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科幻,或元宇宙意義下的景觀營造
來源:光明網 | 熊傳麒  2022年04月11日08:29

自影史之初,喬治·梅里埃的《月球旅行記》(1902)、《太空旅行記》(1904)等影片便包含了有關科幻的遐想,直到上世紀20年代末,“科幻電影”的概念正式被提出,即以科幻元素為題材,在一定幻想性情景中展開的影視作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上世紀80年代前后一系列諸如《星球大戰(zhàn)》(1977)、《第三類接觸》(1977)、《異形》(1979)、《ET外星人》(1982)、《終結者》(1984)等科幻巨作應運而生,科幻電影逐步開啟了“景觀電影”的時代。

“景觀電影”是電影與科技緊密結合的產物,即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使影片極具視聽張力,營造奇瑰世界,讓觀眾耽溺其中,感受虛擬世界的“真實”。由拉娜·沃卓斯基執(zhí)導的《黑客帝國:矩陣重啟》于2022年初在國內上映,作為黑客帝國系列的第四部,其創(chuàng)作水準稍顯遜色,反響平平,但因撞上了“元宇宙”的風口,其虛擬與真實、數字與現實之后的邏輯仍值得分析。

“元宇宙”這一概念出自尼爾·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說《雪崩》(1992),即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形成與現實世界映射交互的虛擬世界,是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與自然宇宙的星河璀璨不同,元宇宙作為獨立于現實并映射現實的虛擬世界,經由VR、腦機接口等科技中介,將人帶入到仿真的數字空間,在充分的可視的“景觀”中進一步履行現實的邏輯?!熬坝^”一詞作為德波筆下的社會批判理論關鍵詞,具有“看”與“被看”的意義。盡管德波未曾直接界定“景觀”的概念,但其認為這是一種可視的景象,有意識的表演與作秀,是顛覆真?zhèn)蔚囊庀蟆_@種“景觀”通常會呈現為一種影像,供人們觀賞,并使人們娛樂其中,讓人們誤認為影像世界是一種“真實”,從而迷失在這種虛幻里,忽略了現實世界的體驗。

戴夫·巴斯祖克曾提出元宇宙的八大特征,即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地性、經濟系統與文明。在《黑客帝國:矩陣重啟》中,失去記憶的尼奧被重新接回矩陣,在數字化的空間里獲得了安德森的身份,同時作為游戲開發(fā)者生活在數字化的世界當中。他難以看破種種擬真的幻影,將虛幻誤認為真實,在這個空間里完成日常生活的一切。在這里,虛擬與現實不斷交互,真實成了虛幻,虛幻上升為真實,而虛擬世界中的短暫寧靜如德波指出的現存社會的本質——彼此異化,虛擬世界中的平和來源于對于現世的逃避。

與其說元宇宙帶來的沉浸式、數字化的世界是對于現實世界的映射和重新書寫,不如說其所呈現的是某種意義上的坍縮。無論是《頭號玩家》中對虛幻世界的追逐,還是《異次元駭客》中的身份互換,抑或黑客系列中數字空間的再度圍困,電影中的可視景象不僅是由表象取代存在的擬真,而且還是對于主體本身的再度遮蔽。

這種對于原有事物的遮蔽在黑客帝國系列中表現得尤為明顯。首先,在黑客帝國系列中,數字世界復刻了現實世界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邏輯,無人知曉眼前的真實是一種虛幻,此時此刻,虛擬世界取代了現實世界,成為“真實”。其次,《黑客帝國:矩陣重啟》中,尼奧在虛擬世界中獲得了“安德森”的身份,他遲遲不愿吞噬能夠回歸現實的紅色藥丸,選擇繼續(xù)生活在數字世界,“安德森”的身份覆蓋了尼奧本身,讓他誤認為自己就是“安德森”,并非“尼奧”。

元宇宙的出場滿足了當下人們對個體數字化社交的需求,為人們提供了新的情感交流的可能。科幻片《她》就強調了個體對訴說與傾聽的渴望,但當人們將個人的情感完全寄托于人工智能——“她”時,訴說的對象開始淪為虛擬,不再以現實世界的交流填充內心的欲望與匱乏的精神,繼而迷失在虛擬空間之中。所幸,盡管黑客帝國系列中的尼奧游離于不同的身份,但最終還是尋找到了自己,選擇吞噬紅色藥丸,擺脫了虛幻世界,返回了真實的人生。 2021年被稱作“元宇宙元年”,“元宇宙”將向往何處,我們仍然未知。如果說“元宇宙”帶來的是一種“讓真實更真實,讓虛擬更虛擬”的體驗,那么經由科幻電影,我們應當警惕讓真實降格為虛幻,虛幻升格為真實,在執(zhí)著虛幻的森羅萬象之前,且先駐足觀賞浩瀚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