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詩歌不篡改世界,而是推動世界
來源: 深港書評(微信公眾號) | 杜鵬  2023年09月12日08:51

作為20世紀美國詩壇的重要源頭性詩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擁有許多個側(cè)面,比如“后現(xiàn)代”“口語化”以及他著名的詩學觀念“沒有想法,唯在事物中”(No ideas but in things)等等。正是由于這些側(cè)面的存在,所以筆者心目中的威廉斯更多是一個多邊形的存在,每次重讀都有新的收獲和發(fā)現(xiàn)。

《春天及一切:威廉斯詩選》

(美)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著 鐘國強 譯

雅眾文化·中信出版社

2023年7月

01

威廉斯一生行醫(yī),雖然他的醫(yī)學背景和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中醫(yī)大不相同,但是他卻用詩歌營造了一個穴位的世界。我們有過中醫(yī)按摩和針灸體驗的朋友都知道,人身上有幾百處穴位,幾乎所有的穴位都和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關系,如果沒有經(jīng)過專門的訓練,普通人是很難找到這些穴位的。閱讀威廉斯的詩歌,就仿佛置身于一個穴位的世界,那些原本容易被人忽視的尋常之物,通過他詩歌的刺激,反而重新被激活,擁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力量,如他的名作《紅色手推車》《巨大的數(shù)字》《便條》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從表面上看,威廉斯或許因為其“沒有想法,唯在事物中”的詩學觀念被誤認為是一個依靠觀念寫詩的詩人,而當我們真正深入到威廉斯的詩學世界,我們會發(fā)現(xiàn),威廉斯更多的是一個靠感覺來作詩的即興詩人,而不是一個由觀念主導的方法論詩人。從發(fā)生學的角度看,威廉斯的創(chuàng)作手法很像是拍照或者是錄像,但是他對物象的觀察和描述又更多地受當時盛行的立體主義(Cubism)和精確主義(Precisionism)影響,追求一種抽象化的層次感。例如《星期四》一詩:

我有過夢想——跟別人一樣——

結(jié)果一無所獲,因此

我現(xiàn)在保持漫不經(jīng)心

腳踏地上

頭望天空——

感覺身上的衣服,

鞋子承受的體重,

帽子的邊緣,進出鼻子的

氣息——便決定不再做夢了。

在這首詩中,威廉斯通過一系列對“我”身上感覺的描述,得出一個“便決定不再做夢了”這樣一個結(jié)論,讓這首詩在感覺上有了一種層次感。從觀念上看,這首詩是“沒有想法,唯在事物中”的詩學觀念在實踐上的延續(xù);但是從感覺上看,這首詩似乎沒有太多的觀念在里面,更多的是一種生命狀態(tài)的自然呈現(xiàn)。哲學家德勒茲在《感覺的邏輯》一書中,將感覺分為兩面,一面是朝向主體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生命的運動、“本能”、“性格”等),而另一面則是朝向客體(“事實”、場地、事件等)。而在這首詩中,客體中的感覺和主體中的感覺有了一種交融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譯者鐘國強將原文中的“I remain now carelessly”譯為“我現(xiàn)在保持漫不經(jīng)心”實則是這首詩的點睛之筆。筆者作為一名譯者,通常不太愿意用成語來譯詩,因為成語代表著一種相對固化的語言。但是,在這里,如果將“carelessly”直譯為“不經(jīng)意地”,會喪失原文中的語氣和語感,而威廉斯作為一名非常依靠語感來寫詩的詩人,譯成“漫不經(jīng)心”雖然不夠直譯,但是在語感上卻符合原文的邏輯。

02

“幸?!辈皇峭乖姼柚形ㄒ坏闹黝},但卻是他詩學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詩學的傳承角度上來看,威廉斯從某種程度上延續(xù)了惠特曼式的對美國本土性的挖掘,但是與惠特曼不同的是,如果說惠特曼詩里的美國更多的是一個軀體化的美國,那么威廉斯詩里的美國則更多的是物體化的美國。在威廉斯的大部分作品中,往往有一種清新的愉悅在詞語之間涌動著。然而,作為和龐德以及艾略特同時代的詩人,威廉斯身上也存在著焦慮,尤其是當艾略特的《荒原》橫空出世的時候,威廉斯選擇為現(xiàn)代主義在艾略特的陰影下開辟一條新的道路。而難得的是,雖然威廉斯的詩學觀念有相當強烈的對抗性,但是他的詩歌語言則并沒有受到太多因這種對抗而帶來的傷害,反而是充滿了語言的活力。

在威廉斯的詩歌中,“物”的詩意來源于在生活中偶然發(fā)現(xiàn)的驚奇感,他總是被生活之中偶然性所激發(fā),并能及時地用創(chuàng)作去回應,如這首《給一個貧窮的老婦》:

在街上捧著

一紙袋李子

大口啃著

其中一只

它們對她來說很好吃

它們對她來說

很好吃。它們對她

來說很好吃

你可以從她

如何陶醉于手中

那吸吮了一半的李子

就可以看出來

感覺好多了

成熟李子的慰藉

這是一首充滿了幸福感的詩。在這首詩的第二節(jié),詩人用重復“它們對她來說很好吃”的方式,使得這首詩有了一種在口里咀嚼卻沒有下咽的感覺,而這種感覺非常生動地再現(xiàn)了這位貧窮的老婦從這只美味的李子中得到的慰藉,并使得這種慰藉達到了一種令人震驚的效果。

03

威廉斯一生大膽地致力于語言的試驗,以至于他在部分作品曾因其“粗糙”和“不完整”而飽受爭議。然而,難道生活本身不是“粗糙”和“不完整”的嗎?和威廉斯的率真之作相比,許多看似精致、具有很好的完成度并充滿了高級感的作品反而更讓人覺得可疑。

如果說威廉斯的日常工作——“行醫(yī)”是在用醫(yī)術來肯定生命的價值,那么他的詩歌寫作則是用語言來肯定生命的價值。作為一名“點穴高手”,威廉斯顯然擁有足夠的敏感度,但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卻從未因敏感而陷入過度的感傷,相反,他的詩歌寫作就像是他的日常工作那樣,不停地走出去看看,并試圖去推動這個世界。

和惠特曼一樣,威廉斯也把美國英語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如果說惠特曼對他的母語貢獻更多是在英國詩歌傳統(tǒng)下為美國英語“松綁”,那么威廉斯則是為“松綁”后的美國英語提供了一種別樣的舞步。總而言之,威廉斯擁有觀念,卻不依靠觀念;擁有制造“晦澀”的能力,卻不執(zhí)迷于故弄玄虛;擁有貴族身份,卻平易近人,就像他在《春天及一切》中寫道,“詩歌不篡改世界,而是推動世界——它最有力地肯定現(xiàn)實”。正是因為這種“肯定”,使得威廉斯的詩擁有一種能夠穿透支離破碎世界的力量,一種正面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