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毓敏:讓生命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姿態(tài)
孫毓敏 光明圖片
82歲的她是京劇大師荀慧生的嫡傳弟子。從藝七十載,吃盡人間苦,在最難的時候,她也不肯向命運低頭,最終鋪陳出自己生命的春天,獲得了戲曲人能夠獲得的各種榮譽?;仨约旱囊簧院赖卣f:“我已經(jīng)活了兩輩子,活出了雙倍的價值。”
一頭烏發(fā),略施淡妝,配以精致的耳飾和手鐲,雍容典雅的氣質(zhì)之外,還有一種不服老的倔強。這是82歲的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孫毓敏給筆者的第一印象。
隨著交談的深入,筆者漸漸明白,那種氣質(zhì)是在歲月中沉淀下來的淡然,那份倔強是被生活磨礪后的堅韌。
1940年,孫毓敏出生在上海弄堂里的一個貧苦人家。七歲時,父母離異,她和兩個妹妹跟著母親生活。沒有固定工作的母親,勇敢地支撐起一家人的生計。作為家中老大,孫毓敏目睹了生活的艱辛,也受母親影響,養(yǎng)成了要強的個性。此后數(shù)十年,每每遇到困難,她都告訴自己“要像媽媽那樣自強自立”。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睘榱俗屌畠簩碛袀€謀生之技,愛聽戲的母親讓孫毓敏跟一位琴師學唱京劇。孫毓敏嗓音好,人也聰明,一學就會,8歲便登臺演出《女起解》。
1952年的一天,12歲的孫毓敏幫母親去買鹽,在包鹽的紙上看到北京市藝培戲曲學校的招生廣告,可報名時間已經(jīng)過去三個月。對京劇的喜歡,對改變自己命運的渴望,讓孫毓敏不愿就此放棄。深夜,她趁家人熟睡,爬起來給學校寫了封自薦信,除了介紹自己學戲的經(jīng)歷,還表示“哪怕做一名插班生都行”。七天后,竟收到回信,信中只有21個字,“來信收悉,可以額外考慮,但須來京面試,及格后錄取”。
通過面試后,孫毓敏順利進入戲校。上學那幾年,她每天不到五點起床,總是第一個出現(xiàn)在練功房。每次考試,她都要求自己必須得五分。有一次基本功測驗,得了四分,她就罰自己三天不吃飯。到了第三天,已經(jīng)餓得全身無力,可她仍在心里對自己說:“誰讓你得了四分,你不配吃飯!”
1959年,孫毓敏從戲校畢業(yè),被分配到荀慧生京劇團。一次,荀慧生演出《荀灌娘》,雖年近花甲,但依然唱腔柔美,動作輕盈,這讓孫毓敏十分佩服。她和幾個同學私下里模仿荀先生的表演和唱腔。本是一場玩樂,可孫毓敏居然模仿得惟妙惟肖,她的同學幾乎驚掉了下巴。荀慧生聽說此事,把孫毓敏叫到面前,讓其表演一出《荀灌娘》中的《兄妹習箭》。孫毓敏的表現(xiàn)讓荀慧生十分滿意,他說:“你這個孩子,真是比誰都聰明!明天到我那兒學戲去,這出戲我再演兩場,以后就由你演吧?!本瓦@樣,孫毓敏正式拜荀慧生為師,開始了荀派表演生涯,幾十年后成為荀派名家。
當孫毓敏在舞臺上綻放藝術(shù)芳華時,“文革”的風雨驟然來襲。她無法忍受造反派的誣陷迫害,憤然跳樓尋死。雖然被樹枝救了一命,可腰椎斷裂,雙腳粉碎性骨折,右腳心露出了骨頭。
夏衍散文《野草》中有這樣一句話:“生命開始的一瞬間就帶了斗爭來的草,才是堅韌的草,也只有這種草,才可以傲然地對那些玻璃棚中養(yǎng)育著的盆花哄笑?!睂O毓敏就像拔心不死的菤葹草,不管風吹雨打,始終讓自己的生命保持昂揚向上的姿態(tài)。
為了重新站起來,她忍著錐心的劇痛,用露著骨頭的腳踩著地板,一遍一遍地練習,半步半步地挪動。在病榻上躺了五年之后,她終于可以如常人一樣行走,創(chuàng)造了一個醫(yī)學奇跡??伤⒉粷M足,還想重回舞臺。在一片“這根本不可能”的質(zhì)疑聲中,她先后五次手術(shù),最終拖著一高一低的腳重新站到舞臺之上,開啟了自己藝術(shù)生涯的第二春。
重回舞臺的孫毓敏很快成為劇團的臺柱子,每年演出120到160場。因為脊椎受過重傷,在臺上站久了,鉆心的疼痛就會從腳心直往上涌。盡管如此,她連續(xù)幾年沒請過病假,沒回過一次戲,遇到別的演員因故無法登臺,她還經(jīng)常救場。為此,同事們都叫她“鐵嗓鋼喉”。
不少戲曲演員,因為很早開始學戲,讀書少,學歷也不高,孫毓敏年輕時就曾被人嘲笑“沒文化”。那一刻,她那股子要強的勁兒又上來了。為了爭口氣,幾十年中,她在練功演出之余,堅持讀書且筆耕不輟,留下了大量隨筆、評論及學術(shù)文章,甚至癱瘓在床的那五年,她的筆都沒停過,寫下了《京劇唱腔體會點滴》《荀氏水袖、動作及手勢介紹》等講稿。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目前,孫毓敏已出版《含淚的笑》《孫毓敏談藝錄》《我這兩輩子》《孫毓敏唱腔伴奏曲譜集》《孫毓敏研究文集》《梨園漫記》《我的人生感悟》《孫毓敏雜文集錦》《孫毓敏隨筆集錦》《我如何演戲》《荀派藝術(shù)語言特色》等20多部著作。孫毓敏的付出獲得了廣泛認可,她先后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梅蘭芳金獎、白玉蘭獎、中國金唱片獎等多個業(yè)界大獎。
如今已經(jīng)82歲的孫毓敏依然沒有閑下來,她拖著傷殘之軀,一邊為搶救老一輩京劇藝術(shù)家的絕技奔走呼吁,一邊身體力行向青年一代傳授技藝,收徒逾百人。目前,孫毓敏倡議錄制的《藝術(shù)家訪談錄》,已推出李慧芳、茹元俊等25位著名藝術(shù)家的專輯,成為戲曲界的國寶檔案。此外,她還支持張學津、劉秀榮、李玉芙、燕守平等老藝術(shù)家出版了十部傳記。
走過被貧窮追趕的童年,直面被苦難蹂躪的青春,從藝七十載的孫毓敏,吃盡人間大苦,也收獲了業(yè)界殊榮,回眸自己的一生,她自豪地說:“我已經(jīng)活了兩輩子,活出了雙倍的價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