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人們心靈的耀眼“明星”
話劇《今夜星辰》根據(jù)科學家郭永懷和妻子李佩的事跡創(chuàng)作,寫出了中國人的精神、中國人的骨氣,中國人在艱難中的堅定信念、在困苦中的執(zhí)著精神,在普通與細微中展現(xiàn)了人格品位與高尚情操。
該劇的成功,一是寫出了科學家郭永懷和妻子李佩一心報國的赤子情懷。郭永懷是中國力學科學的奠基人和空氣動力研究的開拓者,是唯一一位以烈士身份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科學家;李佩是“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他們都是中國知識分子的表率。該劇細膩地寫出了郭永懷和李佩對祖國對人民的愛。為了祖國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郭永懷、李佩夫婦響應祖國的召喚,放棄在美國的優(yōu)渥生活和工作條件,沖破重重阻攔,毅然回國參加新中國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建設。回國后,郭永懷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國的科學研究事業(yè)中,在最艱苦最困難的環(huán)境下,他與錢學森等科學家一起,在一無圖紙、二無資料、三無經(jīng)驗的情況下,硬是憑著一腔熱血和為祖國造“爭氣彈”的堅定信念,在荒蕪人煙的荒涼戈壁灘上日夜奮戰(zhàn),完成了原子彈的研發(fā)與試驗任務?!鞍岩磺蝎I給祖國”是郭永懷的終生追求。即使是在飛機失事的那一刻,他首先想到的也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珍貴的科研資料。他把裝有我國第一顆導彈運載氫彈的絕密資料的公文包緊緊地貼在胸前,與警衛(wèi)員小牟緊緊抱在一起,用生命保護了珍貴研究資料的完好無損,充分表現(xiàn)了一個科學家對祖國對人民的赤膽忠心。
二是寫出了郭永懷、李佩夫婦細膩豐富的情感生活,而這種情感生活又與他們的工作態(tài)度密不可分。該劇不僅讓觀眾看到了郭永懷、李佩夫婦有理想、有抱負的奉獻精神,同時也通過他們熱愛家庭、珍愛親情的情感生活,展現(xiàn)了他們無私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對于郭永懷那一代科學家來說,愛國與愛家,確實是難以兼顧的問題。郭永懷為了祖國的科學事業(yè)而忘我地工作,常常顧不上自己的家,出發(fā)的命令一到,提起簡單的行李就出發(fā),去哪里,去多長時間,連自家人都不能告訴。盡管這不是他有意為之,而是工作需要,但他仍然感到十分愧疚。為了表達對孩子的愛,他常常鬧出很多笑話。然而他在工作上卻是一絲不茍,認真且細心。
以藝術創(chuàng)造深化該劇主題,展現(xiàn)美的意蘊,是導演創(chuàng)造的突出特點。郭永懷和李佩相愛在美國玫瑰園的兩心相悅,留下翩翩起舞的曼妙身影。車站送別一場寫得更為動人且有美感。郭永懷去西北試驗基地,李佩被造反派懷疑是特務下放到農場改造,郭芹去內蒙古插隊,車站分別,一家人的心情都比較壓抑。就在郭永懷去西北的列車徐徐啟動之時,郭芹突然用爸爸剛給她買來的手風琴拉起《紅燈記》里“我爹爹像松柏意志堅強”一段的變奏;來車站送行的學生陳一楠的妻子喬晶晶情不自禁地隨著郭芹的手風琴聲跳起了芭蕾舞。郭芹拉琴的身姿、喬晶晶美妙的舞蹈、郭永懷漸漸遠去的笑臉、李佩等人目送列車依依不舍的神情,在紛紛揚揚的大雪中凝固成一幅令人難以忘懷的畫面……其場面既浪漫又溫馨,不僅沖淡了大家因分別而產生的壓抑情緒,也增加了舞臺藝術的美感,給人們的心靈一絲安慰與鼓舞。
結尾一場更是感人。五十歲失去丈夫、七十多歲失去女兒的李佩,沒有被悲痛壓倒,而是以發(fā)奮工作延續(xù)丈夫和女兒的生命。在美國時,摯友錢學森曾給郭永懷一家拍過一張全家福。回國以后,李佩一直希望一家人再拍一張新的全家福。但因為工作忙碌,一家人聚少離多。郭永懷從試驗基地回北京家中看望,也是腳步匆匆,至多一兩天,有時只有幾個小時,這個愿望一直沒能實現(xiàn)。2000年春,耄耋之年的李佩在劉薇的陪伴下來到頤和園昆明湖畔與學生們聚會。這時,90歲高齡的錢學森挎著照相機趕來了,他要為大家拍合影留念。細心的劉薇把郭永懷的那只棕色牛皮公文包放在李佩左邊,將郭芹紅色的手風琴放在李佩右邊。此情此景讓錢學森觸景生情,他舉起相機試了試,突然以手掩面,轉身抹淚??吹酱颂?,觀眾的心情也是沉甸甸的。就在此時,只見舞臺上滿天繁星,閃閃發(fā)光,璀璨耀眼。隨之背景字幕打出:“2018年7月,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發(fā)現(xiàn)的兩顆小行星分別被命名‘郭永懷星’和‘李佩星’”。這美的畫面一下子感染了人們的內心:今夜星辰,多么美好。郭永懷和李佩這兩顆亮晶晶的“明星”,就是這樣通過劇作家的藝術創(chuàng)造永遠留在觀眾心間。他們是真正的英雄,更是照亮人們心靈的耀眼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