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灶王”身份可以看作是一個“樞紐”,由這個樞紐為支撐,可以聯(lián)接天庭、人世和地府三界…… 李浩:找到灶王,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來源:中華讀書報 | 舒晉瑜  2023年05月04日07:37

《灶王傳奇》是作家李浩的長篇小說轉型新作。在明朝“土木堡之變”的社會歷史背景中,小說以一家小豆腐坊里的末流神仙“豆腐灶王”為主人公,描寫了他目睹、經歷的種種人間煙火、喜怒哀樂、離奇曲折,現(xiàn)實與寓言交織,傳統(tǒng)與先鋒并置。作者試圖在天馬行空的“非典型”故事背后,開掘、省思我們民族穿越古今、具有普遍性的人事、人情、人性,探討現(xiàn)實的復雜性與多樣性,在傳統(tǒng)、歷史、民間的外殼中,講述具有當代意義的中國式寓言,在保留以往創(chuàng)作現(xiàn)代性內核的基礎上,從人物設定、敘事結構、語言風格等諸多方面復歸中國文學傳統(tǒng),探索了文本創(chuàng)新的新可能。

李浩表示,自己采取寓言、神話、變形,并不是為了拒絕現(xiàn)實,而是愿意以一種更藝術的方式表達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和“遮遮掩掩的真情”。

中華讀書報:聽說你十年前就想寫“灶王”的故事? 是因為什么契機十年后完成《灶王傳奇》?

李浩:是啊,十年前,我就開始了寫作“灶王”的思想準備,而且興致勃勃地和韓敬群先生、龍一先生談了構思,但意外的是,自己被一些似乎不起眼的細節(jié)給卡住了:它們能動搖小說的合理性,使其相關邏輯出現(xiàn)松動。

契機有兩個。一個是河北省文物局的一個朋友邀我去蔚縣采風,在那里,我一邊參觀他們修舊如舊的屯堡,一邊參觀了王振的舊宅和家廟,它讓我找到了安放故事的落腳點;另一個是一位詩人的詩集要我寫評論,我在認真閱讀的過程中讀到了一個佛教用語,它突然打開了我的思路。我知道,我可以寫作它了,它已經在我的大腦里孕育完成。我是在1月份開始寫作的,完成的時間是臘月二十三,民間傳說灶王爺上天的日子——在寫作過程中,我甚至有時一天能有一萬二千字的創(chuàng)作量。

中華讀書報:這么說寫作的過程非常順暢? 你一直比較重視小說的結構,那么在《灶王傳奇》中您的結構是如何解決的?

李浩:我將小說的結構看作是小說的骨骼,它是支撐性的,小說有無站立甚至奔跑的可能,有無體型上的美感關鍵在于結構。在《灶王傳奇》中,我先建立了“倒敘”,這就為敘述中的來回出入建立了便捷;然后,主故事部分我采取的是線性敘事、箱體疊加的方法。線性,保障故事的連貫和順暢,也便于閱讀者輕易掌握其中的前后關系;箱體疊加,是要在長篇故事中分截成若干段落,每個段落的故事都有一個小核心和它的小高潮,同時盡最大可能讓它們能保持短篇小說式的精彩——這是從《鐵皮鼓》和《午夜的孩子》以及赫拉巴爾的《我曾伺候過英國國王》那里學來的技法。

故事中的“我”,那個豆腐灶王是故事結構中的主線部分,主體的聚光燈都圍繞著“我”的活動和思維展開,然而“我”又或多或少在部分時候“隱身”,讓故事的和另外的人物站到前臺去,這時“我”便充當一個觀察者。龍一先生曾提議,為“我”提供一個灶王奶奶,在近十年的時間里她一直時隱時現(xiàn),現(xiàn)的時候多,隱的時候少,然而到最后,因為出于對于故事結構的考慮我將她給拿掉了。我很怕她,成為羅丹為巴爾扎克像塑造出的“光彩奪目”的那雙手——她的故事很可能會影響到閱讀者對主體故事的注意,僅僅提供一個有趣故事又不是我想要的。

這是我在結構上的一些想法。至于是不是已經完成,我不敢輕易斷言。

中華讀書報:你從西方文學中吸收了很多營養(yǎng),但是此次卻以明代土木堡之變作時代背景來構建小說。從小說可以看出,你對于中國古典傳統(tǒng)文化的準備也很充分,這里是否暗藏著你的某種文學“野心”?

李浩:我是一個堅定的“拿來主義”者,無問東西,只要有利的、有用的我都想盡可能多地拿來,我也相信吃羊肉吃牛肉你既長不成牛也長不成羊,我要盡可能地饕餮些。我最初的文學開始,是從對中國的古典文學的興趣開始的,包括最初的藝術學習——當時,我寫繁體字,寫古體詩,學國畫,臆想自己能成為一個“君子”……我父親叫我“滿清遺少”,似乎也真的有那么一點兒。感恩上個世紀80年代,它讓我不斷地開闊,不斷地接受新的知識和新的撞擊,也讓我部分地接受來自西方文學的營養(yǎng)。在這過程中,我甚至產生了另一種狂妄,現(xiàn)在看來這種狂妄是多么地無知。近些年來,我又開始更多地理解和試圖理解我們舊有文化文明里的所有,當然加上了審視和反思。我希望自己能夠理解西方文學,希望能從中有更多的獲得;我更希望我能更深地理解東方文學,希望從其中有更多獲得。如果這屬于野心,我承認,我有,而且堅固。

中華讀書報:一般閱讀印象中,灶王是能間接掌控民眾死后去向的神仙?!对钔鮽髌妗分?,灶王相對于眾神而言地位較低,甚至求神辦事時,灶王也要實行人間俗禮,灶王也有他的圓滑。你采取寓言、神話、變形……并不是拒絕現(xiàn)實,其實是以一種藝術形式反觀現(xiàn)實。以灶王體現(xiàn)人性的復雜性和多面性,不僅是灶王敘事文本的突破,也是對人性發(fā)掘的創(chuàng)新。你覺得呢? 為什么選擇灶王,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還在哪些方面有新的探索?

李浩:灶王是民間神,但關于他的傳說都是碎片化的、象征性的,如果不加以創(chuàng)造性地改造,它幾乎無法完成故事——中國的諸多神話、傳說都有這樣的特點,它們是點,而不是線,沒有多少的勾聯(lián)性和延續(xù)性。在寫作《灶王傳奇》的時候我首先想如何完成連貫故事,但更主要的是如何放置“遮遮掩掩的真情”,即那種我對現(xiàn)實、世界、個人和命運的理解和表達。

我選擇灶王,是因為覺得他“合適”:一,他需要不具備特別的法力。二,灶王,是中國的道德神之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神靈多數(shù)是道德神,區(qū)別僅是他們的神通的大小和職務的高低),他手上的“好罐”“壞罐”具有強烈的道德判斷的表征,而民間灶王聯(lián)上那句“上天言好事”更是代表了民間百姓對于自己道德記錄的一種極有意味的期許。三,灶王,是最接近民間煙火的一位神仙,甚至可以說被供奉在灶臺前的灶王神灶君本身就是煙火,他能夠洞悉每個家庭里所有的發(fā)生(這是何等便捷的角度啊?。?,但同時又有一種間離感,對于人世間的所有發(fā)生他都無力干涉,卻擔著一個“一家之主”的虛名。四,灶王,是神仙譜系中最低的神階職員,他又必然地受控于整個神仙體制,包括其中的規(guī)則性和官僚性;五,“灶王”身份可以看作是一個“樞紐”,由這個樞紐為支撐,可以聯(lián)接天庭、人世和地府三界。這樣,小說可獲得的騰挪和豐富便得到了更多的保障……找到灶王,我感覺自己大約也為自己打開了一片天地。

中華讀書報:你對《灶王傳奇》的完成度滿意嗎? 如何看待這部作品在自己創(chuàng)作中的獨特價值?

李浩:怎么說呢? 基本滿意,我大約會給自己打80分吧。它對我以往的寫作是突破,但更重要的是延續(xù);它讓我再次冒險,部分地離開了自己的舒適區(qū),我對其中的某些掂對、設計依然有小興奮;在這個充滿傳奇性的故事里我舉重使輕,它部分地應當是“像鳥一樣輕,而不是羽毛”,那種輕逸是我想要的,那種內在的凝重也是我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