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短劇流行,微型小說迎來發(fā)展新天地?
當短劇流行,同樣以篇幅短、強情節(jié)為特點的微型小說能否成為其文學基礎?第二十二屆中國微型小說年度獎(2023)暨首屆中國微型小說學會金荷新媒體短片排行榜近日在江蘇鎮(zhèn)江宜園江蘇網絡作家村舉辦頒獎儀式,業(yè)界認為,這可能是微型小說“牽手”微短劇邁出的第一步。
微型小說,又叫小小說、袖珍小說、微信息小說、超短篇小說、掌篇小說、一分鐘小說,字數一般在千字以內。中國微型小說學會1992年9月在上海成立,與時代同步的鮮明色彩、現(xiàn)實主義的深沉氣質、浪漫主義的精神追求,讓微型小說建構了中國文學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在中國文壇,不少知名作家是微型小說高手。已故上海資深出版人郟宗培曾回憶,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他前往解放軍藝術學院組稿,收到一篇莫言的微型小說,并以莫言本名管謨業(yè)在《小說界》發(fā)表。后來,莫言擔任過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大賽終評委。馮驥才則以微型小說集《俗世奇人》摘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這是微型小說第一次獲魯獎。
中國微型小說年度獎自設立以來已走過二十二年歷程,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微型小說作家,為微型小說創(chuàng)作者提供展示才華的平臺,推動這一文體的發(fā)展與繁榮。第二十二屆中國微型小說年度獎“長名單”中的50篇作品,大都情節(jié)生動、感情真摯、人物形象豐滿,而“短名單”中的9篇獲獎作品更具思想深度、情感熱度與藝術力度。
第二十二屆中國微型小說年度獎(2023)頒獎
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長夏一鳴表示,本屆年度獎獲獎作品代表了當下微型小說創(chuàng)作水準,獲獎作品既有較強文學性,同時,作者具有犀利的洞察力,探討了社會、家庭、人性等多個層面的主題,體現(xiàn)了對社會現(xiàn)實的關注和對人類情感的獨特解讀。
微型小說如何創(chuàng)新,繼續(xù)探索這一精短文體的藝術可能性?中國微型小說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健表示,學會設立金荷新媒體短片排行榜,不僅意在拓寬微型小說的傳播渠道,還希望為這一文學體裁在影視領域發(fā)展提供新的機遇,通過影視這一大眾化傳播方式,為微型小說這一文體賦能增值,拓展其在新媒體時代的傳播空間,為文學與影視的高質量融合發(fā)展開辟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