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榴
宋子玉雙手托著兩個石榴,左看看,右瞧瞧,放在鼻子前嗅嗅,像欣賞著什么稀罕的寶貝。這一對石榴,是母親托人從河北老家捎來的。母親說,老家宅院里那棵石榴樹,今年就結了兩個石榴。一個長成了石榴精,像小西瓜;另一個只有拳頭大。
兩個石榴放在蓮花托盤中,越發(fā)顯得大石榴風光無限。一樹的精氣神兒、一樹的血脈,似乎全都傾注到那個大石榴上了。它個頭大,皮兒發(fā)紅發(fā)亮,顏值極高,通體散發(fā)著清香。相比之下,那個小的就顯得多少有些營養(yǎng)不良了,它的外皮雖也紅潤,但在大石榴面前相形見絀。
宋子玉平時吃東西,尤其是吃從老家捎來的自產水果,總是先挑次的,留著好的與人分享。閨女像娘,她從北京捎回老家的稻香村糕點等,母親也總是與鄰里分享。宋子玉這一次也不例外。她打開小石榴,顆粒飽滿,擠擠挨挨排列有序,瑪瑙似的,閃爍著誘人的光澤。咀嚼幾粒,甘甜沁人心脾。她從未吃過這么多汁的石榴,或許因為每一粒都飽含著暖暖的母愛,吃起來自然也就格外享受,格外意味深長了。
小石榴都如此甘甜,那個大石榴就更不用說了。宋子玉舍不得吃大石榴,她要與人分享。宋子玉眼下正在參加一個文學班,學習寫作,每周二晚上聽倆鐘頭的課。她想把石榴精送給仰慕的榮老師,算是作為學生的一點心意、一種感恩方式。當然,她還有點小心思,想著讓榮老師能對她多幫助多指導。
好不容易盼到周二,宋子玉把那個石榴精用宣紙包裹好,裝進提袋。一路上,她哼著小曲,感受著好東西與人分享帶來的喜悅。
可走進課堂,她卻沒有見到榮老師。聽同桌說,榮老師腰扭了,這節(jié)課改由其他學員講述自己的學習體會。
宋子玉想到還要等一周才能見到榮老師,心里有些焦急。她將石榴精帶回家,重新放在托盤里。宋子玉每天都要看幾遍,唯恐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顏值遞減。
在急切的等待中,下周二姍姍來到。她再一次用宣紙包好,放進提袋,騎上自行車上課去了。令宋子玉失望的是,榮老師依然沒來,講課內容還是由其他學員談自己的學習創(chuàng)作心得。
無奈,宋子玉只好把石榴精再次帶回家,在紙袋里放了兩天,她擔心捂壞,又從紙袋里拿出來,剝去宣紙,放進托盤中晾著。焦急像一團雜草,在她心里瘋長。
宋子玉每天查看石榴精的次數(shù)增多了,漸漸地,她發(fā)現(xiàn)石榴外皮好像變薄了,里面的顆粒顯形了,凸包清晰可見。焦灼快把她的心撐爆了,她茶飯不香,分享的喜悅隨之驟跌。
又是一個周二,宋子玉依然早早就去了。還好,這次榮老師來了,她在課前把石榴精給了榮老師。至此,心中的亂草鏟除了,好輕松愉悅??!
次日,宋子玉在超市買菜時,看到幾個外皮發(fā)皺的石榴,她突然想探究里面的狀況,便把那幾個石榴買回了家。她迫不及待地打開,里面的籽兒紅彤彤的,但味道不對勁兒了。因為成功送出石榴精而剛剛松快的心,驟然掀起一陣懊惱的波濤,水急浪高,把宋子玉兜頭澆了個透心涼。
宋子玉尋思,石榴精該不會變味吧?萬一變味,榮老師會怎么想?再說,感恩老師有送一個石榴的嗎?是否太小家子氣了?種種顧慮攪得她再次心神不寧。
下一次課后,宋子玉想問問榮老師。她剛要站起來,就聽榮老師說:“我想占用大家一點時間,家里有事的學員可以先走。”說著,榮老師走下講臺,來到學員中間,從包里拿出一個真空包裝的小蛋糕,“今天,是咱們班小韋的生日,我們大家祝福他生日快樂!”
那位拄著雙拐的小伙子,從座位上站起來,感激地接過蛋糕,臉頰紅紅的,有點靦腆,還有點羞澀地說:“謝謝榮老師!您的腰還沒好利索就來給我們上課。辛苦了,多謝!”小韋還告訴大家,榮老師剛從編輯崗位退休不久,就到這里義務為大家講課。榮老師制止了小韋的話,拍拍他的肩,讓他坐下,說道:“我得感謝你叔叔,沒有他把公司庫房改成教室奉獻出來,就沒有我們這個學習班?!?/p>
緊接著,榮老師又從包里掏出一個圓滾滾的東西,外面包著宣紙。其他學員都莫名其妙地看著,只有宋子玉眼睛一亮,露出驚訝之色。榮老師去掉宣紙,大家不約而同地“啊”了一聲,大概極少見過如此大的石榴。榮老師用刀子劃開石榴皮,掰開,教室內頓時甜香四溢。石榴精顆粒豐潤飽滿,密匝匝、紅燦燦的。榮老師一邊繼續(xù)分成很多塊,一邊說:“這是咱班學員宋子玉的母親種的石榴,借著小韋生日,都嘗嘗。祝你們創(chuàng)作出和這石榴一樣有特色的作品?!?/p>
有人拿起一塊給了小韋,有人遞給榮老師一塊,每個人都捧在手心里,唯恐掉落一粒。聽著大家一個勁兒夸“真甜”“汁真多”,宋子玉的心里像碰翻了蜜罐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