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本周之星 | 雷云峰:幡然醒悟(2023年第16期)
來源:中國作家網 |   2023年05月12日16:11

“本周之星”是中國作家網原創(chuàng)頻道的重點欄目,每天經由一審和二審從海量的原創(chuàng)作者來稿中選取每日8篇“重點推薦”作品,每周再從中選取“一周精選”作品,最后結合“一周精選”和每位編輯老師的個人推薦從中選出一位“本周之星”,并配發(fā)推薦語和朗誦,在中國作家網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共同推介。“本周之星”的評選以作品質量為主,同時參考本作者在網站發(fā)表作品的數(shù)量與質量,涵蓋小說、詩歌、散文等體裁,是對一個寫作者總體水平的考量。

——欄目主持:鄧潔舲

 

本周之星:雷云峰

雷云峰,筆名云涌峰起,吉林省新詩學會會員,長春市新詩學會會員,四川省散文詩學會會員。有詩歌作品發(fā)表在《人民鐵道報》《城市晚報》《鴨綠江文學》等。

 

作品欣賞:

幡然醒悟(組詩)(外兩首)

1.隔著湖水

 

面對,陌生的水域

需要指認多少枚雪的前世

才能辨認高原的真身

羊卓雍措或者納木措

用滿湖星子,交換

山谷里的風

 

滿城燈火用盡力氣

摁住黑暗

輕飄飄的人間

在一縷青煙上搖搖晃晃

所有的倚靠,皆已白頭

 

用最低的聲音

也無法贖回禿鷲手上的靈魂

更高的地方,一定很冷

 

2.幡然醒悟

 

好多風都跑到瑪尼堆誦經

時間允許的

讀完這面再讀那面

著急的

匆忙誦完一遍便離開

 

磕等身頭的塵世

雙手合掌

誦經的時長,約等于

前世,今世,來世

 

高原絕世而立

空氣,氧氣,稀薄的原因

是一部分支撐著人間

更多的,跑去誦經幡和風馬旗

 

只有山峰和雪沉默不語

一個是最大的瑪尼堆

一個是最虔誠的誦者

 

3.背影

 

敏珠林寺坐西朝東

白墻扶住拐杖

我們的母親站成年邁的藏香

背對著風

 

在高原上

誰都知道離天堂最近

卻誰也不知道該走哪條路

一炷香的距離

我們的母親走到雙目失明

 

離她那么近

還是不敢喊她

一喊,我們的內心

就會雪崩

 

 

有風的地方

 

拈梨花的女人

等風吹

于蒙白中

反復傾倒時間的容器

 

一簇蒲公英釘在陽坡的時候

駝峰嶺一點兒一點兒發(fā)芽

以斑鳩喊出的方言為界

群山各執(zhí)一詞

 

那又能怎樣

青云寺度夕陽,度月光

度白雪,度人心

也度一遍一遍吹拂的日子

 

用不了多久

一切,都將成為青果的一部分

孤懸著,只為照耀

 

 

飲馬河左岸

 

巴掌大的村子

在飲馬河左岸

靠幾棵樹和幾粒狗吠支撐著空曠

 

牛羊散落在陽坡

漫不經心地啃食著鳥鳴

犁杖翻出舊時光里的蚯蚓

飲馬河兜售落日。據(jù)說

桃花明天開

梨花后天開

 

灶坑里的火嗶剝作響

被燙疼的夜眨著星眼

搗衣,漿洗

直至把枝頭米粒大小的春天捶醒

 

三嬸頭上的雪

卻始終,不肯融化

 

本期點評:

正如《隔著湖水》首句“陌生的水域”所示,組詩《幡然醒悟》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陌生化的閱讀感受。《幡然醒悟》如同一片陌生的水域,吸引著人去觀看,去探究。這一點是很難得的,因為讀的詩越多,就越容易產生審美疲勞。所以,陌生感十分重要,對詩歌這一文體來說,更是極其重要;人們常將詩與遠方連在一起,就因為詩是一種陌生的“遠方”,能帶領人離開“此地”的生活,進入另外的審美境地。

《幡然醒悟》的陌生化,首先體現(xiàn)在題材上。這組詩有著較為集中的題材,即邊疆/異域。羊卓雍措、敏珠林寺等地名,瑪尼堆、藏香等事物,把風景書寫落到了實處。這種寫法包含著普遍性的啟示:要讓書寫變得可靠,富有及物性,名詞是相當重要的一環(huán)。具體的名詞,能讓詩歌擺脫過于“虛”的困境,走向可感與可知。

當然,名詞只是一個開始,它為全詩搭建起陌生化的基底。接下來,就要看敘述的效力了。這組詩的敘述至少有兩個地方值得借鑒。一是詩人能辨認不同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并將它們進行抽象的提純,從而發(fā)散出更大的意義。例如,“需要指認多少枚雪的前世/才能辨認高原的真身”,這個句子不只是好在修辭之“巧”上,關鍵處在于,詩人能抓住“雪”和“高原”這兩個事物的關系,并用“前世”與“真身”這兩個富有佛教意味的概念來進行類比。二是詩人懂得在必要的地方插入敘事性,喚起閱讀共鳴。如《背影》中出現(xiàn)了“我們的母親”形象:“我們的母親站成年邁的藏香”、“我們的母親走到雙目失明”。“我們的母親”是誰?真的是你我的母親嗎?當然不是。但這一稱謂因敘事的參與而變得可靠,具有某種仿真性,或者說在這首詩里,它就是真實存在的。再如《飲馬河左岸》,“三嬸頭上的雪/卻始終,不肯融化”也是包含著敘事元素的句子。這首詩前文都在寫自然,而這句話有了人的參與;作為全詩的總結,它將整首詩“提”了起來,使詩意向另一重解讀空間躍進。

——楊碧薇(詩人,批評家,魯迅文學院教師)

 

了解雷云峰更多作品,請關注其個人空間:雷云峰作品集

 

往期佳作:

保定許城:眉眼盈盈(2023年第15期)

九天:A.I.(2023年第14期)

王國良:老屯子的臉(組詩)(2023年第13期)

魯北明月:清明 清明(2023年第12期)

流水方舟:生命的硬度(2023年第11期)

肖笛:月亮,是一粒藥丸(2023年第10期)

劉海亮:龍湖記(2023年第9期)

程文勝:西碼頭的奤子(2023年第8期)

原莽:人間如此遼闊(組詩)(2023年第7期)

廖彩東:輕墨雜彈圍屋內外(2023年第6期)

啟子:遼西北的月光(組詩)(2023年第5期)

歐陽杏蓬:大地之燈(2023年第4期)

余穂:如果一條河流送走很多事物(2023年第3期)

徐賦:月亮下的篝火(組詩)(2023年第2期)

蘇萬娥:火灰里的童年(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