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小白:“小說是了解這個世界的訓練工具”
來源:中華讀書報 | 小白 宋莊  2024年11月18日07:39

小白,上海作協(xié)專業(yè)作家,曾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

中華讀書報:無論是虛構(gòu)和非虛構(gòu),你的表達和邏輯都完整而且嚴密。先談?wù)劮翘摌?gòu)吧,隨筆就是有感覺了隨便寫?你的隨筆講究布局謀篇,能否以《好色的哈姆雷特》或其他作品為例,談?wù)勀愕碾S筆在寫作上的追求?

小白:分兩種情況。書評是想到了就直截了當?shù)貙?。我寫作時會把書認真讀一遍。我記性蠻好,讀得非常細,不需要反復讀。

中華讀書報:細到什么程度?

小白:不敢說書里的內(nèi)容都“吃”干凈,基本沒有漏掉的。尤其是喜歡的好文章和好書,我會去探究作者背后的言下之意,探究文本內(nèi)部的東西。甚至學術(shù)書也用這個方法去讀。寫書評,就是像說話一樣記錄下來了。

《好色的哈姆雷特》材料有索引,但其實更像一個虛構(gòu)作品,我構(gòu)造了一個敘述者,所以也會前面寫幾段,全部推倒再重新來過。

中華讀書報:所以你的責編黃昱寧說你是一個不計“成本”的作者。

小白:我經(jīng)常會在編輯做好版時還在摳字眼,改詞刪字都是常事。我覺得準確非常重要。用這個詞,甚至是不重要的副詞,都一定要寫到對的感覺。而且字數(shù)要盡量少,能用一個詞、一個句子說清楚的意思就不要多說,密度要大一點。

中華讀書報:你是否特別喜歡偵探小說?《租界》《封鎖》都在講間諜的故事,都有懸疑偵探的意味。

小白:我什么都喜歡。偵探、間諜、歷史的、當代的,非虛構(gòu)的,即使在寫作的時候每天也都在讀。我看過很多諜戰(zhàn)小說、間諜的傳記、回憶錄。我覺得間諜是非常浪漫的人。他在生活中可能很不起眼,做做商店老板、圖書管理員之類的工作,但他有一個夢想——想要成為一個能改變歷史走向的大人物。小人物,想做大事,還需要偽裝自己的身份,成為別人,這非常有趣,非常浪漫。所以盡管創(chuàng)作之初并沒有想到要寫一部諜戰(zhàn)小說,但是設(shè)計人物和情節(jié)的時候,不免就會往諜戰(zhàn)的方向偏。

中華讀書報:《租界》畫面感很強,在處理人物情感方面你是怎么考量的?你如何看待“情感不夠飽滿”的評論?

小白:我是有意克制的,如果是要寫一段特別抒情的文字也能辦到。我基本回避掉。我的想法,敘述者應(yīng)該是冷靜的、有點反諷的。比如寫到一對情侶在非常重要的關(guān)節(jié)上,“我”作為敘述者去講,不會用“飽滿”強烈的文字。我理想當中應(yīng)該是這樣的狀態(tài),能夠去觀察其中的復雜性,除了希望被他們打動之外,也要去觀察復雜的動機、復雜的層次感,需要一個控制的狀態(tài)。

中華讀書報:你的閱讀是從什么時候開始?

小白:兒童讀物不算,認真讀小說,我印象中第一部小說,跟別人說不太信,是《紅與黑》。暑假時大人把我關(guān)在一個學校圖書館,我隨手翻開《紅與黑》,一看就看下去了,現(xiàn)在想可能當時也就能看個七七八八,但是讀完了。初三的暑假,我到福州路上海書店買書,沒有目的,我想不起來為什么當時會買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還買了《拜倫詩選》。我現(xiàn)在也保持這樣的閱讀方式,就是看到了想讀,就買,就是很隨機的。我大概在中學時還讀了《資本論》《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還有黑格爾的書,都是中學時讀的。

中華讀書報:讀了這么多書,會不會像超人一樣被崇拜?一般怎么發(fā)現(xiàn)好書?從海量書中找到想要的也是發(fā)現(xiàn)的能力。

小白:網(wǎng)上買、書店買,找出版社要,共享網(wǎng)站上下載,我通過各種渠道,各種各樣的都讀,關(guān)注的就買。沒有特別設(shè)定自己、約束自己。

中華讀書報:大量的閱讀是從什么時候起?有沒有人對你在閱讀和寫作上予以引導?

小白:我中學時辦了市區(qū)圖書館的借閱卡,也會買書,當然我不買太離譜的特別昂貴的書。我沒有藏書癖,隨讀隨扔。買過好幾套《莎士比亞全集》,被拿掉的、送掉的有兩三套,如果誰想看就拿去了。到我這里的書,或許翻翻、或許快速閱讀,或精讀,正常的我都會翻閱。

中華讀書報:有什么讀書方法嗎?閱讀量那么大,還能做到不漏掉好的內(nèi)容?

小白:讀多了會有直覺,一般的書我基本一次過。尤其小說,對我來說,沒什么特別。當然比較難的是敘事技巧,有些好的你會認真讀。一般的小說,沒有什么要來回去琢磨的。

中華讀書報:好的閱讀者總能有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小白:寫作本身是有動機的。所有的話語都有多重動機。比如咱們對話,有幾個非常明顯的動機,一個是我要向你解釋我是怎么想的;還有一個動機是我要表達我自己。寫作也是這樣。這本書不是作者告訴我怎樣,敘述表面和底層含義之間有落差或錯位,當然需要大量的知識背景,對寫作內(nèi)容、主題的了解,對作者思想背景、知識背景的了解。

敘述者也有動機,是想諷刺、贊美還是冷眼旁觀?比如納博科夫的《洛麗塔》,你不能說作者就是這樣的人,他自己對這部小說是有距離的。每個人寫小說的目標不一樣,小說家講述故事都有自己的動機,有的想革命,有的想戀愛,有的想賺錢,寫作這件事情是把所有的動機編織在一起,熔為一爐。

你讀小說的目的本身就是了解動機。你從小到大進入人生,要去學習了解別人,就需要讀小說。如果在一個完全不了解別人的世界里生活,就無法跟人溝通。通過閱讀小說理解、同情別人,感受到同樣的情緒,小說是了解這個世界的訓練工具。

為什么小說在十七十八世紀興盛?小說實際上是城市的產(chǎn)物。當時的城市空間比較小,人們大量聚集起來,你在陌生人中間生活,需要了解擦肩而過的時候他怎么想。人們最渴望了解的已不再是外部世界的經(jīng)驗,而是由街道和建筑隔開的他人生活,以及掩埋在語言表象下的真實意圖。從這個角度想,小說的本質(zhì)就是了解別人的動機、想法、情緒、狀態(tài),了解別人的意象。對我來說,寫小說就是建構(gòu)動機,體會動機和動機之間的沖突、同情或者撕裂。

中華讀書報:你的寫作特別投入而且純粹。

小白:基本上我進入寫作狀態(tài)不太考慮其他。一考慮狀態(tài)就不一樣了。我看了很多影視劇,以前還翻譯過很多字幕,我知道怎么討好讀者或者觀眾,知道怎么反轉(zhuǎn)。在寫的時候必須把讀者放到邊上,先把想表達的東西表現(xiàn)出來。

中華讀書報:創(chuàng)作這件事對你來說很享受?一開始寫小說是不是覺得自己就適合寫作?

小白:進入狀態(tài)的寫作一天三千字,非常舒服。你會覺得敘述者的能力超出了你的預(yù)期,超過你自己,那種感覺非常開心。但是進入狀態(tài)之前非常煎熬,不斷地懷疑、焦慮。

每個人最大的需求是成就感的需求,不需要讀者,不需要出版,寫作本身變成自我享受。寫著寫著,哇,這是神來之筆。就像解出很難的數(shù)學題,自我獎勵不斷有。每天有自我膨脹的感覺。

中華讀書報:經(jīng)歷這樣的懷疑、焦慮,應(yīng)該格外珍惜進入狀態(tài)后的順暢,但是你選擇了寫到一定程度及時“剎車”?

小白:一定要保持這樣的節(jié)奏。寫長篇的人都有經(jīng)驗。還有東西要寫的時候停下來,否則后面會難以為繼。除非你的精力非常旺盛,不怕?lián)p耗。據(jù)說喬伊斯就是平時酗酒,通宵寫作。我是要收回來的。

中華讀書報:莎士比亞是你讀得最多的書嗎?有沒有反復要讀的“枕邊書”?

小白:我沒有執(zhí)念的書。在寫小說的時候,我會翻一翻司湯達的《帕爾馬修道院》、福樓拜的《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