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在碰撞與轉型中探索前行 ——第三屆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作品巡禮
來源:文藝報 | 吳 沛  2022年04月15日08:20

回望上世紀90年代初,市場經(jīng)濟時代的到來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童文學作家的創(chuàng)作實踐。在堅守既往的精神美學與尋求建立新的童年敘事話語的碰撞中,在兼顧作品文學性和商業(yè)性的嘗試中,兒童文學開始新的探索。本文以短短數(shù)千字,并不能完全把90年代初的文學現(xiàn)象窮盡其相,但是作為兒童文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轉型期,希冀通過第三屆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作品呈現(xiàn)出彼時的經(jīng)典,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兒童文學發(fā)展的特點和軌跡,多些“重審90年代文學”的理性思考。同時,值得我們珍視與欣慰的是,兒童文學作家們始終在孜孜以求地堅持“兒童本位”創(chuàng)作之路,并生發(fā)出對愛、對童真、對生命與時代共鳴的呼喚。

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評選自第三屆始,周期改為3年,參評作品時間范圍為1992—1994年出版的兒童文學作品,評選題材包括小說、童話、詩歌、散文、幼兒文學5大類。19部獲獎作品中,長篇兒童小說6部,占據(jù)數(shù)量上的優(yōu)勢??v觀第三屆獲獎作品,或輕松幽默,或深沉莊重,或純真溫暖,或想象飛揚,為我們呈現(xiàn)出一個廣闊斑斕的兒童文學氣象。歷經(jīng)30余年,經(jīng)歷著大浪淘沙,那些遮蔽塵封的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依然散發(fā)著耀眼的光芒。

幽默與深沉:青春成長的書寫

成長是歷經(jīng)春風化物或狂風呼嘯的磨煉,是不斷追尋愛與溫暖、尋找自我同一性的精神蛻變。這樣的書寫常常反映在兒童文學作品中,自1980年代以來,尤以表現(xiàn)少年青春成長的小說引人矚目。進入90年代,作家們在此基礎上,更多地關注當代兒童讀者的閱讀口味與審美需求。其中,一種對城市普通兒童生活、日?;陀哪臅鴮懼饾u嶄露頭角。秦文君的長篇小說《男生賈里》可以說是1990年代兒童校園小說的代表,甫一出版,屢獲嘉獎,風靡一時。這既是作家的轉型之作,也是其對兒童文學幽默風格的探索之作。作家收起以往端莊優(yōu)雅的書寫姿態(tài),力圖營造明朗、詼諧的敘事氛圍,講述主人公與家人、同學、朋友之間戲謔有趣的故事,呈現(xiàn)出新一代少年的思想、情感、追求與擔當。特別是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市場經(jīng)濟時代背景下的“頑童”——一個活潑、個性張揚、勇于實現(xiàn)自我的新形象——賈里。同時,串起多位少年的成長經(jīng)歷,生動刻畫了性格迥異的魯智勝、陳應達、賈梅等“少年群像”,共同展示了純真健康、生氣勃勃的少年世界,為讀者展現(xiàn)了富有時代氣息的校園生活圖景。作家一直致力于“感動當下”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之路,作品中處處流淌著作家對兒童靈魂和情感的關懷。

張之路的長篇小說《有老鼠牌鉛筆嗎》同樣是關注、引導少年心靈成長的佳作。它將少年生活置于更廣闊的空間,從家庭、校園走向社會,呈現(xiàn)出一種新的童年生命狀態(tài)。主人公夏剛獨自出遠門,在社會上屢次引發(fā)誤會,陰差陽錯中進入了一個拍攝劇組。在劇組發(fā)生了一系列誤打誤撞的主角選拔故事。小說以輕松幽默的基調、從容不迫的敘事節(jié)奏,傳達出一種樸素而快樂的人生態(tài)度。夏剛在社會角色的體驗中迅速成長,這其中有憑借獨自的力量介入生活,也有模仿成人的方式應對生活,皆潤物細無聲地滋養(yǎng)著主人公的精神成長。作家注重培養(yǎng)小男子漢幽默、勇敢、堅強、豁達的品格,傳達出真、善、美的力量,對少年兒童的人格塑造具有積極意義。

以上兩部作品是以一種輕松有趣的感性對話方式,關注少年的精神世界和內心需求,以下作品則是追求撼動人心的力量,以質樸深沉的筆調,書寫敏感而迷茫的青春。叩響青春之門,找尋迷失的自我,是金曾豪的長篇小說《青春口哨》的主題。作家將筆觸伸到民風淳樸的江蘇小鎮(zhèn),描寫了一群水鄉(xiāng)少年成長蛻變的故事。小說結尾令人感慨萬千,為了擴大泄洪道,“舅舅”堤萬不得已被炸,少年們內心鼓蕩著千頭萬緒的情思,同時展現(xiàn)了作家對成長主題的獨特思考——“并非憂愁太多,而是我們的胸懷不夠開闊。并非歡樂太少,而是我們還不懂生活?!睉汛ж熑闻c擔當?shù)那啻海鸥S富而鮮亮。如果說《青春口哨》是一曲昂揚舒緩的水鄉(xiāng)小調,那么董宏猷的長篇小說《十四歲的森林》則是一首崇高而悲壯的森林史詩。上世紀60年代初期, 一批十四五歲的城市少年,來到了荒無人煙的高山上創(chuàng)辦林場。他們激情滿懷,克服艱難險阻,積極追求人生的價值和奧義。一面是波瀾壯闊的自然風光,一面是執(zhí)著頑強的少年,通過作家大筆勾勒、小筆雕琢的筆法,呈現(xiàn)出生氣勃勃的力量之美和震撼人心的陽剛之美。小說結局具有隱喻性,這群少年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阻止火燒森林,他們將與森林永恒共存。在這里,成長理解為精神升華后的重生,少年們完成了人格的涅槃。作家所要詮釋的正是青春的激情與壯美、堅韌與擔當,讓讀者反復品味思索現(xiàn)實人生的況味。車培晶的短篇小說集《神秘的獵人》裹挾著關東大地獨有的濃郁氣息,視角鎖定蕓蕓眾生,力圖折射主人公真實的生存狀態(tài)和精神世界,塑造了獨臂老人等有血性、英氣十足,閃爍著鐵骨錚錚光彩的形象。作家書寫時自覺融入苦難意識,意在使少兒體味人世間的苦澀惋惜、艱難沉重,更感悟到生而為人的溫情、思考與擔當。

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的童年敘事方式,正體現(xiàn)了作家們擅于把握時代脈搏,富于探索精神的特質,更是其一以貫之的對兒童精神生命的關懷與守護。

童趣與鄉(xiāng)情:童心視角的抒寫

在商品經(jīng)濟的浪潮中,人們的價值觀念逐漸蛻變,但堅守精神家園、守望心靈凈土的兒童文學作品處處可見。本屆獲獎作品中,《裸雪》《小腳印》《淡淡的白梅》就是此類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家們在豐富而深切的生命體驗之后,以天真無邪的童心的視角看待世界,抒寫難忘的鄉(xiāng)土情結,以及充滿詩意的童年歲月。

關登瀛的長篇小說《小腳印》是一篇充滿奮斗色彩的自傳體小說。講述孤獨自卑的“我”由農(nóng)村來到了城市上學,在欣喜與哀愁、煩惱與掙扎中成長。畢業(yè)典禮中,康老師飽含深情地說:“如果不肯走路,何必生一副腳板”,直抵人心。小小的腳印記錄了少年的坎坷之路和奮勇向前的精神,作家用一顆純真的詩心慢慢梳理著自己的人生,真實而坦誠。長篇小說《裸雪》是從維熙對童年“赤子之心”的追憶,更是一篇飽含深情的心靈告白。小說以童眸視角,從冀東家鄉(xiāng)的“鄉(xiāng)村野趣”延宕開去,一幅幅純真的童年生活風情畫徐徐展開。此外,作品極力張揚的純美、童趣,與孩童被虐待、被壓迫的對比極顯張力。如主人公小芹單純、可愛、善良,卻常常受重男輕女的父親的虐待,小說結尾她那站在雪墳之上辮梢上的小紅花是那樣悲愴,令人扼腕,增添了小說的悲劇氛圍,兼有對時代、對人性的深切反思。龐敏的散文集《淡淡的白梅》中,幾篇對母親的追憶讀來感人?!跋肫饋?,沒有娘,是多么的自由痛快”,這種自嘲乍看起來頓覺心酸,這樣躲躲閃閃的表達更將思念的情緒深化。作品飽含對故鄉(xiāng)的眷戀之情,皆在平實的敘述中娓娓道來。以上三部以自我童年為背景的作品,既是對童年悠悠溫情的采擷,也是對風云時代的側面展現(xiàn)。

蘇叔陽的散文集《我們的母親叫中國》,同樣令我們耳目一新。雖然僅10萬字,但是卻將祖國燦爛的文化和史地人文知識詩意般地講述出來。作為一本知識類的普及讀物,書寫得聲情并茂、搖曳多姿,字里行間充盈著愛、尊敬、自豪和感激,使少兒在感念中生發(fā)對偉大祖國母親的深情和厚愛。

幻想與現(xiàn)實:和諧統(tǒng)一的呈現(xiàn)

產(chǎn)生于古老年代的童話,一直在展開想象的翅膀縱橫馳騁。1980年代“熱鬧派”童話盛極一時,及至1980年代后期,以冰波為代表的“抒情派”注重意境和情緒,也開始受到讀者的青睞和追捧。本屆獲獎作品中,“抒情派”作品有《狼蝙蝠》《會唱歌的畫像》,“熱鬧派”有《哼哈二將》《樹怪巴克夏》,共同探索“中國童話”的多維創(chuàng)作。冰波的童話《狼蝙蝠》以略帶憂傷、夢幻的抒情筆調,書寫了一個宏大、充滿奇異幻想的故事。在南極地下深處休眠的狼蝙蝠,被一支探險隊帶回到科學院。其間它經(jīng)歷了人類的善良、質疑和傲慢,最后在人類的信任和期盼中,狼蝙蝠變成了化石,而仍有無數(shù)的狼蝙蝠們在深深的冰層下繼續(xù)漫長的等待。冰波以充盈的想象力構建了一個神秘中盡顯蒼涼的童話世界,作品現(xiàn)實與幻想結合,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帶給孩子對生命的尊重、理解和愛的啟示。而鄭允欽的童話《樹怪巴克夏》則充滿了活潑的兒童情趣。塑造了一個果樹上結出的能上天、能入地的怪物巴克夏,故事曲折,形象鮮明,趣味盎然。

童話在幻想與現(xiàn)實的互動中,也有更為嚴肅的現(xiàn)實擔當。葛翠琳的長篇童話《會唱歌的畫像》直接地展示世界和人性的美與丑。講述了一個小姑娘杏兒被一位老人放進鏡框里,開始了一段不同尋常的經(jīng)歷。將生活的哲理思考融入作品中,具有現(xiàn)實的批判性。周銳的童話集《哼哈二將》中內含《哼哈二將》《千年夢》兩部童話?!逗吖ⅰ吩谥袊鴤鹘y(tǒng)文化中汲取文化資源,全新演繹出一對童趣十足、滑稽可笑的好朋友。故事與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情景相互疊印,讀來妙趣橫生,令人莞爾。在詼諧幽默的氛圍背后,不乏對現(xiàn)實的諷喻意味。

沈石溪的動物小說獨樹一幟,力求在幻想與現(xiàn)實之間和諧統(tǒng)一。中篇小說集《紅奶羊》極富張揚之美、宏闊之美和生命之美。與作家前兩屆獲獎作品不同,它是以“動物看動物”的視角,帶我們走入神秘而廣闊的動物世界,血肉豐滿地彰顯生命的力量。在中篇小說《紅奶羊》中,母羊茜露兒堅強勇敢,不屈不撓,為了優(yōu)化后代而不懈努力,積極尋找改掉自身種族缺點的方法。匠心獨具的故事建構和生動鮮活的動物形象塑造,給予讀者一種驚心動魄的審美體驗。作家仍著重在現(xiàn)實人格品性、價值取向等的展現(xiàn)與剖析,引領著讀者探尋自然的精神,獲得生命的省思與領悟。

靈動與溫暖:向善向美的觀照

兒童文學的魅力,在向善向美的希望里,在豐潤溫暖的童心里。當我們以孩童的眼光去看待世間萬物,給它們吹進靈性的光芒, 平凡的世界便變成了另外一個模樣。邱易東的詩集《到你的遠山去》語言清澈,富有童趣,為少年創(chuàng)造了一個無拘無束、美妙愉悅的凈土,構建了一幅田園牧歌似的心靈家園。為此,身處都市的作家也完成了自己的精神“還鄉(xiāng)”之旅。與邱易東的詩歌“趣”不同,金波的詩是“美”的。在詩集《林中月夜》中,延續(xù)了他純美靈動的文風,濃郁的詩情緩緩地釋放,似涓涓細流,韻味深長。作家注重從大自然中取材,花兒、草兒、鳥兒等被饒有興致地信手拈來,給自然萬物賦予了生命,向孩童傳遞向善、向美之心。高洪波的散文集《悄悄話》則呈現(xiàn)出活潑、快樂的美學風格。平易質樸、清淺明了的文字,足夠豐盈,讓孩童在輕松愉悅中領會嚴峻、深刻的內涵。

本屆獲獎作品中,兩部幼兒文學同樣呈現(xiàn)出一派清麗純真、童心童趣的風景。鄭春華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是中國幼兒文學的經(jīng)典代表作之一,作家用溫暖清淺、幽默細膩的筆調展現(xiàn)了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一眼看去,文字“大”“小”“人”“一”點綴其間,力主淺顯,兼及幼兒識字的水平。沒有延展的故事情節(jié),簡單的畫面感充溢其間,涉筆成趣,溫情感人。同時,作品融入了大量的想象、夸張的手法,生動地塑造了兩個經(jīng)典的幼兒文學形象——純真善良、充滿想象力的“大頭兒子”,和顛覆了傳統(tǒng)的高高在上、不茍言笑的嚴父形象,與兒子亦師亦友的“小頭爸爸”。通過一種輕松、和諧的民主關系,給予了作家對于現(xiàn)代家庭和學校教育的美好理想。張秋生的《鵝媽媽和西瓜蛋》中,一個個精巧、明快的“小巴掌童話”,糅合了童話、散文、詩歌的詩意之美、純稚之美和情趣之美。文字清新曉暢,故事有趣生動,使小讀者享受單純而歡愉的閱讀快感,還能收獲有意味的感受。

沒有哪個年代的文學是最好的,時光從來不曾忽略和遺忘這些如星光般的文學作品。20世紀90年代初,社會的急遽變化,使作家們更謹慎地、舉重若輕地守護美好的童年世界。重審90年代文學是在溯源,在反思,也是尋找,是預見。在探索中前行,本身就是一種姿態(tài),散發(fā)無限生機與活力。當我們去注視和聆聽這些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靠近文字背后的童心的精神本色時,這樣的書寫便賦予了永恒。

(本專欄由崔昕平兒童文學名家工作室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