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電影《荒野機器人》:與你一同成長
奔跑著的機器人蘿絲助力小布點起飛,融入返回的雁群
毋庸置疑,《荒野機器人》的藝術表現(xiàn)力極強。手繪的精致經(jīng)過技術的渲染,顯現(xiàn)出一種別樣的優(yōu)美,大量的鏡頭都具有強烈的油畫質(zhì)感,讓每一幅畫面都變得絢麗多彩。電影制作者就是在這樣一個唯美背景之下,講述了一個復雜多線的成長故事。
一開篇影片就通過“機器人蘿絲學習小螃蟹爬坡”和“小螃蟹被鳥一口叼走”兩個鏡頭,向觀眾展現(xiàn)出兩個基本事實:機器人蘿絲能夠?qū)W習;這里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于是,蘿絲在不被理解與艱難學習中,開始了她在一個孤島世界與動物們相伴的生活。(與《“進化”還是“退化”:不愿返歸文明的機器人兒》一文不同,本文還是希望對這部影片中的角色進行擬人化處理,對人稱代詞使用亦如是)
說這是一個成長故事,是因為它敘述了幾條不同的成長線:
機器人蘿絲在成長。陰錯陽差來到這個錯誤地點的蘿絲,無意間“領取”到大雁孤兒小布點的撫養(yǎng)“任務”,為此她不但要喂養(yǎng)小布點一點點長大,還要親自搭建房屋,更重要的是還要教會小布點基本的生存技能。蘿絲像一個真正的母親一樣,對小布點關愛有加,同時虛心學習如何做好一名家長,在孩子對自己不理解時默默隱忍充分理解,當孩子長大需要離開時則不顧內(nèi)心的難過毅然放手。這時的蘿絲,已不再是僅僅依照程序行動的機器人,而是擁有了情感、擁有了人情味、擁有了獨特的心靈的“人”。
大雁小布點在成長。鳥兒的印刻,會讓幼鳥將破殼后看到的第一個動物視為母親,所以小布點堅信蘿絲就是他的媽媽。遺憾的是這個媽媽不能憑借本能喂養(yǎng)他(后來在狐貍芬克的幫助下勉強做到了),更無法憑借本能教會他游泳和飛翔。而且小布點生來并不出色,遠非自然界中的強者,但蘿絲卻盡一切努力幫助“自己的”孩子。不過由于蘿絲的強大影響,使得小布點行為怪異,與其他動物格格不入,很難融入和被理解,甚至不被大雁同類所接受。但小布點從不氣餒,刻苦努力地學習游泳和飛翔并獲得成功,從而得到了雁長老的青睞,答應帶他一同遷徙。
島上的其他動物同樣也在成長。蘿絲到來初期動物們對她充滿恐懼與敵意,漸漸地大家勉強接受她與小布點但依舊嘲諷不斷,直至最后對她充分接納(尤其是河貍槳手為蘿絲制作木假腿的溫馨)。而在超級嚴寒的冬日里,蘿絲冒著暴風雪將動物們接回自己的居所,這里儼然成為一個避難的救援方舟。在這里大家消弭誤會,相互友愛,最終團結一致打敗入侵者,救助了曾經(jīng)幫助過他們的機器人蘿絲。
所有的成長都充滿勵志情話,每一段過程也都令人頗為感動。一個不被動物群落甚至整個自然界看好的、理應在生存選擇中被淘汰的“殘次品”,在經(jīng)過一番努力之后不但真正成長起來,而且在危急關頭顯露出不同于其他大雁的強勁優(yōu)勢。就連那個堅持啃樹的河貍槳手,最終也完全得到肯定,再次從側面佐證了特立獨行者的存在意義。相比于當下所謂的“躺平”之風,上述情節(jié)具有極強的批判性。蘿絲身負小布點奔跑助他起飛的鏡頭,讓人想起那些成功子女身后的父母。而蘿絲與小布點長久相伴后產(chǎn)生出發(fā)自內(nèi)心的情感,甚至在小布點離開后放大升華為對所有動物的大愛,也是一直為我們肯定和贊賞。事實上故事力圖弘揚的努力與愛,看起來似乎已是老生常談,但恰恰是這些歷久彌新的經(jīng)典概念,支撐著我們對故事的一次又一次敘述。
套路性的東西自然有利有弊。也許正是因為這些順理成章的固定模式,讓人感覺在60分鐘之后的任何一個結點都可以發(fā)展為結尾??梢栽谛u火災后讓蘿絲留下來與動物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可以在迎接返回的雁群時最后望一眼小布點然后欣慰地閉上眼睛,也可以在小布點帶領群雁成功突圍時遙視到孩子那令人自豪的成長,甚至可以早至小布點剛剛離去后蘿絲因電量耗盡而成為島上一座永遠矗立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