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人民文學(xué)》2025年第3期|丁顏:鴿子的環(huán)(節(jié)選)
來源:《人民文學(xué)》2025年第3期 | 丁顏  2025年03月24日08:02

丁顏,一九九〇年十二月出生于甘肅臨潭,出版有中短篇小說集《煙霧鎮(zhèn)》《雪山之戀》。

鴿子的環(huán)(節(jié)選)

丁 顏

妻子串風(fēng)鈴時,丟了一個小零件,找來找去,找走了我放在抽屜深處的一只鴿子的環(huán)。后來風(fēng)鈴串好了,銀白色的風(fēng)鈴里面,配進(jìn)去一枚黃銅色的環(huán),掛在陽臺上,就如落日余暉中的眼眸,凝視著人的臉。窗外的雪細(xì)細(xì)密密。母親收拾完屋子,點了幾支香,插在香爐里,滿室香味繚繞。我在沙發(fā)的一端坐著,抱著自己的膝,又向那風(fēng)鈴?fù)?,卻望見祖父的臉。寂靜的一張臉,眼眸也是寂靜的,就像決絕的火在黑暗中烈烈地?zé)?,一聲辯白都沒有。我不禁打了一個寒噤,想要不要把那風(fēng)鈴拿下來,正猶豫著,就見母親拿剪刀過來,剪下風(fēng)鈴的一支,把鴿子的環(huán)解了下來,說:“什么都往眼前掛,心里的舊傷給人引發(fā)出來了。”又問我要不要,不要她就扔了。我伸手一把奪了過來,微微泛著古銅色光澤的環(huán),上面的編碼早被磨沒了。我摩挲著它細(xì)膩的紋路,感覺跟祖父的手在虛空的碰觸中相握,感受到的是蒼涼的靜默與悵惘。

時間不知過了多久,我聽見母親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我轉(zhuǎn)過頭去,見母親正獨(dú)自坐在沙發(fā)的另一端,滿臉都是無聲的眼淚。我很清楚無論流多少淚,都沖不走她心里的自責(zé)和悔恨。我也不知道怎么勸她,就起身遞了紙巾給她,然后把鴿子的環(huán)拿回屋,放進(jìn)抽屜深處,又在抽屜上加了一把鎖。

父親是二○○一年去世的。父親去世一年后,我們?nèi)揖投及徇w到了小西湖。我們坐著班車到蘭州時,太陽還沒出來。母親雇來一輛三輪車,把行李都搬上去后,我們自己也坐了上去。三輪車吱吱嘎嘎地沿著一條廢棄的鐵路顛簸前行,車把上掛著的一盞舊燈,在晨霧中發(fā)出的光昏黃如豆。鐵路周圍的一大片老舊的居民區(qū),被統(tǒng)稱為小西湖。這里住的多是從甘肅南邊搬遷過來的異鄉(xiāng)人,常在破敗的磚樓之間,用石棉瓦搭出零碎而緊密的簡易棚,賣拉面賣小吃,賣牛羊肉。眼神里多半都有一種敏感,一種在掙脫困境的路上,重又陷入困境后,護(hù)著尊嚴(yán)的敏感。

我們租住的房子在一個院落里面,是修鐵路拆遷時沒有拆完的大院,穿過一條長長的巷子才能抵達(dá)。巷子一側(cè)是成行的濃密柏樹,另一側(cè)是壘上去的高臺,上面是鐵路,用厚實的磚墻圍護(hù)在里面。火車轟隆轟隆的,不分晝夜,人也跟著轟隆轟隆的,全身震顫。院落的一邊墻被拆掉后,沒有再修,立了一道生銹的簡易防護(hù)欄。里面住了好幾家,都是來此謀生的異鄉(xiāng)人,口音不同,擠擠擁擁的,像多艘失了控的船,撞在了一塊兒。母親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在一家牛肉面館里做服務(wù)員,有時候下班很遲,差不多到半夜一點。那一片狹窄的巷子崎嶇交錯,常有小偷和野狗幽靈般游蕩。起初是祖父去接母親下班,妹妹比我小三歲,一日半夜醒來,見家里沒有大人,窗外又沉沉黑黑的,就放聲哭起來。我越哄她越哭,哭到渾身打戰(zhàn),氣結(jié)到說不出話。此后祖父就留在家里看顧妹妹,把熟睡的我叫起來,讓我去接母親。黑暗中,看不到什么光亮,有一些同樣在走路的身影模糊不清,我就常跟隨著這樣的身影,走出巷子。

午夜沸騰的燈光和人群中,小攤小販無數(shù),叫賣聲與煙火氣不絕。我沒走兩步,就已經(jīng)被吵得頭昏腦漲,吸一口大氣,再一直往前走。黃河漆黑地流過,河邊都是垃圾。那家牛肉面館前面也有垃圾,白日里積攢下來的,濕暗的兩大桶。我一直難以理解,為什么質(zhì)樸的老牛肉面館前面,要放那樣兩大桶垃圾。但我一看見它們,就知道已經(jīng)到了。店門是老木板拼的,招牌上字跡被風(fēng)雨侵蝕得斑駁滄桑。店內(nèi)什么時候去都有食客,面條一根根吃下去,湯也一口口喝下去,留一桌凌亂的碗筷和湯漬。母親頭上包著頭巾,一張大圍裙裹在身前,來來去去地,收拾碗筷、抹擦桌子、打掃地面,動作極利落。那時我只有十歲,看櫥窗里的師傅拉面就像看一場精彩的表演。師傅雙手抬起來,將面團(tuán)拉伸、對折、摔打,扔進(jìn)熱氣升騰的鍋里。另一邊鍋中的牛肉湯翻滾著,散發(fā)出濃郁的香味。燉煮多時的牛肉切成片,香菜、蒜苗切成細(xì)碎的末,左抓一撮,右抓一撮,撒在面上,再澆一勺紅彤彤的辣椒油,從櫥窗伸出來,叫食客來端。我正看得入神時,母親突然叫我。我陡然轉(zhuǎn)身,直勾勾地盯著母親的眼睛。母親問我是不是想吃牛肉面,我搖頭說不想。那段時間的過分艱難,讓我好像已經(jīng)明白生活對于許多人來說,不是一種應(yīng)有盡有、應(yīng)當(dāng)享受的美好,而是一個由各類負(fù)擔(dān)、考驗和必須接受的無奈構(gòu)成的封閉場,必須忍耐。

我們是那年春天搬來的,時間過得非???,一轉(zhuǎn)眼就是夏天。蘭州的天氣像一塊被烈日炙烤多時的青石板,在干燥的沙塵中熱辣辣地灼人。母親忙忙碌碌的,學(xué)會了做牛肉面,便在街邊支起攤子,做自己的生意。說這樣至少是自由的,可以兼顧到家庭。祖父是一個不善于用言語表達(dá)情感的人,但他支持母親的決定,找來些木板,叮叮當(dāng)當(dāng)好幾天,做了支攤子的架子,又每天做完晨禮后,推車送母親出攤。一輛手推車、兩張供人吃飯的木桌子、幾條木凳子、一個可以輕易搬動的面板,一個小火爐,在上面煮牛肉湯,煮杏皮茶。我和妹妹放學(xué)寫完作業(yè)或者周末,也會過去給母親幫忙。母親動作嫻熟地拉面、下面、撈面、收錢。我跟妹妹常忙著收拾桌子,洗刷碗筷。有一次,一個兩鬢斑白的男人來吃面,肚腹鼓得像是藏了一個書包在里面,一會兒要鹽一會兒要湯,一會兒又把我妹妹叫過去,用手指蘸上醋壺里的醋,在桌面上畫河流給她看。妹妹目瞪口呆,一時不會應(yīng)對,大聲喊媽媽。后來那人走了,母親就把他用手指蘸過的醋以及醋壺都扔進(jìn)了垃圾桶。這讓我涌起一種奇怪的心情,從此便開始留意來攤子上吃面的人,疲憊的、滄桑的、匆忙的、平淡的、安寧的、奇怪的……百千姿態(tài),驅(qū)散了我小小年紀(jì)就不得不為生活勞碌的某種難堪和羞恥。也有空閑的時候,熾熱又刺眼的陽光傾斜在攤子前,一個食客都沒有。貓從街邊慵懶地走過,柏樹在風(fēng)中悠然地?fù)u著葉子。我跟妹妹在一旁喝汽水、吃西瓜。母親坐在面板前,倚著身子,向我們靜靜地凝望著,不講什么話?,F(xiàn)在回想起來,那段時間,又年輕、又規(guī)矩到沉悶的母親,剛經(jīng)歷完生活的大變故,能把日子過到那個份兒上,已經(jīng)是拼了命了。

有一天下午,天空被烏云籠罩,細(xì)雨綿綿不止。我放學(xué)后沒等到妹妹,以為是小女孩,耐不住下雨,自己先走了?;氐桨蛋档募依铮齾s還沒回來。匆匆到母親的攤子上,見祖父早就幫母親把攤子收好了,兩人一起避在別人的屋檐下。我又去學(xué)校找妹妹,沒有人,就沿路一直找過去,找到了中山橋那里。橫跨黃河的中山橋,鋼鐵架構(gòu)的橋身,在細(xì)雨中漆黑耀眼。橋欄桿旁有幾個人正撐著傘,駐足觀看。我也隨他們的目光看了一眼,就看到了妹妹。她一個人在橋底下,頭發(fā)亂蓬蓬的,小心地移動著腳步,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會滑倒。我忙沿著橋邊的石頭小路下去,把她牽了上來,發(fā)現(xiàn)她校服已經(jīng)濕透了,上面還有好幾道泥漬;書包上的一個娃娃小掛件,也被揪去了腦袋,里面的棉絮全泄在外面。我問她:“你放學(xué)不回家,跑到黃河邊做什么?”妹妹不說話,低著頭,悶聲踢著路上的小石頭。我說:“你走快一點?!钡厣隙际怯晁?,妹妹不管不顧,一屁股蹲坐下去,頭埋在膝蓋間,整個人有點微微顫抖。

“你怎么了?”

“他們一直拉扯我,不讓我下公交車?!?/p>

“誰?誰不讓你下公交車?”

“我同學(xué)。他們一直叫我‘康廣東’,后來又把我拉扯到黃河邊,說要把我身上的黃土洗一洗?!?/p>

“什么‘康廣東’?”

“就是從康樂、廣河、東鄉(xiāng)搬遷過來的人,都被他們叫作‘康廣東’。”我們與當(dāng)?shù)氐暮⒆?,始終格格不入,我也被多次刁難捉弄,內(nèi)心受傷不輕,但我跟妹妹說:“叫就叫唄,你又不少一塊兒肉。”

妹妹嘴唇微微顫動著,顫動著……放聲哭了起來:“哥哥,我們什么時候回家?”

“現(xiàn)在就回?!?/p>

“不是,我說的是回我們山里的家?!?/p>

我說不出話,把手伸給妹妹,牽著她上了一輛公交車。窗外大雨洶涌而盲目,但車廂里很靜。城市的燈光透過車窗灑在妹妹身上,使我微微恍惚。

時間過去了這么久,我仍記得那個少年,那個很容易把未來幻想得無比燦爛,然后又很快看到灰暗的少年,那一天他心里的消沉與哀愁,就像雨天搖曳在河邊的野花,很多年過去了,仍覺得身姿向風(fēng),寂寞向根。也許它的實質(zhì)是人在異鄉(xiāng)的感覺,只是太抽象了,一直也說不清楚,而故鄉(xiāng)……故鄉(xiāng)早就沒有了,什么都沒有了。

在我們搬遷出來之前,村里有一部分人已經(jīng)搬遷走了。各樣的理由,有去外面做生意,做大了不愿再回來的;有為讓孩子在外面念書,接受好一點的教育的;有常年租住在外面,春種秋收時只回來一兩次的。而沒有搬遷的,一部分是貧困交加,實在搬不動,另一部分是日子還過得去,又覺得離鄉(xiāng)人就賤,搬不搬都一樣。我們家算后者。父親有一輛拖拉機(jī),一輛車廂很大、用來拉糞拉土的拖拉機(jī)。父親把它做了改裝,車廂里兩面固定了兩條長木板,是給人坐的凳子,再在車廂上焊了加高的護(hù)欄,上面罩了藍(lán)色篷布。每逢集市,必定馬達(dá)轟鳴,來回于村莊與縣城。每回坐車的男女老少,還有各樣的貨物,在車廂里就像楔子,擠擠挨挨的,再難有空隙。崎嶇狹窄的黃土路,仿佛是自群山間勉強(qiáng)扯出來的一根灰褐飄帶,常走得人提心吊膽。有時還會遇上漫天的大風(fēng)和黃土,路看不清楚,一整個車廂顛上又顛下的,簡直就是把命系在褲腰帶上掙錢。出事的那天,陽光不烈,是難得的好天氣,但拖拉機(jī)很久都沒有回來。后來有人來敲我們家的門,說拖拉機(jī)翻下山了。母親來不及細(xì)問,就跟著那人跑,我也跟在后面跑。跑到出事的地方,拖拉機(jī)的殘骸在山底,滿溝滿壑都是血跡,都是人身,但沒人氣,寂寂的,很像亂搭上去的枯藤與破爛。我怔怔地站著。裹尸的白布單子不夠,新嫁過來的嫂子把自己的新被子拆了,把被里子撕開來包裹遺體。一具一具的遺體被從山壑間抬上來,緊挨著排了一列又一列。祖父不斷挪著那些面目模糊的遺體,確認(rèn)他們的身份,并讓繼續(xù)抬上來的遺體有地方放。太陽不知是什么時候不見的,空中黑云翻滾著,大雨瀉下來,如紅血,救援的人和地上的遺體都浸在血里,殘忍得不能看。有人急急拿來長塑料布,說先把遺體蓋一蓋,雨又停了,塑料布就疊起來,還沒疊到頭,又電閃雷鳴,逢頭暴雨。

那場在當(dāng)?shù)財?shù)年未見的大雨,好像就只是為了來洗刷那些血污的,一層一層地,把血和黃土都刷走,刷成暗薔薇色的細(xì)碎泡沫,繼續(xù)刷,刷凈了,就再也沒來過。那一年,不知是父親沒了還是干旱更加重了,我們家的生活格外艱難。漫山遍野的黃土,一日一日,肆意地飛揚(yáng)著,平處種的麥子和玉米成片地枯黃倒伏,梯田里種的土豆,太旱直接沒長出來。一片又一片的梯田,像灰色的粗布衣服,寬松了,顯出一副嶙峋的骨,骨頭架子是枯槁的。再也沒有下雨,沒有雨水可收集,水窖的壁上爬滿了裂痕,水位一直在下降,降到了底。母親一聲一聲嘆息著,非常瘦削而憔悴。少言的祖父反而顯得從容,牽了毛驢,掛上水桶,帶著我去各個山泉水洼找水。天上的太陽火辣辣的,枯黃的、一望無際的峰巒溝壑,像一座熔爐,旱風(fēng)呼呼一吹,爐中的火就旺起來,噼里啪啦地響。沒有水,到處都沒有水,連一棵樹、一片陰涼也都沒有。祖父停下來,望一眼太陽,把細(xì)細(xì)的黃土抓起來,當(dāng)成濕淋淋的水,一把一把地擦洗自己,擦洗完了,平和地鋪展開外套,站在上面做起了祈禱。祖父的聲音邈遠(yuǎn)而微抖,我心里生出疲倦和悵然,靠著土埂睡著了。后來祖父把我叫醒時,我仿佛滿口都是黃土,又干又燥,睫毛上也有一層,一揉揉到眼睛里去,看什么都是灰的、暗的。我想喝水,但哪里會有,祖父讓我堅持。我痛苦而無奈地說:“我們應(yīng)該選夜晚來找水,這樣至少不會被太陽暴曬?!?/p>

祖父笑了笑,繼續(xù)牽著毛驢往前走。我又揉了揉眼睛,再睜開時,荒蕪的天地間,風(fēng)纏著風(fēng),山峰綿延著山峰,而祖父留給我的只有一個背影,一個孤獨(dú)而微僂的背影,讓我感到一種莫名的彷徨。我追上去問:“如果真給您選,您選白天還是夜晚?”

祖父想也沒想就說:“我不選白天也不選夜晚,兩個都是幕,都會把我的心靈遮蔽起來。”

我那時太小,理解不了祖父的話,抱怨說我們就像這大地上一粒無足輕重的塵埃。祖父說,縱然是塵埃一粒,也終將會落下來,各有各的角落。我仰頭望天,捕食回巢的老鷹,浮在紅而絢爛的晚霞中,翅膀周圍像是在微微滲血。而在被干旱籠罩的山壑間,真正讓人膽戰(zhàn)心驚的是活在其間的人,他們從荒蕪中蔓延出一種堅韌與決絕,以此無聲無息地滋養(yǎng)著心靈,讓微弱的生命之火永不熄滅。這是祖父話里的意思,有一天我突然理解時,祖父已經(jīng)不在許多年了。

那一天為了找兩桶水回去,我跟祖父越走越遠(yuǎn)。在途中遇到一只破棉絮似的鴿子,它的翅膀已被折斷,皮肉外翻,血跡斑斑。我們靠近時,它驚慌地?fù)潋v著殘翅,幾次試圖飛起,幾次重重摔下,又艱難地、跌跌撞撞地,從一個角落撲到另一個角落,嘴中流出了血。祖父的手緩緩伸過去,一把逮住它,撫著它的頸,查看了一番,說受傷后加上干渴,就成了這個樣子。

祖父從口袋里掏出小刀,一點一點地剔除鴿子血肉中的腐物。

我說:“都已經(jīng)這樣了,肯定救不活。”

祖父說:“但它還沒有死,沒有死就得救?!?/p>

那天沒找到水,祖父就把那只鴿子放進(jìn)桶里帶了回去。在一個木箱子里養(yǎng)了好多天,還是死了,腦袋歪向一邊,脖頸以一種怪異的角度扭曲著,眼睛半睜半閉,死不瞑目的樣子。

祖母去世后,我一直跟祖父睡在同一鋪炕上。一個月色銀亮的夜晚,我夜半醒來,看見窗簾上有一小塊兒黑隱隱的,像生出來的淤青。祖父微微扯著鼻鼾,我睡不著,又好奇,便起身從祖父身上跨過去,掀起了窗簾。原來是一個環(huán),小拇指頭大小,端端正正地放在窗臺上,泛著黃銅的微光。拿在手里看了半天,才回過神來,是那只鴿子腳上的環(huán)。鴿子死后祖父把它拿了下來。

酷旱和貧困之下的日子,越來越像黑暗的隧道,看不到盡頭。母親說,要不從這里搬走吧,這樣真的活不下去。祖父平靜的面容上帶著一股威嚴(yán)問,搬到哪里去?母親說小西湖,在那里好做一些糊口的小生意。祖父在炕上獨(dú)坐了很久,母親咬著嘴唇默然,周圍的世界就像靜止了一般。終于祖父還是點了頭,說搬。我跟妹妹一聽,仿佛已過上了絢爛的日子,興奮地在原地轉(zhuǎn)了一圈兒又一圈兒。

搬到小西湖后,我跟妹妹每天都有學(xué)上,母親早出晚歸忙于生計,最孤獨(dú)的怕就是祖父了吧。祖父的臉比在山里時更滄桑了,但是這滄桑仿佛又與他無關(guān),只是城市的燈火太明亮,把他照得太清楚。還有家里也在發(fā)生著一些微妙的變化,就比如沒搬遷出來之前,母親對祖父的敬,總帶著點尊崇性,但到了小西湖,母親維持著家里的生活,對祖父的敬,變成了一種保護(hù)的敬。祖父知其意,事事也都聽安排。在此期間,我發(fā)現(xiàn)那枚鴿子的環(huán)一直被祖父裝在口袋里,也幾次見祖父手里摩挲著它,在靜靜發(fā)呆。

有時我會想,祖父當(dāng)時究竟在想什么呢?是不是跟現(xiàn)在已三十多歲的我一樣,在想祖先們漫長遷徙之旅的顛沛流離,而今又一次搬遷,文字消逝,口口相傳的文化和語言又一次面臨斷層?

…… ……

(本文為節(jié)選,完整作品請閱讀《人民文學(xué)》202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