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北京文學(xué)》2025年第2期|張翎:鄉(xiāng)村篇——東非散記之五(節(jié)選)
來源:《北京文學(xué)》2025年第2期 | 張翎  2025年02月20日08:33

張翎,海外華文作家,現(xiàn)居多倫多。著有《勞燕》《余震》《金山》等。曾獲華語傳媒年度小說家獎,新浪年度十大好書,華僑華人文學(xué)獎評委會大獎,《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紅樓夢世界華文長篇小說專家推薦獎等文學(xué)獎項。

導(dǎo)讀

編者按:近年來,跨文化交往備受矚目,在世界中寫作已成常態(tài),從2024年第10期起,本刊開設(shè)了“到世界去”專欄,約請著名作家撰寫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文化經(jīng)驗,以饗讀者。本期推出著名作家張翎的走進東非散記之五。

鄉(xiāng) 村 篇

——東非散記之五

張翎

偶遇

機會來的時候,像賊,神不知鬼不覺。

我最初絲毫沒留意到那個背對著我的肯尼亞女子。我關(guān)心的,是坐在她對面的那位亞裔男子——在東非,你能見到的亞洲面孔不多。

我剛從為期一周的游獵團下來,正在酒店的大堂里準(zhǔn)備打車去民宿。這家酒店地處商業(yè)中心區(qū),雖然不大,卻和好幾家旅行社掛著鉤。那天是旅游團上團下團的日子,大堂和安檢口出現(xiàn)了難得的人流,卸行李,裝行李,辦理入住或退房手續(xù),幾乎有點熙熙攘攘的樣子。那陣子肯尼亞全國都在舉行反政府示威游行,位于內(nèi)羅畢的國會大廈遭遇縱火,不斷有死傷的新聞見諸媒體,國際旅客數(shù)量銳減。那天是我記憶中人氣最旺的一天——大概還不及從前旺季的一半。假如坐在大堂酒吧里的那位亞裔男子繼續(xù)說英文,我大概至多再看一兩眼,這事也就過去了,可是他偏偏在那一刻接了一個電話。

耳朵真是一臺小巧精準(zhǔn)360度無死角的雷達探測儀,可以在一萬聲嬰兒的啼哭中瞬間分辨出自己的孩子,能在一屋子喧嘩的聲浪中,尖針一樣敏銳地挑出一句熟悉的鄉(xiāng)音。亞裔男子才說出了一個字,我就立即斷定他是我的同胞。那是一個尾巴拖得很長、稍帶著顫音的“喂”字。那個字如伽馬射線,瞬間穿透所有的阻隔,叫周遭的噪音如塵埃落地,萬物俱寂。此時我已經(jīng)在肯尼亞待了十余天,在這期間我壓根兒沒有在街面上聽到過中文。與鄉(xiāng)音隔絕了這么久,我的腦子還沒覺得,耳朵卻犯起了相思。于是,我就死死地盯住了這個陌生的男人,期待著進入一場母語神聊。這位兄弟腳下放著一只小行李箱子,身邊似乎沒有同游的伴侶,身材微胖,圓臉上有幾根淺紋,一說話就到處亂竄,看起來是一副可以搭得上話的模樣。趁他放下手機的那一刻,我立馬湊上前去,見縫插針地問:“中國來的?自由行?”

到非洲旅游的中國人,絕大多數(shù)是跟團行,很難看到像這位兄弟那樣的散客。平日里,我只有跟人廝混熟了,舌頭才會松快起來,進入微醺狀態(tài)。但人多的時候,尤其是有生人的時候,我的感官通道常遭遇路阻,不知所措,神情呆滯。“呆滯”是我企圖給自己洗白的詞語,別人說我,就遠(yuǎn)沒有那么客氣?!案呃洹笔亲钗竦囊粋€詞,余下的,你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我在此省略500字??墒欠侵拮屛倚郧榇笞儭T诜侵尬沂且恢挥肋h(yuǎn)張著殼的蚌,和誰都可以掏心掏肺。我的非洲行程只有三十一天,每一天我都處在倒計時模式,因為我不知道自己此生還會不會有下一回。在非洲我每時每刻都饑渴,我揪住從身邊飛過的每一片生活,想榨干里邊的每一滴汁液。Suck the marrow of life(吮吸生命的骨髓),這是梭羅在《瓦爾登湖》里說的話。幾十年前讀過的書,細(xì)節(jié)早忘了,卻偏偏記得這么一句。這話當(dāng)時感覺云里霧里,似懂非懂,此刻想起來,才覺出了其中的貼切和傳神。

“我正跟她談價,來個馬賽馬拉游,私人訂制?!蹦俏恢袊凶佑醚凵裰噶酥缸谒麑γ娴姆侵夼印?/p>

我這才注意到了那位肯尼亞女子。她身材精瘦,肩胛骨從西服套裝里尖尖地戳出來,說不上年齡,臉上的神情稍稍有幾分嚴(yán)峻。她和我在游獵途中見到的那些肯尼亞女子不同,明顯見過了世面。我們的目光在半空相撞,她嘴角一揚,綻開一朵客套的微笑,眼神沒有絲毫的扭捏躲閃。

“她開旅行社?”我問我的同胞。

“是啊,跟當(dāng)?shù)厝酥苯诱?,繞開中間的旅游商?!彼f。

我聽見了自己的心跳。機會來得如此神速,我毫無準(zhǔn)備。這一周的游獵行里,我基本見過了非洲草原的五霸:獅子、野象、花豹、犀牛和野牛?!盎尽钡囊馑际牵合N抑皇沁h(yuǎn)遠(yuǎn)地看見了兩個黑點。這樣形狀模糊的黑點,假如導(dǎo)游告訴我那是復(fù)活的恐龍,或者是從青藏高原空降的雪豹,我大約也不會生出更深的懷疑。這次的游獵之旅最大的遺憾,不是沒能近距離地看到犀牛,而是沒遇到風(fēng)聞已久的動物大遷徙——我到早了一個星期。

我正在尋找重返馬賽馬拉的機會。原以為是輕而易舉的一樁小事,沒想到落實起來竟困難重重。若通過原先的旅行社再臨時訂購一個游獵套餐,不僅價格昂貴,而且也浪費時間。標(biāo)準(zhǔn)的游獵路線必然會囊括東非大裂谷,赤道線,還有沿途其他野生動物公園。這些地方我們都已經(jīng)走過了一遍,沒必要重復(fù)。我需要的是一個單刀直入、直奔動物大遷徙主題的馬賽馬拉三日游。這樣的安排,只能通過肯尼亞當(dāng)?shù)氐穆眯猩缌可碛喼?。我在網(wǎng)上反復(fù)查詢,卻發(fā)現(xiàn)當(dāng)?shù)氐穆眯猩缍紱]有健全的網(wǎng)址——大約他們的主要收入還是來自世界幾家大旅游公司的地接業(yè)務(wù)。他們的網(wǎng)站設(shè)計居多簡陋粗糙,即使找到聯(lián)系方式,居多不回復(fù)留言。然而,那位中國兄弟的一聲“喂”,竟然毫無先兆地送來了一個機會。

“等你們談完了,我也找你談?wù)勎覀兊穆眯杏媱??!蔽覍δ俏豢夏醽喤诱f。

她頷首致意,從皮包里掏出一張名片,遞給我:

普莉希拉·旺吉魯

總經(jīng)理

東非野外生活旅行社

后來才知道,那位偶然間給我牽了線的中國兄弟,盡管長得著急,卻才剛剛24歲。他手下經(jīng)營著一個相當(dāng)成功的手游公司,荷包早已飽實,走過了世界上很多地方,大多是獨自出行。離開肯尼亞之后,他又只身去了中東和俄羅斯。小伙子已經(jīng)見識過了尋常人三輩子都沒經(jīng)過的世面,當(dāng)時的急切需求是:找到一個可以合法持槍狩獵的旅游地,以及一個年輕可人的洋女友。口味稍稍有點重,讓我生出很多的羨慕和嫉妒。他趕上了一個好時候,24歲就已經(jīng)把人生走成了這樣一局完勝的棋。我24歲的時候在哪里呢?我正在被窩里打著手電看《人啊,人!》。我走過最遠(yuǎn)的地方,是無錫。那時旅游還沒走進詞典,我對世界一無所知。

那天在那家酒店的大堂里,在來來去去的人流中,因了那位中國小伙子,我認(rèn)識了這位名叫普莉希拉的肯尼亞女子,并和她飛快地談成了兩樁生意。一樁是去馬賽馬拉的三日游——這趟行程后來出了許多變故,但最終她還是成功地將我們?nèi)M了一輛無比擁擠的游獵車,圓了我們看動物大遷徙的夢。這段經(jīng)歷,我在前面的《激情和恐懼》一文中有過詳細(xì)的敘述。

另一樁生意來自我隨口一提的想法:“你能帶我去看一眼肯尼亞農(nóng)村嗎?”我說這話時,僅僅是想找一個安全靠譜的帶路人和一輛結(jié)實的不會中途拋錨的車子。除此之外,我沒有更多的指望。當(dāng)然,我的原話比這長,后邊還跟了一句:“我不想看塑料風(fēng)景?!逼绽蛳@晃业倪@句話逗得哈哈大笑,因為肯尼亞碰巧是個禁塑的國家?!斑@事好辦,我?guī)闳タ次依夏?,那兒是真正的農(nóng)村。內(nèi)羅畢以東,不到100公里,可以當(dāng)天去,當(dāng)天回?!?她說了一個夾雜著很多個陌生音節(jié)的長地名,我假裝在認(rèn)真聽,其實腦子已經(jīng)完全出戲。我不知道,也不會記住這個地名。我對肯尼亞版圖的了解,還僅僅限制在內(nèi)羅畢以及游獵線路所涉及的地盤。在那個范圍之外的任何地名,這一個和那一個,對我來說并無差別。

我被意外砸中,一時怔住。和普莉希拉談成的這兩趟行程,都是從天而降的意外,但驚喜和驚喜還不完全等同。假如驚喜也可以像考試一樣打分,前一樁的驚喜大概能打85分,后一樁則是125分——那是正題加附加題的分?jǐn)?shù)。但我小心翼翼地守住了管轄我情緒的那道閘門。我雖然在肯尼亞還沒待上幾天,卻已經(jīng)在經(jīng)驗中汲取了足夠的教訓(xùn),懂得樂得早不如樂得巧。于是我就緊繃著臉,請她先給我一個鄉(xiāng)村游的報價:一天的行程,連人帶車帶午餐,允許拍照攝像錄音?!拔也幌袼业暮砂鼪]他的深,請給我一個靠譜的價?!蔽抑噶酥肝业闹袊值軐ζ绽蛳@f。此時他還在大堂,站在墻角不停地接打著電話。

普莉希拉躊躇了片刻,和身邊一位年輕女孩悄悄說了幾句斯瓦希里語——后來我才知道,那女孩叫尼爾卡,是她的侄女,也是她在旅行社里的得力幫手。

“120美元,你看行不?”普莉希拉忐忑地問我。

120美金,在內(nèi)羅畢是一個普通藍領(lǐng)一個月的收入,而在多倫多,卻是一頓稍好一些的兩人晚餐費用。我用一頓晚餐去換一片在任何旅游書和地圖冊中都不會出現(xiàn)的人間煙火,連腳指頭都知道合算。我沒有還價,立即表示同意。我們握手成交,說好兩天之后,她和她的侄女會到我們的住處碰頭。我們將從那里啟程,去探訪普莉希拉娘家所在的村落。

就這樣,我在肯尼亞結(jié)識了一位可以算得上朋友的當(dāng)?shù)厝?。我和她后來所有的交情,都得益于一個聽上去有點粗魯?shù)珔s基礎(chǔ)牢固的開始:我們都覺得從對方那里得了便宜。這是一種穩(wěn)固且長久的關(guān)系,這種關(guān)系在商學(xué)院課程里有個高大上的說法,叫雙贏。這也是為何我和普莉希拉的交往以生意開始,卻沒有終結(jié)于生意。

普莉希拉的車還沒有駛出酒店的停車場,我就已經(jīng)開始憧憬兩天之后的行程。

一個集市和一把鐵鎖

普莉希拉和她的侄女尼爾卡,兩天之后如約來到我們的民宿,接我們?nèi)ニ泥l(xiāng)下老家。啟程時天色尚早,陽光稀軟,還來不及把座位焐暖。肯尼亞的車子里很少開空調(diào),我感覺冷,前晚沒睡好,此刻仍睡意蒙眬。在夢和醒之間的那個灰色地帶里,我心里突然涌上了一絲不安:在這樣一個陌生的國度里,我就這樣信了一個陌生人的話,搭上了一輛陌生的車子,去往一個連名字也叫不出來的陌生之地。我是不是正在一步步踩入一個無法脫身的爛泥潭?剎那間,我猝然驚醒,睡意全無。

我信了普莉希拉,僅僅因為她是女人嗎?世上不乏女盜賊,手段比男人還決絕殘忍。我對她的全部了解,僅限于口袋里那張比巴掌還小的名片。這樣的名片,我可以在自己的辦公室里花十分鐘印制出來,毛邊紙加花框,遠(yuǎn)比這張有賣相。昨晚在網(wǎng)上,我查過這家公司的背景。網(wǎng)站倒是有的,公司的名字也相符,只是上面并沒有羅列聯(lián)系人信息,而且內(nèi)容已經(jīng)長久未被更新。當(dāng)時我并未格外警覺,因為非洲的小公司普遍不怎么重視網(wǎng)站建設(shè)。這家公司的電子包裝,雖然不比別家強,卻也沒有比別家更寒酸。

這兩天的激情好奇和向往,在這一刻突然變餿,化為恐懼,我的脊椎在一寸一寸結(jié)冰。假如我消失在這條路上,沒有人會知道我是誰。如果此刻我向人呼救,我甚至說不出身在何地。Suck the marrow of life。在探索生命深度的事上,梭羅是不可推卸的教唆犯,但他并沒有慫恿人去送命。我到底有多沖動和輕率?我的愚蠢無以復(fù)加。我開始懷疑我的整個人生,所有的選擇,所有的決定。

急中生智,我給那位介紹我們認(rèn)識普莉希拉的中國兄弟發(fā)了一條微信——幸好我們當(dāng)時交換了微信。我用若無其事的口吻,旁敲側(cè)擊地問他在馬賽馬拉的行程感覺如何?他秒回語音,說了些價格上的糟心事。還沒有聽完語音,我們的心已經(jīng)放下了一半——至少,前排的那兩個女人不是烏有鄉(xiāng)里的烏有人。

在路上,我用手機把普莉希拉的名片拍了一張照片,發(fā)給內(nèi)羅畢的一位華人朋友,并留了一條語音信息,告訴她:目前我們正跟這個人,走在前往鄉(xiāng)村的路上。說這話時,我們已經(jīng)遠(yuǎn)離了內(nèi)羅畢,一切已是既成事實。朋友大約不想嚇著我,只是云淡風(fēng)輕地叮囑我一路上都要給她發(fā)定位。我掂量出了這句話的分量,就告訴她:我晚上六點以前一定會回到住處。潛臺詞不言而喻:若到了六點仍未返家,一定是路上出了事。在內(nèi)羅畢,涉外賓館居多晚上六點之后就會關(guān)門,不許旅客外出。即使在相對自由的民宿里,房東也反復(fù)叮囑我們晚上最好不要出門。在夜晚的習(xí)習(xí)涼風(fēng)中散步,對肯尼亞游客來說,是一樁極為難得的奢侈??夏醽喴惶熘械挠行r間,其實只能以白天的十小時計,夜生活只屬于當(dāng)?shù)厝?。在停電的日子里,夜晚其實從五點就開始了。被困在民居里的我們,第一次懂得了“長夜漫漫”這個詞的真正含義。失去了交流電源,任何用直流電源驅(qū)動的電器,無論是手機還是照明燈具,都必須十分節(jié)制地使用,因為誰也不知道黎明和充電寶沒電,哪個會先來臨。

我終于安下心來,開始留意窗外的景致。走出都市,建筑物漸漸稀疏,道路兩側(cè)出現(xiàn)了大片大片的樹木和農(nóng)田。泥土是黃色的,略帶幾分赤褐。地里生長的各樣植物里,我只認(rèn)出了玉米。在我居住的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邊靠湖的地方有大片的葡萄園,而北邊鄉(xiāng)間種植的,大多是玉米,所以見了便眼熟。其余的,便是普莉希拉和尼爾卡一樣一樣地說給我聽的。此時正值肯尼亞的冬季,早晚兩頭略有些涼,白天依舊溫潤如春,但路上卻很少看見花卉。窗外偶爾閃過幾叢三角梅,顏色晦暗,并無熱帶花草的葳蕤茂盛之氣。路邊所有的植物上,都蒙著一層厚厚的塵,綠是土綠,黃是土黃,紅是土紅,灰懨懨的,與我想象中的赤道景致相去甚遠(yuǎn)。路邊的房屋都很低矮,居多是鐵皮屋頂?shù)耐廖莼蛘叽u房,殘缺的墻壁上,橫七豎八地漆著各式廣告。世界上的鄉(xiāng)村,除了歐洲有些積木城堡般不真實的夢幻之地,其余的,大抵都是這個模樣。破敗,沒落,貧窮,頹喪,和城市雖只是一線之隔,但那一線便是天涯。

沿途所見的路況都很差,常年失修,地面上到處是大大小小的坑,車子開不起速度,一路都很顛簸。時不時看見有人站在路中間,用一把鐵鏟,一鏟一鏟地往路坑里填土。普莉希拉見狀,就會停車,搖下窗戶,塞給人幾個零錢?!八麄冋也坏焦ぷ?,只能這樣討幾個零花錢。這種事上頭不管,總得有人來做?!彼龑ξ艺f。我這才知道,這些人不是政府工作人員,而是當(dāng)?shù)氐霓r(nóng)民,自愿修補路坑,指望路過的車子會給幾個賞錢。但路過的車多,停車的人卻少而又少。我對普莉希拉從懷疑到信任再到尊重,大約都是因為如此這般的瑣事在慢慢地鋪著路。

顛簸了兩個小時,就到了一個小鎮(zhèn)上。小鎮(zhèn)離普莉希拉家還有十五分鐘的車程,鎮(zhèn)上有一個市場。普莉希拉停了車,帶我們逛市場。事后我才知道,她是要給我們買午餐用的食材——她帶了遠(yuǎn)道的客人回家,不想給年邁的老母親增加負(fù)擔(dān)。尼爾卡告訴我們:這個市場,是她童年生活中最快樂的地方。從她們的村子到市場,步行要走四五十分鐘的路。她和家族中的其他孩子們,常常在這條路上赤腳瘋跑,絕不肯錯過任何一個有集市的日子。

我們的車在鎮(zhèn)口的停車場泊下,一路都有熟人和普莉希拉打招呼,我覺出了貼在我前胸后背一片一片濕樹葉似的目光。人流從我的左右分開,給我留出了一條寬縫。普莉希拉事先沒有跟我交代過注意事項,此時也沒把我介紹給任何人,我只能見機行事地緊隨在她身后,用幾句簡單的斯瓦希里語,笨拙地含含混混地和她的熟人們打著招呼。到了市場門口,有幾個穿著土綠色工作服、手里拿著簸箕掃把的女子走近來,瞅著我哧哧地笑,趴在普莉希拉耳邊說了幾句悄悄話。

“她們是鄉(xiāng)政府的工作人員,想和你們合個影。”普莉希拉跟我們解釋。我有些意外??夏醽喨送ǔ2幌矚g被人攝入鏡頭,他們自己也沒有拍別人照片的癖好,我還是第一次遇見有人想和我們合影。也許這個地方很少有外鄉(xiāng)人進來,更遑論外國人。

這幾個女子——用中文來描述,應(yīng)該是公務(wù)員——圍著我們站成一圈,輪換著用手機拍下了和我們的合影,然后和我們親熱地握手擁抱道別。我們跟著普莉希拉和尼爾卡走進了市場。前一天有個大集市,我們沒趕上,今天市場里相對清冷,大部分?jǐn)偽欢加镁幙棽忌w上了,只剩了幾家賣水果菜蔬和干果的還在開張?!拔覀兗乙苍谶@里擺過攤子。”普莉希拉告訴我,語氣云淡風(fēng)輕。后來當(dāng)我更深入地了解到她家的狀況時,才知道是這個市場養(yǎng)活了她的一大家子人。

攤子里的蔬菜是剛從田里收上來的,根上還沾著濕泥,西紅柿和橘子的蒂上,帶著青枝綠葉。我一看價格,吃了一大驚。我們住在內(nèi)羅畢商業(yè)區(qū)的民宿里,不敢隨便上當(dāng)?shù)厝说氖袌隼镔I東西,平時的食品和飲料,只能坐優(yōu)步去對面商場里的家樂福超市購買。同樣的東西,那里的價格是這邊的好幾倍,甚至比多倫多的超市還要昂貴。

攤子里的東西長著眼睛勾我,原本沒想購物的我,忍不住跟著普莉希拉買了好幾樣蔬菜水果。我用200先令(大約1.5美金),買回一大袋西紅柿、土豆和西藍花。又用100先令(大約80美分),買了十個橙紅水靈的大橘子,學(xué)著普莉希拉的樣子,當(dāng)場剝開嘗了??諝庵蓄D時彌漫開一股清香之氣,我一口氣吃了兩個——那是我此生嘗過的最好吃的橘子。攤主和我們嘻嘻哈哈地打著招呼,大約是看著普莉希拉的面子,沒有人因為我是“外賓”而給我加價。

正和一位攤主聊著天,身后突然躥出一個衣著襤褸、頭發(fā)臟得起了結(jié)子的男人。他走到我跟前,攤開了手掌——那是全世界共通的乞討語言。我惶然不知如何應(yīng)對,瞟了一眼普莉希拉,又瞟了一眼攤主,她們都沒接我的目光。我恍然大悟:她們和乞丐是一鄉(xiāng)之人,低頭不見抬頭見,而我只是曇花一現(xiàn)的外人。我揮揮手隨時離開了,而他們還將長久共存,他們是不會為外人傷了鄉(xiāng)親情面的。既然沒有人可以指點我,我只能自己決定該如何行事。零錢我手邊就有,可是錢包的口子一旦松開,就很難合攏——我不知道市場里還有多少雙眼睛在盯著我們。于是我偏過頭去,輕聲卻堅決地說了一個No字。他倒也并未糾纏,即刻轉(zhuǎn)身離去。這是我在肯尼亞遇到的唯一一個乞丐。我相信一定還有更多個,只是我們的路程并未交集。

當(dāng)我用沾了泥巴的手,提著沉甸甸的幾乎要垂掛到地上的布袋走出市場的時候,不禁想起了小時候四五點鐘被媽媽喊醒,提著一個竹籃和一只小板凳,跑到公家的菜市場,排著長隊等待開門,然后用一張捏出了水的肉票和豆制品票,買一毛錢的豆干、割兩毛錢的豬肉時的情景。貧窮的日子里有一種熙熙攘攘的人間煙火氣。日子好了,所有的食品購買都在超市里完成,菜市場已經(jīng)成為模糊的記憶。超市在每樣食品上都捂了一層薄膜,蔬菜瓜果是干干凈凈的,你永遠(yuǎn)不會看見泥,然而,食品也失去了呼吸。從超市里買到的,僅僅是食品,而不是人和土地的記憶。

我們走到停車場,正打算進車,卻突然愣?。浩绽蛳@禽v越野車的一只前輪上,拴著一只寫著政府部門號碼的大鐵鎖。

“我們在這里停過千百次,每次都是這個位置?!蹦釥柨☉崙嵉卣f。我突然醒悟過來:這把鎖之所以出現(xiàn),并不是因為違章停車,而是因為我們這兩張外國人臉。那幾個剛剛和我們親親熱熱地握手擁抱合過影的人,轉(zhuǎn)過身去,就給這輛載著我們的車子,掛上了這把鎖。在非洲,所有的面部表情都不能當(dāng)真,每一個表面的故事都有背后的版本,每一種情緒都是液態(tài)的,隨時轉(zhuǎn)換,無縫銜接。

普莉希拉橫了尼爾卡一眼,壓住了尼爾卡的話頭。普莉希拉已經(jīng)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了幾十年,她明明白白地看見了這塊土地上的膿血瘡疤。她沒有能力清除這樣的瘡疤,但她知道怎樣把創(chuàng)傷縮減至最小范圍。她小心翼翼地給她的國家留著面子,在她的故土面前,我們永遠(yuǎn)是外人。

她走到墻角,開始用斯瓦希里語打電話。電話上她很耐心平和,靜靜地訴說也靜靜地聆聽,語氣里沒有絲毫怨怒。在馬賽馬拉草原上我們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類似事件,我已經(jīng)明白此刻平靜安寧的語氣之下,是一場靠耐力支撐著的馬拉松似的討價還價。當(dāng)普莉希拉最終放下電話,開始輸送驗證碼時,我知道他們已經(jīng)達成了共識。

一路到家,我們都沒有再談起這件事。她有她的尊嚴(yán)需要維護,我能為她做的,只能佯裝無知。

一個家族和一片被割成碎塊的土地

我不知道普莉希拉的準(zhǔn)確年齡,我從來沒有問過她,就像她也從來沒有問過我一樣。她告訴我她的大兒子已經(jīng)大學(xué)畢業(yè),我據(jù)此猜測她應(yīng)該在五十歲左右。她還告訴我她有五個孩子。我略有些吃驚。五個孩子的家庭在她那一代肯尼亞人中很常見,但她在她那一代人中是個異數(shù)。她出生成長的年代里,鄉(xiāng)下的女孩子若去上學(xué),和男孩子們坐在一起讀書,會被鄉(xiāng)里人叫作“婊子”。可是她卻在那樣的環(huán)境里讀完了高中課程,先當(dāng)了幾年教書先生,后來跟朋友出來創(chuàng)業(yè),再后來自己單挑辦了一家旅行社,把家人一個個帶到了城里。她的司機,她的導(dǎo)游,她的辦公室管家,全是她從鄉(xiāng)下帶出來的親戚。七個兄弟姐妹中,她是最小的一個,而這個幺妹子,卻成了一個龐大家族的經(jīng)濟靠山。

她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職業(yè)女性。在同代的女性中,用鶴立雞群來形容她的存在,應(yīng)該不算過分。然而在生兒育女這件事上,她卻歸順了傳統(tǒng)。當(dāng)我表示驚訝時,她大笑,說她從年輕起就是個易受孕的體質(zhì),連經(jīng)期里都能懷上孩子。她從未提起過丈夫,我無從得知這五個孩子是否出自同一位父親。在肯尼亞,我見過了太多丈夫和父親缺席的家庭。假如把日子比作一副重?fù)?dān),扁擔(dān)居多是擱在女人肩上的。扁擔(dān)的一頭是兒女,另一頭是生計。女人挑著,走很遠(yuǎn)很長的路,默默的,沒有怨戾之氣,仿佛一切都是天經(jīng)地義。

普莉希拉的侄女尼爾卡在她那一代人中,也是異數(shù)。年近三十,卻依舊單身,對同代的肯尼亞男子不屑一顧。她和姑姑隔著二十歲的代溝,但在看待男人的觀點上,她們卻出奇地一致。她們在不同的場合告訴過我:在肯尼亞,40—55歲的這一代男人居多是垃圾,除了酗酒睡女人,一事無成?!拔也荒茏屛椅磥淼暮⒆佑幸粋€缺席的父親?!蹦釥柨ㄕf??夏醽啙M街都是單身母親,可三十歲未曾生育,卻是一件極為罕見的事。我似乎聽見了尼爾卡身上生物鐘的響亮嘀嗒聲,我不知道在這里“凍卵”是不是一個選項。

“你覺得我孩子多?等你到了我們家,你才會知道我們有多少親戚?!逼绽蛳@f。

等我真正進了她的家門,我其實并沒有見到太多人,因為他們都沒在家——在地里干活,在城里打工,或者在外邊做著小買賣。和天下所有的農(nóng)村一樣,這也是一個棄守的村落。但從普莉希拉給我介紹的寥寥幾個親人中,我已經(jīng)大致知道了她的親屬加起來應(yīng)該是一個軍團的數(shù)目。

普莉希拉娘家姓旺吉魯——那是基庫尤民族中的一個大姓。她介紹家人的方式很有意思,從不直接以親屬關(guān)系稱呼,比方說哥哥嫂子侄子弟妹,而是從出生的次序說起:“這是我媽頭生的兒子?!被蛘撸骸澳釥柨ㄊ俏覌尩谌齻€出生的兒子的頭生女兒?!逼鋵嵥淖晕医榻B也是順從了這個模式:“我是我媽最后一個生的女兒。”這樣的介紹方式,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也有些相似之處:長子長孫的權(quán)利毋庸置疑。但除此之外,先出生的子女似乎總比后出生的具備更多的主張權(quán)利。老大不在的時候,老二的話比老三管用;老二不在的時候,老三的話比老四管用……依此類推。倒是有一種莫名的熟悉和親切。對出生率低、社會關(guān)系簡單的西方人來說,這樣的介紹方法,一定會在30秒鐘之內(nèi)將人徹底砸暈。

她家族所擁有的土地,大得超出了我的想象??夏醽喿鳛橹鳈?quán)國家,至今只有60多年的歷史。獨立之前,大片適宜開發(fā)種植的沃土,都屬于英國殖民者所有。獨立之后至今,歷經(jīng)五位總統(tǒng)執(zhí)政、幾撥土地改革政策,土地通過購買重置分配等途徑,漸漸落入肯尼亞人手中,大多為權(quán)貴、精英、新富階層所擁有。半個多世紀(jì)以來,肯尼亞人為土地分配的不公而積攢的怨氣,至今如瘴氣飄浮于空氣之中。我曾問過普莉希拉:她家的土地是從何種渠道而來的,她只含糊地說了一聲:“政府分配?!蔽译[隱覺得水深,卻沒好意思繼續(xù)往下挖掘。

我對數(shù)字無感,她也許告訴過我土地的具體面積,也許沒有。即使說了,我大約也記不住準(zhǔn)確的數(shù)字。我那顆缺乏數(shù)字想象能力的小腦袋瓜里,只要一想起她家的土地,只會浮上一個已經(jīng)被用爛了的成語:無邊無際。想來旺吉魯家族在某個歷史階段里,應(yīng)該是個有點頭臉的人家。

走進院落的大門,普莉希拉就指著門外不遠(yuǎn)處的一座大教堂,告訴我:這是在他們家捐出去的土地上蓋的??夏醽啔v史上有過許多外來人,有的駐留下來成為居民;有的匆匆一閃,成為過客;有的來了又走了;有的離去又復(fù)返。這樣的來來去去,使得本地人的宗教信仰受到多種力量的影響和塑造,復(fù)雜多元,甚至成為雜交的產(chǎn)物。旺吉魯家族在日常生活中持守一種可以追溯到中東的古老傳統(tǒng),不食豬肉,男子需行割禮。然而普莉希拉的大哥——用她的話來描述,是“家中第一個出生的兒子”,卻是他們家門口的那家安息日會的牧師。安息日會在某些正統(tǒng)基督教會的眼中常被視為“非傳統(tǒng)”的教派——“非傳統(tǒng)”在這里是一種委婉說法。

教堂所在的地皮并不是旺吉魯家族捐出去的唯一一塊土地。他們還曾將農(nóng)莊的另一片土地捐獻出去,在其上興建了一家醫(yī)院——此事后面還會提及。

肯尼亞在家族財產(chǎn)分配習(xí)俗上接近于中國,而迥異于歐洲。歐洲世襲貴族階層為了維持家族財產(chǎn)的穩(wěn)固,通常只有長子可以繼承爵位和全部家產(chǎn),其他的兒子必須自謀生路,所以在維多利亞時期的小說中,才會出現(xiàn)那些出身名門卻不得不成為靠信徒的奉養(yǎng)為生的窮酸鄉(xiāng)村牧師。在肯尼亞,財產(chǎn)的分配居多在所有的兒子中間平均進行,女兒不在其列。

在盛產(chǎn)男丁的旺吉魯家族,第一代的土地持有者是普莉希拉的父親。在他身后,他的土地被分成了四份,由四個兒子分別繼承;而他的兒子,又各自生下了許多兒子。時光僅僅走過了三代,大片的土地已經(jīng)被分割成了許多小碎塊。家族居住的大院落,以籬笆為界,隔出了各代各房的屬地。每一塊籬笆隔出的地界上,不斷地新建出鐵皮屋頂?shù)哪疚莼蛲廖荩鞘浅赡陜鹤觽兏髯缘木铀?。?dāng)然,也有人選擇搬離家族居住地、外出獨立謀生。很難想象再過三代,這塊最初是曠野的廣袤之地,最終會衍變成什么樣的鴿子籠?

進入旺吉魯家族的院落,最先看見的便是一座漆成介乎于藍色和綠色之間的木板房。鐵皮屋頂,單層玻璃窗,窗框已經(jīng)被風(fēng)雨侵蝕得破碎斑駁——那是她大哥大嫂的房子。進得屋來,只見墻壁的油漆東缺失了一條,西剝蝕了一塊,像是一幅意境難以揣摩的抽象畫。家具五色雜陳,窗簾是一層薄布,天花板上安著一只小小的孤零零的燈泡。一只灰黑色的小貓,在蒙著布的滿是皺褶的沙發(fā)上爬來爬去,爪子和皮毛上沾滿了泥。一臺破舊的電視機上端,規(guī)規(guī)矩矩地供了一幅魯托總統(tǒng)的畫像。

普莉希拉87歲的母親已經(jīng)在屋里等候我們——那是旺吉魯家族第一代土地?fù)碛姓咧形ㄒ贿€活著的長輩。假如把旺吉魯家族比作一個部落,她就是毋庸置疑的女酋長。母親中等個子,消瘦,大約是專門打扮了見客的,橘黃色的傳統(tǒng)頭巾和碎花長裙之外,還套了一件玫紅色的西服上裝,每一個扣子都系得嚴(yán)嚴(yán)實實。老人的門牙都豁了,說起話來嚶嚶嗡嗡地漏著風(fēng)。幾句簡單的問候語,就已經(jīng)耗盡了她的英語庫存。我的斯瓦希里語庫存更淺,當(dāng)她伸過手來給我握的時候,臨行前認(rèn)認(rèn)真真學(xué)的一句專用在長者身上的敬語問候,突然從記憶中溜走,腦子一片真空。便慌忙掏出記事本,一頁一頁地翻找出那句話,照著音標(biāo)念出來,全場哄然大笑。尼爾卡告訴我:那是坦桑尼亞人才用的話,在這里不好使。我小窘。尼爾卡說到坦桑尼亞的時候,語氣里帶著明顯的不屑。人對遠(yuǎn)方地盤上的瑕疵,往往毫不在意;而對鄰人的弊病,卻是眼中容不得一粒沙子。

臨行前我包了一條上好的薄羊絨/真絲雙面圍巾,玫紅色的底,上面織繡了大朵色彩斑斕的牡丹花,準(zhǔn)備送給普莉希拉的老母親作為見面禮,暗想那樣的色調(diào)正襯了非洲的熱烈背景??墒窃O(shè)想中的驚喜并沒有發(fā)生。老太太收下了,當(dāng)場披在肩上,清癯的臉上浮出淡淡的客套的笑容。后來我聽尼爾卡說起:疫情期間,姑姑普莉希拉的旅行社停業(yè),員工各自遣散回家。尼爾卡失去了生計,曾手臂上掛滿了中國絲巾,沿街叫賣,一賣就賣了許多天。我立刻懊悔了自己的粗心:物貴于稀,在一個滿大街都是廉價絲巾的地方,沒有人會去認(rèn)真分辨一件經(jīng)過精心挑選的真品?;垩圩R珠的故事,從古至今,大多都是傳奇。

正和老太太結(jié)結(jié)巴巴地交談著,普莉希拉的大哥,也就是尼爾卡的大伯,手握著一把鐵鍬走進門來,身后跟了一個系著一條圍裙的中年女子,是他的妻子。大哥身材高壯,紅色T恤衫外邊套了一件米黃色的針腳已經(jīng)懈怠了的針織背心,足蹬一雙沾滿了濕泥的雨靴,嗓門洪亮,一開口便震得門框嚶嗡發(fā)顫——他剛剛鏟完牲口圈的糞便回來。普莉希拉把我們交到她哥嫂的手里,一轉(zhuǎn)身便消失了。我以為她是上廁所,沒想到這一走就是將近一個小時,扔下尼爾卡來獨自承擔(dān)在我們和她的家人之間穿針引線、填補話題缺口的重任。

大哥和大嫂英文都很好,講起話來順順溜溜的,時不時冒出一兩個時髦詞,一聽就是讀過書跑過碼頭、時??磮蠹埪犘侣劦娜?。早年間中國鄉(xiāng)村也總有一兩個這等人物,識文斷字,見過小世面,略知天下事。村中若遇兒女婚嫁、老人喪事、鄰人置業(yè)、兒女取名,居多就找這等人士出謀劃策。大哥的口才好,我并不感覺意外——那是他的職業(yè)技能。一個面對會眾講經(jīng)證道、聽取懺悔、給予精神指導(dǎo)的教會牧師,即使最初出山時是笨嘴拙舌的,這么些年也該磨煉出來了。既然已走進他家的門,我便也仗著“外國貴賓”的身份,厚著臉皮問了一個本不該問的問題:“這里的牧師吃不吃會眾的供養(yǎng)?”大哥哈哈大笑,說:“哪有這等好事?” 原來基督教源遠(yuǎn)流長的教會供養(yǎng)牧師的傳統(tǒng),在這里并沒有得到延續(xù),肯尼亞的牧師是義務(wù)人生導(dǎo)師。

大嫂跟我們聊了幾句,就進了廚房煮茶??夏醽喌教幎际遣鑸@,滿山遍野的茶樹,制作出來的成品卻不是茶葉,而是茶粉。當(dāng)?shù)厝巳粘o嬘玫木佣嗍巧⒀b茶粉,只有用作禮品出售時,才會使用茶袋分裝。大嫂端來一只熱水瓶和一個口子上安著鐵網(wǎng)濾嘴的茶壺,給我們泡茶。熱水瓶是中國幾十年前常見的那種樣式,塑料外殼里包著一個保溫膽——說不定還是中國制造的出口貨物。水倒進茶壺,再從茶壺倒進茶杯,溫溫暾暾的,不像是新燒的。臨行前,防疫醫(yī)生曾千叮嚀萬囑咐絕對不可以隨意喝水,況且這里沒有自來水,飲用水源自院子里的一口水井,而水井附近,就是牲畜欄和化糞池。當(dāng)大嫂把茶杯遞到我手中時,我忍不住猶豫了一下。“到我們家來,我們的規(guī)矩是一定要給客人嘗一樣?xùn)|西的,茶也好,水果也好?!贝笊┮笄械卣f。

我想起進門時見到尼爾卡的外甥,一個兩三歲模樣的男孩,從地里撿了一個樹上落的百香果,擦也不擦便塞進嘴里,直接用牙齒啃開果殼的樣子。兩者相比,溫暾茶大約臟不到哪里去,況且,我也帶了足夠的腸胃藥。于是就硬著頭皮,喝了一小口,竟然別有一種芬香縈繞于唇舌之間——卻無論如何不敢再喝第二口。大嫂大約看懂了,也不再逼我。

在這個大院里,一家的孩子就是所有人的孩子。到了飯點,尼爾卡的小外甥也沒有要回家的意思,普莉希拉的大嫂就盛了一碗飯,放在一個盤子里,端出來給他吃。所謂的飯,其實和米毫不相干,而只是玉米粉和土豆泥攪拌在一起的糊糊,沒有任何青菜,不知是否加過油鹽,看上去幾乎像喂牲口的飼料,干澀難咽。孩子大約從小吃慣了,并不挑剔,一邊出神地盯著陌生的訪客看著,一邊一勺一勺地自己往嘴里填食,大人誰也沒管他。在沙發(fā)上拱來拱去的小貓已經(jīng)習(xí)慣了我的存在,開始朝我靠攏,用它的灰腦袋友好地蹭我的大腿。常以“無原則無底線的貓奴”自稱的我,很想伸手撫摸它,但一想起它在污泥糞堆里行走過的樣子,最終還是退縮了。非洲是我的試金石,試出了我愛貓的原則和底線。

趁大嫂給孩子添飯的當(dāng)兒,我尾隨她進入了廚房。廚房和廁所是家境狀況最赤裸的鏡子,生活的種種瑣碎和尷尬盡收其間,很難粉飾遮掩。這也是為什么我到了非洲人家,總是想深入廚廁偵查一番。在這個分成了許多個小家的大院落里,哪戶人家也沒有私家?guī)?,幾家共用一個修在院子里的公廁和簡陋的淋浴設(shè)施。各家的廚房里煮餐用的居多是沼氣灶,是用牲畜的糞便制造的沼氣,通過簡易管道引入室內(nèi)——這是我所看到的一項環(huán)保壯舉。大嫂的廚房靠墻處有一個用木板釘起來的架子,上面雜亂地擺著幾只熱水瓶、搪瓷杯和玻璃瓶。日光透過沾滿油垢的窗玻璃照進來,所有的物件身上仿佛都蒙上了一層灰,這情景讓我一下子想起童年時溫州家里與鄰人分享的灶披間。透過小窗望出去,后院有人在哧啦哧啦地扯著鋸子,空地上已經(jīng)搭出了兩堵半截的磚土隔墻?!吧w個大點兒的廚房和廁所,家里人也多了?!贝笊ξ艺f。

“一天你得付多少人工費呢?”我問。和非洲人廝混熟了,似乎什么都能問,什么都可以聊。但我猜測他們大約也是有社交邊界的,只是我還沒來得及找到邊界所在。外國人總是可以仗著一張貌似無知的外國臉,問一些落在妥當(dāng)和不妥當(dāng)之間的灰色地帶里的問題。大嫂果然沒有在意。“每人每天1500先令,三個工人,我得趁天不下雨趕緊完工。”她對我說。1500先令,按當(dāng)時的兌換率,大抵是12美金。三份人工,一天就是36美金,這是一筆讓人肉疼的開支,難怪大嫂著急。

我在廚房里和大嫂有一搭無一搭地聊著天,耳朵里斷斷續(xù)續(xù)地飄進屋里的談話聲。墻角那臺舊電視里,正在播放內(nèi)羅畢街頭示威的混亂場景。老母親和尼爾卡的小外甥不參與談話,其他人的對話貌似交集,其實在朝著幾個方向輻射:尼爾卡持續(xù)地流露出對加拿大生活的好奇和興趣,大哥在滔滔不絕地對肯尼亞的局勢作出種種解構(gòu)和剖析,我先生則小心翼翼地朝著美國大選的方向游移……分散的話題沒能持續(xù)很久,遲遲沒有露面的普莉希拉回來了,招呼我們過去吃飯——我這才明白,原來她一直在為我們準(zhǔn)備午餐。

午餐在普莉希拉母親的屋里吃。老人家一個人單住,普莉希拉找了個幫工來照顧母親的日常起居。母親對幫工頗有微詞,無非是嫌幫工購物大手大腳,吃飯只挑新鮮的入口,不愿吃剩菜。我一下子想起了自己的外婆和母親,忍不住感嘆:縱使隔著一個大陸,天下母親同屬一個物種,生活習(xí)性大同小異。一路活過艱難時代,生養(yǎng)眾多,年輕時養(yǎng)成的節(jié)儉習(xí)慣已經(jīng)滲入她們的毛孔里,后面再好的日子也無法將其抹除。時代把她們拋下了,她們只能緊緊抱住記憶這塊漂木。

走進老母親的屋里,只見迎面一張木桌上放了兩口大鋁鍋,一口鍋里裝的是混煮青菜,西藍花胡蘿卜西紅柿豆角——都是早上我們在市場里買的。另一口鍋里裝的是主食,一種由玉米、土豆、地瓜葉子、豆子和香蕉搗成的糊糊。普莉希拉給眾人各盛了一大碗糊糊,又讓大家自己從鍋里舀青菜。沒有湯,糊糊干澀,難以下咽。第一口就噎住了,堵在心口生疼,只覺得臉上貼滿了目光,極是窘迫。身邊沒有礦泉水,也不好意思問他們討水喝,只好默默地用唾沫把那口糊糊硬送了下去。終于把糊糊平安地送到了胃里,才漸漸體會出口中的清香。后來就長出了經(jīng)驗,知道對付這樣的糊糊要小口小口地吞入,在嘴里停留幾秒鐘,等待著口水聚集,才慢慢地送下。

旺吉魯家族在肯尼亞人中生活水準(zhǔn)應(yīng)該算是中上,這天的伙食已經(jīng)是待客的規(guī)格,卻依舊不見肉。大嫂曾經(jīng)告訴我:肉在這里是稀罕貨,一個月大概只能吃上幾回。羊肉最貴,牛肉其次,再往下是雞肉。豬肉不算在內(nèi)——因宗教信仰之故,他們不食豬肉。在不靠海的內(nèi)陸,最貴的當(dāng)數(shù)水產(chǎn)。

旺吉魯家族最早是以經(jīng)營咖啡種植園為生的。由于肯尼亞海拔高,咖啡味偏酸,再加上當(dāng)?shù)厝似毡槿狈I銷經(jīng)驗以及政府年年飆升的苛捐雜稅,大批咖啡種植園破產(chǎn)。電影《走出非洲》里的女主角凱倫·布里克森,就是因為咖啡生意失敗而被迫離開肯尼亞的。旺吉魯家族的咖啡業(yè),也沒有逃過這個厄運??Х壬獾归]后,家庭的收入來源,就轉(zhuǎn)移到了畜牧業(yè)上。可惜普莉希拉的父親三十多年前就去世了,留下七個年幼的兒女,靠母親販賣蔬菜水果為生。母親每天三點鐘就起床,把地里收采的西紅柿、水葫蘆、地瓜、香蕉、甘蔗和百香果,背到市場轉(zhuǎn)賣,靠蠅頭小利,養(yǎng)活了一大家子人。至今母親還在家門口擺個小攤,賣點零七雜八的小東西?!八褪窍矚g錢從手里經(jīng)過的感覺?!逼绽蛳@嬖V我,語氣里有一絲小小的無奈。

吃完午飯,大哥領(lǐng)我們?nèi)タ刺锢锏那f稼。半路上碰到了一位女子,頭上包著一塊淡紅色的頭巾,五官神態(tài)很像我在凱倫·布里克森故居墻上看到的一張非裔女模特的樣子——原來她是尼爾卡的媽媽,旺吉魯家族第三個兒子的妻子,也就是普莉希拉的三嫂。我來自大家族,我母親有十位兄弟姐妹,我父親有七位兄弟姐妹,表親堂親的數(shù)目多如繁星,數(shù)不勝數(shù)。記名字和輩分,是我從童年就開始苦練的功課。所以尼爾卡一介紹她媽媽,我立刻就明白了她在這個家族的蜘蛛網(wǎng)中的哪個網(wǎng)格。

尼爾卡的母親中等個子,身材在生兒育女的過程中已經(jīng)走樣,但面部皮膚緊致,笑起來的樣子有幾分羞澀嫵媚,與尼爾卡的高大碩健開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她允許我給她拍了幾張照片??吹秸掌?,我很有幾分失望。不知為何我眼中的絕色非洲女子,一旦留在二維的相片中,卻總顯得姿色平平,仿佛我明明看見了一張大面值的紙鈔,等捏在手里,卻發(fā)現(xiàn)只是一張零票。不知是鏡頭欺騙了我,還是眼睛欺騙了我。其實眼睛也是鏡頭,一種任天下什么智能技術(shù)也無法超越的極品高清鏡頭。如此一想,唯一可以質(zhì)疑的,就是我的審美了。

我們順便拐進尼爾卡的家里看了一眼。顯而易見,長子的家境要比后邊的弟妹們強了許多。尼爾卡家里燒飯不用沼氣,而是用木柴,廚房的泥地上堆滿了隨地?fù)靵淼碾s樹枝。屋里的擺設(shè),更是擁擠簡陋。和那位當(dāng)牧師娘的妯娌相比,尼爾卡的母親顯然沒見過什么世面,除了幾句招呼語,幾乎不會英文,話很少,嘴里嚼著不知是什么草葉,不停地點頭微笑。尼爾卡站在我和她母親中間,并沒有多少穿針引線的熱乎勁兒,話就自然而然地走到了盡頭。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尼爾卡的小外甥總是待在大外公家里不肯回家,連兩歲的孩子都已經(jīng)知道哪里的日子好過。

“現(xiàn)在已經(jīng)好多了,小時候我們住的是土屋,墻上挖個洞,就是窗戶。”尼爾卡輕聲對我說。

后來我們又在路上遇到了尼爾卡的父親,皮膚黝黑,身材瘦小,佝僂著腰背,手里攏著一捆柴火。一個地地道道的莊稼人。尼爾卡沒有給我們作正式介紹,就領(lǐng)著我們從他身邊走過了。

……

(節(jié)選自《北京文學(xué)》2025年第2期)

(本文出現(xiàn)的名字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