孫思邈《千金翼方》中的《禁客鬼忤氣》:“吾為天師祭酒,為天地所使,身佩乾靈之兵百千萬億,在吾前后,羅列左右,何神敢住,何鬼敢當?正神當住,邪鬼速去!急急如律令!”

值得注意的是,咒語并非道家獨有?!稄V異記》的一則故事中,燕鳳祥為了擺脫群鬼的糾纏,先請巫覡“祠禱”,又請僧設齋,結壇持咒,亦迎六丁道士,為作符禁,但效果都不佳。乃至到了《西游記》中,孫悟空念過“唵藍凈法界,乾元亨利貞”的咒語,用來拘喚北海龍王,也是東拉西扯?!八{”是“伽藍”的省說,指佛寺。凈法界又叫清凈法界,意思是佛法使一切塵垢脫離?!扒嗬憽笔恰兑捉?jīng)》里的卦辭,書中孫悟空甚至還杜撰了“唵吽咤唎”當咒語來使用。

道教咒語,格式一般由示威語、懲戒語和催促語組成。示威語最常見的是宣布神靈已經(jīng)降臨。懲戒語主要是表示對鬼怪如何進行懲罰的內(nèi)容。咒語末尾往往加上格式化的催促語“急急如律令”等。

由唐至宋,哪吒的形象經(jīng)歷了由佛入道的過程。宋代洪邁《夷堅志》載,張村程吉法師,修行茅山正法,在林間夜遇石精,持“那吒火球咒”,結叩叱喝:“而去!神將輒容罔兩,敢當吾前,速即扛退。”這個故事是哪吒大戰(zhàn)石磯娘娘的雛形,此時哪吒隨著咒語已經(jīng)進入道家體系。

符咒里面有“詩意”

道家咒語一般都有韻,具有一定的音樂性,與詩相通。

成娟陽、蔣振華《道教咒語的情感內(nèi)容及其對詩歌的影響》一文認為,道教咒語最具特色之處,即驅遣世間一切為“我”所用,“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其本質內(nèi)涵是“三界內(nèi)外,唯我獨尊”的自身意識。在道教咒語中,“我”的力量被無限夸大,這種夸大是咒語的本質及其在道教生活中的作用獲得實現(xiàn)的必然要求。

李白《江夏贈韋南陵冰》一詩,有“我且為君搥碎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之句,宋代黃徹認為此詩失之于“粗豪”。李白的詩歌,內(nèi)在卻與道家咒語中常見的“崩摧五岳”“撼動昆侖”相似,“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更是典型一例。

再如韓愈,向來以“怪奇”著稱。陸渾縣境內(nèi)發(fā)生山火,時任陸渾縣尉的皇甫湜寫詩敘及此詩,韓愈依韻創(chuàng)作《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一詩:“天跳地踔顛乾坤,赫赫上照窮崖垠。截然髙周燒四垣,神焦鬼爛無逃門?!瓑敉ㄉ系垩嬲?,側身欲進叱于閽。帝賜九河湔涕痕,又詔巫陽反其魂?!痹娋渲写罅恳谩兑讉鳌贰段逍袀鳌贰饵S庭經(jīng)》《說卦》的典故,頗為艱澀難懂,倒是與前述的《祭龍文》如出一轍,可以看做一道用來滅山火的符咒。

葛兆光先生認為:“中國古代虛荒怪誕的‘狂言大語’都可以歸于道教名下”,因為“只有道教才去編造那些奇奇怪怪、不可思議的故事。”呼神驅鬼的符咒是信道者的“狂言”,而《哪吒之魔童鬧?!分心蔷鋫涫軤幾h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宣言,完全可以看成是道家“狂言”罷了。

貴在一個“快”字

南唐沈汾著《續(xù)仙傳》,記唐代道士殷天祥故事。殷天祥每日醉歌曰:“解醞頃刻酒,能開非時花?!碧拼n愈的侄孫韓湘,也就是八仙之一韓湘子的原型,也寫過“解醞逡巡酒,能開頃刻花”的詩句。

無論是逡巡、頃刻還是急急如律令,道術貴在“快”字。錢鍾書先生在《管錐編》中認為:

咄嗟便辦,瞬霎即得,故曰“彈指”,曰“屈伸臂頃”,曰“急急如律令!”,曰“喝聲道‘疾!’”,西方幻術呪語亦曰“快變!”(Presto change?。?。隨心所欲,而復如響斯應。

魏晉六朝至初唐,道家咒語常呼“變”,《西游記》中即是如此。如寫哪吒——“大喝一聲,叫‘變!’即變做三頭六臂”;再如寫八戒——“把頭搖了幾搖,叫‘變!’”。

《水滸傳》卻常用“疾!”。公孫勝、樊瑞、高廉、包道乙、喬道清這些道士施法都是這么喊。公孫勝和喬道清斗法,“只見宋陣中一個先生,驟馬出陣,仗口松紋古定劍,口中念念有詞,喝聲道:‘疾!’猛見半空里有許多黃袍神將,飛向北去,把那黑氣沖滅?!?/p>

錢鍾書先生認為:“呼‘變!’,言外促其‘疾!’?!?/p>

“急急如律令”相當于《孫子》說的“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劉子》說的“力貴突,智貴卒(同猝。迅捷)”,即“兵貴神速”的道理。

網(wǎng)絡時代,對于“急急如律令”,有篇小文,做了有趣的加速:

面對群鬼洶洶,道士一邊誦咒,一邊用朱砂飛速在符箓上寫下“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半天卻沒回應。道士拍拍腦袋,把符箓抓回來,用朱砂在“太上老君”前面又寫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