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江花紅勝火 ——江蘇網絡文學五年奮進之路
第二屆泛華文網絡文學金鍵盤獎在南京頒獎
“水韻江蘇,重文興德”。網絡文學應時而生、順勢而立。江蘇網絡文學經過20多年的生長已經發(fā)展成為中國網絡文學的重鎮(zhèn)。網絡文學“蘇軍”千帆競發(fā),萬舟爭渡,以高質量的作品不斷面世和創(chuàng)新性人才的不斷涌現,為引領新時代中國網絡文學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五年來,江蘇網絡文學在推動“三強三高”文化強省建設,服務“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時代洪流中譜寫了奮進的篇章。
加強組織建設,積極發(fā)揮陣地作用。江蘇是較早關注網絡文學發(fā)展的省份之一,2009年,江蘇省作協在無錫召開了網絡文學研討會,2010年開始吸納網絡作家加入江蘇省作協,2012年開始在全省各市開展網絡文學調研活動,組織了10多場網絡文學專場創(chuàng)作座談會。2014年在無錫舉辦了中國網絡文學南北對話論壇,此次論壇成立了江蘇作協網絡文學工作委員會。2016年3月發(fā)布的《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明確提出了關于網絡文藝的發(fā)展舉措,強調要發(fā)展基于網絡的文化產品,促進文化與網絡的深度融合,實施網絡文藝精品創(chuàng)作的傳播工程,促進傳統文藝與網絡文藝的創(chuàng)新型融合。6月,在中國作協和江蘇省委宣傳部的關心指導下,江蘇成立省網絡作家協會。有了堅強的組織領導,網絡文學事業(yè)步入到發(fā)展的快車道。五年來,江蘇網絡作家協會共發(fā)展會員545人,其中“80后”占比接近50%,“90后”占比接近40%,127人成為江蘇省作協會員,40人成為中國作協會員。同時,江蘇省網絡作協積極引領、指導市縣建立基層組織,形成省、市、縣三級網絡作協聯動機制,實現資源共享、聯動服務的組織結構,擴大了團結和引導的覆蓋面。截至目前,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鎮(zhèn)江、泰州、宿遷、淮安、連云港已經先后成立了網絡作協組織,海安縣還率先成立了縣級網絡作協組織。各地網絡作協通過定期舉辦交流座談、“深扎”實踐、學習培訓,團結、鼓勵網絡作家走出宅居,深入生活,多出精品力作。
突出價值引領,著力提高思想境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說:“反映時代是文藝工作者的使命。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握時代脈搏,承擔時代使命,聆聽時代聲音,勇于回答時代課題?!毙聲r代黨和人民對網絡作家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這就要求網絡文學作家一是突破長期“宅”化,加強對歷史進程和社會生活的體悟感。在江蘇省作協的指導下,省網絡作協組織網絡作家赴西安、延安兩地,開展“一帶一路”主題文化和紅色傳統教育實踐活動;赴浙江參觀網易集團公司、華數公司數字平臺、杭州濱江文創(chuàng)產業(yè)園、橫店影視產業(yè)基地等,與當地文學工作者開展結對交流;赴南昌、遵義、重慶、長沙等地,行程數千公里,開展“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大型主題實踐活動;為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組織“長三角文學發(fā)展聯盟”網絡作家研修班學員赴徐州開展“深扎”活動;為加強江蘇網絡文學隊伍黨史學習教育,引導網絡文學作家從黨的百年奮斗史中汲取智慧力量,組織網絡作家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大家在南京、安徽涇縣、徐州和淮安等地,參加黨史教育學習現場教學。系列活動為廣大網絡作家積累了創(chuàng)作素材,激發(fā)了寫作靈感,同時精神和靈魂得到了洗禮,加深了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再理解、深強化,提高網絡作家的時代擔當意識以及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通過不同形式的培訓學習,提升網絡作家精品創(chuàng)作的素養(yǎng)。五年來,江蘇省作協分批次舉辦了四期網絡作家、編輯培訓班,邀請著名網絡作家、大型文學網站主編、網絡文學評論家、黨史軍史專家等為學員們授課,有130多人參加線下專題學習培訓;省網絡作協還積極配合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開展線上培訓,分四批共推薦400人次參加線上學習,學員均認真完成相關課程學習,多位作家被評為“優(yōu)秀學員”。通過線下、線上內容豐富的培訓活動,深化了學員對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國情的認識,引導網絡作家成為黨的文藝方針政策的堅定擁護者、踐行者,也提高了網絡作家隊伍的學養(yǎng)、涵養(yǎng)、修養(yǎng)。
優(yōu)化體制機制,構建人才培養(yǎng)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繁榮文藝創(chuàng)作、推動文藝創(chuàng)新,必須有大批德藝雙馨的文藝名家。人才是保障也是支撐。五年來,江蘇省作協結合江蘇實際,采取了一系列促進網絡文學發(fā)展的舉措。一是增補“紫金山文學獎·網絡文學獎”,以大獎破除觀念等級。江蘇省作協從2011年第四屆“紫金山文學獎”始設“紫金山文學獎·網絡文學獎”。目前,已有丁捷、迦樓羅火翼、驍騎校、天下歸元等7人獲得此項大獎。二是開展網絡作家職稱評定。從2017年開始,江蘇省作家協會在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的支持下,首開全國網絡作家職稱評定工作。政策上的激勵、待遇上的提升,進一步增強了網絡作家的獲得感和尊嚴感,同時解決了網絡作家對社會認同的后顧之憂。五年來,已經有15位網絡作家獲得副高以上的文學創(chuàng)作專業(yè)職稱。三是強化人才隊伍建設。2018年,江蘇省委省政府部署實施《江蘇文化人才高質量發(fā)展三年行動計劃》,印發(fā)《實施江蘇文藝“名師帶徒”計劃工作方案》,通過頂層設計、高位指導,努力建成一支以紫金文化名家為引領、紫金文化英才為中堅、紫金文化優(yōu)青為支撐的高質量、專業(yè)化的江蘇人才隊伍。江蘇省作協積極落實省委決定,多措并舉,政策上扶持激勵,創(chuàng)作實踐中關愛幫助。在江蘇省紫金文化藝術人才評選中,跳舞、我吃西紅柿入選“紫金文藝英才”;天下歸元、雨魔、王鵬驕、賴爾、沐非、漠兮等入選“紫金文藝優(yōu)青”。五年來,一批知名網絡作家成為省市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青聯委員等,初步形成了以省網絡作協主席團成員為領軍人物、理事會成員為主力隊伍、百名重點作家為中堅力量的網絡文學人才梯隊。
鍛造精品力作,謳歌人民回饋時代。五年來,廣大江蘇網絡作家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牢記“創(chuàng)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靜下心來、精益求精搞創(chuàng)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力戒浮躁之氣,潛心創(chuàng)作,取得了顯著的業(yè)績。
一是對傳統網絡類型小說的轉型升級,涌現了一批新類型作品。跳舞是以西方奇幻、都市小說類型為主的代表作家。繼東方玄幻小說《至尊無賴》和都市異能小說《天啟之門》之后,新近創(chuàng)作的“源世界”系列之《源世界之昆侖域》和《源世界之天衍》均為異能軟科幻之作。天使奧斯卡以架空歷史和“清穿文”成名,近年創(chuàng)作的“望古”系列之《望古神話之星墳》則將歷史類型與科幻類型進行深度融合,以建構新神話體系。驍騎校曾以都市類型、穿越歷史等類型為主,而《匹夫的逆襲》開創(chuàng)了“逆襲流”類型,《橙紅年代》已改編為同名電視劇。新創(chuàng)作的《罪惡調查局》將科幻元素融入其中,增強了作品的時代氣息。雨魔則自《馭獸齋》開始,在奇幻類型小說中開創(chuàng)了獨特的寵獸系列。任怨的作品有穿越異界創(chuàng)造新世界、離經叛道的開拓者以及在異界發(fā)揚中華古老傳說等故事。新近創(chuàng)作的《神工》則講述了一個鉗工妙手改變世界的故事。
二是傳統男頻作品依然保持著強勁的勁頭。蕭潛的《飄邈之旅》是網絡玄幻修真類小說的開山之作,開創(chuàng)了一套完整的現代修仙體系。他的《超凡傳》在2016年度“福布斯中國原創(chuàng)文學風云榜”中位居玄幻題材榜第15名。我吃西紅柿代表作有武俠、修真、玄幻等類型,其作品《盤龍》《星辰變》均以西方玄幻小說的筆法寫東方的想象世界。他的作品除被改編為漫畫外,尚有多部作品被改編為網絡游戲,其中《星辰變》已經改編成同名網絡游戲并榮膺金翎獎年度最受期待游戲稱號?!侗P龍》將改編成網絡游戲,《九鼎記》的同名漫畫已經正式推出單行本。忘語以個人處女作《凡人修仙傳》開創(chuàng)了修仙小說凡人流,其新書《凡人修仙之仙界篇》于2017年11月開始在起點中文網上連載,他的多部作品被改編成網絡游戲和漫畫。無罪的《羅浮》被譽為中國玄幻小說百科全書,他新近創(chuàng)作的《劍王朝》已經改編為網劇。此外,宅豬的《牧神記》、觀棋的《萬古仙穹》、新豐的《一不小心就無敵啦》等新作均以幽默輕松的筆觸寫出普通人在幻想時空中如何超越自我,將個體價值與整體的融合提升。
三是女頻作者凸顯女性主體價值的挖掘,倍受影視改編的青睞。天下歸元自寫作至今出版了《扶搖皇后》《凰權》《燕傾天下》《帝凰》《千金笑》《鳳傾天闌》《女帝本色》《山河盛宴》等作品,共1000余萬字,多部作品上市后登當當網青春文學熱門新書榜首。目前,《扶搖皇后》已經改編電視劇《扶搖》,《凰權》改編電視劇《天盛長歌》等。其作品《女帝本色》獲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寂月皎皎已出版《繁花落定》《風暖碧落》《蓮上仙》等十余部小說。2020年,由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兩世歡》在愛奇藝播出。同時,漠兮、花清晨、時音、賴爾、聶非等一批年輕網絡作家均有多部作品版權售出及陸續(xù)改編上映,《我好喜歡你》《老男孩》等熱播劇獲得了廣泛關注和好評。
四是現實題材、紅色題材和傳統文化題材一枝獨秀。五年來,以卓牧閑、姞文、賴爾、王鵬驕、童童等一批網絡作家創(chuàng)作的現實題材、紅色題材和傳統文化題材成為江蘇網絡文學的新亮點。其中卓牧閑聚焦基層公安工作,塑造了一批踐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基層民警形象,代表作《韓警官》《朝陽警事》受到了廣泛關注,成為引領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chuàng)作的正面典型。2021年1月28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文章《文藝創(chuàng)作活力顯著增強(“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其中點到卓牧閑的《朝陽警事》。其正在連載的長篇小說《老兵新警》入選中國作協2021年度定點深入生活項目,并成為中國作協當代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工程唯一入選的網絡小說,作家出版社已定出版第一冊。姞文的《琉璃世琉璃塔》以南京的大報恩寺琉璃寶塔為題材,圍繞大報恩寺的前世今生,通過深邃的歷史視角寫出了其中所蘊藏的人文風情,《朝天闕》和《長干里》也以南京著名的朝天宮和長干里兩處歷史文化遺存為故事內核,書寫了一座城市內在文化底蘊的形成。其中長篇小說《長干里》榮獲2019年中國優(yōu)秀網絡文學原創(chuàng)作品、2019年獲得第九屆全球華文文學星云獎。王鵬驕創(chuàng)作了《遇見山茶花》《棉花公寓》以及《八四醫(yī)院》、《核醫(yī)榮光》《核醫(yī)榮譽》《核醫(yī)榮耀》三部曲、《抗疫“共和國”》系列三部曲等眾多醫(yī)學題材作品,《八四醫(yī)院》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中國作家協會聯合推介的25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網絡文學作品暨2019年優(yōu)秀網絡文學原創(chuàng)作品名單。童童近年創(chuàng)作了傳統文化題材《大茶商》,最新作品《冬有暖陽夏有糖》作為一部現實題材,著力塑造了有趣真實又可愛的民警群像。賴爾的《我和爺爺是戰(zhàn)友》堪稱中國首部以“穿越”類型創(chuàng)作的抗戰(zhàn)文學作品,故事以兩名新時代“00后”的高三學生,穿越到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1938年,他們在炮火與熱血中獲得了心靈的成長與磨礪。此外,賴爾創(chuàng)作的紅色抗戰(zhàn)題材《女兵安妮》入選江蘇省委宣傳部“2020年國家公祭日宣傳教育活動”出版物主題。同時入選中宣部印刷發(fā)行局、國家新聞出版署“2021年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推薦目錄”。
五年來,江蘇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成績優(yōu)異,取得了豐碩成果,一大批作品得到了業(yè)界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我吃西紅柿、天使奧斯卡、天下歸元、驍騎校先后兩屆獲得“茅盾文學新人獎·網絡文學新人獎”。卓牧閑的《朝陽警事》被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中國作協聯合評選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網絡文學作品”,姞文的《王謝堂前燕》和童童的《大茶商》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20年“優(yōu)秀現實題材和歷史題材網絡文學出版工程”;江蘇有16部網絡文學作品獲得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重點作品扶持,10部作品躋身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2021年9月,中國作協在深圳發(fā)布的“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中,驍騎校的《長樂里:盛世如我愿》、天下歸元的《山河盛宴》、忘語的《凡人修仙傳》、我吃西紅柿的《吞噬星空》、任怨的《元龍》入選榜單,驍騎校的《長樂里:盛世如我愿》還作為唯一網絡文學作品,登上了2021年花地文學榜。同時,在歷年的各大文學網站舉辦相關評選中,江蘇都有眾多作家獲獎,居于全國各省前列,充分展示了江蘇網絡作家的創(chuàng)作實力和江蘇網絡文學發(fā)展的勃勃生機。
秉持高質量發(fā)展,構筑全方位生態(tài)鏈。構筑文藝精品創(chuàng)作高地,追求的不僅是累累碩果,更關鍵的是打造一個出精品、出人才、出影響的文藝生態(tài)體系。“精神高度、價值標準、內涵品質”是其重要的內涵之一,也是高質量發(fā)展的題中之意。五年來,高質量發(fā)展一直是江蘇文學的關鍵詞,加強網絡文學高質量發(fā)展既需要高屋建瓴的頂層設計,也要有協同發(fā)展的生態(tài)支撐。
一是加強網絡文學評論隊伍建設。在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的指導下,江蘇省作家協會、南京師范大學和秦淮區(qū)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成立“揚子江網絡文學評論中心”,中心主任由省作協黨組書記、書記處第一書記、常務副主席汪興國擔任,下設秘書處,具體文學活動由江蘇省網絡作家協會、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江蘇網絡文學谷承辦。南京師范大學教授何平、李瑋分別擔任副主任和執(zhí)行副主任。“揚子江網絡文學評論中心”工作重點旨在通過專業(yè)評論引導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以多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為核心價值,通過整合優(yōu)勢資源,打造具有權威性、專業(yè)性的中國網絡文學評論與研究平臺。目前,江蘇的網絡文學評論人才梯隊結構合理,專業(yè)化水平高,已經形成了高校、機構和作協三方專業(yè)評論協同發(fā)展的態(tài)勢。以蘇州大學湯哲聲教授為主體的中國通俗文學研究團隊為網絡文學的通俗化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持。2021年11月21日,中國現當代通俗文學研究高峰論壇暨《百年中國通俗文學價值評估》新書發(fā)布會在蘇州召開。這是“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guī)劃項目,也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最終成果,其中就包括了網絡文學卷。2019年12月,以江南大學人文學院張春梅教授為首席的江南大學人文學院網絡文藝研究中心——網絡文學工作坊成立,該工作坊致力于研討中國網絡文學的理論系統,著眼于現存和潛在的重要問題,強化科研成果轉化率,促成對網絡文學研究缺口的補充。張春梅教授的多項研究獲得中組部人才項目和中央直屬高校重點項目。同時,江蘇的網絡文學評論成果近年來也屢屢獲獎,如張學謙的《媒介化、模塊化與視圖化》獲得第一屆“白馬湖杯”全國網絡文學評論大賽二等獎,于經緯、張學謙的《網絡玄幻小說進化的敘事與復歸的傳統》獲得第一屆“錢潮杯”網絡文學評論大賽一等獎,吳長青的《數字時代文學研究的轉型》獲得第二屆“白馬湖杯”全國網絡文學評論大賽一等獎。何平、李瑋的項目《中國網絡文學評價體系研究》和周麗(賴爾)的項目《網絡文學創(chuàng)制藝術》入選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理論評論支持計劃。
二是通過橫向聯合,積極推進網絡文學參與并服務公共文化建設。在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委統戰(zhàn)部的支持指導下,江蘇省作協、南京市委宣傳部、南京市江寧區(qū)委等單位聯合,分別于2018年和2020年舉辦了兩屆“揚子江網絡文學周”。文學周期間,組織與會網絡作家進校園、社區(qū)、圖書館等公共場所,通過舉辦“江蘇網絡文學發(fā)展論壇”、文學講座、圖書簽贈等活動充分展示新時代美麗江蘇人的奮發(fā)形象。活動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持續(xù)的社會影響力。2019年,“揚子江網絡文學周”作為江蘇“揚子江”系列的一項重要文學活動,被省委宣傳部列入《構筑文藝精品創(chuàng)作高地三年行動計劃》。在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委統戰(zhàn)部、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和江蘇省作家協會的指導下,江蘇省網絡作家協會與南京市江寧區(qū)人民政府聯合設立了“泛華文網絡文學‘金鍵盤’獎”,至今已舉辦兩屆,共收到949部參賽作品。同時,該獎作為國內首個面向全國,以創(chuàng)作類別作為評選對象而設定的網絡文學獎項,吸引了國內眾多網絡文學作家、文學愛好者的強烈關注和積極參與。
三是采取多種形式與地方政府融合發(fā)展,提升網絡文學的產業(yè)貢獻度。五年來,江蘇省作協在積極引導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優(yōu)秀作家的同時,努力推動江蘇網絡文學產業(yè)化發(fā)展,協同地方政府打造江蘇創(chuàng)意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區(qū)域性人才高地、精品創(chuàng)作高地和產業(yè)文化人才孵化高地。2018年7月,“江蘇網絡文學谷”在南京成立,該谷由江蘇省作協、南京市委宣傳部與秦淮區(qū)政府三方共同建設,重點打造以原創(chuàng)網絡文學精品為源頭,以IP版權轉化為紐帶,集文、藝、娛為一體的IP全產業(yè)鏈園區(qū);2018年11月,中國·江蘇網絡文學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在南京市江寧區(qū)成立,同日,首屆“揚子江網絡文學周”啟動儀式在此拉開帷幕;2018年11月,“江蘇網絡作家村”在鎮(zhèn)江宜園舉行揭牌儀式。通過設立專業(yè)園區(qū)吸引全國網絡文學作家、知名文學網站和文化影視公司簽約入駐,形成產業(yè)集群效應,提升網絡文學在文化產業(yè)中的比重,并在產業(yè)源頭上保證網絡文學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東風吹來滿眼春,潮起正是揚帆時”。在江蘇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勝利閉幕、“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正式啟航之際,我們滿懷信心、倍受鼓舞。肩負新征程“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榮使命,全省網絡作家和網絡文學工作者將以“趕考路上,不負今朝”的堅強決心,努力克服短板弱項,不斷提升網絡文學原創(chuàng)質量,拓展網絡文學全產業(yè)鏈發(fā)展空間,推動江蘇網絡文學事業(yè)“高處再攀高”。
(作者系江蘇省網絡作協理事、評論家)