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我寫作的方法很笨拙
來源:《江南》 | 朱曉軍  2022年01月04日16:19
關鍵詞:朱曉軍

2019年9月,浙江省作家協(xié)會黨組的兩位書記建議寫龍港時,我一下就蒙了:“龍港在哪兒?”我在浙江生活16年,到溫州、湖州、麗水、衢州等地采訪過,卻沒聽說過龍港。

臧軍書記說龍港還是中國新型城鎮(zhèn)化改革的試驗田,上個月國務院剛批準龍港撤鎮(zhèn)設市。曹啟文副書記是平陽縣鰲江鎮(zhèn)人,龍港就在鰲江對岸。他給我介紹了龍港的情況。

這是一個重大選題。大凡重大選題都是硬骨頭。龍港也是如此,一是時間跨度大,縱貫近半個世紀,親歷者或已過世,或年逾七八旬。往事如煙,記憶或支離破碎,或被似水歲月洇得模糊。二是龍港人熱情奔放、富有激情和活力、參與意識強,宗族意識較重,甚至人際關系比較緊張,錯綜復雜。家人勸我放棄,免得卷入矛盾:“龍港無論怎么寫,你都會落下罵名,甚至灰頭土臉。”

可是龍港很值得寫,值得為之付出。

龍港的采寫中,我一是加大采訪量,尤其是存有爭議的事件或矛盾的焦點,像大海撈針似的采訪,尋找佐證,有時一個情節(jié)或細節(jié)要詢問十幾人。先后采訪幾十人,有蒼南縣委原書記、原縣長,1984年至1989年期間的龍港鎮(zhèn)干部。記憶是有選擇的,講述是有傾向的,為此要分析、鑒別、推敲,按生活邏輯梳理,在龐雜混亂中尋找應有的因果鏈條。

二是不遺余力地收集一手資料,如原始會議紀要、首發(fā)的新聞報道與文章。在龍港市檔案館,我查閱了大量的紅頭文件和龍港鎮(zhèn)委、鎮(zhèn)政府會議記錄。

三是增多采訪次數(shù)。我會對一位受訪者進行反復采訪。如其在兩次采訪中講述存有出入,我要找時間再采訪。因為真相唯有一個,虛構可以無數(shù)。通過三四次或五六次采訪,找到更接近真相的事實。對文中涉及的自然環(huán)境或場景,我均一一觀察、體驗、想象和聯(lián)想。哪怕時過境遷,面貌全非,我也要到現(xiàn)場感受一下。

我知道自己是個笨人,采用的都是最笨辦法,下的也是笨功夫。有人說,沒有人會像你這么寫作,像你這么一遍遍聽采訪錄音,按原話一個字一個字地整理出文字。可是,我只會這么寫作,不這樣就找不到感覺,寫作時就像行走于云端,心懸著,不踏實。

龍港的部分采訪是在美國進行的。由于疫情,我滯留在那里,只好通過微信進行采訪。時差12小時,我時常要在俄亥俄州凌晨一兩點鐘從床上爬起來采訪。那些日子不堪回頭,我一邊為回國航班取消而沮喪和焦慮,一邊為受訪者說的龍港版普通話而煩惱。時常一句話反復聽數(shù)遍仍然不知所云,于是只得從頭再聽,一天只能整理出一兩個小時的采訪錄音,就這樣像螞蟻啃骨頭似的整理出幾十萬字。

2020年8月末,我終于回國。完成隔離后,我趕赴龍港繼續(xù)采訪。12月采訪差不多了,開始寫作。在長達近十個月的寫作中,我不時補充采訪和核實。成稿后,我又修改數(shù)次,這是一次最艱苦的寫作。

感謝《江南》雜志給我這一談創(chuàng)作的機會,不過我的寫作方式的確很笨拙,也許對其他作家沒有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