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刊》2023年5月刊(9期)|草樹:地理志
《長沙城》
我在這座城里走動
十幾年來都是一個異鄉(xiāng)人
直到將她的骨灰
安葬在湘江邊
一個小小的墓穴
一個濃縮的親人
這片土地的潮潤第一次
涌上我的眼睛
在這座城我生了根
不是水培植物懸垂瓶中
一棵松樹連著土球扎下
枝頭松針逐年茂盛
這才開始吸收江邊
香樟林親切輸送的養(yǎng)分
一瞥之間,岳麓書院的楓葉
紛紛飛出如鳥群
這座城變得日益柔軟
比如雨天的國金霧靄纏繞
比如杜甫江閣清風(fēng)吹拂早櫻
比如賈誼故居玻璃里竹子婆娑
有一天,她不再屬于我
我也不會離開。不信試一下
稍微挪動,根須和土地
會發(fā)出斷藕的嘶嘶
《石鼓書院懷古》
此地有書翻不動
有蝌蚪文無人識得
兩記悶棍打向
“唯我論”的腦殼
八月溽暑。書院卻有
清涼的濃陰。三江合流
懷抱錦繡并遞來清澈涼風(fēng)
我們站在源流中
忽然明了自身的位置
今天這里詩會盛大
詩人們笑容燦爛
青春也不敢依仗荷爾蒙
放縱詞語的馬匹
講堂兩把檀木椅
扶手露出隱隱光澤
張栻和朱熹聲音穿過時空
身體的氣息猶在詞語中
千年銀杏在庭院灑滿光影
《來雁塔》
今日立秋,秋風(fēng)尚不緊
塞上雁兒,怎不見你身影
塔上風(fēng)鈴銹蝕藍(lán)天下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我剛從西域回,也沒見
塞上大雁。但這雁城
有我的老熟人
循窄道登塔,如通過窄門
所有道之門,門之道
皆如來雁塔。陽光透過格窗
一地花影。塔頂洞開一江秀美風(fēng)情
何時能見此大雁之航標(biāo)
雁陣宏偉,繞塔三圈
《周前古村》
百年古榕枝干橫空
遮天蔽日灑下滿坪濃陰
兩個小孩在它的根部
玩沙子,像兩朵花
引來蜜蜂嗡嗡
她們專注于沙子從指間落下
不看鏡頭如何閃爍
不管取景框來自抖音
還是外省人的驚奇
我遠(yuǎn)遠(yuǎn)站在古榕的外沿
望著她們小肩膀起落
四圍是明清關(guān)閉的老店鋪
尼姑庵演變成小學(xué)
現(xiàn)在又空無書聲
墻外青磚筑就的塔
墻縫生出草木
古村風(fēng)刷新“如夢令”
我該如何回去
高大的芭蕉掩映庭院
果實隱約綠光中
《那拉提》
白云巨大的影子在草原上挪移
高低遠(yuǎn)近深淺的綠在流動
空中草原呈現(xiàn)女性曲線的柔美
河谷云杉如英俊的哈薩克男子
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養(yǎng)蜂女
怎能不為那拉提如織的鮮花傾倒
成吉思汗的軍隊在荒涼的西征途中
翻過天山,滿眼碧綠讓他們勒馬
駐望,齊喊“那拉提,那拉提”
那拉提,神的應(yīng)許之地
哈薩克族人民的淳樸和善良
配享她的福澤。女兒要嫁到五條河外
燈下母親早早開始掛毯的編織
黝黑的青年在密集的蹄聲中起伏
激起外省少女們的一片驚呼
當(dāng)我坐在游牧之家的草地上
和雪峰久久對視。氈房如蘑菇朵朵
馬微微拱起尾巴。雪溪冷冽,流過指間
忽來一陣?yán)溆瓴荒荏@走我
一只雕在天山四面的注視中盤旋
《巴音布魯克草原》
雨中登上草原高地
風(fēng)在耳邊呼呼作響
天山雪峰隱進(jìn)霧中
隱隱雷鳴如天邊
奔來萬馬千軍
開都河可是仙女
舞動裊裊長練
今天我們無緣它
縛住九個太陽的奇觀
但我們仿佛聽見
東歸英雄們歷盡風(fēng)雪
從伏爾加河畔歸來的歡呼
渥巴錫的后裔,馬背上的民族
在這片草原繁衍生息
野花綴滿無邊綠地
牦牛馬群緩緩挪移
大風(fēng)吹翻了雨傘
雨點擊打臉頰
你卻舉起手,朝著天鵝和飛廉宣誓
《洋湖濕地之春》
海桐的嫩芽齊刷刷冒出
如窗臺下一排孩子的腦袋
一片新綠夾著桃紅
流水為柳絲歡騰
空曠草地站著兩位巨人
孔子和亞里士多德
他們不懼風(fēng)雨,是否笑話我
打著一把天堂傘
一堆生銹的鐵板焊成
一個巨大而笨重的裝置
光填滿格柵給它靈魂
有了手風(fēng)琴的輕盈
我站定在小橋上
兩只野鴨遠(yuǎn)遠(yuǎn)鉆進(jìn)湖水
它們依然懷著古老的恐懼
而草地上麻雀不再害怕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