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國色”,視覺的盛宴
來源:人民日報 | 嚴石涵  2025年03月17日08:32

五方正色展柜。

南通博物苑藏清光緒粉彩“秋操紀念”荷花形吸杯。

以上圖片均為嚴石涵提供

色彩是無聲的語言,也是中國人感知世界的獨特密碼。從新石器時期先民對色彩的探索利用到水墨丹青的青綠山水,從墨分五色到民間織錦的彰施五彩,中國的傳統(tǒng)色彩不僅是視覺的盛宴,更是一部凝結哲學、科學與美學的文明史書。

2025年1月25日,由杭州市臨平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館主辦的“國色:中國傳統(tǒng)色彩中的文化現(xiàn)象”展覽在杭州市臨平博物館開展。展覽以百余件組展品,以“家國重色”“彰施五彩”“中國特色”三個單元講述中國傳統(tǒng)色彩的文化內涵。

展廳“C位”是此次展覽傳播的核心——中華五色。中國色彩的精髓在于其獨特的五色系統(tǒng),蘊含五行相生相克、循環(huán)往復的概念。青、赤、黃、白、黑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天、地、人三者和諧統(tǒng)一的映射。

“家國重色”單元以新石器時期文物組合為開端,展示先民對色彩的探索利用。良渚文化的紅陶、灰陶、黑陶,龍山文化的白陶,讓觀眾體會遠古先民對于“物”的創(chuàng)造和就地取材的樸素力量。馬家窯文化圓圈網紋彩陶壺,器身以紅、黑顏料繪漩渦紋,紋飾簡練,體現(xiàn)馬家窯先民們對色彩的熟練運用。良渚文化玉架山遺址出土的漆把石鉞,殷紅的漆把保存完好,附著在石鉞上,漫長時光浸潤后的漆與玉石器沁色的樣貌相得益彰。

中國人既享受單色的平靜純粹,也迷戀雜色相間的繽紛絢麗。在中國傳統(tǒng)色彩理論中,間色指由兩種正色混合而成的顏色。間色雖然不像正色那樣擁有直接對應的五行元素和社會地位,但它們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豐富了色彩的表現(xiàn)力和張力。

與五正色相對,也有五間色一說。綠色是由青色與黃色混合而成,在宋代以后,隨著茶文化的興起,綠色也成為文人雅士喜愛的顏色。紫色通常通過赤色與青色混合獲得,被視為尊貴、神秘的顏色,因其原料稀有珍貴而備受喜愛。碧色是一種淺藍色,由青色與白色混合形成,常常用來形容清澈的水或天空。紅色并不是指簡單的正紅色,而是通過赤色與白色混合形成、色相上呈粉紅色或其他淡色調的紅色。騮黃色或稱流黃,是黃色與黑色混合而成的一種暗黃色,可以看作是黃黑兩者間的過渡色。

展覽第三單元還展出了文徵明的竹子圖卷,畫家用筆寫竹,筆勢鋒利爽勁,濃淡有別,層次分明。

所謂“國色”就是我們中國人的精神色彩,它在翰墨丹青、器物燒造、錦繡編織中得到了具體的呈現(xiàn),深深植根于傳統(tǒng)社會以及日常生活之中。

(作者單位:杭州市臨平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