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詩歌傳播的一次探索
西班牙語俳句體詩大賽格勞·米羅文學獎評獎委員會;左二為薩爾瓦多·巴拉先生
宋 兵:首先,非常感謝您組織俳句體詩(Haiku)創(chuàng)作和翻譯賽事,也感謝阿爾巴·費爾南德斯·托雷斯老師為我校(西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提供的參賽的機會。您對此次學生的參賽譯作有何評價?您如何看待日本俳句與中國古典詩歌的關系?
薩爾瓦多·巴拉:在談論日本俳句詩與中國古典詩歌之間的關系和異同之前,有必要對中、日兩國文化的起源、發(fā)展以及相互的影響作探尋和分析。日本文字是來源于中國的漢字。幾個世紀以來,中國的文學與文化影響著日本。中國文化一直具有自身的先進性,如瓷器、火藥和莊重的建筑。就語言而言,這種古老的文字有一個獨特的帶有象征字符的書寫系統(tǒng),這種語言文字的應用對于歐洲人來說非常困難。中國歷史上,盡管經(jīng)歷了許多朝代更迭以及戰(zhàn)爭,但中國的文字傳統(tǒng)依然完好。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基于眾多睿智的哲學家的思想以及智慧和教義,如孔子(儒家)和老子(道教)的智慧,他們影響和教育著人類的知識及美德。近三年,俳句比賽的參與者水平比較高。由于語言和文化不同,翻譯對我們而言十分困難。因此,俳句賽事活動的舉辦并不容易,好的愿景與堅持不懈的努力是非常重要的。
宋 兵:您閱讀過中國當代文學嗎?對此您能談談印象及感受嗎?
薩爾瓦多·巴拉:無論是在藝術、文學、音樂還是哲學方面,中國的古典作品都令人欽佩。而現(xiàn)如今要找到能脫穎而出的當代文學并非易事。在我看來,日本及東方文學領域也是如此,經(jīng)典文學書籍更吸引我。
宋 兵:是否可以談談您組織此賽事的目的和初衷?
薩爾瓦多·巴拉:我們謙卑地參與文化世界中,其中包括對詩歌的傳播,這是一種接近文學、崇尚美德的文化模式。我們所舉辦的活動還倡導一種文化模式,推動人類在和平的環(huán)境中以人文的形式交流、成長,這也是一種尊重自然、生態(tài)和正義模式。
宋 兵:您能談談中國文學作品在西班牙的傳播和接受情況嗎?
薩爾瓦多·巴拉:首先,我們不應忘掉翻譯的重要作用,以及東、西方語言不同所帶來的理解困難。以詩歌為例,中國詩歌有一種特殊性,這種特殊性也充滿著吸引力,在漢語中,每個單詞沒有預定義的語法類別。翻譯這些文本的工作通常是真正的語言專家或知識分子來擔當。然而,由于大量缺乏具有這樣文化素養(yǎng)的專業(yè)翻譯人員,翻譯工作變得相當復雜。應該強調(diào)的是,翻譯者不僅要掌握語言與翻譯藝術,還必須是了解其文化和文學的偉大鑒賞家。
宋 兵:您能給我們講一些關于中西文化交流的故事或軼事嗎?
薩爾瓦多·巴拉:在巴塞羅那和西班牙的其他重要城市,新年的慶祝活動是與中國農(nóng)歷新年相關的,此外,中國文化相關的文化協(xié)會還會舉行一些游行活動。在我們國家也有人關注中國武術、著裝和音樂。我們一些當?shù)厝诉€知道《易經(jīng)》并對此進行有關星運等方面的咨詢,這是一部博大精深的作品。在中國龍的形象和象征意義(日本的與其相似,不過與歐洲龍的形象具有不同的含義)方面,也已經(jīng)逐漸被西班牙眾多社區(qū)所接受。
宋 兵:您能否就中、西兩國文學/詩歌等文化交流與合作提出一些建議和展望?
薩爾瓦多·巴拉:我建議能夠?qū)ξ靼嘌滥切┝私獠鞑ブ袊幕膶嶓w機構進行宣傳和幫扶,如可以通過與大使館、大學及市政廳等機構來交流和傳播兩國文學、旅游等諸多領域,與傳播中國文化作出貢獻的民間組織及個人建立深厚的友情也至關重要。
(薩爾瓦多·巴拉系巴塞羅那格勞·米羅文學獎委員會主席;宋兵系西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