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際與情感的糾葛——關(guān)于林東林短篇小說《原地穿越》
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承認(rèn),愈是進(jìn)入現(xiàn)代社會,科學(xué)技術(shù)愈是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類的生活狀況。即如文學(xué)意義上的“穿越”小說這一語詞,就與網(wǎng)絡(luò)的出現(xiàn)緊密相關(guān)。有了網(wǎng)絡(luò),才會有網(wǎng)絡(luò)文學(xué)。有了網(wǎng)絡(luò)文學(xué),也才有了“穿越”小說這樣的一種說法。此類小說中,主人公往往會由于某種特別的緣由而離開原本生活的年代,穿越浩大遼闊的時空之后,抵達(dá)另一個時空,或遙遠(yuǎn)的古代,或異域他鄉(xiāng),或別一種異界,在新的時空里展開一系列以情愛為主線的故事情節(jié)。雖然沒有從林東林那里得到證實,但他這個短篇小說標(biāo)題中“穿越”二字的靈感,大概率會是來自“穿越”小說的啟發(fā)。相比較而言,林東林的別出心裁處在于,他在這個短篇小說中所實現(xiàn)的,竟然是多少帶有一點自相矛盾色彩的“原地穿越”。由此生出的一個疑問很顯然就是,既然身在原地,那怎么還可以穿越呢?卻原來,林東林這里的所謂“穿越”,乃是立足于當(dāng)下回望既往歲月行為的一種形象化表達(dá)。
事實上,《原地穿越》看似篇幅簡短,但作家以一種不僅明快、俏皮、幽默,而且飽含濃郁生活氣息的語言,格外敏銳地觸及了當(dāng)下時代與情感相關(guān)的若干重要社會問題。比如,年輕人的恐婚、拒婚與不婚。敘述者“我”,也即陳必勝,就是這樣一位不愿意觸碰婚姻問題的大齡青年。正因為他遲遲沒有結(jié)婚,所以他經(jīng)常被年近七旬的父親逼婚。只要一見面,父親就會三句話不離本行地直奔主題,逼問兒子:“最近有什么動靜沒有???”父親在婚姻問題上的如此執(zhí)著,很顯然與他們那一代人強(qiáng)烈的傳宗接代觀念緊密相關(guān)。正是從如此觀念出發(fā),父親在強(qiáng)調(diào)自己的身體看似日漸衰弱的同時,也每每強(qiáng)調(diào)自己無法向早逝的妻子交賬:“要是那樣,到了底下你媽問起來,兒子結(jié)婚沒,孫子長什么樣啊,我該怎么交代??。磕阏f我該怎么跟她交代?”這里所隱含的一個問題,就是陳必勝到底為什么對婚姻問題采取排斥的態(tài)度。除了流行趨勢的影響之外,我以為,也還有父親他們那一代人不理想婚姻狀態(tài)留下的心理陰影。常規(guī)的意義層面上,是陳必勝他們不愿意“像上一代那樣,早早就結(jié)了婚,早早就生了孩子,早早就自己把自己給拴死了”。更具體地說,則是因為陳必勝打小所目睹的,就是父母親那樁婚姻極不和諧的一面:“他們倆針尖對麥芒地吵了大半輩子,只有在對付起我來的時候一直都很齊心協(xié)力,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配合得天衣無縫——那才真叫‘珠聯(lián)璧合’?!庇酶赣H自己的話來說,他們夫妻倆之所以總是吵鬧不休,主要是因為根本就談不上什么愛情:“你應(yīng)該知道的,你肯定知道的,我和你媽,我們之間從來就沒有這個,在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也沒有,真的,一丁點兒都沒有?!辈粌H如此,因為缺少相應(yīng)的情感做依托,身為公交車司機(jī)的父親,一度對生活特別絕望:“老實說,就是后來有了你,我不是沒想離開過這個家,這三十多年里,有時候在外面開著車,開著開著,我甚至希望就這么開下去,開到一個我也不知道的什么地方?!碑?dāng)然。在更具有普遍性的陳必勝這一類人之外,年輕人當(dāng)中也有趙清歡這樣因特殊情況而不結(jié)婚的一類個體存在。
很大程度上,正因為年輕人的恐婚、拒婚已經(jīng)成為普遍現(xiàn)象,才會有解放公園“相親角”的出現(xiàn)和存在?!跋嘤H角,我知道解放公園里的那個相親角。一到周末,就會有不少父母跑過去,一天到晚地蹲守在那兒,每個人面前都立著一塊標(biāo)滿了年齡、身高、體重、學(xué)歷、收入等各種信息的塑料牌子,在賣菜一樣地兜售著他們的子女……那兒從來都不是一個能解放人的地方——如果說婚姻是墳?zāi)沟脑?,那么至少有一半墳?zāi)故悄菢拥母改笧樗麄兊淖优诔鰜淼摹薄H绱饲樾?,完全可以被看作現(xiàn)代意義上的另一種“包辦婚姻”。這些渴盼著兜售子女的父母,根本就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子女也都屬于情感動物。
年輕人的恐婚、拒婚、不婚問題之外,《原地穿越》觸碰到的另外一個情感方面的社會問題,就是老年人的婚戀現(xiàn)象。只因為和父親每一次見面都會被催婚,陳必勝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只好答應(yīng)去和那個名叫趙清歡的女子見一面:“不不不,并不是我妥協(xié)了,或者想跟那個也被她媽急著推銷出去的女孩子碰碰緣分,而是想讓我爸死了這份心,到時候就是說自己沒看上對方,或者對方?jīng)]看上自己,他也就不會再拿這個事來煩我了——最起碼能消停一陣子了?!边@樣一來,自然也就有了融園咖啡館里陳必勝與趙清歡在父母陪同下的那一次相親場景。陪同陳必勝的,是父親老陳,陪同趙清歡的,是母親王老師。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出乎意料的一點是,陳必勝和趙清歡兩位年輕人的相親沒有搭上線,到最后,真正產(chǎn)生了感情的,反倒是年近七旬的老陳,和那位比他的年齡整整小了一輪的王老師。從那次約會結(jié)束,到這一年的冬至,僅僅過去了差不多半年時間,為了解決各自子女的婚姻問題,在彼此接觸的過程中,老陳和王老師他這一對鰥寡老人,反倒萌生出不可遏制的熾烈愛情。這樣一來,也才有了陳必勝和父親老陳那次酒后的對峙與沖突。
到了冬至那天,雖然陳必勝百般推脫,最終還是卻不過情面地和父親面對面坐在一起了。沒想到的是,這一次的父親果真信守承諾,自始至終都沒有表現(xiàn)出一點催婚的意思。一番吞吞吐吐地顧左右而言他之后,借助那點酒勁,父親終于坦白了自己想要和王老師結(jié)婚的想法:“一開始吧,一開始我壓根兒就沒往那方面想,只是后來,后來我不是一直在跟她聊你和她姑娘的事情嘛,后來聊多了,聊深了,那么一來二往,慢慢就覺得……你看,其實我跟她還是挺合適的,她也屬虎,今年五十六,雖然比我小了一輪,不過也是單身,她已經(jīng)離婚七八年啦……”“她,她也覺得挺合適的,她還問過她姑娘,她沒意見,她聽我們的,我不知道你什么想法,你,你也不會反對吧……她自己有房子,有退休金,我也有,不用你們操什么心,她搬過來,我搬過去,都行……”與父親在自己的情感問題上表現(xiàn)出的那樣一種急切催婚的態(tài)度方式相比較,面對父親情感上的如此強(qiáng)烈的要求,陳必勝給出的直接回應(yīng),竟然是其實并沒有多少道理的堅決反對。在陳必勝的人生詞典中,從來都沒有想到過父親老了,居然還會來這一出:“我從來沒想過這個,我想過以后把他接過去,想過讓他跟我和未來的那個她一起生活,想過讓他在那個家里和未來的小孫子或者小孫女共享一番天倫之樂,甚至想過把他送到康養(yǎng)中心,但是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從他、從這個家里繼承過來的那些東西,也不會讓我那么去想。所以,我不可能接受這一點,無論是站在我自己的角度,還是站在我媽的角度,我都不可能接受?!痹趶?qiáng)烈地表達(dá)了自己的不同意見之后,陳必勝在一怒之下,推門沖到了樓下。正是在父親行為的激烈刺激下,站在樓下也即公交大院里的陳必勝,不由自主地陷入對既往人生場景的回憶之中。小說標(biāo)題中的“原地穿越”,毫無疑問由此而來?!皬慕瞪谀抢锏阶詈箅x開那里,我一共在那里度過了十九年——作為父母唯一的兒子,我當(dāng)然知道他們在這十九年里是怎么過來的”。正如父親自己強(qiáng)調(diào)的那樣,在陳必勝真切的記憶中留下的,也只是父母之間無休無止的吵鬧情形:“他和她,他們要么吵架,吵得天翻地覆,要么不說話,說,也只是最基本最必需的。我知道,我當(dāng)然知道,我是那種生活的見證者——甚至是參與者。但是我不知道他到底想要什么,也不知道她到底想干什么?,F(xiàn)在,坐在這里望著那扇窗戶的這個時刻,我好像才看清了點兒什么,以及到了今天我爸還在尋找著點兒什么,那點兒什么對他來說又意味著點兒什么?!眴栴}的關(guān)鍵在于,盡管在原地穿越的過程中,陳必勝已經(jīng)明確認(rèn)識到父母親之間其實從來就沒有過真正的愛情,但他的情感上依然轉(zhuǎn)不過彎來,依然無法接受年邁父親與王老師的結(jié)婚要求。就這樣,一直到父親因他的不理解而酩酊大醉,到父親的同事老孫給他專門打來了電話,他才在對父親備感陌生的同時(“越看,我越覺得不認(rèn)識躺在這里的這個人,他一點點兒地陌生起來”),終于克服自己的心魔,下定決心接受了父親和王老師的這一情感現(xiàn)實。
青年作家的一個短篇小說,既關(guān)注年輕一代的恐婚、拒婚、不婚問題,也聚焦老年人的婚戀現(xiàn)實,同時還深度思考表現(xiàn)情感問題上的代際沖突,林東林的《原地穿越》因此而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