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克隆人能擁有人類的靈魂嗎? ——科幻電影《別讓我走》
來源:文藝報 | 翟小幸  2022年01月20日09:21

2010年9月,由美國福斯探照燈公司出品、馬克·羅曼尼克執(zhí)導的電影《別讓我走》上映。該片改編自石黑一雄的同名小說(2005),作品被定義為科幻,但影片呈現(xiàn)出的場景和故事的講述方式,都與傳統(tǒng)科幻電影有很大差距,被稱為“最不像科幻的科幻”。故事是圍繞克隆人展開的,但影片避開了科技實現(xiàn)的相關細節(jié),也沒有著眼于想象中翻天覆地的環(huán)境變革,而是以三個克隆人的視角,重點展現(xiàn)了他們成長的細節(jié)——被導師照顧和教導、發(fā)展友誼和愛情、學習文化知識和生活技能、欣賞繪畫和音樂等。

然而,這些應該與普通人類并無二致的成長經(jīng)歷,卻在影片中被籠罩了一層詭異和不真實,大部分對話和情節(jié)都荒誕不經(jīng),令觀眾仿佛置身迷霧當中。直到那個雨天,觀眾才從新來的導師口中得知,生活在寄宿學校黑爾舍姆的克隆孩子們,他們的存在是帶有使命的——未來,克隆人的器官將被捐獻給真正的人類,用來治療他們的絕癥。

在賽博朋克動畫片《攻殼機動隊》中也有類似的設定,其中一個故事講的便是,為了治療因器官衰竭而面臨生命危險的人類,醫(yī)療科技公司在豬身上培養(yǎng)適用于人類的器官,需要時隨時取出,這就是《得天獨厚的人們》一集的視角?!秳e讓我走》更像是《得天獨厚的人們》的另一面,著眼于因為需求而被制造出來的這個群體。但克隆人畢竟是人,對待他們不可能像對待純粹工具那樣無所顧忌,那么這個群體會擁有人類的靈魂、并得到相應的權利嗎?作品似乎在明確告訴我們,答案是否定的。

影片中多次提到,在黑爾舍姆生活的這些孩子是特殊的,但他們的特殊性不僅是因為克隆人身份??茖W家違背倫理的實驗引發(fā)眾怒,此時人們才想起來這些器官捐獻者也是人,也擁有人類的靈魂,不能這樣簡單地被當作工具,于是引發(fā)了一場小規(guī)模的反對運動。參與運動的人教孩子們音樂賞析,要求他們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挑出作品去向世人展示,以此來證明他們的人類身份。書中的主角三人就是在這場運動中成長起來的,接受教育、學習社交、表達內(nèi)心、生出希望的他們,與其他時候其他地區(qū)僅作為工具存在的克隆人不一樣了。

在心理學中,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看到在思維和人格的形成上,各個流派關于遺傳與環(huán)境的爭論?!秳e讓我走》中的克隆人群體或敏感細膩,或桀驁不馴,或活潑伶俐,這些都是從克隆的母體那里繼承來的性格特點,然而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思維卻被機構的環(huán)境所禁錮,是有局限性的。在黑爾舍姆,導師統(tǒng)一照顧孩子們的日常生活,機械般地傳授一些基本的生活和工作技能,除此之外并沒有更多的交流,導致這些孩子更像是流水線上的商品。他們從小就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地方,交流的對象就是同一個學校的其他克隆人,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什么樣,導師和校長也不會與他們有更多的情感互動,哪怕這些照顧他們的人一心想要向世界證明這個群體是有靈魂的,也不曾有任何一刻把他們當作真正的人類去關愛,甚至害怕和厭惡與他們接觸。

孩子們也會思考,有情緒波動,卻只能被客觀條件所框定,跳不出這個無形的圈子。這就造成了克隆人與真實人類之間的巨大隔閡,即使他們可以去地圖上任何一個小鎮(zhèn),看到大海,去飯店吃飯,但其實與外界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交流和溝通,得不到自己生活的世界之外的任何反饋,在思想上始終與人類世界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甚至于在聽到自己是克隆人、未來都會是捐獻者時,知道了那場堪稱改變他們命運的運動后,依然看不出任何的情緒波動。

在原作里,石黑一雄完美地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個隔離的世界,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在看話劇,除了正在演出的舞臺,其他部分仿佛完全處于黑暗之中,感受不到任何實際生活的氣息。改編的影片中,人類演員和部分生活的細節(jié)弱化了這個氛圍,卻在環(huán)境的處理上還原了這一意象:故事一直都是在陰郁的自然環(huán)境中,充滿著霧氣,似乎現(xiàn)實世界的陽光從未照進過這里;片頭,在已經(jīng)過去的1952年,醫(yī)學取得突破性發(fā)展,開始在某處發(fā)生著我們從未知曉的事件,加劇著隔離感。作品的高潮部分,割裂感達到了一個極致:一邊是被氛圍和真相壓抑到極點的觀眾,另一方面是平靜得難以置信的角色,這一刻克隆人和人類的感情完全沒有互通,在他們的認知里并不知道“克隆人”三個字代表的真正含義,只是理所當然地把器官捐獻當作是一份正常的工作,僅此而已。

這樣看來,缺少了重要環(huán)境因素的克隆人,并沒有機會可以擁有人類的靈魂,從人類的視角來審視屬于客體的他們,結論是成立的。但是,真的可以就這樣輕易做出判斷嗎?作品中的克隆人在成長過程中所經(jīng)歷的歡笑、痛苦、恬淡、冒險和失意,都是真實發(fā)生過的,他們認真對待友情和愛情,積極地驗證自己的猜測,也為了增加和愛人相處的時間而努力爭取延后捐獻的時間,他們也有著自己寶貴的精神世界。“克隆人是否擁有人類的靈魂”,也許我們并沒有資格去做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