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2025年第2期|閆文盛:一種與書寫相關(guān)的時間標(biāo)本
閆文盛,1978年生,山西文學(xué)院專業(yè)作家,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一級。1996年開始發(fā)表作品,迄今在《人民文學(xué)》《當(dāng)代》《作家》《鐘山》《花城》《天涯》《大家》《芙蓉》《山花》《北京文學(xué)》《中國作家》《詩刊》《散文》發(fā)表詩歌、小說、散文共約400萬字。已出版《失蹤者的旅行》《你往哪里去》《我一無所是》《主觀書筆記》《靈魂的贊頌》《在人間低處》等散文集及《在危崖上》《章回之祖——羅貫中傳》等著作十余部。獲茅盾新人獎、趙樹理文學(xué)獎、《詩歌月刊》特等獎、安徽文學(xué)獎、滇池文學(xué)獎、林語堂散文獎、山西省文藝評論獎一等獎等。
黃昏
把思念重新寫出來,其實很難。到了此刻,黃昏就像陷阱,它在四圍都撒滿了春花。如果這確實是在春天,還會有無盡的芳香。站在路口,川流不息的城市之中,卻仿佛只有一人。城市將思念烤熱了,很難書寫。因為已經(jīng)白描過頭,你不可能再將濃厚的顏料重新涂抹。墻壁,欄桿,肥瘦相間的牛肉。上次,你就是在這里想起了一個詞語,碰到一個記憶中的舊人。你覺得可有無盡的話說?最終,你沉默著,沒有同她道別,轉(zhuǎn)身離去。黃昏就這樣傾覆,完整的市囂聲中,實際上什么也沒有。后來思念就變得愈加抽象。那些土地,埋沒了你的前生,那極南的南方,埋沒了你的夢。你帶著藥罐穿越城市,你搗碎了那些藥汁,你抽空去看了看醫(yī)生。那個老人認(rèn)識你,因為你扶著他過了馬路。在街口站定,你小心翼翼,他氣宇軒昂。城市將這些細(xì)節(jié)都清掃到了一個廣場角落,你低下頭,仿佛看到了二十年來的光景。分分秒秒都在升空,以及那些落花,命運(yùn)。螞蟻爬過了你的鞋子,你一動不動,看那些云層積累,你就像這些老態(tài)龍鐘的世紀(jì)。你沒有太多秘密,只有一個念頭抓牢了你的心,你在沒有風(fēng)雨的夜里睡著了。但只有一片山水抓牢了你的心,你在這里為一個陶瓷美人寫下了你的心。
孤月對空窗
孤月對空窗,此世略顯沉悶。他闖過龍?zhí)痘⒀?,但沒有留下多少記憶。他只是為自己的經(jīng)歷付出了利息,身體每況愈下,似將不久于世。但也僅僅是這樣。他一直半死不活地活著,每天夜里可以看到星空。他喃喃自語:我不過就那樣闖蕩了幾年,殘余的卻是大半輩子。如果讓我重新選擇,我倒是希望始終可以平平淡淡。但是后悔藥物哪有,度過這一日去往生或死的大門也都敞開著,他卻始終沒有做出選擇。古月胡雪,都知道這樣一個典故。他大大小小都有那么一點意思,他有時會在夢里看到一個無頭騎士。
明月仍在頭頂
它似乎總不逝去,因此沒有意義。我希望它可以消隱一陣子。在孤獨像極了一棵柿子樹的日子里,我記得明月肆意地朝地面上灑滿了月光。晾衣服的男孩穿著拖鞋出來。天有些涼,他凍得瑟縮。但明月仍在頭頂,像突然長出了一雙眼睛望他。他被嚇壞了,“我好像在院子里看到了嫦娥,或許她認(rèn)為此刻人們都不會觀看月亮,因此將自己的額頭映上月輪”。嫦娥的目光深邃而陰森,男孩看了一眼便病倒了。他老了十歲,從此變得緘默不言。你認(rèn)識他嗎?那個男孩,他就在村頭住著,如果你走路碰到他,不要盯著他的衣襟不放。因為他已經(jīng)繡好了月光寶盒在他的身上,他聽聞故事時就已經(jīng)打定主意,獨自承受這不逝之約。他頂著明月行走在古族的大地上,但從此他再不仰首。他再也沒有看到月中嫦娥和白兔。
星空和起點
我的身體中容納了幾個極有限的人物,他(她)們構(gòu)成了我的悲歡、溫情、暴虐和疼痛。他(她)們是我的群星。我無法界定這其中的哪一人居于核心。在不同的時期,他(她)們都擁有過類似的地位。我給他(她)們起了永恒的名字,跟我的生死連通在一起。我沒有其他意思,就是當(dāng)他(她)們存在時,我能感到強(qiáng)烈的愛恨與孤寂。我似乎不能沒有他(她)們。是他(她)們局限了我的脆弱,我因此無法超脫這塵世。如果沒有這般愛恨的困囿,我不能確定我是否活得下去。這生命中的糾纏不休,就差那么一點,我就塑造了我的刻板的形象。但事情的結(jié)論是:我始終畫不出來。因為天穹始終變幻,他(她)們在漸漸長大,衰老,沒有一刻會停留于往事中不動。我總是在擔(dān)心我們分離,像擔(dān)心宇宙被過往吸收。光芒有時細(xì)膩清晰,有時混沌如夢,而我在此生活的數(shù)十年中,僅僅注目于藍(lán)色、白色和黑色的交織。星空如此簡單,我只帶著這一片洋面上山。
我的這本書便是寫給這片星空。從開始到結(jié)束,它沒有多余的修飾。我的生命中沒有繁華,只有最樸素的見證。我知道,我在寫作中隱身的奇跡便來自這里。我并不希望自己太多用力——像整整十年前開始不經(jīng)意地寫下《主觀書》的第一個字那樣。因為我所使用的每一個漢字并非我獨屬的,秋雨漫漶入冬,也不過只是經(jīng)過了一兩條激流。生活總是如此淡漠和沉寂。我唯一不能釋懷的或是“我離開那里太遠(yuǎn)了”。那里,叢林密匝,可容無數(shù)植物蹉跎。一季一枯,一季一個命運(yùn),一季一種星辰。我總覺得是它們首先映現(xiàn)在那里,像你所說,也如同我的言語。如果這種單調(diào)顏色的構(gòu)成可以繼續(xù),我知道,我會擁有無窮的書寫動力。這片混沌天地,已經(jīng)有無數(shù)習(xí)慣了此起彼落的小獸,它們也自有其“永恒的名字”,“跟我的生死連通在一起”。從此開始,我或沒有秘密,因為一旦文字驚心,它們就像玲瓏和空曠的釀造。我不可能超越我的夢境,直達(dá)那些星際迷航的遠(yuǎn)古母體。
那些隱沒的句子
面對那些始終寫不出來的句子,我一天比一天吃驚于它隱沒的堅韌。我已經(jīng)在夢中目睹它的裸體,我體會過那種惡劣到了璀璨的悲觀。但這和我的堅持沒有關(guān)系,我愛不愛它都意義不大。它自行坐在椅子上。它會自己跳起來。我所能做的,只是一種擦拭,戀家,愛人,不辱沒門風(fēng)的擦拭。但是如果到了午后,街道上空無一人,上班的上班,睡覺的睡覺,空虛者仍是八面漏風(fēng)。造物者能體會到苦秋的冷雨。我需要完成一個形態(tài),徹天徹地寫好羞澀的新容。那些隱沒的句子就躲在那些藏有雞鴨魚兔的籠中,因為此刻沒有名字,它會暗自為無人注視感到欣慰。它跑動時為我捕獲,就這樣,它被亮了出來,在陽光下銘刻,莊嚴(yán)奪目。它為自己發(fā)出一句多余的嘆息召來猛虎,它在紙面上發(fā)出仗勢一躍救大人的風(fēng)聲。
毀壞
我親手毀壞了許多東西,然而我并不認(rèn)為我毀壞了時間。時間正是在這種毀壞中得以建立。我既是我自己,又是萬物默許的神仙鬼怪。我是在巨大的破滅感中意識到了時間的安泰的。也許正是因為沒有完全意義上的獲得,也許正是因為某種靈魂的殘缺,我才能更加真實地體驗這人世。雖然會受到傷害,但還不足以厭倦這人世。雖然這些傷害并不足以導(dǎo)致我對它的熱愛,但確實是它讓我意識到了時間中的滄桑。我因此發(fā)掘出一條礦脈,它或許就是上帝創(chuàng)世時滴落的淚珠。
伴隨
有很多物件伴隨我們的時間過久,以致于我們會將其視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我們早已接納了它,似乎將水和樹木、云影融入大氣之中。但是,這些物件不是一勞永逸的,它們會有壽終正寢之日。只不過,由于伴隨我們的時間過久,當(dāng)這樣突兀的一日到來,我們便會感到猝不及防??傊x別是常在的,這不只是應(yīng)用于我們的命運(yùn)和信仰,它還應(yīng)用于一些伴隨我們很久的物件。
曲線
我不認(rèn)為這種思考是壞的,因為你的坐臥不寧,我也不認(rèn)為你的不思考就是壞的。你可能只是取了一個果子,但那里百木叢生,連金牛都喜歡它們的鋪子。我不認(rèn)為你這樣站著就是壞的,因為你軀干的四面都敞開了,我也不認(rèn)為你心里的痛感就是壞的。你可能只游弋于你所不曾到達(dá)的地方,在這里,你的生身之地,你反而覺得毫不新鮮。你不動也不會感覺到什么,因為假如風(fēng)吹進(jìn)來,你可能比金牛更能靠近那家鋪子。我不認(rèn)為金牛蹉跎,已經(jīng)到了水草繁茂的異國。金牛只是有一雙巨目。你能透過正午時分最熱烈的光線看到它目光中的曲直?
相約
倒退七年,我還住在另一條小巷里。午飯結(jié)束時分,由于意識到了活著的空洞,我便揉著惺忪的睡眼來到了池塘的邊上。魚兒已經(jīng)長出翅膀,飛鳥像是它們的教父,正在叮囑它們一定要將頭露出水面。我?guī)е约弘S便找到的書卷坐在池塘邊上,陽光溫煦地照著紙頁,我慢慢地睡著了。等我醒來的時候萬物突然發(fā)聲,將我剛剛在寂靜和夢寐中積累的火星變成一堆白雪。這仍是那個入睡之前的世界,仿佛我的一夢,從來沒有介入到這個世界中的時間流動。我不知道如何具體地核算午睡時辰,因此我用了七年冒了一個偌大氣泡:我活過了,我忘卻了;巷子里奔跑著幼稚的孩童,他們稚氣地談?wù)撐野装l(fā)蒼顏的形容。遺憾的是,我沒有等到他們長大便離開了。在他們的世界里,我似乎并未完整地活過,但在我的世界里,我已經(jīng)看到了他們頭頂?shù)拿孛苊\(yùn)。多少年里,他們都是這樣,前仆后繼地懷抱饑餓的魚和鳥兒,足不點地地奔赴那山巒上的青松。我被打斷的生活正好被他們的奮斗所繼承。再往前七年,他們同樣能看到人魚焰火。在那些不變的光明內(nèi)部,從容地生活著遠(yuǎn)古的水藻,世事飄搖,它們像是相約著來到了這次早禱。
思考既是加強(qiáng)又是道別
思考既是加強(qiáng)又是道別。在完成了欲完成之物后,人生得以簡化,黎明便“如期而至”。時間是富有秩序的自然之光,它已經(jīng)擺到了我們面前。時間的延長線,那無盡、無垠的草原,既是加強(qiáng)又是道別。我們很幸運(yùn)地伴隨著新的一日如期而至。內(nèi)在之神聲如洪鐘,而外物皆安泰、靜謐。今日已至,所以重新奮斗來不及了?但熱烈的、流逝的晨光普及到大地上,它開啟了無數(shù)端點,可以使你心無所忌地進(jìn)入。鳥鳴長如裂帛,它們盤桓在大地上,是仁義的命運(yùn)之詩!
露珠
這是一條熟悉的回歸之路。那些濕潤之物經(jīng)過了神圣的洗禮變成了一陣歌哭。詩歌中的句子噴薄而生動,但在那些詞的背后,你看到了一枚一枚舉著盾牌的小鼠。你愛這條路嗎?當(dāng)然。在昨日之前,你從來沒有離開它。你深情地審視過它,你在它光滑的背部跑過。你擁有第一次創(chuàng)造力的時候它用力涌起了那些燕子慶祝你的豐收。當(dāng)你的生命打開,你覺得未來一定是無限的。南部的山峰在那里矗立了億萬年,它們沒有見過一種暴風(fēng)雪可以越過那些高聳入云的石頭墻。它們自然地用力長上去,浮云萬般漂泊,像一位少女。只有在這個等人的間隙你才是落寞的。只有在陰陽、昏曉不辨的日子你才是落寞的。你沒有任何相思可以稱量吧?但你還有一個夢想,是圍爐走完這條熟悉的回歸之路。那些真實的村落、城鎮(zhèn)都在你的念想中等著,你莫要負(fù)它。那些可能振作起來的珍珠像極了濃夏里的露珠,它們都在那里等著,你莫要負(fù)它。
文學(xué)
文學(xué)會使人流淚,因為它堅定地表達(dá)了生活的秘密。它并未高懸,也不完全匍匐在灰塵之中。文學(xué)并非意氣昭然,也不激烈,但文學(xué)是真實的。它最貼近灰塵中的血液?!澳銥槭裁床粫鎰e而出?因為你在從事文學(xué)嗎?”但是造下城池的工匠也未告別而出,他們拖家?guī)Э诘卦谶@里住了下來。炊煙會使人垂淚,因為它完整地表達(dá)了活著的溫情。人無法做到完全的孤寂,除非你的心里深藏一塊海洋般的巨石。未來廣大,如深漠一般為你撐起金傘。如那縹緲的星空,它們有著鋼鐵般虛空的轉(zhuǎn)輪。如果文學(xué)不能使人流淚,它也一定會牽引你的心,撕開你的假面,將你路過時激起的粉塵悉數(shù)埋葬到地里。那里圣像永存,但它們只是一些古老的骨頭。為了退回到起點,你或許需要帶著部伍,再一次感受那浴火重生中的時間裂紋。
豈能洞察秋毫
豈能洞察秋毫?你所追蹤和表達(dá)的,可能永遠(yuǎn)只是片面和局部。但竭盡所能的表達(dá),從各個端點出發(fā),旨在致遠(yuǎn)的辯駁,可能會無限地趨向于事物的完整性。我們建基于熱血和理想的構(gòu)建不是完全無意義的,這無數(shù)的秋毫,便傳襲了無盡的曠遠(yuǎn)。新鮮如處子的感覺,到了人生的中年或者絕無僅有,或者澎湃如初,但你要懂得抓住這樣空洞和所思強(qiáng)烈的好時候。你使用的每一分力都充滿了局限和實在,但無窮的實在,會使你異常妥帖地落點在此,你身心中的困頓會去去復(fù)來。即是生死無窮已,也已印證了你的識見。因為生死勾連,它并非完全地絕緣,你會在懵懂和失去記憶的瞬間去去復(fù)來,大步快走,“悲欣交集”地踏入人生的另一條河流。
人世豈得精確和圓滿
人世豈得精確和圓滿?殘缺和困頓方為命運(yùn)的常態(tài)。許多理想追逐經(jīng)年,甚至終生而不可得,知音漫客也盡為區(qū)區(qū)草木。近年常思生死大要,未知存亡之機(jī),但總要掙扎用世(其實也僅僅為小我,實有無窮的局限),總要誠實地記錄和面對,總要一步一步地“走過”,唯觀察和體味都難以圓融,因此常常厭憎自己。文學(xué)確為“無用”,但如果這種意念深入四肢百骸,為文學(xué)的生命中沒有琴瑟和諧,也沒有惺惺惜重,沒有真正的值得和遇合,則它便該消失了吧。有時覺得似乎不會如此悲觀,因為看得見的光明和正大世界,有時卻覺得定當(dāng)如此,因為夜色森冷,落葉常常盈滿行路。文學(xué)不必是一個角落和局部,它面對的是個體視野所見的浩瀚長空,它盡管追求宏闊,但也常常需要通過僅容一身,逼仄和令人驚懼的懸空棧道。文學(xué)不免是心中微顫,但天際十萬里大風(fēng),牽動你不可描述的空洞金身。你不該記得無限循環(huán)中的溫情委婉,你該始終記得天際十萬里大風(fēng)。靈魂的精要,都是風(fēng)中的寂寥和歷練。你不是一個凡人中的英雄,你只是一個怒不可遏的爆笑嬰童。
一切如在舊日
一切如在舊日。我們推遲了訪問的時間。清明之火蓬勃,它們都從一個微小的口子鉆出。冰面上無水鳥和新芽,太寂靜了!如果你覺得疲憊難耐,大可以繞著湖面跑幾個來回,只要你有疾風(fēng)的速度,便會將此人間變成你心中的賽場。因為長長的條木阻隔了關(guān)山,這里道路交通,開始發(fā)出悠遠(yuǎn)的古聲。我站在臨淵的石階上,看不到那些相伴多年的友人。這真是突如其來的陌生之日,仿佛暴戾的人突然觀望到四際空空。古人們也沒有活得太久,但他們與我們的心如此接近。如果心神實痛,可以便宜行事?我們可能沒有經(jīng)歷過那些真正的曠野,沒有披肝瀝膽的意志,因此,我們難以抵達(dá)我們的肺腑。百年之泉滴答回旋,它親近了這一群白色、茫茫的溶液。夜色中的瀑布是晶瑩的,它們垂懸在青天下面?星月也可能造出一棵柳樹,它柔軟的枝條成為你贖身的救助。春風(fēng)一吹千萬里,它帶著那種微軀、縮小的圖景抵達(dá)故鄉(xiāng)的方寸之間。你聽到祖先們自主翻動骨殖的慈悲之聲了嗎?
三十五歲的稚齡
我從不為自己將留下點什么而發(fā)愁,路還廣闊、漫長,命運(yùn)雖叵測,但路終歸通達(dá)四方。那寂靜里的各種形相,都與三十五歲這個路口有關(guān)。夢境變得光怪陸離,但這仍是三十五歲的稚齡!
“你不妨再變得天真一些。黎明之中,人群醒來,他們以熱烈親吻的姿勢代替一天中的云雨。霧氣疊嶂,古今穿梭,你還有什么疑義?這畢竟是三十五歲的稚齡。你以為那無人守衛(wèi)的新樹會離地而走?扎根的灰塵在何處呢?”
如今我失眠的歲月即將終結(jié)。我隱隱期盼著一場瑞雪。我已經(jīng)守候了三十來年。從十五歲開始,我所咀嚼的食物中包裹著人生而無味的太多句子。如今我將走完我的四十四歲,在天光傾覆到地面上的時辰,我看到了我的命運(yùn)。
“你嗅到了什么?命中有奔波的烈火?我從側(cè)面看那些山巒,我知道你在命運(yùn)的櫥窗里像一個悲傷主子。你觸摸到的每一具肉體都與你相隔萬里,那艷麗而無云的早晨,終于像個寒冬臘月的樣子!”
是的,如今我只能寫一個過來人的詩篇。靈魂經(jīng)過橋上,花木被無面容的人樹立成一道虛無的墻。我匆匆穿梭而過,街區(qū)中空蕩蕩無一人。這些年來,我走了多少遠(yuǎn)路,我從未因為自己來不及步上最高峰而躊躇。我從三十五歲開始便擁有的歷史像一根萬人環(huán)抱的柱子!
隱身
有太多事物是在時間中隱身的,有太多人,只擁有螻蟻般的命運(yùn)。你無法凝練你的意志?是的,你一定堅信這一點。因為這里的草木都是來自你的付出,你擁有這里的每一寸灰塵。有太多無覺察的動物,但它們的動止在冬日高高的墻頭上交織。 我看見了兩只一前一后行走在空中高地上的貓,冬日的寒風(fēng)沒有阻擋它們渾然一體的戰(zhàn)爭。有太多沒落的種族在時間中變成了一堆骷髏般的現(xiàn)實。有太多事物宛如一類事物,它們擁有相似的鼻子、鼻毛和一張坐席。我不知道它們會在這樣的處境中盤桓多久,但一抹夜色籠罩了這個空蕩蕩的園林。我?guī)е约浩v的肉身走了進(jìn)去。
離開故鄉(xiāng)之后
離開故鄉(xiāng)之后,那些張弛有度的故事逐步呈現(xiàn),它們集體相約,分解二十四個晝夜,但仿佛都發(fā)生在了昨天。
我逐一閱讀前十幾個年頭同一日的記錄,仿佛將生命中的釘子集中抽離。那些故事因此沒有骨頭,它們都是生活中綿軟的部分。
我獲得銀幣之前,準(zhǔn)備了一些蓄水的罐子。我記得那一日云蒸霞蔚,氣象萬千。有些事情和人群都與我無關(guān),因此我激情的所在只局限于十年來我僅登臨一次的東山。
沿著地平線漸漸升上去,看路邊新墳、棚戶里的煙火,聽隆隆車流盤桓在腳下掌中,山峰逐日逐日的拔節(jié)便與我心中草木同步。
我等在這里,吃齋念佛修行。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狐貍,因為它們最珍視的也是那些草木。萬事飄浮,狐貍的幼崽潛伏在那些光明磊落的石柱背后。
家家戶戶蒸煮的食物已在飄香。沿著高速公路終歲疾馳或日日簇?fù)硐扇说情T都是我們心有戚戚的一輩子。
沿著地平線漸漸升上去,看那些石頭已經(jīng)鑲嵌于山體中億萬年,我們的腳步便似太快了吧?騎虎的人也難沉默,因為他的長嘯無法抵達(dá)那最早的石頭般雄壯的顏色。
想到諸事如此,不免心頭燥熱。我在東山腳下住了一些年份。在這座城市,更是長駐二十一年。想到自己與此城同為空中過客,不過所歷長短有別,前后黑白時序相加,心頭不免恍惚(燥熱)。
它們齊聲叫出的都是各種乳名!在很多年里,我逐一記錄,但時日越長越覺粗暴簡單。很多命運(yùn)沒有分解,因為它們本就匍匐在泥土中像只沉睡的石猴。
莫要打破時間中生死循環(huán)的魔咒。如果不去共搶飛人速度,也莫要重返那些已經(jīng)積雪盈尺的洞窟。那些白色的構(gòu)圖支撐起了完全意義上的天空。
在時覺困倦的日子里,觀察那天空之下的冰川與用盡一生長至齊膝的植物,我仍然無法理解我不在場的生活。如今我已經(jīng)邁過了那些崎嶇路口,但是未來仍然長髯崢嶸?
一種與書寫相關(guān)的時間標(biāo)本
我想到了一種無法命名的事物,一個只對我發(fā)生作用的標(biāo)準(zhǔn),一個“同一日”框架下的無限分割而又能持續(xù)的工作:鴻運(yùn)當(dāng)頭,我的著作的所有邊界都發(fā)生在“同一日”。在每一本書中,出現(xiàn)在文章底部的是同樣的寫作日期(不同的寫作年份)。當(dāng)時間持續(xù)得足夠久,勞作的意志變成一種感覺的尺牘標(biāo)志著自我一生的完成。每一則片段都是敞開的、獨立的、完整的——這樣的寫作,我強(qiáng)調(diào)的是發(fā)散性,每一次出手都將收放自如,每一日的書寫都既是開啟又是結(jié)束。我像小說界的卡佛一樣,當(dāng)心自己屁股底下的椅子隨時被抽走,當(dāng)心下一日的工作無法接續(xù)——因此,每一日的工作總要形成一個閉環(huán)。讓日子的彼此之間隨興聯(lián)系,又能隨興切斷——讓書寫的跳躍幅度更大一些——讓時間標(biāo)本的特質(zhì)更為顯明。一年三百六十五(六)個晝夜,可以形成與之對應(yīng)的三百六十五(六)個節(jié)奏——三百六十五(六)本書。大半是薄薄的冊頁,時間的連線,貫穿它們的是記憶和思想之軸。如果能完整寫作五十甚至七十年,則它的厚度會適宜,語言的連綿氣質(zhì)構(gòu)成逶迤的道路和山峰——每一年的露水都是新穎的、清潔的。隨著逐年用心的增飾,露珠會越來越多,匯成汪洋,那凝固它們的書寫的堅冰一旦成型便不會破碎。我能夠聽到每一年的此日、此時的聲音:那些生活的障礙我都越了過去,因為是我自己的選擇,所以我的每一刻都充滿了堅硬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厭棄。我對我的期許別無他義,只是為了使空虛的深洞利用時間性漸漸鑿成。我漸漸熱愛并冷淡了世事,未來莫測難料,但我們漸漸地聊起并“相信未來”。窗口有一抹風(fēng)暴,它們的顏色繁多,熱烈又洶涌。我似乎總是看見我的三百六十五(六)日蜂涌著越過,鮮血和露珠同樣透明而澄靜。春天最使人誤解,它們總是時間的開始嗎?當(dāng)理解和包容循環(huán)往復(fù),作惡和信許交錯成一尊新佛——我知道,那通往岐山的道路仍是崇山峻嶺間的道路。水源貫通在我們的生命里,記憶卻無一可以接受質(zhì)詢。因為每一日都在清除,我最終落在紙上的留存,事實上是三百六十五(六)個生命在生生不息地溯源自身的過程。
童子聲
偶或一個噩夢驚醒,我被嚇得心驚膽戰(zhàn)。那時山間風(fēng)口多蛇,而我們晝伏夜出。蛇行走在空白的沉默中,有些人看到它們的白色影蹤。我試圖越過那些古道同你敘談,但我聽不到你的聲音,看不到你的形容,辨別不出人間雄雌和萬丈灌木之叢林。我曾經(jīng)試圖深入進(jìn)去,因此在路口撒下一些血滴。它們窸窸窣窣地凝聚。從那些動止中我仿佛再度得到了一個夢:如此無能的幻覺,如此淺顯的迷戀,如此平白的故事,如此百無聊賴的人生。當(dāng)然,彈弓射擊了青草,那些聲音極小的蚊蟲一度以為發(fā)生了戰(zhàn)爭。我們作為龐大的集群,有時會站在一面水平無波的鏡子中央,看到身底有溝壑和泛濫至極的青春、童子聲。他們大聲喊了出來,為那些生命突破;山岳也記得他們的喊聲,數(shù)千年里都記得;偶或我們以為此生已過,空中充滿了葳蕤童聲。我記得鄉(xiāng)下歲月的深處就有一口大甕,在滴水成冰的夜里,風(fēng)聲驟急,使人的需索漸漸變成了一晌相見之歡。我記得我們愛極了那些青春,但是時光老去,山澗平緩了風(fēng)云。我們的胸臆漲滿,是那些藍(lán)色的天穹才使春日暖陽變得如此使人燥熱難耐嗎?偉大的靈魂會變成一個不足道的細(xì)小的分子。額頭上青筋暴露,我只記得你跟我說過要見證這些草木生長之痕。童子的高聲醞釀了許久,因為他們的語言是自創(chuàng)的,有著山中風(fēng)瀑一般的冷冽和清涼。他們的衣裝也和我們不同,只有作為人的特征,他們的臉孔同我們略有相似。似乎是漸漸在人的生老病死這樣的迷局中,我們看到了童子們稚嫩與滄桑雜糅的下午。我給他們朗誦了那些剛剛過去的時刻即席寫下的詩。有些人在鏤空的圖案里看到了我們,那些貪玩的人在鏤空的圖案里看到了鏤空的詩。童子聲正是詩句斷裂處可引以為充實的填充,我一筆一劃地寫下了對你的思念。如今窗口洞開,流水之聲就響在窗外。請你抬頭,你看到那虛云劃過頭脊時引發(fā)的陣列了嗎?童子們正在寫生,借助天籟降低落成的豐碑,他們成為心懷無限事的大人。童子聲像是一顆果實里含蘊(yùn)的惆悵,我覺得自己今生從未同他們握手成功。
靈魂傳
我的靈魂是重疊的,在時間之中,我的靈魂大體是無窮的、連綿的復(fù)數(shù)。如果要為我的靈魂寫一本傳記,我需要做的工作并不太多,我只需要更加逼真地追蹤我的靈魂的曲線就可以了。不妨把日記撿起來,不妨給春夏之交的樹木拴一根紅繩。我的靈魂就是從一根最細(xì)小的樹木根部開始拔節(jié),直到今天,它長出了滄桑的枝葉。我未曾選擇過我的靈魂誕生時的樣子,也不會知道它的秘密的運(yùn)籌是否涉及了我的今生。如果我要為靈魂寫一本傳記——那廣漠一般的、大多數(shù)的靈魂,而不是拘泥于我的靈魂個體(我的微不足道的一生中何曾捕捉到那真正的靈魂的神授)——我必然會行走于沉睡的大地之中。我需要知道那人群的律動如何在山谷中產(chǎn)生回聲,也需要知道瀑布的傾瀉會產(chǎn)生多大的重力。我需要站在高高的山水中感受四野,也必然會帶著我痛不可遏的幻覺墜入夢中,我會寫出浩大的靈魂的詩卷嗎?或許并不需要,我只要寫出靈魂的澄凈的顏色便成。有時靈魂是渾濁的,沉淀著隱身人冷冽的笑聲,有時它會跳起來自言自語,但絕大多數(shù)時候,靈魂只有一道酒釀,它是最初被締造的時分散布的朝露一般的芬芳。我知道除了人的身體,在萬千世界之中,有萬千種靈魂。我需要寫出它們的傳記嗎?是的,我寫下山水招搖的種子,江河中游弋的青草,我寫下動植物彼此之間的愛戀,情感像沸騰的水源造就生命時那神秘的動止宇宙。我寫下靈魂的起居和漂泊,我寫下一種生物崛起時自天穹中降落的宏大福祉,也寫下靜謐之極的對滅絕之物的祭奠。我寫下緩慢或驟急的事務(wù),也寫下泥濘一般躺臥在曠野中的靈獸。如果我要為我的靈魂寫一本傳記,我需要做的工作便是同它們躺臥在一起。我的記錄剛剛開始的時分,暮色未降,未來無窮,等到我的第一卷書合上,流水帶著風(fēng)聲見到了我們彼此從未相識的真身。水月和風(fēng)暴都固有靈魂,因為我知道這樣的事實,所以在我的第一卷書合上的時分,時間再度靜止。它停頓于一處山谷,拾得枯枝的翁嫗獲得了超越時間的命運(yùn),因此他們不會憂愁。他們的靈魂只能出現(xiàn)于另一卷書中。我書寫了枯枝和它們的靈魂,我書寫了枯枝上顫動的螞蟻和它們的靈魂。綜合萬端,我書寫了我同它們躺臥一起時所感受到的天地旋轉(zhuǎn)。大靜之時,心無禍福,身無形相。我書寫了我的第一次靈魂。我知道,有許多灰白的浮塵就在那里守候。它們像我記憶中僅存的胎衣一般包裹著我們。有許多灰白的浮塵也自帶靈魂,我想把它們都寫下來。一本《浮塵傳》?是的,它是與我們最為近似的靈魂之書。我把自己在日復(fù)一日的書寫中所獲得的經(jīng)驗變成了浮塵的胎衣。它是我在書寫時僅存的觀察中最不可或缺的透明的霓裳。
札記
我撿起柴禾。在陽光傾灑大地前,我認(rèn)為這里的萬物都不突出??墒?,我要如何用力才可以說出我的熱愛?清晨的動植物都在蘇醒,凍土中也有蟲子的吟誦。我們就這樣活著,死去,并且達(dá)到了子孫滿堂的年紀(jì)?清白的草地上有風(fēng)雨滋潤,寂寞的群體都在撿起柴禾。先是在家鄉(xiāng)的角落里撿,之后再到極遠(yuǎn)處,之后終于到記憶里了……思考和幻聽無窮,因為思考極近,夢中星月,都如菩提心樹,也終于到記憶里了。挖掘的感覺異常深刻,它會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替代生活。一切生長都會潤濕你的心扉,一切隕滅都若隱若現(xiàn)。閱讀,踱步,見證一個日子與另一個日子間的重復(fù),也能感受到流逝的時光中那些被麻醉之人的思想灰燼。春日氣象大張,你與那些早起勞作的人旗鼓相當(dāng)。像這樣不被時間混雜的泥團(tuán)裹挾非常不錯,因為在此前你便知道這里柴禾遍地,你可以隨便找點引火的材料取暖。柴禾好大個,它們都是過去日子里凝神聚目的事物變化。但你沒有用心,因此一次比一次忘得迅快,如今簡直就想不起密林來了……樓房與樓房之間的空曠,城市與鄉(xiāng)村接壤,它們都帶著自我影像獨自生長……昨日發(fā)出虛偽音韻的火,如今卻只見一片海浪。它們趁著藍(lán)色背景未臻深遠(yuǎn)之前寂靜奔涌,但并未拍打那些礁石累迭的岸。你不必有惆悵的日子罷?因為只要須臾經(jīng)過,新的一日便覆蓋了你所有的舊生活。你要手執(zhí)一念朝前看,心懷一粒塵埃朝前看。只要春花吐蕊,你便能達(dá)到三十年前的青春茁壯……那些集聚在你的神念里的街道,壅塞你心頭的火,它們密密麻麻,都已經(jīng)帶著狂想曲一般的未來的覺察劃過……
睡眠大師
他懂得真正的睡意降臨……隨時隨地。令人觸目驚心地嗜睡。有時多夢,有時無夢。睡起時會讀幾十頁新詩集。這樣一來,夢中便不止是現(xiàn)實中的繁瑣樣子。除此以外,他還能在睡眠和睡眠銜接的縫隙,留一點勞作的痕跡……否則,便睡死過去了,完全消失于人世……因為假設(shè)夢中不作記錄,這一段睡眠時光便會成為真空。閱讀有助于他進(jìn)入短暫的清醒時刻……然而睡眠反復(fù),在晝夜之內(nèi)不期而至,競相奔馳。這樣的時光極少,但畢竟在生命里出現(xiàn)過……照顧他時時起落的情緒,目的只是為了自保?書寫工整,簡單地錄取心相,使自己能夠知道季節(jié)反轉(zhuǎn),春秋更替,他到底能夠在大夢里覺知……如果不是這樣的日子,他時時正襟危坐,或奔波忙碌,好像度過的只是勤勉無足道的一生(這豈非許多人的一生?)……耽于睡眠的日子難以構(gòu)型,因為找不到特別的理由,只是飯食有著,急慮頓至,都會驅(qū)動睡意。但睡眠過多,打破了日常規(guī)律……一應(yīng)睡眠之余的節(jié)拍都無法舞動,它們密密麻麻的,看顧著一個“小死”之人?睡眠揭過了日光籠罩的時間外形(沉重而無計劃的一頁)……“如果一切安妥,人也就失去了向上的動力?”睡眠會在一個有待于釋放和炸裂的時空中發(fā)生?因此,我將其謂之“睡眠之神”。事實上沒有執(zhí)念,只是想起了過往的歲月,目睹大鵬展翅帶起的氣流,想起了可用日志“輕輕描繪”,因此便不能不將其寫了下來。還有太多逝水流光的潛伏?它們密密麻麻地,都已化為塵埃之下灰褐色的齏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