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在世界的某個角落
來源:文藝報 | 賈秀琰  2024年08月28日07:54

讀大學時,我有一個摘錄優(yōu)美詞句的筆記本,抄寫在第一頁的是余澤民翻譯的匈牙利作家凱爾泰斯·伊姆萊的同名小說電影劇本《命運無?!分械囊欢卧挕爱斘噎h(huán)顧這個親切的、沐浴在黃昏之中的廣場時,當我環(huán)顧這條雖被暴風雨沖刷、但仍溢滿了萬千承諾的街巷,我頓時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的體內積聚,我將繼續(xù)自己根本無法繼續(xù)的生活?!弊髡咄ㄟ^對人文和自然景觀的詩性描寫,融合了個體的命運悲歌和理想之光,勾勒出具有立體質感的畫面,瞬間將我?guī)氲街魅斯幍膱鼍爸?,就像看電影一樣,跟著作者的描繪去接近那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我工作后,讀過一個珍貴的劇本,那是曾為八一電影制片廠獲得柏林電影銀熊獎評審團特別獎、吳子牛導演和編劇的《晚鐘》電影文學劇本。這是一本極為精煉卻極富藝術表現(xiàn)力、震撼力的劇本,只有薄薄的38頁,隨手一翻,詩性的文學化場景描寫和對白,已然讓讀者腦海中浮現(xiàn)出蒼涼凄厲帶著膠片噪點的畫面。

正是這些文字,激發(fā)了我寫作的想象力,我逐漸開始嘗試調動所有感知,去構建和呈現(xiàn)人物在特殊環(huán)境中的獨特精神世界。

幾年前我在一座駐扎著好幾支軍事比武特訓隊的海島上采訪,男隊長和三個女特戰(zhàn)隊員令我印象深刻。白天他們進行著超越極限的艱苦訓練,夜晚他們在舊風扇的吱呀聲和輕柔的海浪聲中思考人生、檢視情感,那些被汗水浸透的青春,在夜色中顯得格外動人。他們之間有很多新鮮有趣的故事,例如國外比賽場地可能會出現(xiàn)鱷魚,為了幫助女隊員們克服恐懼,男隊長竟然從市場上買了一條養(yǎng)殖的鱷魚,圈在兩米多深的水坑里,讓她們每天悉心投喂,甚至牽著繩遛。他們跑到無人島上荒野求生,搭天然營地、鉆木取火、打野魚、辨別各種可以食用的動植物,深夜下起了大暴雨,落雷炸裂,大家抱在一起感受來自“世界末日”的問候。我很想把他們的故事寫出來,但一直沒找到下筆方向。直到一個傍晚,暮色將至,雜草叢生的食堂屋檐露出喇叭一角,輕輕吟唱著“當兵的日子短暫又漫長,別說我不懂情只重陽剛,這世界雖有戰(zhàn)火也有花香,我的明天也會浪漫得和你一樣……”我站在空無一人的訓練場上,回想著這些日子接觸到的一個個人物,他們的迷彩服上滲透著白色汗堿,訓練時沉默專注,閑暇時純真可愛。就如這座夕陽下的海島,白天暴曬,軍人的響亮呼號聲此起彼伏,一切植物、斷壁和泥水都散發(fā)著濃烈的氣息,光陰變得焦灼。入夜時分空氣歸于寧靜,萬物卸下防備,流露出本真的一面。

在這種氛圍中,我找到了短篇小說《這個島依然醒著》的寫作靈感。這個島,不僅是地理上的一個點,因為有了他們,更成為我心中的熱土,解答了我對新時代軍旅寫作的思考。那就是在影像化時代,小說如何藝術地再現(xiàn)這些年輕軍人的形象?如何反映出新時代人民軍隊在邁向世界一流的征程中個體的進退去留和真實情感?我試圖用一種更為極致的描寫方式,捕捉身處這一空間中揮汗如雨、熱血沸騰的身影和安靜時刻緩慢流淌的浪漫與柔情。特訓隊的故事是無數(shù)新時代青年官兵的縮影,他們在改革的浪潮中蛻變,在強軍的征途中奮斗,經(jīng)歷了從迷茫到堅定的心路歷程,逐漸擁有了軍人的理想與執(zhí)著。

我再一次想起高爾基說的“風景畫”與“風俗畫”的關系,“風景畫”反映人與自然的關系,展示生存環(huán)境;“風俗畫”反映人與社會的關系,展示時代氣息。通過對這些典型環(huán)境的逼真描繪,不僅增強了事件的真實性,更讓那些蘊含在畫面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得以生動展現(xiàn)。

我曾跟訪一位通信站軍士長一段時間,他熱情健談,瞳孔閃著光,不用我問就能主動講出他與裝備、與戰(zhàn)友間的許多軼事。恰巧那幾天他的妻子來隊,她吐槽說丈夫在連隊明明是個“e人”, 回到家就變成了“i人”,與家人朋友聚會時總是格格不入。大家談論如何賺錢如何生活,他滿腦子都是星辰大海。我問她是否希望他退伍回家陪伴她和孩子,她沉默了許久,輕聲說道:“我還是希望他在部隊,他是我們家的驕傲?!痹谀莻€被歲月雕刻的邊疆小鎮(zhèn),軍士長的故事如同山中灌木,不起眼卻清新多姿。他說邊疆的天空高遠,然而夜幕降臨,星辰卻仿佛觸手可及。每當此時,他都會仰望星空,心中充滿了對未知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更會不由自主地萌生對腳下土地的熱愛和眷戀。這也讓我想起了多年前我坐長途火車臥鋪,遇到一位列車員,查票時他看到了我的軍官證。那一晚他一直拉著我講他在遠航艦上當艙段兵的日子,問我如何才能再回到部隊。他動情的講述使我感到我們不是在列車上,而是一起坐在狹窄飄搖的船艙里,外面也不是田野,而是月光下開啟了時光之門的大海。我把這兩個人物寫進了中篇小說《孤山口站》,這是兩個深深熱愛軍人職業(yè)卻終究要離開的人,他們已將理想之根深植軍營,拔根移植,光芒盡失,或許需要數(shù)年,才能重新煥發(fā)光彩。

美國作家安東尼·多爾的小說《所有我們看不見的光》從盲女瑪麗洛爾的父親為她悉心制作城市縮微模型寫起,通過觸摸她能感受到城市的脈搏,聽到街道的喧囂,聞到市場的香氣。這個模型不僅是她的學習工具,更是她的精神家園,是在戰(zhàn)火紛飛中給予她安慰和力量的避風港。作者借由精雕細琢的場景刻畫,組成了一幕幕如同電影情節(jié)般的畫面。而《孤山口站》中主人公在十年間幾乎每天都要沿著一條20多公里的通信線路巡查,從日出到日落,風雨無阻。他的腳步熟悉每一寸土地,他的眼睛見證了四季更迭。在這條線路上,他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車站的站長、烈士的遺孀、寺廟的和尚……雨后的山間,云霧繚繞,植被茂密,信號塔巍然矗立,這一切構成了他的精神世界,一個簡單而純粹的世界。這兩個故事,雖然發(fā)生在不同的時空,卻都展現(xiàn)了人類在面對困境時迸發(fā)的韌性與創(chuàng)造力。主人公們身處不同世界,但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尋找著生活的意義和力量。

軍營是一座有著獨特養(yǎng)分和水質的島嶼,與都市里關注當下的大多數(shù)人不同,軍營里的每一個人都凝視著未來。他們常常思索今日的汗水與努力,如何在未來的戰(zhàn)場上化為保家衛(wèi)國的力量。他們問自己:“我能否在戰(zhàn)場上取得勝利?”中篇小說《等候藍月》里,其實有我和身邊的同學、同事、戰(zhàn)友們的經(jīng)歷。這些年與他們一起拼搏奮斗揮灑青春的日子,是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軍營,這個時而火熱時而孤寂的地方,實則是年輕人夢想生根的沃土。在這里,我們學會了堅強,學會了擔當,學會了如何拿出勇氣在風雨中前行,在變革中成長。

海島上的特戰(zhàn)女兵,如今已回歸平凡生活。她的朋友圈里,我看到她成為母親,長發(fā)披肩,臉龐褪去黑色變得白凈。她有一次突然給我發(fā)信息,問我要在海島給她們拍攝的照片。我稱贊她現(xiàn)在好美,她卻說還是覺得那時的自己更有魅力。我暗自贊同,那時的她,確實有著獨一無二的耀眼風采。通信站軍士長也退伍回到了繁華都市,高樓大廈的壓迫感讓他時常懷念起那片群山。山川草木,每一粒沙石,都記錄著他的青春。在夢中,他駕駛著戰(zhàn)車,穿越滾滾塵煙奔向戰(zhàn)場,那一刻,他覺得自己是守護這片土地的勇士,心中充滿了自豪和榮耀。

我寫下一個個集合在理想之境的人物,希望讀者能通過我的小說看到并理解這群生活在世界上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卻一直發(fā)光發(fā)熱、默默奉獻著的軍人們。他們的光芒,如同星辰,雖不常被看見,卻永遠閃耀。這是我寫作的初衷,也是我的自豪與榮耀。

(作者系八一電影制片廠編劇、電影翻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