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龍?zhí)豆耪?/em>
洪渡河從未停止它的奔流。盡管它名氣不大,河面也不寬闊,但對于半山腰上的仡佬族村民而言,它的分量舉足輕重。
清晨,村里人天一亮就下到河里挑水,河水在桶中搖晃,晃醒蒼茫群山。吃過飯后,男人拿著鐵鍬、鐵錘等工具,沿著河流進山入洞,去那些陡峭低洼的地方,尋找泛著紅光的丹砂石。女人則背著背簍下到河灘里,用篩子淘出那些混雜在丹砂里的泥沙。夜晚來臨,他們用洪渡水清洗掉一天的疲憊。不采砂的日子,村里人在鳥鳴聲中搬石造墻,砍樹建房,生火煉丹……山里的一切似乎都在庇佑著村里人,所以村里人也敬山里的一切。在那些重要的時節(jié),他們用古老的儺戲、純樸的“三幺臺”宴席以及他們虔誠的感恩之心敬山、敬石、敬樹、敬鳥……
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洪渡河水靜靜聆聽著山中的鳥聲歌聲,默默注視著山腰上的代際傳承。村里人仰山祈雨、拜石祭祖的身姿,七月吃新、高臺舞獅的歡樂都蕩漾在它的心頭。直到很多年后,化作一片絢爛的霞光,驚艷了人間。
這里,是位于黔北務(wù)川縣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龍?zhí)叮粋€仡佬族聚居的“中國傳統(tǒng)村落”。
山影崢嶸,天地靜穆。群山之間,唯有洪渡河像一條飄帶,隨著春風(fēng)綿延飄蕩。草木蕃麗,游云淡抹,半山腰上散落的仡佬族民居若隱若現(xiàn)。在龍?zhí)叮瑹o數(shù)時光的印跡、千百年來積淀的民俗、文化合而為一,激蕩出耀眼的民族之光。
我不止一次來到龍?zhí)?。丹堡院落、大朝門、來庵書院、九天回廊,還有無數(shù)古屋舊祠,彼此氣息相連,聚集在古寨之中。這些建筑都是就地取材,木或者石,外表樸素。如若可以抓著聞一聞,那一定是柔軟緩慢的,帶著山野松風(fēng)的味道。只是它們都太老了,尤其是那些院落里的老屋,木質(zhì)的屋身近乎黑色,似乎無法再支撐時間的消磨,像一具具風(fēng)干的標(biāo)本。墻面干裂的一縷縷木紋,仿佛時間生出的道道皺紋。門窗上的雕花圖案精美,但因為歲月漫長,黑魆魆的窗格顯得晦暗空洞,像無數(shù)窺視的眼睛。小窗格四周殘留灰白的碎紙片,被風(fēng)吹著,有小小的抖動。屋瓦檐下有薄苔,苔色青淺,斷續(xù)有致,像垂下的窗幔,使得這些老屋又有了幾許精致的風(fēng)韻。
古寨背后山巒堆疊,如青如黛。在朦朧的山水間,我仿佛穿行在一幅沉淀千年的古畫中。那隱約的幾筆淺灰,是寨中的一面面石墻;厚重的幾筆青墨,是沉默不語的靜謐古屋;那皺著的淺紋,是寨中水潭蕩起的漣漪。我像一條游魚,順著石垣墻的麥穗紋,慢慢地向前游著,游向歷史的深處。
明景泰年間,朝廷頒下敕命,對一位名叫申佑的四川道監(jiān)察御史及其父母妻子進行封敕,何其榮光。這位代君殉難的忠義之士正是從龍?zhí)蹲叱龅暮脙豪伞?/p>
午后的申佑廣場上,游客攜帶的都市氣息和古寨濃郁的鄉(xiāng)野氣息混合在一起,粘在人的眉尖上。此時申佑是一尊塑像,立在寨中。他的全身銅黃發(fā)亮,威風(fēng)凜凜地站在那里,再也不會以身赴險了。廣場游客來來往往,不時有人來到塑像前面,瞻仰這位義士。也有人想走上去觸摸塑像,因著他不怒自威的氣場,又小心翼翼縮回手。
游客們的時間永遠(yuǎn)是不夠用的,一旦在廣場停了車,四下游覽也就開始了。周圍都是仡佬族民俗特色的小鋪子,屋身的舊顏料若隱若現(xiàn),柱廊把這些小鋪分成一半一半的,陰影壓左肩光線在右肩,里側(cè)封閉外側(cè)開放,頭頂檐角自帶神性的暉光。鋪子外面大多有一兩張木桌,木桌上都放有一大桶酸湯,店家說這是龍?zhí)洞逄厣?。沿著小鋪子慢慢轉(zhuǎn)上一圈,俗世日常的氣味和聲音飄過。
寨子深處仿若一只松開的手掌,寨中那些成蔭的綠樹就像手指一樣一根根伸出去,插入寨中的每一個角落。寨中巷陌如同一道道毛細(xì)血管,細(xì)窄幽深,人們從毛細(xì)血管里一點一滴地滑出來,帶著纖弱的影子。活像一條條小魚,游弋著進入下一個景點,緩慢遲疑,向南或者向西,看似沒有目的,隨意地游走。在古寨,處處都是景,處處都是打卡地。
除了古老的歷史與建筑,來到此地的游客更多是為了體驗古寨那些傳承了千百年的仡佬族習(xí)俗,清明節(jié)朝天祭祖、古歷七月“吃新節(jié)”、神秘的儺戲……它們藏在歷史深處,要到重要的時分,才露出神秘的面容。
“吃新節(jié)”是龍?zhí)度藨c祝豐收、祭祀祖先、品嘗勞動成果的重大節(jié)日。每年秋天,龍?zhí)度藢⒌谝粨?dān)稻谷收割回來,懷著喜悅感激之情,迎請?zhí)斓嘏c祖宗一起嘗新。節(jié)日這天,家家戶戶買肉打酒、殺雞宰羊,邀請八方賓朋、左鄰右舍,用摘來的新鮮食材制作食物,共同吃新嘗新,并在寨老的帶領(lǐng)下進行祭祖儀式,感謝天地與祖宗保佑,并祈求來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
在龍?zhí)兜囊惶庌r(nóng)家樂,我體驗到了龍?zhí)豆耪摹叭叟_”宴席,這也是仡佬族流傳了千百年的飲食習(xí)俗。“幺臺”是當(dāng)?shù)胤窖?,結(jié)束或完成的意思。
第一席叫接風(fēng)洗塵。桌上擺滿了九大盤果品糕點,每人面前都有一碗油茶湯,茶湯金黃透亮,濃郁的香氣順著縫隙飄出窗戶。席間大家品茶暢聊,約半小時左右,第一席幺臺。
第二席叫八仙醉酒。主人將九盤下酒菜端上桌后,舉行焚香化紙的儀式,恭請祖先及各方神祇入座香龕下的大八仙桌,敬神祇三杯酒后,客主各就各位。此時桌上的菜為各式鹵菜和涼菜,酒是龍?zhí)度俗约裔劦陌染?,清香醇和,飲而不醉。按?dāng)?shù)仫嬀屏?xí)慣,凡端杯者,必須喝三杯,不飲酒者要以茶代酒。三杯過后,能者多勞,善飲酒者,唱酒歌相勸;不喝酒者左右捧場。氣氛和諧而又熱烈,一個小時左右,第二席幺臺。
第三席叫四方團圓。以米飯為主食,下飯菜有“九碗十盤”大菜,席間禮節(jié)是每道菜必須等長輩賓客先動筷后,其余人才能動筷,直到賓客用畢,相繼起立退席。“三幺臺”席才算真正完成。
再次回到古寨的廣場,斜陽里是一張張興高采烈的面孔。過去的龍?zhí)恫⒉粸橥馊怂?,因為旅游開發(fā),前人留下來的一切正在一一呈現(xiàn)。盡管隔著時空,但古寨中的建筑,身后的群山,還有靜靜流淌的洪渡河,早已回答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