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雪濤談《平原上的火焰》:喜歡這個利索坦蕩的公映版
3月8日,改編自雙雪濤小說《平原上的摩西》的電影《平原上的火焰》全國上映。
《平原上的火焰》電影海報
《平原上的摩西》是雙雪濤知名度最高的小說之一。它以東北沈陽的老工業(yè)區(qū)為場景,借由七個人物的視角,講述了由出租車司機被殺案揭開的過往。這一過往讓許多讀者唏噓不已,為一場與火有關的約定,為一次陰差陽錯的巧合,以及一個個無可挽回的命運和陡轉直下的人生。
在此次電影主創(chuàng)人員名單里,雙雪濤也以“藝術總監(jiān)”出現(xiàn)其中。這是他的第一部從頭開始參與制作的影視劇作品。
“我跟導演(張驥)、監(jiān)制(刁亦男),咱們仨是很好的朋友。我們從2015年就開始商量做這個片子,2020年正式拍攝,我相當于全程都在。”《平原上的火焰》上映后,雙雪濤第一時間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獨家專訪,“整整十年,沒想到它竟然到今年才上映,真是十年一覺電影夢?!?/p>
他也比較喜歡目前上映的公映版,因為它比較“利索,坦蕩”?!斑@個電影是五年前拍的,現(xiàn)在來看,我覺得它沒有過時,還是非常有力量。我相信電影有電影的邏輯,也相信這個電影可以延續(xù)下去?!?/p>
小說的“核”,電影的“魂”
小說《平原上的摩西》首發(fā)于《收獲》2015年第2期。小說故事主線涉及兩代人,以莊德增、傅東心、李守廉為代表的父輩一代,和以莊樹(莊德增傅東心之子)、李斐(李守廉之女)為代表的子女一代。莊李兩家是鄰居,莊樹和李斐一起長大,直到下崗潮洶涌而來,李守廉等工人深陷其中,世界天翻地覆。
相比小說,電影《平原上的火焰》更多聚焦于莊樹(劉昊然飾)和李斐(周冬雨飾)的故事。它告訴我們,父輩的困境并沒有隨時間過去而過去,那就像是一種會強力繁殖的藤,蔓延到子女身上,把子女們也“困住了”。
“相對小說的鋪展,電影需要集中火力,用一組主要的關系來呈現(xiàn)這個故事。我們在改編過程中一致決定選擇莊樹和李斐這一組?!彪p雪濤說,“就內(nèi)容呈現(xiàn)上,電影比小說少,但我覺得這本身也是一種增多。因為電影需要抓住小說最核心的部分,把那個部分做到極致?!?/p>
在他看來,電影故事的切口看起來是一對年輕人的約定,是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懵懂的愛情,但背后其實是整個時代的反映。
“包括下雪的平安夜,李斐命運轉折的那個夜晚,里面的誤會、巧合,也源于一股父輩的力量。這股力量,也重重地壓在了李斐的身上?!?/p>
一種只屬于電影的東西
相較小說,電影其實在很多方面都“更明確”:明確了莊樹和李斐之間的感情,明確了傅東心和李守廉之間的感情……
“整體來說,電影中莊樹和李斐的年齡要比小說中大一些,是青春期,所以在情感設定上需要更合乎年齡。小說里隱晦的那些部分屬于文學,但電影有一個信息傳遞的任務,還是得把東西講得更讓大家明白一點。如果一直去猜,觀眾會覺得很累。尤其這個電影時間不長,但涉及時代跨度挺大,人物也多。”
另一方面,通過電影,雙雪濤也捕捉到很多小說文本難以呈現(xiàn)的東西。
比如李斐和莊樹在那晚平安夜后的第一次重逢。李斐通過車的后視鏡,與莊樹四目相對。那時周遭塵土飛揚,鳴笛四起,外面的一切都在快速流動,仿佛只有他們靜止在了此刻。
“我看這部分素材的時候,非常感動。我很難描述,那個東西是一種只屬于電影的東西。她(周冬雨)給你的情緒,是一種疑惑,一種傷感,還是一種警惕……我覺得好幾種情緒混在一塊,你只有通過演員的表情才能感受到,也只能在那個情景里才能接收到。我覺得這就是電影?!?/p>
再比如李斐與莊樹最后面對面的“對決”,在雙雪濤看來也是很有新意的一個結尾?!袄铎硨ηf樹的情感,前面是臺詞,后面是通過一些動作表達出來的,包括她摘下帽子,坐到他身邊。這個動作如果用文字來描述,可能不像在影像中這么有力量?!?/p>
創(chuàng)作者的想法貴在真誠
每當雙雪濤去看自己小說的改編作品,他都有一種挺奇怪的狀態(tài):能忘記這個小說是自己寫的,完全沉浸于一個觀眾的視角。
2023年,短劇《平原上的摩西》播出。雙雪濤同樣很喜歡這版改編:“很溫情,美學非常極致。里邊非職業(yè)演員的表演特別精彩,職業(yè)演員也很精彩?!?/p>
他形容劇版《平原上的摩西》像一首悠悠長詩,它的韻律,它的美,它對過往時代的看法,在當下都非常難得。
相較之下,他感覺電影《平原上的火焰》更像是一個短篇小說,它的憤怒可能比劇要多一些,它對那個時代的看法也和劇有不同?!斑@個電影里有一種很樸拙的東西,它沒有想在技術上非常獨特,但是它有一種樸拙的力量。它的修辭沒有那么多,但是它有它的力量?!?/p>
對于何為好的文學影視化改編,雙雪濤給出的回答是——“真誠”?!拔乙蚕M≌f本身能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但我想小說和影視劇的考驗是在兩個維度上的。不是說讓大家忘記小說,去看影視劇,但我們不能用小說的敘事視角去要求影視劇,因為創(chuàng)作者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我想只要創(chuàng)作者是為了作品本身好,是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對人物的理解,我就都能接受?!?/p>
回想起制作《平原上的火焰》的這十年,恰好也是雙雪濤來北京的十年?!?015年我來到人大,正好也是十年。因為電影改編,我認識了特別多的朋友,他們現(xiàn)在很多人是我生活的支柱,大家能聊很多東西。我覺得這是一個特別幸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