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以當代藝術呈現東方詩意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賴 睿   2023年11月10日08:42

展覽現場    主辦方供圖

展覽現場   主辦方供圖

 榴實圖(中國畫)    岳黔山

 榴實圖(中國畫)   

岳黔山

11月4日,“青山行不盡——唐詩之路藝術展:長風幾萬里”在北京書畫頻道美術館開幕。展覽涵蓋書法、中國畫、版畫、油畫、雕塑、攝影、裝置、影像等多種藝術載體,展出80余位藝術家的90余件作品。展覽以傳統(tǒng)書畫作品闡釋唐詩的文化內涵,以當代多媒體作品展現唐詩的時代活力,以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呈現東方詩意。

本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學院和數字電視書畫頻道共同主辦,為國家藝術基金2023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

多維表達畫意詩心

走進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來自中國美術學院教授閔學林與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邱志杰的兩組作品。兩位藝術家一南一北跨地域碰撞,上演精彩筆墨對話。

閔學林的3件書法作品《憶秦娥·婁山關》《飛雨樓詩》和《蘇子由詩》,墨痕潤澤順滑,粗細枯潤相得益彰,走筆中盡顯氣勢。

邱志杰的《黃河詩境圖》參照黃河流域真實地貌,再現了黃河全域的山川湖泊。同時,作品把關于黃河的重要古代詩篇分布在相應位置上:昆侖山上可見李白的“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騰格里沙漠中有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全圖標注了200多句詩詞,觀眾可隨黃河之水,感受詩意流淌。

潘汶汛、袁柳軍、黃佳茂等藝術家,以水墨為媒,將他們在敦煌采風所見、所聞、所感、所思一一繪落,墨色濃淡中流淌著敦煌沙山上的月光,將西北的萬里長風帶到北京。

展廳中,一件高高懸起、盤旋而落的水墨長卷尤為搶眼。這件作品全長100米,由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劉海勇帶隊的敦煌行走藝術家團隊在沙漠中即興創(chuàng)作完成。奇峻的三危山、平遠的黑戈壁、搖曳在風沙中的樹木植被……此次展覽展出了其中精選的30米畫面,墨色中依稀可見五色敦煌沙礫附著其上。

除了傳統(tǒng)書畫作品,還有科技與唐詩的碰撞。00后藝術家邵若栩利用AI,將詩句生成圖像,并對AI生成圖像進行“寫生”,形成了一系列書畫與AI對話的作品,繪寫唐詩的多維形態(tài),展現藝術創(chuàng)作的多元。

“唐詩所代表的從來都不只是盛唐的熙攘繁華與意氣風發(fā),而是千余年來中國人靈魂深處的氣度、精神世界的基石”。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展覽總策劃韓緒說,基于此,展覽將關注的重心回歸詩的本身,突破常規(guī)展覽模式,不做板塊切分,而是以唐詩典型的結構——“起、承、轉、合”來構造展示內容,在視覺敘事與情感表達上,整個展覽既是對唐詩的回應,也是一首由藝術作品書寫而成的“詩”。

重返詩性感發(fā)現場

李白名作《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所描寫的天姥山,位于浙江省新昌縣。上世紀80年代末,新昌縣唐詩專家竺岳兵提出“唐詩之路”。90年代初,竺岳兵撰寫發(fā)表了一系列關于“唐詩之路”的論文,“浙東唐詩之路”的概念也因此提出。據研究,在《全唐詩》收錄的2200余位詩人中,有400多人到過“浙東唐詩之路”,留下了1500多首詩歌作品。

2018年,浙江省首次提出“積極打造浙東唐詩之路”,并于2020年召開全省詩路文化帶建設暨浙東唐詩之路啟動大會。

為助力浙江詩路文化帶建設,2020年,中國美術學院與浙江省文史研究館共同發(fā)起了唐詩之路藝術展項目?!斑@個項目結合中國美術學院數千師生每年下鄉(xiāng)采風活動,也特邀藝術家共同參與,沿著古人的足跡重走唐詩之路,重返詩性感發(fā)的現場,讓唐詩在當代藝術生態(tài)中煥發(fā)、生長。”中國美術學院院長、展覽總顧問高世名說。

從2020年到2023年,唐詩之路系列展覽已經在浙江展覽館成功舉辦了三屆,累計參與的藝術家超過千人。本屆展覽將目光從浙東延至敦煌,不僅有過往三屆藝術展的精選作品,還邀請了來自中國國家畫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多位書畫名家進行主題性創(chuàng)作,還展出了一系列帶有邊塞氣息的新作。

今年夏天,中國美術學院各專業(yè)師生團隊陸續(xù)奔赴唐代邊塞詩的重要發(fā)生地——甘肅敦煌開展采風創(chuàng)作。師生團隊在西北大漠獨具特色的人文自然意境中,對話歷史,體察萬物,反觀自我,激蕩想象,收獲了眾多創(chuàng)作靈感。

“當我走進鳴沙山的無邊沙漠,仿佛踏入一片無古無今的時間之海,李白、王維、高適、李昂……他們的故事不斷在我腦海中閃現。”藝術家沈臨楓在鳴沙山現場推開200米長卷,于落日余暉、漫卷黃沙中書寫班固的《封燕然山銘》,由此形成了本次展覽中的影像作品《時間之?!贰I蚺R楓說,這次創(chuàng)作就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影像作品呈現了創(chuàng)作過程,原作將在敦煌展出。

據悉,本屆展覽的第二站將于明年5月在敦煌展出。“我們將繼續(xù)以藝術巡展為載體,持續(xù)探索唐詩之路在中華文化傳承傳播中的現實價值和社會意義?!表n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