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畫家村”,巴比松森林的呼喚
來源:文藝報 | 沈大力  2023年03月06日09:08
關鍵詞:巴比松 繪畫

莫特楓丹的回憶

為旅游客設置的“畫家之路”路標

巴比松是位于法蘭西島楓丹白露森林西部邊陲的一個林木茂翳、云煙繚繞的小村莊,被列為自然公園。這兒距巴黎去無多路,從京城貝爾西門起身,駕車只需一個多小時即可抵達。1830年時,這里還只是一個伐木者棲身的偏僻之地,直到2019年,當?shù)鼐用癫艅傔^千人。19世紀上半葉,產(chǎn)生于此的巴比松風景畫派使之冠以“畫家之鄉(xiāng)”美名,并因此名播遐邇。頭一回到巴比松漫步的藝人羅曼·塞奧感嘆:“這兒讓人癡狂迷戀的是森林。在此漫步,真切地感到森林在向我親切召喚:‘來這兒安身吧!’”塞奧是一位電子音樂制作人。他賣掉自己在巴黎的住房,攜同妻子布朗什在巴比松購買了一座小木屋過日子,“我們熱愛這個村莊,選擇我們愜意的生活”。

19世紀初,最早被吸引到巴比松的是風景畫大師卡米耶·柯羅(Camille Corot,1796-1876)。他生于巴黎一個富商之家,得父母應允和資助,自青年時期開始習畫,打下堅實的傳統(tǒng)美術基礎。但是,他更傾向于露天寫生,自由地深入大自然,暢想描繪林中仙女和人身羊足、頭上長角的農(nóng)牧神,形成自身獨特的天然景色結構。他以《塞納河岸》和《阿沃萊市郊》等作品稱稀,成為首位妙筆卓著的巴比松派畫家。

當年,柯羅在遠游他傾慕的意大利后來到巴比松,跟鄉(xiāng)野風景畫家米耶(Jean-Fran?ois Millet,1814-1875)等人在“卡納老爹旅店”相聚,被當?shù)鼐用窈魹椤翱{畫家?guī)汀?。他們黎明即起,進入森林寫生,沉湎于自然情韻,日暮方歸,成為一種巴比松派的繪畫“法朗吉”群落,他們以清雅秀潤的風格,在畫壇自成一家之體。他們還不時徒步到附近的夏伊-昂-彼埃爾,直至楓丹白露森林,為喬治·桑筆下的奇崛景色作畫,以形寫神,意境深遠。在法國畫史上也稱作“楓丹白露派”。

關于柯羅和米耶,人們一向只突出他倆在美術上崇尚自然的秉性,從不提及二人氣質(zhì)不凡,追求社會自由與公正的意向。實際上,他們兩人都加盟過1871年春天的巴黎公社。史載,巴黎公社時,庫爾貝組織成立了有400余名藝術家參加的“巴黎美術家同盟”,支持公社的社會革命事業(yè)。詩人兼工藝美術家鮑狄埃起草了同盟章程,選舉出47名同盟委員,其中就有柯羅和米耶。他們宣稱要跟杜米埃、馬奈、達魯、奧丹和彼契奧等一道為創(chuàng)作自由奮斗,徹底推翻既立秩序的“文化霸權”??铝_品格高尚,在此際向被圍困的巴黎捐款,慷慨濟貧。

公社慘遭血腥鎮(zhèn)壓,他們回歸了巴比松云霧繚繞的“紫藤和野罌粟花境界”,一心漫射晨曦和玫瑰晚霞,卓然獨立地堅守文藝創(chuàng)作的自由取向。米耶則進一步致力于描繪他所熟悉的巴比松農(nóng)戶日常生活,畫了《三鐘經(jīng)》《打麥秸的人》和《拾穗農(nóng)婦》等巴比松派傳世佳作。據(jù)傳說,《三鐘經(jīng)》里那位虔誠祈禱的村姑,原型就是巴比松村的一個侍女,名叫阿黛爾。她還因而得了一個“三鐘經(jīng)嫂”的綽號。米耶本人晚景凄涼,一直掙扎在貧困中,最后死在巴比松,同他另一位好友魯索一起埋在楓丹白露森林里。柯羅贈送一萬法郎給其遺孀,助她撫養(yǎng)子女,還給沒有收入、后又不幸失明的藝術家杜米埃提供住房安身,并在巴黎為貧民子弟開設了一個收容中心。

魯索(Théodore Rousseau,1812-1867)是另一位杰出的巴比松畫家,于1848年來到巴比松。他執(zhí)意要在巴比松當個大自然的忠實觀察者,經(jīng)常跟其他畫家們一道去楓丹白露森林,尋求新意境,揭示大自然的奧秘,留有名作《夕游楓丹白露》,終了實現(xiàn)夙愿,于1867年在巴比松托體大自然。另有巴比松奇特畫家、西班牙血統(tǒng)的納克索斯·迪雅茲,他受普律東性格感染,感懷傷遇,抒哀怨逸氣。然而,到巴比松隱居,他以畫會友,如魚得水,似乎找到了一個閑適寧靜的港灣,他曾頗有興致地坦腹:“我們都是藝術家,皆在有幻想的年齡。我設想,今后的青年倘若進入這片森林,或許會恒久聽到可憑之追憶我們的笑聲?!钡涎牌澮央x世多年,但他當年在巴比松住過的木屋至今猶存,圍繞在鄉(xiāng)野紫藤叢中。

現(xiàn)今,遠方來的游客可以參觀“巴比松畫家博物館”。該館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原先自1820年至1860年柯羅、米耶和迪雅茲等多人投宿的卡納旅店。陸續(xù)來此汲取大自然靈感的畫家中還有查理·多彼尼(Charles Daubigny,1817-1878),曾師從德拉納羅什,1835年從羅馬歸來,到巴比松繪畫,經(jīng)日靜坐林地,以細膩的筆觸豐潤了巴比松派的畫風,起到一種“氛圍效應”,還為歐仁·蘇的社會長河小說《巴黎的秘密》插圖。尚需提及茹爾·杜普萊(Jules Dupré,1811-1889),他早先跟英國的風景畫家交往,認識魯索后,于1846年到巴比松棲身,加入了“卡納畫家?guī)汀?,繪出凸顯厚涂純樸大自然的《大橡樹》和《船閘》等精品。他的同伴貢斯當·特瓦雍(Constant Troyon,1810-1865)畫行造詣精深,以在楓丹白露繪事怡然為樂,尤臻于畫奶牛,其動物畫《在池沼飲水的奶牛》意趣昂然,秀氣可掬,現(xiàn)存盧浮宮。巴比松可說名流輩出,秀出群芳。有杰出風景畫家申特伊,也頗有聲藝壇。

美術愛好者特別會追憶起的魯索和為浪漫派詩歌插圖的石板印墨畫家塞萊斯特·南特伊(1813-1873),以及油畫家路易-戈德弗瓦·雅丹(1805-1882)等人均筆跡勁爽,善用云水飛動呈現(xiàn)出詩情畫意的境界。魯索的畫坊構成巴比松博物館的第二部分:魯氏在其中度過了一生最后的20個春秋,他和一批巴比松畫家的家具和日常用品以及裝飾,甚有意態(tài)的畫板,尤其是集體制作的木質(zhì)壁畫,現(xiàn)今依然陳列如昔,再顯畫家們往日生活場景的流風余韻。

巴比松派風景畫家已經(jīng)逝去幾十余載。他們曾在年輕時受盧梭啟蒙哲學的啟示“返歸自然”,避世隱居林野。在大森林的感召下,眾人聚集鄉(xiāng)野寫生,不受形格勢禁,徹底突破了歐洲傳統(tǒng)畫壇的成規(guī)。一個個都將畫板放置于大自然懷抱,信手揮灑,臨畫草木,用彩筆繪出一年四季變化無窮的神奇景致,乃至農(nóng)家淳樸的田園生活,臻入化境,開辟了藝術的新境界。他們崇尚創(chuàng)作自由,放眼無窮的宇宙,在天地間暢想,盡情抒發(fā)情懷,逐步向印象派發(fā)展??铝_有名言:“永遠不要忽視觸動你們的最初印象?!濒斔饕矎娬{(diào)畫家對景求趣造意,總是處在“感覺的尖端”,要竭力保存“世界意識的頃刻”??梢哉f,巴比松派畫家們將繪畫題材重點從都會庭園擴大到流云飄崗的鄉(xiāng)村,改變繪境,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繪畫藝術的審美范圍,此乃美術界一大進步。作為“經(jīng)院傳統(tǒng)”的叛逆,該派確是啟馬奈和莫奈“印象派”的先河。不過,他們在藝術上探索新機理,卻受到相當歷史環(huán)境局限,遠非傳之無涯。誠如大詩人歌德所云:“人們呀,你們何時能理會,高尚寓于沒能取得預期的結果之中?!币来?,以柯羅為代表的巴比松畫派曾經(jīng)為開拓藝術創(chuàng)作之路奮力,給后世留下寶貴精神遺產(chǎn),為畫史所傳頌。

巴比松森林依傍著法國最美森林之一“楓丹白露”,聞名全球的“畫家村”至今四季回蕩著森林的呼喚。像過去召引柯羅、米耶和魯索等一批畫家那樣,依然吸引著當代厭煩大都會喧囂、渴望回歸自然的人們。只是,與以往不同,休閑娛樂特別是旅游的色彩更為濃厚,世界各國無數(shù)好奇的游客,紛紛不遠萬里而來。值得注意的是,游人中不少來自中國,表明東方人對“巴比松畫派”的故鄉(xiāng)懷著濃厚的興趣。從比較文化的角度來審視,中國的山水畫與巴比松派的自然風景頗有相同之點,皆心有靈犀,透過現(xiàn)實的“魔鏡”,流溢出藝術真諦,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巴比松位于彼埃爾平原,在默倫公路約13里處,離楓丹白露森林僅800米。村里與一般法國農(nóng)村不同,并沒有廣場,教堂也是由原來一座谷倉改造而成的。村中稱為“大街”的,只是一條狹窄的砌石“干道”,與數(shù)條巷陌垂直相連。周圍房屋綠樹掩映,間隔著一些畫廊和商店,一切都再尋常簡古不過。隨著時代變遷,自20世紀初葉起,一些藝人陸續(xù)在巴比松村置產(chǎn),作為第二住宅度假。他們中間有工藝美術家夏洛特·于蓋及其夫婿?!な┟芴?菲奧里夫妻倆。男方精于細木工藝,于2013年辦起了“無花果樹與貓頭鷹巢”作坊,建造木屋,施展才能。在他們之后,特別是2015年1月《查理周刊》遭恐怖襲擊,巴黎市內(nèi)人心惶惶,第二區(qū)的居民紛紛逃離首都,移居到巴比松。一些文化和演藝界人士接踵而來,這批“新居民”大大改變了該地住戶的成分。

旅游業(yè)在巴比松逐漸興起,接待遠方來的探訪者,宛如繪畫藝術的“朝圣”,頗像位于吉維尼莫奈的“日本花園”。而且,這里成了從巴黎圣雅各塔啟程,經(jīng)法國西北方厄爾省的夏特勒圣母院,去西班牙境內(nèi)的貢波斯岱爾朝圣者的必經(jīng)之途。村里為此設置了路標牌,途經(jīng)的朝拜者人人背包上都帶有可識別的扇貝殼標志。面對這種現(xiàn)象,巴比松村村長吉拉爾·塔波納見證道:“現(xiàn)今,我們這里接待來人,呈‘舒緩旅游業(yè)景象’。與過去靠鄉(xiāng)野、大自然吸引人,已大為不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