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文學(xué)界有了婦女小說獎 法蒂瑪·阿斯加爾獲首屆卡蘿爾·希爾茲獎
美國青年詩人和作家法蒂瑪·阿斯加爾(Fatimah Asghar)5月4日以所著小說處女作《當(dāng)我們是姐妹的時候》(When We Were Sisters)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帕納塞斯書店獲得了首屆卡蘿爾·希爾茲小說獎,并獲獎金1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04萬元。
該獎決選名單上的其他四位入圍者每人也可得到1.25萬美元。
除了巨額獎金外,阿斯加爾還獲得了加拿大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福戈島旅館的居住權(quán)。
《當(dāng)我們是姐妹的時候》厚352頁,2022年10月出版,描寫巴基斯坦裔的美國三姐妹先失去了母親,又因父親橫死而成為孤兒,不得不寄人籬下,到并不親近的“叔叔”家生活。大姐只有九歲,而叔叔取得監(jiān)護權(quán)只是為了獲得政府的補貼。他既施以蠻橫的專制,又不關(guān)心三姐妹的成長和悲傷,任由她們自生自滅。她們用愛相互支撐著度日,但進入青春期后,愛的紐帶出現(xiàn)了裂痕。
小說作者法蒂瑪·阿斯加爾本人也是孤兒身。彼父來自巴基斯坦,彼母來自查謨和克什米爾。他們在阿斯加爾五歲時雙雙死去。
上大學(xué)時,彼才了解到父母當(dāng)時背井離鄉(xiāng)的歷史背景:1947年8月英屬印度解體后的印巴分治。
在其個人網(wǎng)站上,阿斯加爾以第三人稱提到自己時不使用“她”或“他”,而代之以無性別的“彼”。
中華讀書報2020年報道,希爾茲獎由加拿大小說家蘇珊·斯旺和出版社編輯賈尼絲·佐沃布尼發(fā)起,組委會成員包括艾麗斯·芒羅、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弗朗辛·普羅斯等加美文壇名流。每年的評委會由一美、一加、一非美非加三人組成。
該獎以已故加拿大著名作家卡蘿爾·希爾茲(Carol Shields,1935-2003)命名,用以表彰加拿大和美國女作家的優(yōu)秀小說作品。
從此,像法國和英國一樣,北美文學(xué)界有了自己的婦女小說獎。
希爾茲最著名的小說《斯通家史》(The Stone Di?aries,1993)是普利策小說獎、全國書評人協(xié)會獎和總督獎的得主,亦曾進入布克獎的決選名單。
美國大富翁梅琳達·蓋茨為希爾茲獎的運營捐贈了25萬美元。用作頒獎地點的帕納塞斯書店則是美國作家安·帕切特(Ann Patchett)的產(chǎn)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