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方寸間沁香悠遠的匾文化
來源:齊魯晚報 | 李學樸  2022年07月07日07:47

2022年高考甲卷有關《紅樓夢》“大觀園試才題對額”的考題,從膾炙人口的古典名著《紅樓夢》當中汲取材料,以眾人對于題名詞語的斟酌選用這個角度切入。這一考題不僅洋溢著濃郁的中國文化意蘊,也是對中國語言的錘煉、琢磨和體味。

匾額,亦稱牌匾、牌額。它的歷史與我國的亭臺樓閣等古建筑的歷史一樣久遠。唐宋時期懸掛匾額在朝野已不鮮見,宋代陳善有語:“前世牌額必先掛而后書,今則先書而后掛?!睆倪@段話既可窺視出匾額的歷史,也可看出古代的懸匾方式。

古代的匾額一般是長方形,懸掛在門額之上,尺寸以門面大小而定,且多為黑漆金字,顯得醒目端莊。大多數(shù)字號匾后還附以店、鋪、莊、齋、閣等稱謂,以顯示經營的不同內容。除了牌匾之外,一般店家還都掛有豎招,懸掛在門前屋檐下。小巧玲瓏的木板常綴有紅色幌綢,豎招一般正反兩面書寫商品內容:品種、特色、質量等。字跡簡單清楚,一目了然。如酒店前的“太白遺風”,茶館前的“清肺潤心、香氣宜人”,藥鋪前的“本堂自制虎骨藥”,食品店前豎招上的“中秋月餅”“重陽花糕”之類更是常見,有的還配以楹聯(lián)。

自古以來,匾額注重書法藝術或名人地位,其目的是為了提高懸匾場所的聲譽。在古代有名望的貴族高宦,或立下豐功偉績之人的寓所匾額,也常是御賜親題,借以炫耀權勢。古代御賜的匾額多含有表彰的褒語。清代,福建漳浦縣出了位赫赫有名的朝廷高官蔡新,他77歲那年,躍升文華殿大學士,乾隆皇帝親筆題寫了“黃扉宿彥”匾額賜給他。蔡新80歲高壽時,乾隆皇帝又題賜“盛世耆英”匾。

古代匾額,還會以牌樓的形式出現(xiàn)?!都t樓夢》作者曹雪芹描繪太虛幻境,就特別寫了一個琉璃牌樓,把讀者引入迷離境地。按古老的建筑規(guī)范,牌樓的位置一是在廟門、衙門、祠堂門,二是在街前,“過街牌樓”一般建在街的一頭入口處;對稱的造在街的兩頭、十字路口;四面修四座牌樓,便叫四牌樓。古時衙門大堂前常筑有牌樓,正對官座,上有匾額式警語:“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戮,上天難逃”等。

古代還有一類官匾,是官員表白為官初衷和抱負,喜用懸金匾形式昭示民眾,為官者以此為鑒自勉,老百姓也以此監(jiān)督。官匾多懸于公堂之上,內容則以表白為官清廉勤政者居多。如“公正廉明”“明鏡高懸”“明察秋毫”等,就連清朝依仗慈禧權勢、大發(fā)橫財?shù)睦铠櫿戮尤灰苍诖筇蒙蠎覓臁扒逭鳌贝筘?。但名不符實的匾額不僅不能增輝生色,反而弄巧成拙,令百姓貽笑大方,李鴻章懸匾不過幾天,就有愛國群眾在李氏祠堂大門寫下對聯(lián)相配:“市屋千幢皆姓李;良田萬頃屬中堂”,與那被奉若神明的金字匾額構成強烈反差。還有的牌樓則是舊時代墳前、祠堂前的節(jié)孝坊、功德坊之類。民國初年,山東曲阜有一寡婦,撫子成人,教子有方,鄉(xiāng)人齊頌她為“節(jié)婦”,當她花甲之年,縣令吳獬為她題寫壽匾“曹操孟德”,不少人誤解寫的是三國時曹操,責其“風馬牛不相及”。吳獬這才釋疑說:“這位節(jié)婦既有曹大姑守節(jié)的貞操,又有孟軻之母教子成名的美德,因而用‘曹操孟德’來概括”。因此,在當時被稱為奇匾。

立意美的匾額既起了弘揚正氣的作用,同時又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還有一類匾額是座右銘式的。宋太祖統(tǒng)一天下后,在自己的殿房懸上匾額,手書“公正明”三字,自警要公正治國。林則徐在書齋里懸有“制怒”的匾額,自警處世要冷靜慎重。鄭板橋的懸匾則有兩塊,一是“難得糊涂”,一是“吃虧是福”,他自警的含義有獨到之處,可見機智的品格。

古今商家的匾額出于希冀生意興隆、財源茂盛,用字遣句皆離不開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老字號“全聚德”始建于1864年?!叭鄣隆钡暮x通俗易懂:“以全聚德,財源茂盛”。據(jù)說當時全聚德的原址是一個叫“德聚全”的小雜貨鋪,因經營不善轉讓給了從事雞鴨生意的商人楊全仁。為了防止重蹈小雜貨鋪的覆轍,楊全仁在開業(yè)之前,請來一個風水先生給自己看一看風水。風水先生圍著小鋪轉了半天,鄭重其事地說:“這個地方是風水寶地,非常適合做買賣。其前的小雜貨店‘德聚全’之所以生意不好,是因名字起反了。把名字改成‘全聚德’保證財運亨通?!睏钊事勚笙?就接受了“全聚德”這個字號,并請書法造詣頗深的秀才錢子龍題寫了匾額,然后就選擇吉日開張了。

北京大柵欄的內聯(lián)升鞋店,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了。老字號內連升除了擁有很高的品牌價值外,還保留著較多名人題的匾額。這些匾懸掛在內聯(lián)升店內,成為內聯(lián)升珍貴的文化遺產。由狀元馮玨所題寫的匾額,與內聯(lián)升的時間一樣長久。在八國聯(lián)軍侵占北京時期和隨后的袁世凱當政時期,內聯(lián)升均遭到極大打擊,店鋪不得不三移其址,但此匾歷經艱辛終于保存了下來,如今珍藏在店內,成了一份難得的文化遺產。當時,有人總結出商家匾額詩:“國泰民安福水昌,興隆正利同齊祥,協(xié)益長裕全美瑞,合和元亨金順良?;葚S成聚潤發(fā)久,謙德達生洪源強,恒義萬寶復大通,新春茂盛慶安康”,這56字只要從中選三四個字皆可成吉句匾額。

匾額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朵經久不凋的奇葩,匾額文化也是歷史璀璨的華夏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