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屆亞洲圖書獎揭曉,《海貝與貝幣》獲年度最佳圖書獎
在剛剛揭曉的2023年亞洲圖書獎(the Asia Book Awards 2023)中,《海貝與貝幣:鮮為人知的全球史》 (楊斌著,社科文獻出版社甲骨文工作室,2021年)榮獲第12屆亞洲圖書獎的 “年度最佳圖書獎(人文、社科、科技類)[the Asia Book Awards 2023——Best Asian Books of the Year (The category of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and science technology books with the theme of Asia)]” 。
亞洲圖書獎,原“坡州圖書獎”(the Paju Book Awards),是亞洲出版界最重要、最具公信力的獎項之一,由韓國出版人協會(Korea Publishers Society,簡稱 KOPUS)主辦, 每年由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的評委評選當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人文社科類圖書,迄今已舉辦12屆。自2021年起,該獎更名為the Asia Book Awards,著作獎除了學術類外,增設了“具有社會性、文化性的大眾圖書獎”,每年選出兩本以亞洲主題的人文學術著作,兩本具當代社會性、文化性的大眾圖書。
評委指出, 《海貝與貝幣:鮮為人知的全球史》是一本獨特的世界史著作。此書別具一格地敘述了貝幣的起源與傳播,以及它對亞洲和世界其它地區(qū)的關系,出版以來頗受學界好評。獲獎理由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材料豐富多樣。此書根據中文、英文、泰文、法文等諸多語言的文獻和研究,綜合了中外考古的發(fā)現,對人類歷史上的海貝以及貝幣現象進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分析了海貝在世界許多社會成為(或者不成為)貨幣的背景、邏輯、和進程;第二,時間跨度長。從新石器時期到二十世紀中期,跨越5000年,試圖打破史學敘事中“傳統——現代”的線性時間觀念;第三,地理空間廣。涵括了亞洲、非洲、歐洲和北美洲以及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不但采取了跨地區(qū)的角度,而且聯系了陸地和海洋,空間跨度在研究型的史學專著中極為少見;第四,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將海洋史、貿易史、貨幣史和全球史緊密結合起來,提出了以貝幣世界這一新的概念,為全球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典范。此書對于亞洲歷史研究有著特殊的意義。海貝象征著亞洲的傳統,因而也是歐洲在亞洲乃至全世界建立殖民霸權的工具、犧牲品與隱喻?!逗X惻c貝幣:鮮為人知的全球史》著眼于產于馬爾代夫群島的海貝這一亞洲的產品,詳細論述了它在眾多的亞洲社會(如孟加拉國地區(qū)、古代中國、東南亞大陸、琉球群島以及西非地區(qū))政治、經濟和宗教文化的重要角色?!逗X惻c貝幣:鮮為人知的全球史》進一步豐富了歐洲殖民亞洲的復雜過程,指出歐人初來時不得不借助亞洲原有的資源,依賴亞洲原來的商貿網絡,接受亞洲原來的傳統; 而后逐步控制與廢除。貝幣的消失因而成為亞洲傳統被歐洲殖民主義破壞的個例、進程與象征?!逗X惻c貝幣:鮮為人知的全球史》分析了近代歐洲霸權建立的全球化角色與歷程。如同美洲的白銀、西非的奴隸、亞洲的鴉片,印度洋的海貝也為歐洲通過掠奪以及不平等貿易從亞州(非洲和美洲)積累了天文數字的財富,從而塑造了“西方的崛起 (The Rise of the West)”,也即歐洲在全世界的霸權。
自第一屆亞洲圖書獎頒發(fā)以來,中國大陸學界的錢理群(第1屆)、葛兆光(第3屆)、李伯重(第6屆)、孫歌(第8屆)等四位學者曾先后獲得學術著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