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典籍互譯的啟示:文化交流需要市場機制和政府的雙重推動
2023年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期間,承擔中阿典籍互譯項目的五洲出版社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了中阿典籍互譯出版工程成果發(fā)布會。自從該工程的第一本《埃米爾之書:鐵門之途》(林豐民、顧巧巧、鄒蘭芳等譯)于2014年譯成出版,項目推進順利,至今已完成了整個工程50部作品的翻譯出版工作。尤其可喜的是,翻譯出版的中文圖書每種印制3000冊,已基本售罄。項目的完成對于文化交流具有啟示意義。
首先,國家文化政策的支持在文化交流中是必要的。
中阿典籍互譯適時地彌補了市場機制的不足,重新讓普通讀者接觸到了阿拉伯國家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讓我們和世界文化的交流變得更加多元,更加豐富多彩。這次圖書博覽會,阿爾及利亞作為主賓國邀請了《埃米爾之書:鐵門之途》的作者沃西尼·艾阿拉吉來華,出席各種文化活動,他和其他阿拉伯國家的文化工作者在此次圖書博覽會的交流活動中了解到阿拉伯文化產(chǎn)品在中國的接受情況,也會將這些信息帶回給阿拉伯民眾,這無疑將促進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的民心相通。
其次,堅持品質(zhì)是中阿典籍互譯項目成功實施的重要保障。為了翻譯質(zhì)量得到有效保證,該項目秉持認真、嚴肅的態(tài)度,堅持選擇優(yōu)秀的譯者來承擔翻譯工作。比如項目中的沙特小說《鴿子的項圈》的譯者王復是資深的翻譯家,參加過《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書籍的翻譯工作,已翻譯出版的作品超過100種?!而澴拥捻椚Α分形淖g本忠實于原文,譯筆優(yōu)美,于2021年獲得了卡塔爾國第七屆“謝赫哈馬德國際翻譯與諒解獎”。中譯阿的譯者中有薛慶國教授,他同敘利亞教授菲拉斯一起翻譯的《道德經(jīng)》深受阿拉伯讀者尤其是知識分子的喜愛。他翻譯的阿多尼斯作品不僅受到國內(nèi)阿語界的歡迎,也得到了國內(nèi)作家和詩人的認可。有這樣的一批資深譯者,保證了阿譯中作品的質(zhì)量,很好地傳達了阿拉伯作家的思想和作品的內(nèi)容,也因此得到廣大中文讀者的認可。在手機閱讀的時代,紙質(zhì)版外國小說譯本能夠售出3000本,基本保證了成本的回收,這在歐美作品盛行的文化市場是很不容易的。
第三,遴選機制應借鑒市場機制。由于中阿典籍互譯的阿拉伯文作品是由阿拉伯國家的政府文化部門或駐華大使館推薦的,同時要照顧到眾多阿拉伯國家之間的平衡,因此,所選出的作品雖然也代表了各國文學作品的優(yōu)秀水平,但畢竟有些國家是文學大國,有些國家的文學發(fā)展由于教育發(fā)展較晚等因素影響相對滯后,阿拉伯各國內(nèi)部之間的文學發(fā)展水平不均衡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最佳阿拉伯語作品的遴選。因此,未來類似的項目在選取作品的時候可以考慮加入市場機制,輔助政府行為的機制,形成一種政府行為和市場行為結(jié)合的模式,將更加彰顯文化交流的效果和成果。
第四,繼續(xù)擴大互譯的成果是深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鑒的未來作業(yè)。中阿典籍互譯工程已經(jīng)完成了既定的任務,但讓更多的中國讀者來閱讀,并通過閱讀了解阿拉伯文化和當代社會,既是我國推動此類工程的初心,也是我們想要達到的效果。因此,未來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推廣這些譯本:如數(shù)字出版,讓手機閱讀時代的青年讀者能夠以便捷的方式、更微小的成本來獲得這些譯本;通過作品推介會,單本推介或打包推介,邀請一些閱讀了這些譯本并且有了深刻體悟的專家、作家和讀者來分享他們的閱讀體會,同時以新媒體的傳播來擴大傳播的效果;召開作品研討會,由外國文學的研究者、翻譯者和對阿拉伯文學感興趣的作家、批評家一起來探討這些翻譯過來的文學作品,從而達到深層次的交流效果;同時還通過微信公眾號、有聲讀物等各種新媒體、新媒介來實現(xiàn)這些推廣的內(nèi)容則是數(shù)字化、智能化時代的應有之路徑。
文學交流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是持久深遠而廣泛的。中外文化交流有很多種形式,包括政府間的文化交流和民間文化交流。作家代表團的互訪、政府文化代表團的互訪、政府主導的藝術表演團體的互訪等等尤其自身的角色和作用,對促進文化交流是有效的,但相對而言產(chǎn)生的影響時間較短。而典籍互譯所促成的文化交流則是長久的,甚至是永遠的。阿拉伯民間故事集《天方夜譚》(《一千零一夜》)自清末翻譯介紹到中國以來,各種譯本輪番登臺,盛久不衰,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天方夜譚》的中文版本早已超過千種,其影響自不待言。相信中阿典籍互譯工程的這一批文學作品也將會產(chǎn)生久遠的影響。國家文化政策支持和市場機制的雙重推動,必將深化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鑒。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