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光 芒
分享到:
來源:中國藝術報 | 劉笑偉  2025年03月12日08:22

有一段時間,我常常到元大都遺址公園散步。這里是一處充滿歷史韻味的地方,有石橋,有垂柳,有護城河。我總是能在這片土地上感受到一種光芒,或許是從河水的波光折射出來的,也或許是從這片土地的深處迸發(fā)出來的。

這種光芒究竟來自何處?

直到有一天,我讀到我的朋友、著名詩人郭曉曄的傳記文學作品《長歌正氣:文天祥傳》。這是作家出版社推出的《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大型叢書中的一本。文天祥的事跡和詩詞,我早在上中小學時就讀過,對我產生過很深的影響。這次仔細閱讀文天祥的傳記,我被深深地打動了。于是,又找到書房書架上已積滿了厚厚灰塵的《宋史》參照閱讀。那種令我印象深刻、曾經刺痛我雙睛的光芒,又再次從書本的文字里透射出來。

文天祥,字履善,賜字宋瑞,號文山,是吉州(今江西吉安)人,他出身富裕家庭,從小愛讀歷代忠臣名士的傳記,在幼小的心田里就刻下了矢志報國的志向。他飽讀詩書,胸有大志。功夫不負有心人,宋理宗寶祐四年(1256年),他以“天法不息”的對策文章,成為科舉考試的狀元。

文天祥的悲劇在于,他胸有大志,心有大策,卻生逢國家面臨生死存亡的亂世。1259年,文天祥為父守孝三年期滿,正式步入仕途時,南宋已面臨蒙古大軍南下入侵的危急局面。1276年正月十八日,元軍進抵臨安。大兵壓境之時,右丞相陳宜中貪生怕死,在關鍵時逃跑了。十九日,南宋朝廷緊急決定由臨安知府文天祥為右丞相,前往皋亭山與元軍談判。二十日,文天祥面見元軍統(tǒng)帥,說自己只議和,不議降,并要求元軍先撤兵,后談判。弱國哪有外交,弱軍更無尊嚴,元軍無理地扣押了文天祥。后來,他乘戰(zhàn)亂之機逃出了元軍大營,繼續(xù)組織抗擊元軍的武裝斗爭,扶南宋這座將傾之大廈。南宋小皇帝趙昺在碙州即位,改年號為祥興。祥興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廣東海豐兵敗被俘。

次年,也就是南宋與元軍在崖山展開決戰(zhàn)那一年,他被押解到元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從此,文天祥在監(jiān)獄中度過了三年。他在獄中,想必經歷了得知左丞相陸秀夫背著趙昺在崖山跳海而亡時的肝腸寸斷,也體會到了“身世浮沉雨打萍”國破家亡的慘痛。獄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強忍痛苦,寫出了不少光芒萬丈的傳世詩篇。譬如《指南錄后序》,譬如《正氣歌》。

元世祖倒是個愛惜人才的人。他令人把文天祥關了三年,就是想讓他出來為元朝做事。據(jù)史料記載,元世祖親自召見文天祥,親自勸降。文天祥對元世祖是“長揖不跪”,只表示了尊重,但不下跪。文天祥對忽必烈說:“一死之外,無可為者?!币簿褪钦f自己只求一死,別無他求。

苦難是人生的煉獄,在苦難之中盛開的心靈的花朵是光芒四射的。1281年夏天,在暑氣、腐氣、穢氣等七氣的惡劣環(huán)境中,文天祥在牢中寫就了千古流芳的《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這是一個人在苦難之中迸發(fā)出的人性光芒,是面對惡劣環(huán)境的極限施壓之時,中國知識分子所放射出的精神火焰。文天祥在自序中說:“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闭窃谶@幽暗的“土室”中,他寫下了如此輝煌壯麗的詩篇!

1283年1月9日,在拒絕了元世祖最后一次利誘之后,文天祥從容就義。其絕命辭寫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痹谒拿媲?,中國的歷代仁人志士,已聳起為山脈,流淌為江河,升起為星空,指引著他人生的道路。更令我熱淚盈眶的是,據(jù)史料記載,就義前,文天祥問監(jiān)斬官:“哪邊是南方?”有人給他指了方向。于是,文天祥拖著被三年牢獄時光摧垮的羸弱身軀,向南方深深跪拜,那里是他的故土,那里是他精神的家園,是他可以把生命交付的地方。見到元朝的最高統(tǒng)治者,他昂然不跪,在從容就義前,他向著家國的方向深深跪地。這一跪,跪出了驚天動地的聲響,跪出了愛國主義的偉大精神!讀史讀到這里,我的心都碎了。

元朝脫脫等人編寫的《宋史》里,有文天祥的傳記。可以說,這是一個“敵國”為自己的一個“敵人”寫的傳記?!端问贰の奶煜閭鳌愤@樣評價文天祥:“自古志士,欲信大義于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君子命之曰‘仁’。”“觀其從容伏質,就死如歸,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謂之‘仁’哉!”用現(xiàn)在的話講就是:有比活著更大的“欲”,那不就是“仁”嗎?這是一個嚴肅的史學著作對一個“敵人”的評價和贊譽。文天祥是中國士大夫的杰出代表。他是狀元,他用自己的愛國之心寫就了一篇人生的狀元文章;他是仁人,從道義上實現(xiàn)了從一個茍活者到壯士的巨大飛躍。什么是民族英雄?民族英雄就是在民族危急存亡的時刻,或者國家利益受到侵犯的時候,挺身而出,為國家為民族奮斗犧牲的人。什么是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精神就是千百年來凝聚于人們心間、代代相傳的對祖國、對人民、對河山的深深熱愛。

我為什么被文天祥深深感動?是因為他的氣節(jié)。他可以選擇榮華富貴,卻選擇了“污下而幽暗”的囚室;他可以和親人團聚,卻毅然選擇了走向刑場;他可以茍活,卻選擇了慷慨赴死。也許從事業(yè)角度,他不是力挽狂瀾的英雄。但我們不以成敗論英雄,從堅持愛國主義精神這個角度說,文天祥是當之無愧的大英雄。

《過零丁洋》中,他發(fā)出過“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的慨嘆,但又迅速地把這種悲嘆轉化為勵志的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還有一首題為《揚子江》的詩:“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边@詩句中,有堅如磐石的意志,有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深厚情感。他還有一首詩,講的是自己的心跡,用現(xiàn)在的話講就是“心路歷程”,每次讀這首詩,我都會感動不已。這首詩的標題是《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亦知戛戛楚囚難,無柰天生一寸丹。鐵馬行鏖南地熱,赭衣坐擁北庭寒。朝餐淡薄神還爽,夜睡崎嶇夢自安。亡國大夫誰為傳,只饒野史與人看。 ”

這位穿著囚衣的俘虜,白天粗茶淡飯,但精神尚好,晚上在骯臟的囚室里,卻能安然入眠。他認為正史中不會有人給他這么一個亡國大夫作傳,但他堅信,自己的愛國心、報國志,能夠在野史中流傳也就足夠了!這首詩主題鮮明,沉郁頓挫,寫得多好?。?/p>

在刑場上,文天祥還寫下了絕筆詩,最后兩句是:“唯有一腔忠烈氣,碧空常共暮云愁?!彼木?,他的詩文,已經成為一個民族的記憶,永遠不會褪色。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就一直延續(xù)著??v觀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史,愛國主義精神成為了中華民族發(fā)展進步歷程中不竭的前進動力。

中國文學有個“文脈”,那就是幾千年來延續(xù)的、從不曾中斷的傳統(tǒng)。中國精神也有個基本脈絡,那就是愛國主義精神,也是延續(xù)幾千年從不曾中斷。你讀杜甫的詩“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再到陸游的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再到文天祥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再到陳毅元帥的《梅嶺三章》“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方志敏的《可愛的中國》,一樣的令人回腸蕩氣,一樣的具有強烈的感召力量,這是中國詩詞中的愛國主義“文脈”!

漫步于元大都遺址公園,左手持著現(xiàn)代版的《文天祥傳》,右手握著《宋史》中載有其傳記的那一冊,我站在護城河邊,眺望海棠花開,感覺自己連接起了歷史與現(xiàn)實,周身也放射出七彩的光芒。

(作者系全國政協(xié)委員,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