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聆聽土地詩意的呼喚 首屆“艾青詩歌獎”在浙江金華頒獎
3月27日,以“聆聽土地詩意的呼喚,就到金東去”為主題的第一屆“艾青詩歌獎”頒獎典禮暨艾青詩歌周音樂詩享會在浙江省金華市金東人文博覽中心舉行。
詩人艾青出生于金華市金東區(qū),是中國新詩20世紀的杰出代表,與智利聶魯達、土耳其希特梅克一起,并稱為“二十世紀的三大人民詩人”。
“艾青詩歌獎”以詩壇泰斗艾青的名字命名,2021年5月由中國詩歌學會、金東區(qū)政府共同發(fā)起設立。這是中國詩歌最高獎項之一,為雙年度獎,每兩年為一屆。獎勵對象是已取得豐贍成果并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已形成獨有風格和文字感染力的詩人。
據悉,首屆詩歌獎共收到了281部參評著作(詩集),有259部通過預審。參評者中,青年詩人作品占比超過三成,體現了中國詩歌旺盛的生命力。經過評審委員會初評、終評表決,于2022年11月評選出第一屆“艾青詩歌獎”獲獎作品3部、“艾青詩歌獎——青年詩人獎”獲獎作品2部、“艾青詩歌獎”提名獎獲獎作品5部。
其中,王家新的《未來的記憶》、泉子的《青山從未如此飽滿》、黑陶的《在閣樓獨聽萬物密語》獲得“艾青詩歌獎”;王單單的《花鹿坪手記》、熊焱的《時間終于讓我明白》獲得“艾青詩歌獎——青年詩人獎”;谷禾的《世界的每一個早晨》、阿信的《驚喜記》、張戰(zhàn)的《張戰(zhàn)的詩》、高興的《水的形狀:高興抒情詩選》、瀟瀟的《療,母語》分別獲得“艾青詩歌獎”提名獎。
今年3月27日正是艾青113周年誕辰日。來自全國各地的作家、詩人和專家、學者相聚詩人艾青的故鄉(xiāng),共同見證了第一屆“艾青詩歌獎”頒獎。
此外,今年的艾青詩歌周,金東區(qū)還安排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聽見艾青·聽見潮”全民誦讀艾青經典詩篇活動、“新時代詩歌——艾青論壇”主題研討會、“遇見艾青·邂逅詩歌”第一屆“艾青詩歌獎”主題展等。
金東,是艾青家鄉(xiāng)、施光南故里。詩歌,不僅是這座城市的符號,也蘊含著這座城市包容開放的文化根脈。
近年來,金東圍繞“艾青詩、光南曲”,依托詩壇泰斗艾青和人民音樂家施光南等名人文化,持續(xù)擦亮“詩歌之城”城市IP。從2016年起,已持續(xù)舉辦四屆艾青詩歌節(jié)、三屆施光南音樂節(jié),被中國詩歌學會授予“中國詩教之鄉(xiāng)”“中國詩詞之鄉(xiāng)”。同時,金東還將詩歌所蘊含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生活美學融入公共空間,例如打造詩歌主題餐廳、城市詩歌角等,成為年輕人網紅打卡點。
第二屆“艾青詩歌獎”作品征集公告發(fā)布儀式
專家學者、詩人們對于金東持續(xù)打造“詩歌之城”的理念十分認可。在“新時代詩歌——艾青論壇”主題研討會上,詩人們圍繞“詩歌精神和人文城市的崛起”,進行深入探討。“人文精神決定一座城市的高度、溫度,詩歌作為人文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為金東這座城市的發(fā)展提供豐沛的動力。”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邱華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