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山?!罚鹤哌M12位殿堂級詩人的內心世界
《千古風流人物》是一部在持續(xù)更新中的大型歷史文化類系列紀錄片,該片聚焦中國歷史上現(xiàn)象級的文化名人,通過解讀這些人物的人生故事與藝術成就,梳理出數(shù)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以及背后的文化內核?!肚Ч棚L流人物》已制作播出五季共90集,每集約25分鐘,真實再現(xiàn)了幾十位文化名人跌宕起伏的人生歷程。
紀錄片《千古風流人物》海報
近日,基于《千古風流人物》紀錄片的《跨山?!废盗袌D書推出第二輯《跨山海 II:12位古代詩詞偶像圖鑒》。
書中收錄了該紀錄片第四、五季共40集紀錄片全部內容,走進王維、韓愈、柳宗元、劉禹錫、李賀等12位詩壇巨匠的真實人生,大到詩人的出生、死亡、重要的時代背景、歷史轉折、精妙詩文,小至他們每個人的興趣愛好、行動軌跡、“糗事”、逸事,挖掘其坎坷起落中仍能走出人生困境、為后人留下傳承千年作品的生命密碼。
為什么要拍文化名人的紀錄片?
《千古風流人物》系列紀錄片總導演海金星介紹:“在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中,人是最復雜、最多元的群體,同時也承載了最多的東西,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時代的烙印、社會的變遷、文化的傳承、人性的掙扎。我們選的這些名人大多人生坎坷,也就有了更多的故事。好的紀錄片一定是充滿故事性和人性的。而詩歌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深深地融入每個中國人的血脈,因此,詩人成了我們的首選?!?/p>
在創(chuàng)作理念上,海金星認為,紀錄片創(chuàng)作中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詩人還原成普通人,平視他們,而非仰視,然后要通過了解他們人生中具有決定意義的轉折點,他們生命里重要的人,他在歷史背景下的選擇,他的矛盾、痛苦與失落,由此塑造真實的人物畫像。然后再補充細節(jié),豐富內容。創(chuàng)作腳本的過程也是一個取舍的過程?!拔覀兣牡娜魏我粋€人物,人生經歷都很豐富,若面面俱到,最后呈現(xiàn)出來的就是一筆流水賬。所以需要導演做取舍,保留與核心表達相關的內容,弱化無關緊要的內容?!焙=鹦钦劦?。
海金星也認為,人文紀錄片應當有當代視角,與時下觀眾產生共鳴。如白居易,雖然才高八斗,但在京城里買不起房;杜甫,經歷過兩次“高考落榜”;李清照,因遭遇家暴而選擇離婚……這些內容即使放在當下,也很容易引發(fā)話題和討論,這就讓紀錄片有了一個更廣泛的受眾群體。
海金星介紹,從前期策劃到后期制作完成,《千古風流人物》的前三季用了近三年的時間。一共走了16個省、30多座城市,采訪了27位專家,行程大概有20萬公里。這一系列紀錄片獲得諸多關注。根據(jù)紀錄片創(chuàng)作的圖書《跨山海:14 位古代詩詞偶像的真實人生》于2022年出版后也多次加印。
如今,《千古風流人物》系列紀錄片已經做到了第五季,《跨山海 II:12位古代詩詞偶像圖鑒》基于后兩季的內容,講述的是王維、韓愈、柳宗元、劉禹錫、李賀等詩人的人生故事。
海金星談道:“在我的心目中,王維一直是一個天之驕子的形象,年紀輕輕就高中狀元,才華橫溢,詩畫雙絕,卻不曾了解,在安史之亂中,他也曾身陷囹圄,最終為了生存不得不委曲求全接受偽官,而這也成為他一生中無法承受之重;‘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闲W時就學過柳宗元的這首詩,我卻不知道寫這首詩時的柳宗元被貶永州,回京遙遙無期,妻子、母親、女兒接連去世,孑然一身,貧病交加;而劉禹錫最打動我的是他和柳宗元的友情,兩個人一起中榜,一起做官,一起參與‘永貞革新’,一起被貶,共同體驗著跨越五嶺、南溯沅湘的人生歷程。柳宗元去世時,遺書托孤于他……”
紀錄片中,比起夸耀每個人物對中國文學史有多大的貢獻,制作團隊更想表達他們作為普通人的一面,感受他們的快樂、悲傷、幸福和痛苦,見證他們的理想、生活、愛別離和求不得,讓大家體會到他們并不是書本里冰冷的名字,而是和所有普通人一樣真真正正地活過、有血有肉地活過。
作為紀錄片的衍生讀物,《跨山海 II:12位古代詩詞偶像圖鑒》中更著力于對那些已經膾炙人口的詩詞進行再闡釋。于賡哲、王士祥等名家解讀了264首膾炙人口的詩詞,匯集200多個文史知識要點。
學者們對于名家詩詞結合自己的研究給出獨特的觀點,王勃這一單元,對于他十五歲寫作的《上劉右相書》,鄭州大學教授王士祥在書中分享:“從《上劉右相書》中可以看出,王勃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是他不落俗套。該夸的夸,該抬的抬。但是,這篇文章他想讓對方看到自己的真正才能,于是把文章的筆鋒轉向對國家大事的關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他都關注;社會上所存在的問題,他一一列出來,把他的態(tài)度說出來。所以通過這篇文章,可以看到一個少年天才對民生的關注以及思考。”
王士祥也在解讀中注意到詩人獨特的情感溫度,在韓愈的單元,王士祥認為:“韓愈對自己侄子的感情在《祭十二郎文》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就像叔侄二人面對面交流,邊哭邊說,令人悲痛。劉、柳的友情無論放在當時還是今天,都是值得贊嘆的。柳宗元情愿以自己的被貶地與劉禹錫交換,為了照顧劉禹錫年邁的母親;柳宗元在彌留之際一聲聲地喊著劉禹錫的名字,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給他,這是多么刻骨銘心的友情。”
王士祥談起自己參與錄制柳宗元這一單元的感受,“導演設置的問題能夠直擊要害,而不是浮于表面。以柳宗元為例,有一個問題是‘河東柳氏在柳宗元父親時期的家族狀況如何’,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實則需要花費些氣力的問題。畢竟,只有專門研究柳宗元的人才會關注其家族。而即便關注之后,也不會記得像《江雪》那樣深刻,所以回答這個問題是需要有文獻支撐的?!?/p>
節(jié)目和書中的每一個歷史人物都是經典化的存在,通過導演的深度提問和學者們的解析,這些歷史人物仿佛從文字中活了過來,在和我們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看著這些歷史人物,甚至會和自己關聯(lián)起來,看古人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