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拓展曹禺研究的一手史料 ——評《我們的爸爸曹禺和媽媽鄭秀》
來源:文藝報 | 楊一丹  2024年11月25日09:28

《我們的爸爸曹禺和媽媽鄭秀》是曹禺的大女兒萬黛和二女兒萬昭合寫的一部回憶性傳記,書中不僅記錄了女兒們對父親曹禺和母親鄭秀飽含情感的細節(jié)回憶和內(nèi)心闡釋,也收錄了鄭秀未及完稿的、記述她與曹禺相識相戀,以及見證《雷雨》誕生全過程的回憶錄遺作《煙云錄》,還有曹禺、鄭秀與萬黛、萬昭姐妹二人的往來信件近百封和大量照片。其中很多珍貴史料都是首次披露,具有極高的可信度和珍貴的史料價值,為今后的曹禺研究提供了新的一手史料和獨特視角。

這部作品具有豐富生動的細節(jié)呈現(xiàn)和史料補充,以及剖析作家之殤的坦誠和勇氣。萬黛和萬昭作為曹禺的女兒,不僅從親歷者的第一視角出發(fā),回憶了與父母相處的點點滴滴,同時還結(jié)合知名曹禺研究者田本相、崔國良、曹樹鈞等的研究資料,憶述互證,呈現(xiàn)出更加細節(jié)飽滿、鮮活生動的曹禺一生,尤其是曹禺與鄭秀的第一段婚姻的始末細節(jié)以及曹禺在政治運動中的遭遇與心境,都在這本書中有著豐富的細節(jié)呈現(xiàn)和坦率剖析。

書中不僅展現(xiàn)了戲劇大師曹禺的魅力與才華,也以身邊人的視角思考和探討了曹禺后半生的創(chuàng)作困境。未能寫出令自己滿意的好作品,無疑是曹禺先生后半生最大的傷痛,作為親人的萬昭和萬黛,觸及這個話題需要巨大勇氣。兩位作者不僅通過回憶和書信翔實地記錄了晚年纏繞曹禺身心的創(chuàng)作苦悶和噩夢,也對這一作家之殤進行了客觀而全面的剖析,表現(xiàn)出作者們對于戲劇創(chuàng)作規(guī)律的深刻見解,這也是留給后人珍貴的鏡鑒。

這部作品走進《雷雨》靈感“繆斯”鄭秀的內(nèi)心世界,豐富了曹禺劇作研究的情感向度。該書最可貴之處是用幾乎相同的篇幅、以時間為軸將曹禺和鄭秀的生活進行了對照鋪陳,還收錄鄭秀在生命最后一年撰寫的回憶錄《煙云錄》。鄭秀這個名字對所有熟悉曹禺的人而言一定不陌生,但將鄭秀如此性格鮮活、細節(jié)豐滿地呈現(xiàn)于讀者面前還是第一次。該書對鄭秀的家庭歷史、教育經(jīng)歷、婚戀細節(jié)、離婚后和晚年生活都進行了詳細記述,對于理解這位對曹禺如此重要的女性、理解曹禺這段充滿人性真實的生活,豐富曹禺其人其作的研究向度都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鄭秀和曹禺婚戀和共同生活的時期,正是曹禺戲劇創(chuàng)作的巔峰期,他的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以及《蛻變》相繼發(fā)表,尤其是《雷雨》的創(chuàng)作,幾乎就是在鄭秀的朝夕陪伴中一字一句誕生的。1933年暑假,曹禺懇求鄭秀不要返回南京家里,陪他在清華園寫作《雷雨》,他對鄭秀說:“身邊沒有你,我將一事無成。”鄭秀不僅給予曹禺溫情的陪伴,還時時與他探討劇情、構(gòu)思人物,暢談對社會的深層理解。熱戀中的曹禺懷著周沖般的赤誠和純真投入創(chuàng)作,因此將鄭秀稱為《雷雨》的靈感“繆斯”并不為過。話劇史論大家田本相先生認為曹禺和鄭秀的婚戀經(jīng)歷“對研究曹禺的創(chuàng)作是十分重要的”,鄭秀在“曹禺三部曲”中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不懂得曹禺的婚戀,就很難深入曹禺的戲劇世界”。

歷史上無數(shù)偉大作品的誕生,都與熾熱的愛的靈光相關(guān)。兩人戀愛之初受到鄭秀父親的反對,但“父親的反對和壓迫絲毫不能改變我和曹禺的意志”。在鄭秀的回憶中,蘩漪這個熾熱的、最“雷雨的”人物正是在曹禺對鄭秀一次次愛的傾訴中誕生的,甚至投射了曹禺自身熾熱的情感和復(fù)雜的性格?!澳銈儾恢浪嵌嗝磿懬闀?,誰看到這樣的信能不心動呢?”鄭秀珍藏著他們婚前婚后的百余封信件,這些信件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情書,用鄭秀的話說,那是蕩漾在人類心中一切崇高美好的感情,飽含了對自由、光明的憧憬和對社會的深刻認識。正因為對這段熾熱純粹感情的眷戀,鄭秀終生都在關(guān)注和默默扶助曹禺。

關(guān)于鄭秀與曹禺的婚變,書中不僅以曹、鄭二人的書信和朋友、親人的回憶真實還原了全過程,更從女兒的視角冷靜地思考了婚變的原因以及對曹禺創(chuàng)作的影響,從而深刻揭示了人性和情感的復(fù)雜性。事實上,萬黛、萬昭姐妹二人從1946年起就幾乎由鄭秀一人勉力撫育,曹禺沒有再與她們生活在一起,當她們回憶起與父親的分離以及分析父母分開的原因時,還是對父親給予了深情的理解和溫柔的釋懷。她們和母親鄭秀一樣,無比珍愛和相信父親的藝術(shù)才華,并把父親的藝術(shù)生命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在鄭秀的回憶錄中,我們看到曹禺的愛在她心中具有難以磨滅的印記,令她永恒回味,成為一生“歡樂和痛苦的來源”??梢赃@樣說,鄭秀的家庭、性格、情感和人生經(jīng)歷都凝結(jié)成曹禺戲劇生命的一部分,而鄭秀視角下的曹禺其人、“曹禺三部曲”的誕生以及晚年曹禺的創(chuàng)作困境,都為重新理解曹禺提供了新的視角和路徑。

書中近百封書信首次面世,在敘事現(xiàn)場觸摸豐沛情感和復(fù)雜人性。鄭秀回憶曹禺當面不善表達感情,在書信中卻能無所顧忌、盡抒情懷。在這些珍貴的史料中,曹禺作為父親和丈夫的形象更加立體可感。這些信件跨越20余年,是真實的現(xiàn)場敘述和情感流露,既有曹禺赤誠、童真一面的呈現(xiàn),也能觸摸到曹禺對女兒們難以割舍的深沉父愛,同時更有對豐富、矛盾、復(fù)雜人性的呈現(xiàn)。在女兒們的信件中,既能看到對父親深深的依戀、信賴和崇拜,也沒有避諱因為曹禺對病重鄭秀的冷漠而產(chǎn)生的不解和怨懟。通過這些回到歷史現(xiàn)場的信件,使讀者得以更充分地與曹禺的生活、情感和思想對話,觸摸到這位戲劇大師的精神世界的復(fù)雜。而這些珍貴的史料,也會將曹禺研究推向更新的視野和更高的維度。

(作者系青年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