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江南》2025年第1期|智啊威:魔居(節(jié)選)
來源:《江南》2025年第1期 | 智啊威  2025年02月07日08:18

●推薦語

小說講述了主人公“我”與老夢等人共同創(chuàng)辦魔居的經(jīng)歷。魔居是一個免費收留流浪者、醉漢等無家可歸或有家不歸之人的空間,旨在提供一個沒有各種規(guī)矩和限制的庇護所,讓每個人都能在這里找到歸屬感。魔居的創(chuàng)立為“我”和老夢等人提供了一個精神上的避難所。在這里,人們可以放下世俗的煩惱,與形形色色的人交流,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和關愛。魔居成為了一個精神上的療愈之地,幫助“我”和老夢等人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和意義。然而,隨著魔居的運營,各種問題也逐漸顯現(xiàn)。魔居也許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然而路漫漫其修遠兮,只能留待人們慢慢求索。

到了后半夜,鴨脖開著那輛比他年齡都大的五菱宏光,老夢坐在副駕上,穿行在酒吧一條街:車速緩慢,六只眼睛像探照燈,尋找那些喝醉后躺在街邊睡覺或正在吐酒但顯然已經(jīng)沒有多少意識的人,一旦發(fā)現(xiàn),就迅速推開車門,沖過去,拍拍對方的肩膀說,走,帶你回魔居睡覺。不等對方開口,我們三個就架著他往車上抬,好多人的酒就是這樣被嚇醒的,大叫著掙脫出去,在深夜的街頭尖叫狂奔。

我們從來不追,跑掉后就繼續(xù)去尋找下一個。只要不遇上刮風下雨,幾乎每晚都能往魔居帶回去一兩個。

真給睡了?

咋能這么想呢?當然,也不止你一個人會產(chǎn)生這種疑惑。我記得剛干這行那會兒,有個男的,三十來歲,正抱著一棵樹在吐酒,我們一片好心走上前,拍拍他說,走兄弟,帶你回魔居睡覺。他抬起頭,一臉的不可思議,你們說啥?

帶你回魔居睡覺。

一起?

對,一起。

這么多人?

放心,都是好人。

那家伙咬著嘴唇,低著頭思考了一會兒,用期待又略顯緊張的嗓子發(fā)出一聲“嗯”,然后就主動上了我們的車。

他還挺講究,一到魔居就要先洗澡,洗澡時還說香皂不行,要用沐浴露,洗完澡還要擦身體乳。這東西我們哪有啊,老夢有點不耐煩,說他比女人事兒還多。他哼了一聲,像小姑娘撒嬌,把我們幾個嚇一跳。

把他安頓好后,我們三個開著車又出去了,萌萌肚子不舒服,就留在了魔居。那天太晚,沒有再找到醉漢或流浪者,我們幾個一合計就去喝了酒,第二天天亮了才迷迷糊糊回到魔居。結果那家伙很生氣,罵我們幾個是大騙子,沒誠信!罵完把門一摔就氣呼呼地走了。

萌萌說,那人一宿沒睡,等了你們一晚上。

我們幾個面面相覷,這才意識到,是那家伙想多了。他以為我們看上了他,把他領回來又讓他獨守空房。哎,這事兒整得!不過隨著魔居經(jīng)營的時間越來越久,這倒也成了稀疏平常的事兒。

魔居成立于二零一七年,創(chuàng)意是老夢想的。剛認識他那會兒我還在讀大學,某天在公眾號上看到一篇他的游記,寫得輕松幽默,又帶著異國他鄉(xiāng)的落寞和感傷,那時候我就預感,以后我們大概會成為好朋友,果不其然,后來一切都應驗了。

要了解魔居,肯定繞不開老夢,他是魔居的靈魂人物,初中沒有讀完,就踏入社會,在汽修店干了兩年學徒,處處受氣,師傅也不教真本事,總防著他。老夢覺得沒意思,心一橫,撂了挑子,拿著攢下來的八千塊錢開始環(huán)游中國。為了省錢,他通常只買一站的火車票,上車就往硬座下面鉆,這樣檢票員來了也發(fā)現(xiàn)不了。為了免費逛景點他還給自己辦了一個假的殘疾證,即便已經(jīng)很省了,八千塊錢也不經(jīng)花。每當快沒錢的時候,他就在下一個城市停留,干幾天兼職,攢夠了路費再繼續(xù)走。

有一次在公眾號上,我看到他到了柬埔寨,湄公河畔的獨立廣場,視頻中有很多灰白相間的鴿子,在人們腳下悠然散步,有時會成群結隊飛起,盤旋在湄公河的上空。老夢神情冷峻,站在河邊,天是陰的,風很大,水浪不停撞擊堤岸,發(fā)出破碎的聲響。老夢對著風中的湄公河,大聲朗誦美國詩人艾倫·金斯堡的《嚎叫》,那畫面令人感動又向往。

在這之前,我不止一次跟老夢微信留言,說等有機會了,也想跟他一起走走。老夢回復了一個微笑的表情包,別的什么也沒有說。他或許知道,在這世上,我背負的枷鎖太多太重,一時半會兒根本掙不脫。

大學畢業(yè)后,爸媽四處求人、送禮,最后終于以合同工的身份,把我送到了移聯(lián)公司,當時很多親戚都羨慕,因為這份工作比較穩(wěn)定,體面,收入又高。其實他們不知道,我僅僅是個合同工而已。只是爸媽不讓我對外講,怕說出去影響我以后找媳婦。

等我進去后才發(fā)現(xiàn),工作有多么滑稽無聊:為了應付領導檢查,每天都在加班加點做表格,填一些假數(shù)據(jù),然后再做一些表格、文件,使原本的假數(shù)據(jù)看上去更逼真。每天一早出門,回到家?guī)缀醵际窃谕砩鲜c以后了,唯一的快樂和期盼就是洗漱完躺在床上,打開老夢的公眾號,看他今天到了哪里,有沒有更新文章。

老夢的文章一般都會配有照片或視頻,整篇讀下來,仿佛跟他行走了一趟,那感覺真好,就是太短暫,隨著文章結束,自己一下子又跌回了現(xiàn)實的泥潭,有一種強烈的無力和挫敗感。

每天,我騎電動車上班或下班的路上,在滾滾的車流和人流中穿行,感覺自己渺小、無力,隨時都可能被迎面的風吹得四分五裂、蕩然無存。有好幾次,我在上下班必經(jīng)的大橋上停下來,望著波光顫動的水面,想到自己從小到大,仿佛就是為了找一個好工作,才到這個世上來的。而一旦開始工作,往后結婚生子送葬,都要在工作的夾縫中,靠請假來完成。想到這,我突然覺得一點意思都沒有,想從橋上跳下去,一了百了。但轉念想到我媽,又不忍心那樣做。

我騎上車,繼續(xù)往前面走,走著走著,眼淚就涌了出來,我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我不知道我為什么哭。

那段時間我的情緒低落,每天下班回家一句話不說,把自己關在屋里發(fā)呆,有時候我媽在身邊喊我都聽不見。漸漸地,他們兩個也意識到了不對勁兒,直到有天晚上,我媽走進我的房間,挨著我坐下,拉住我的手,問我最近下班回來為啥也不說話,發(fā)呆的時候都在想什么。

總想從樓上或橋上跳下去。這句話脫口而出的那一刻我就后悔了,但是如果讓時間倒回到她發(fā)問的那一刻,我大概還會這么說。

我從屋里走出來,聽到她的哽咽,那哭聲斷斷續(xù)續(xù),顯然,她在極力捂自己的嘴,聲音最終還是從指縫里漏了出來。

爸媽帶我去看心理醫(yī)生,我內心很抵觸,但還是去了,唯獨醫(yī)生開的藥,我一顆也不肯吃,我媽又哭了幾回也沒用,我爸有一次甚至一手箍著我的脖子,一手抓著五彩繽紛的藥片往我嘴里塞。你給我吃下去!死也給我吃下去!他咆哮著,像發(fā)了瘋。我媽趕緊撲上來拉他,但他力氣太大,根本拉不住。而我呢,就瞪大眼睛盯著他,嘴巴緊閉,被他摳出了血,也不在意。后來我爸終于扛不住了,一下子疲軟下來,躺在地上,把藥片塞到自己嘴里,一邊嚼一邊打自己的臉,說,造孽啊,我造孽啊。

我媽怕我出事兒,不讓我再去上班。我每天待在家里,心情煩悶的時候去門口的公園,無一例外,她都會跟著一起。好多次,她想跟我交流,又欲言又止。她不知道該從哪開口,更怕一開口說錯話,讓我的情緒更糟。有一次走著走著,我突然握住她的手,那么瘦小、孱弱,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她手背上的血管在我手掌里的顫動。

我媽個頭比我低很多,我停下腳,她順手抓住我的手臂,臉貼在我的胳膊上,開始哭。她的白發(fā)又多了一些,從頭頂朝四周擴散,我心里挺不是滋味,尤其想到自己活著活著就活成了她的一塊心病。

這種狀況持續(xù)了好長一段時間,直到某天我媽從姑姑家回來,臉上掛著少有的喜色,跟我爸嘀嘀咕咕說了好半天,也沒聽見他們在說啥。

吃過晚飯,我媽走進來,先是說了點別的,然后扯到了我表妹,說她今年才十五歲,厭學,整天待在家里,不說話,從早到晚都抱著手機不撒手,后來我表姑夫把她送到了西林寺,參加了為期十天的內觀,結果回來后整個人大變樣,氣色好了,人樂觀了許多,也愿意跟人交流了。要不你也去試試?不要錢,還管吃管住。我媽小心翼翼地說。

我當時還不知道啥叫內觀,后來在網(wǎng)上查了查,才知道,內觀是印度最為古老的一種禪修方法,通過靜坐的形式,觀察自己的呼吸來提升定力,然后再慢慢觀察自己的身心實相,洞見一切煩惱的根源,并從中解脫。

我對此并不感興趣,答應去那里純粹是想給日漸憔悴的媽媽一點心理安慰而已。

臨出發(fā)的時候,我還給老夢發(fā)微信,說我要去西林寺待一段時間,他問我是不是要出家當和尚。我開玩笑說,是呀,準備出家當和尚去了。

好事。

這也是好事?

這世上有壞事嗎?如果有,那一定是心態(tài)和認知的原因,而不是事物本身。

老夢講話總這樣,看似云里霧里,仔細一品又很有見地。我也沒跟他多聊,因為我還要收拾行李,明天一早就要出發(fā)去西林寺內觀中心了。

錄取通知上說,內觀為期十天,不準使用通訊設備,而且要求參與者全程禁語。這種方式很特別,我還從來沒有過這種體驗。一路上,我爸一直耷拉著臉,他對我去寺院參加內觀很排斥。在他的認知觀念里,我年紀輕輕去寺院,差不多就等于出家當和尚了,即便我媽反復給他解釋,也依舊沒能把他的顧慮全部打消。

你要是出家當和尚,我跟你媽就一起吊死!去的路上,我爸看著車窗外閃過的群山和稻田,說出了這句話。我媽趕緊用胳膊肘捅他,都這時候了,你還給孩子制造心理壓力啊?我爸沒有吭聲,也沒有轉頭。窗外的天快要黑了,霞光正一點點剝落它的色彩,山中的房屋陸續(xù)亮起了燈,像神獸的眼睛。

我不知道該怎樣回答我爸,這些年我們之間的對話屈指可數(shù),但火藥味十足。我不知道我對他毫無耐心的根源是否源于童年的遭遇,那時候他簡直就像一個魔鬼,一點不順心就掀桌子摔板凳,有時候我什么也沒做就會莫名其妙遭到一頓毒打。狀況一直持續(xù)到我十五歲:那天放學回來,不知道啥原因他又生氣了,冷不丁踹了我一腳,見我拿眼瞪他,嗷嗷叫著跳上來又要打我。這一次,我沒有抱頭蹲地上任他打,而是順手拎起一個板凳,朝他砸去。他伸出胳膊擋了一下,胳膊上瞬間泛起淤青。媽的,反了你!他正要沖上來的時候,我拎起第二個板凳就砸了過去,他捂住頭,哀嚎著,血從指縫里往外冒,后來還是他自己打的120,叫了救護車。

從那以后,我爸像一只被閹割后又拔掉牙的老虎,再也沒有了往日的氣焰,在家里做事說話也開始畏首畏尾。我倆的關系自此愈加疏離、冷漠。最近幾年,他頻繁向我示好,有時甚至有點卑躬屈膝,這樣一來,反而更令我厭惡。我媽也不止一次對我說,那幾年,你爸做生意賠得很慘,所以脾氣差了點,但畢竟都過去了。我媽顯然還在為他開脫,言外之意就是他為了這個家,也不容易,希望我能對此多一份理解和體諒。

永不原諒。每次,我都言簡意賅,回復我媽這幾個字。那一刻,她眼中溢滿哀傷,仿佛要掉下來。

分別的時候,我媽一直抹眼淚??奚赌兀@又不是出家,十來天就回去了。我用手擦去她臉上的淚,又很快有新的溢出來。你要是出家當和尚,我跟你媽就一起當場吊死!我爸冷不丁又撂下這句話,頭也不回地走了,把我媽夾在中間,她拍了拍我的胳膊,說我們回去啦,你一定要照顧好自己。說著,就提起行李,著急忙慌去追我爸。

爸媽離開的那個下午,我在寺院門口站了很久,望著暮靄彌漫的群山,有一種悵然若失的輕松和愉悅。

內觀課程正式開始后,我每天早晨四點起床,在禪堂或自己的房間靜坐,按照老師的引導,感受“呼”和“吸”之間身體或情緒的變化起伏,并逐漸開始觀察體內的景象。六點半開始吃早飯,八點到十一點在禪堂共修,其間會有老師講解一些有關靜坐時的方法和要領。中午十二點吃午飯,然后接著在房間或禪堂靜坐,下午三點多會有老師過來講解一些東西,并有一個短暫提問環(huán)節(jié),晚上九點熄燈睡覺。

內觀期間,全程禁語,即便下課后,在寢室或路上遇見道友,也不用說話,這一點倒令我輕松。除此之外,不能玩電子產(chǎn)品,甚至紙質閱讀也不可以,寫東西也不行,說白了,就是除聽課和靜坐、吃飯睡覺之外,別的事一律屏蔽、禁止,老師說,這樣能減少我們對外物的依戀,繼而提升專注力,更有益于內觀。

剛開始我還有一點新鮮感,后面就坐不住了,越想按照老師的指引調整呼吸,內心就越散亂,有好幾次想半途而廢,干脆回家算了,但轉念一想,家里并不比這里更好過。

為了調整狀態(tài),不上課期間,我最喜歡坐在大殿的一側,看絡繹不絕的信眾前來上香,煙霧繚繞中,誦經(jīng)聲裊裊不絕,一種莫名的寧靜和放松環(huán)繞著我。有時候我起身,仰望山上那座高聳的巨佛,內心會不由自主升起一種莊嚴的情緒。那一瞬間突然覺得這里真好,唯一遺憾的是天天要吃素,想到這,又不禁生出一種失落感。

內觀結束后,我心態(tài)上的確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但不是很大,提著行李走出寺院的時候,內心還有一些猶豫,因為內觀期間,聽信眾說寺院里有很多義工,那一刻我突然生出一絲留下來的念頭,但想到寺院天天吃素,我實在有點不習慣,就下了山。

剛回到家的那幾天,我狀態(tài)不錯,話也比過去多了,我爸媽都很高興,只是沒幾天,眼前的一切又變得索然無味了起來,看什么都灰蒙蒙的,給人一種暗無天日之感。每次鼓足勇氣走出家門,看到汽車和人流交織一片,街道像堵塞的血管,腦袋又漲又疼,感覺隨時都可能轟然炸裂。

在這期間,我不斷給老夢微信留言,說我病了,很嚴重的那種,但老夢一直沒有回我消息,我閑著沒事兒,就把他的公眾號從頭至尾又看了一遍,越看越羨慕。忍不住再次給他留言說,老夢,每次看你的公眾號,我真的既羨慕又自卑,羨慕你生活的強度和真實、你的艱難和歡樂,對比而言,我的生活疲軟透了,像死水,一點漣漪都沒有,最悲哀的是,我又搞不清,問題究竟出在哪里。今天我跟他們說,我想去寺院當義工,我媽問我去多久,我沒吭聲?,F(xiàn)在我爸正在客廳發(fā)脾氣,碗碟破碎的聲音尖銳又刺耳,伴著桌椅板凳被踢翻的聲音。我知道他想阻止我,但這是不可能的事了老夢,我早已不再是小孩子??衫潇o下來的時候我又想,寺院真的非去不可嗎?去那里干嗎?真的,沒有答案,我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咋辦啊老夢,救救我!

老夢一直沒有回復我,半個多月后,我決定去西林寺做義工。那天我爸沒有送我,我媽陪我走到車站。天有點冷,彼此都穿著厚厚的棉衣,走得緩慢又笨拙,她整個人都皺縮著,寒風把臉上的苦難割得更加刺目、幽深。

你跟我一塊去吧媽?

走不開,真的。她的目光望著雪地上越陷越深的汽車,一直沒有直視我的眼。

車發(fā)動了,站臺上的她搖搖晃晃,跟著車跑了幾步,揮手的時候險些栽倒。那張被離別和憂慮占滿的臉,在車子的提速中很快隱去,一瞬間我心里空落落的,有一股訣別的意味涌上心頭。

在寺院做義工的日子倒很簡單、自在,比內觀的時候輕松多了,而且還能玩手機看書。平日里,我負責在后廚幫忙,干些洗鍋切菜的活,我喜歡這樣的工作,不用動腦子,很多時候只是下意識地洗啊切啊,思緒早就跑到了九霄云外。得空的時候我還是喜歡去大殿前看信眾上香、叩拜、喃喃自語。有時候我會在那里坐很久,順便翻翻老夢的朋友圈和公眾號。很奇怪,那一段時間他一直沒有更新,直到幾個月后,他突然發(fā)了一條朋友圈說:瘋瘋癲癲的媽媽走了,從今往后,她將在天上永遠看著我。過去十年,我用雙腳流浪了中國512座城市,為了生存在全國各地換了362份兼職,大家都以為我喜歡在路上的感覺,其實我最大的夢想是能有一個家,遮風避雨,不再流浪,不再無家可歸,和母親一起好好生活。而如今她走了,我還厚顏無恥地活著。

看到老夢的朋友圈,我趕緊給他打電話過去,結果他沒接。幾天后的一個晚上,我正要睡著的時候,手機響了,是老夢打來的。他開門見山,說,腿子,我要做一個空間,名字都想好了,叫魔居,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一起弄。

什么魔居?

簡單來講,就是找一個房租便宜的地方,租個房子,誰都可以來這里住,免費的,里面的食物酒水也都是免費的,前提是如果有這些東西的話。

錢呢?

什么錢?

就是維持魔居運轉的錢。

這是最他媽無關緊要的,我又不是做生意,我考慮這干啥?

沒有錢怎么做起來?

如果做不起來,那是我能力不夠,是我找不到那么多的錢和資源,或者說是我的強度不夠,是人們還沒到這里來。就這樣,具體是否可行,我想試試。

聽上去很不錯,但你想做成什么樣子?

我更希望它是一個收留所,一個示范基地,一個榜樣,一個沒有規(guī)矩和限制的地方。那些無家可歸,或有家回不去,乃至無處可去的人,都可以來這里住,住一晚可以,住一個月也行。在這里不存在組織,只有人的聚合,人永遠是目的。而且在這里不制定任何規(guī)則,唯一的規(guī)則就是吃完飯自己洗碗。這要求不過分吧腿子?

有點像一個烏托邦。

絕不打造一個烏托邦!只有那些自以為聰明或極端狡猾的人才會打造一個烏托邦,為了那些或多或少不可告人的目的。在魔居,絕不存在任何權威或權力,對其中的人進行保護、審判或驅趕。

你還挺有善心的老夢,這事兒功德無量,我跟你一起弄。

功德無量個狗屁啊?腿子,你記住,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增強我,或者說完成我,哪怕是很虛幻、虛偽的那個我。

老夢講的,我沒怎么聽明白,但即便如此,我還是當即就答應了下來,因為那時候我也在寺院待膩了,總想換一種生活,又毫無方向,而老夢的來電,就成了冥冥之中的一種指引。于是,第二天一早,我?guī)е鴥H有的三千五百塊錢,坐上了去霧城的火車。

魔居就在霧城的老城區(qū),馬坡街上,房子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六層樓房,當時在霧城這里可是富人區(qū),現(xiàn)在則破破爛爛,一下雨地上污水橫流,跟印度的貧民窟沒什么兩樣。但我和老夢對這房子倒很滿意,因為便宜,一個月房租才六百五。

剛租下來的時候房間很臟很亂,我和老夢一點點清理收拾,每天干到筋疲力竭,有時候連澡都來不及洗,就躺在沙發(fā)上睡著了,醒來后隨便弄點吃的,然后讀書,或接著收拾衛(wèi)生。

老夢留著長發(fā),寫詩,讀哲學,堅信世界上唯一的真理就是少扯蛋,多踐行。因此他干起活來確實賣力,只是干著干著來了靈感,就要關起門寫詩,有時候寫到深更半夜,頭發(fā)雜亂,樂呵呵從房間里走出來,我以為他又完成了一篇杰作,結果他說,寫了一首長詩,六十多行,但不滿意,全他媽撕了。說著,他又開始收拾房間。

費那么大勁兒寫的東西,說撕就撕掉啦?

這世界上不缺那一泡臭狗屎。他抬頭望著我,極認真地說。

房子收拾停當后,老夢在客廳走來走去,若有所思。

你在想啥?

缺點東西?

缺啥?

缺書!這世界怎么能沒有書呢,魔居怎么能沒有書呢?在這里弄一個書墻怎么樣?老夢指著正對門的那扇墻說。

那一瞬間,我眼前甚至浮現(xiàn)出了魔居里有很多很多書,熟悉或陌生的朋友,坐著或站著,在那里讀書的場景。只是那景象很快就變得渙散不清了,我眼里的光也跟著熄滅。剛交完一年的房租,我們幾乎身無分文了,哪還有錢買書。

……

(全文詳見《江南》2025年第一期)

【智啊威,1991年生于河南,曾出版小說集《解放動物園》,有小說在《天涯》《江南》《山花》《小說月報·原創(chuàng)版》《作品》《中國作家》《青年文學》等期刊發(fā)表,并有部分作品被《小說月報》《中華文學選刊》《長江文藝·好小說》等選刊轉載,獲獎。2023年參學于嵩山十方?!?/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