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記》:和你想的一樣嗎?
《初心記:我的黨校學習日記》 北喬 著
無需細思,九年時間并不短。
九年前的2013年4月,轉業(yè)兩年多的我,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從事人事、黨建等工作,這與我在部隊時的一段工作有相似之處。或許正是這原因,我的狀態(tài)還沒有完全從營區(qū)轉換到地方。那時,很少有人用手機拍照,微信也剛剛進入大眾視野。那時的中共中央黨校中央直屬機關分校(簡稱中直機關黨校)剛建起內(nèi)部局域網(wǎng),開設了用于學員學習交流的網(wǎng)絡論壇?,F(xiàn)在一想,這樣的“那時”,有太多的遙遠之處,又有許多的恍如昨日之感覺。
我來到中直機關黨校,參加2013年春季學期的學習,為期三個月。每一個小班是一個黨支部,一共有18個支部,我所在的班是第七黨支部,14名學員來自中直各機關。雖然我在部隊時,組織或參加的各類培訓班不少,但進黨校學習,還是第一次。環(huán)境、設施、形式及身份等諸多的新鮮感,讓我在論壇上開始在線式的日記寫作。日記,多半該是私人化,在網(wǎng)上實時寫日記,盡管是局域網(wǎng),也是公開式的,進入了大眾化領域。好在,我寫的日記都是同學們在看,如果我說假話,也是過不了關的。如此,我寫的日記是真實的,對我們的黨校學習、生活等進行了本真式的敘述。這樣的日記,自然有其特殊性的。
記錄學習、記錄生活,自然是寫日記的初心。可能是因為我在部隊從事過組織、人事、教育、宣傳、培訓等工作,寫著寫著,我便時常對老師的授課內(nèi)容及方法、黨校的教學形式、活動組織等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本意不是評點,而是以這樣的方式,對過往相近相似的工作經(jīng)驗進行回顧和自省。
有關為什么要寫《黨校日記》,其實我在日記的最后一篇《我為什么要寫黨校日記》中說得不少,而且是當時在場性的想法?,F(xiàn)在再說,應該不會再那么準確了。
需要說的是,這60篇日記都是當年寫的,在出版前,只是做了最為基本的技術性校對,也就是改了些錯別字,其他的都保持原樣,包括當年同學們的在線跟帖,也是如此??梢哉f,這是一份地道的原汁原味的日記。在我看來,這才有意思,也是真正意義上的歲月禮物。
現(xiàn)在讀來,我的一些想法、一些觀點,有的幼稚,有的與當下我的有或大或小的沖突。這樣也好,我可以從中看到我的成長和進步,當年的認識和思想,凝為有形的印記。想來,我真要感謝我當年的寫作,感謝我的《黨校日記》。
當年寫這些日記,用時很快,往往也就最多一小時。這說明我的寫作狀態(tài)很輕松,下筆是隨性的,怎么想就怎么寫,并以這樣輕松的寫作方式來調(diào)和黨校嚴肅的那一面?;蛟S,這也是嚴肅活潑的具體實踐。不過,我知道,這樣的寫作狀態(tài),更多是因為我身心因轉變而來的放松。那是一段沒有拘束的寫作時光,我可任意擺弄文字,隨心差遣文字,語感有些狂歡,時而公文式,時而文學化,時而多種語感混雜在一起,是眾聲喧嘩還是協(xié)奏曲,說不好。我知道的是,此前和此后,我再沒能進行類似狀態(tài)的寫作。
黨校學習結束后,七支部的梁鋼同學熱心地幫著印制裝訂了20本,用于本支部同學的收藏。感謝梁鋼同學!我的書架上有一冊,但平常根本注意不到。電腦里的電子版也一直處于沉睡狀態(tài)。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基本忘記我寫過這些日記。
意外之喜來了。今年初,與研究出版社的張高里總編聊當下的出版時,我不知什么原因,竟突然提及我在黨校寫的日記,瞬間喚醒了曾經(jīng)的歲月和心路。張總編十分感興趣,并以超乎我想象的速度進入出版流程。
九年前寫的文字,且具有很強的時事性,還能出版,這似乎并不多見,至少在我的寫作中,迄今為止是惟一的。
九年前的文字,從歲月里走來,無論鮮活還是陳舊,我感覺還是溫潤的??傆行〇|西是不會也不能輕易變的,如此,九年前的《黨校日記》,在今天以及未來日子里還是可以讀一讀的?;蛟S,我們還可以不僅僅把《黨校日記》當作黨校日記讀。
感謝研究出版社,感謝責任編輯張琨女士,感謝黨校生活,感謝我的黨校同學,感謝那曾經(jīng)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