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談 | 黃蓓佳:世界與遠方
書名:極地穿梭
作者:黃蓓佳
出版社: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10
大約在二三十年前,時屆中年,為自己開列過一張單子:此生最想完成的五十個心愿。當然是玩笑,寫過就揉進了字紙簍。仔細回想,五十個心愿中應該不包含看北極光,那時候想做的事情很多,看極光真不是急迫之事。
光陰荏苒,一晃多年,歲月蹉跎,年逾古稀,童心依然是在的,對世界的好奇和熱望也依然是在的。又多了手機里的朋友圈,時不時地,會看到有人發(fā)一組北極光的照片或視頻,色彩瑰麗,奇幻若夢,勾起我極大的好奇心,設想著站在無邊荒野中,籠罩著這個世界的是漫天閃爍的鬼魅光影,身心融進宇宙,靈魂飛入太空,那會是何等的壯美輝煌!就覺得,這輩子真要是能碰上一次,也不枉活過一場。
想過去冰島挪威,去加拿大,去阿拉斯加,一切一切有大概率看到北極光的地方。咨詢旅行社,回復說這事不能保證,天空中的事情不由人掌控,攝影團隊的“極光獵手”們想拍到極光也得撞大運。
前不久去澳洲的塔斯馬尼亞,塔州是距南極最近的幾個地點,旅途之中,有一天,全塔州導游的手機上同時接到消息:當天太陽風暴活動劇烈,晚上極有可能看到南極光。導游在群里統(tǒng)計愿意晚上出門看極光的人數(shù),我當即興奮報名。十月初的塔州,乍暖還寒,出門前穿了羽絨背心和羽絨大衣,圍上圍巾,做好了通宵等待的準備。天黑透之后,導游開車送我們到遠郊海邊的一處觀星營地。當晚此營地絡繹停下了好幾輛旅游大巴。夜晚海邊寒氣逼人,衣著單薄的年輕男女點了篝火擺出各種姿勢拍攝視頻,細看周圍,數(shù)我和先生年紀最長,多少有點格格不入。等至夜深,游人疲憊,星星散盡,期待中的極光沒有出現(xiàn),眾人悻悻回程。
第二天導游安慰我們,說南極光其實不怎么好看,天空隱約有紅綠之色而已,光帶不會在漆黑的夜空中如狐貍尾巴一樣閃爍飄拂,遠不如北極光眩目妖嬈。
如此說來,還是得往北方去啊。
愿望暫存,但是手機資訊上凡跟北極有關(guān)的信息,必看。對那個遙遠酷寒之地,莫名地關(guān)注和關(guān)心。
然后就想,給孩子們寫一本跟北極有關(guān)的書?對他們說說遠方?說說世界的盡頭?說說人類的夢想和愿望?
能不能去到某個地方不重要,目光越過千山萬水投向那里很重要,懷揣一個夢想長大很重要,身處凡俗世界還能沐浴星空的光輝很重要。
主意打定,摩拳擦掌。接下來便是陷入糾結(jié):如何寫?怎么表達?設定什么樣的人物和情節(jié)?兒童小說總得有孩子的身影,最起碼也得以孩子的視角寫,在北極科考隊伍中放進一個孩子,邏輯上說不通,這條路是堵死的。以科幻的形式寫?好像很難跟“夢想”、“成長”這兩個關(guān)鍵詞扣得上,也很難表達出我想要的那種“向遠方”的理想主義的熱切。
坐臥不寧。有東西憋著卻無從下手,那股勁兒很不好受。
買了幾本圖文并茂的關(guān)于北極科考的書,收集了一大批跟北極有關(guān)的圖片:冰川、極光、科考站、破冰船、北極熊、挪威的北極小鎮(zhèn),打印出手機里存下的網(wǎng)友分享文章……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東風在哪?風不起,云不動,一盤散沙,拎不起來。作家在一本小說開筆前,是真焦慮。之前我寫了幾十年的書,還沒有像這么焦慮過,有點擔憂自己是不是腦力遲鈍,從此要跟寫作這事告別。又不想照著傳統(tǒng)路子寫本循規(guī)蹈矩的書,那不是我想做的事。我在六十歲的時候心里發(fā)過誓,不能抄襲自己,不寫跟前一本相同的題材、采用相似的風格和手法,我沒有能力挑戰(zhàn)別人,總得找機會挑戰(zhàn)自己,否則寫作還有什么意思呢?
蹉跎之間,世界上的大事一件接一件發(fā)生了,ChatGPT,AI智能,量子糾纏,星艦航行,基因的修復和再造……很多很多,關(guān)于世界,關(guān)于未來,關(guān)于星球和宇宙。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jīng)置身在一個偉大的科技重塑世界的瞬間。許許多多以前不敢想的、從來沒有想過的新東西,突然之間“嘭”地一下子落在我們面前,濺出沖天塵土,弄到我們眼花繚亂,驚喜莫名。
坦白地說,我是一個比較喜歡這世上一切新奇事物的人,我對末來和科技的關(guān)注,可能比我的很多同齡人要略多一些,很多介紹前沿科技信息的文章,物理的、數(shù)學的、生物的、包括經(jīng)濟和軍事的,只要能看到,我都會努力去閱讀,嘗試著去理解和接受,至少到目前為止,我跟這個世界還沒有脫節(jié)。
于是,就這樣,AI智能機器人深度學習的成果演示給了我極大啟發(fā),在我們當下的時代里,人類和機器已經(jīng)在交互交聯(lián),共同進化,共同成長,ChatGPT將以百億級甚至更多的數(shù)據(jù),存儲并提供給人類更多的知識,幫助人類走進一個我們現(xiàn)在還難以預測的時代。我想給孩子提供這樣的認知,幫助他們?nèi)タ吹疥P(guān)于未來的令人激動的場景,在他們童稚的心里播下一顆用科技改變?nèi)松姆N子,盡管我自己還在粗淺的學習之中。
作品怎么寫,思路已經(jīng)有了,簡單一句話:我的媽媽是個AI機器人。
小說的開頭設定在未來年代,年屆三十的主人公修小虎一身休閑裝扮,去機場搭乘一架科技感十足的超高音速無人飛行器,飛行器將在三個小時之后降落在挪威北極小鎮(zhèn),這是當年各國極地科考站集中的地方,修小虎要親眼看一看他母親曾經(jīng)工作、生活并且為之獻身的北極。在機場候機時,他意外碰見了多年未見的小學同桌許蓉,他們的目的地居然都是那個在整個童年時代讓他們心潮激蕩的冰寒之地,此時他們兩個奔赴的是同一個童年夢想。
二十年前,身為北極科考隊員的修小虎的媽媽登上了一艘從挪威出發(fā)的國際合作科考船,從此她從年幼兒子的生命中“消失”。修小虎十一歲生日時,從事電腦程序開發(fā)工作的爸爸送給兒子一臺經(jīng)過特別裝配的電腦,修小虎開始與遠方的媽媽每周一次視頻連線。媽媽的出現(xiàn)為修小虎的生活開啟了另一個時空維度,從此他的身心大腦在家庭、學校和冰雪極地之間“穿梭”。借助視頻連線,修小虎得以和他的同學們在電腦屏幕上飽覽北極壯美的風光,感受極寒之地的勃勃生機和與生命法則,看到了科考事業(yè)的艱苦卓絕以及人類探索自然秘境的終極意志。媽媽帶給修小虎的廣闊世界成了他凡俗生活的精神給養(yǎng),也使全班同學的精神面貌煥然變新。帶著飽滿的愛和希望,修小虎和他的好朋友們成功跨越了童年之河,最終分手之時,每個人都更加從容地去迎向未來。
這是一本科幻小說嗎?好像不是,書中的現(xiàn)實主義成分更多,很大篇幅描寫了當代都市孩子的校園生活:友誼、困境、成長。是一本現(xiàn)實主義小說?也不準確,畢竟本書的主題是科幻引領成長。要刨根究底的話,只能說這是一本知識性與兒童性并生共長的帶科幻意味的兒童小說,是在充分書寫兒童現(xiàn)實生活的基礎上,加載了一個奇幻世界,讓小說形成“古老-年輕”、“當下-遠方”、“傳統(tǒng)-現(xiàn)代”的多種維度,體現(xiàn)了科技發(fā)展之于人類的積極意義,盡量為作品營造出一種奇幻的空間感,以增加小讀者別樣的閱讀體驗。
江蘇鳳凰少兒社我的年輕責編們?yōu)檫@部作品寫下了幾句廣告詞:
一個內(nèi)向少年對親情友情的執(zhí)著奔赴
一段極地冰雪世界的奇幻旅程
一種被關(guān)愛與理解浸潤的內(nèi)在成長
三個“一”,算是替我詮釋了小說主題。我自己講不出來。作家寫一部作品時,并不是每個意念每片思緒都能夠捕捉得清清楚楚的,太清楚了,便是直奔主題的寫作,缺少了微妙的“量子纏繞”,趣味性必定大減。
“一切都很古老,一切都很年輕,只有愛和希望,是這個世界上亙古不變的永恒?!?/p>
這是我寫在小說結(jié)尾時的一句話,就用它做為我的創(chuàng)作談的結(jié)束吧,畢竟,作家們怎么說不重要,怎么寫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